先秦黃老學的結構性演進及其相關問題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老”作為一種流行于漢初的政治思潮而為人習知,其先秦形態(tài)則較少受到關注。馬王堆帛書的出土改變了這一狀況,學者們圍繞黃老帛書對黃老學的形成年代及思想內涵等問題展開討論,并以此為基準,重新檢視先秦舊籍,劃定一批黃老作品加以研究。前人的研究使先秦黃老學的輪廓日漸明晰,關于黃老作品的文本注釋與分析也為后來者提供了便利。但是研究空間依然存在,如異說紛紜有待進一步比勘梳理;關于其思想上的研究多就世界觀、辯證法、政治論等方面作切塊分析而缺少整體結構

2、上的系統(tǒng)分析等等。本文即針對這些問題,從整體上把握黃老之學,從黃老學的結構體系上觀察其在先秦的發(fā)展演變,同時對黃老學的興起、理論框架、思想內涵及歷史地位等相關問題作一番梳理。 正文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章從《史記》入手分析“黃老”一詞的所指及其理論框架、思想內涵,并概述其在先秦發(fā)生發(fā)展的軌跡?!包S老”大抵同于“道家”,與老子屬于同一系統(tǒng),而與莊子一派有別。其思想框架是以道論為基礎向社會與人生落實而形成一套治國與治身理論。具

3、體包括虛無為本的道體論;因循為用的道用論;因守時變,君臣分職,循名責實的治國論;清虛自守,免勞形神的治身論。黃老學是假托黃帝對老子的學說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由《老子》經《黃老帛書》到《管子》四篇代表黃老學發(fā)展的一個基本脈絡。 第二章以先秦黃老學的經典文本《黃老帛書》、《管子》四篇為例,從黃老學的結構體系上分析其在先秦的發(fā)展演變?!独献印肥紫却_立了先秦黃老學的基本框架,即以道論為基礎的治國論與治身論的結合。道論上,道具有宇宙本原和客

4、觀規(guī)律兩層意義。道被約化為兩種原則,即“道法自然”與“反者道之動”。貫徹到社會人生,形成“無為而治”的治國論與“致虛守靜”的治身論。《黃老帛書》在老子的理論框架下,對其內涵進行改造。道論上,改被動服從天道為主動順應時變;治國論上,提出“道生法”的命題,刑德并用的主張及一套形名理論;治身論上,強調貴守柔雌的同時肯定了“爭”的意義?!豆茏印匪钠硐惹攸S老學的內在演變。道論上,將形上之道具象化而為精氣,并與“心”相關聯(lián),使人能透過治心獲致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