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1800a364-e3d7-4b5f-a002-71cf9ee146ec/1800a364-e3d7-4b5f-a002-71cf9ee146ecpic.jpg)
![大熊貓亞成體獸舍空氣中可培養(yǎng)細菌種類分析以及兩株新種細菌的多相分類學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1800a364-e3d7-4b5f-a002-71cf9ee146ec/1800a364-e3d7-4b5f-a002-71cf9ee146ec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為圈養(yǎng)大熊貓的重要場所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大熊貓繁育基地每天接待大量國內外游客參訪。大熊貓獸舍附近是游客經(jīng)常駐足觀光的地方,其空氣質量與游客多少呈現(xiàn)關聯(lián)。獸舍空氣質量直接影響大熊貓的健康,甚至可能誘發(fā)某些疾病的發(fā)生。一直以來,人們很少關注圈養(yǎng)大熊貓獸舍的微生物狀況。本研究通過自然沉降法收集培養(yǎng)大熊貓亞成體獸舍空氣中的可培養(yǎng)細菌,并進行分類鑒定,以評估獸舍空氣中微生物是否會對大熊貓形成不良影響。分離得到28株細菌,并對其中2株新種細菌
2、進行了多項分類學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1.大熊貓亞成體獸舍可培養(yǎng)細菌種類及耐藥性分析
通過菌落形態(tài)特征觀察,分離純化出28株細菌。經(jīng)16S rRNA序列分析和聚類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細菌分屬17個屬:微球菌屬(Micrococ cus)、明串珠菌屬(Leuconostoc)、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志賀菌屬(Shigella)、埃希菌屬(Escherichia)、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考
3、克氏菌屬(Kocuria)、芽孢桿菌屬(Bacillus)、摩根氏菌屬(Morganella)、微小桿菌屬(Exiguobacterium)、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巨型菌屬(Macrococcus)、羅氏菌屬(Rothia)、迪茨氏菌屬(Dietzia)、西地西菌屬(Cedecea)、金黃桿菌屬(Chryseobacterium)和溶桿菌屬(Lysobacter)。其中,葡萄球菌屬、志賀菌屬和金黃桿菌屬等屬的某些細菌
4、為條件致病菌,在動物機體處于應激或者免疫力低下時易引發(fā)感染。大熊貓亞成體獸舍中出現(xiàn)這些常見的條件性致病菌證實大熊貓存在感染的潛在風險。
藥敏實驗結果顯示,這17個屬的細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藥性,且普遍存在多重耐藥現(xiàn)象,至少耐三種抗生素,多達14耐。其中對青霉素G、林可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異惡唑和氨芐西林的耐藥性最為嚴重,至少有10種菌耐這些抗生素;氟苯尼考、多西環(huán)素、丁胺卡那、恩諾沙星、慶大霉素、環(huán)丙沙星和鏈霉素這7種抗生
5、素幾乎對所有細菌都敏感。由此可見,大熊貓亞成體獸舍是某些耐藥細菌的儲存地。
2.菌株CF21T的多相分類學研究
CF21T在TSA和LB瓊脂培養(yǎng)基上均能較好的生長,在LB平板上生長3天后為米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且微微向上凸起的圓形菌落。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短桿狀;透射電鏡下觀察為球桿狀,長0.90-0.95μm,寬0.60-0.65μm,無鞭毛。菌株CF21T生長的NaCl范圍為0-2%(w/v)(最適范圍為0-1%
6、),溫度范圍為10℃-40℃(最適溫度為28℃-30℃),pH范圍為6.0-9.0(最適pH范圍為6.0-7.0),需氧,無運動性。過氧化氫酶和氧化酶檢測均為陽性;可以降解淀粉、明膠,不能降解Tween80;不能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不產(chǎn)生吲哚和硫化氫;無β-半乳糖苷酶、鳥氨酸脫羧酶活性和精氨酸脫羧酶活性;同時也不能利用多種碳源。CF21T的主要極性脂構成為二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DPG)磷脂酰甘油
7、(phosphatidylglycerol,PG)、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和一個未知的磷脂;主要呼吸醌為Q-8;主要脂肪酸為iso-C16∶0(30.22%),iso-C15∶0(25.70%)和the sum of9/10-methyl C16∶0 and/or iso-C17∶1ω9c(21.94%);基因組DNA的G+C構成比為68.72 mol%;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結果顯
8、示菌株CF21T屬于溶桿菌屬(Lysobacter),與L.ruishenii CTN-1T的16SrRNA序列同源性(95.1%)最高;gyrB序列分析也顯示菌株CF21T屬于溶桿菌屬的成員;與L.ruishenii CTN-1T的雜交率為56%。基于以上結果分析,菌株CF21T為溶桿菌屬的一個新種,命名為Lysobacter chengduensis sp.nov.,且該種模式菌株為CF21T(=CGMCC1.15145T=DSM1
9、00306T)。
3.菌株25-1T的多相分類學研究
菌株25-1T在TSA和LB培養(yǎng)基上均能較好的生長,在LB平板上生長3天后為金黃色不透明且向上凸起的、邊緣整齊的圓形菌落。革蘭氏染色為陰性、桿狀。透射電鏡下觀察為桿狀無鞭毛,長0.88-0.92μm,寬0.44-0.48μm。菌株25-1T生長的NaCl范圍為0-2%(w/v)(最適范圍為0-0.5%),溫度范圍為10℃-40℃(最適溫度為28℃-30℃),pH范
10、圍為6.0-9.0(最適pH范圍為6.0-7.0),需氧,無運動性。過氧化氫酶和氧化酶檢測均為陽性,可以降解淀粉和Tween80,不能降解明膠,不能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不產(chǎn)生吲哚和硫化氫,無β-半乳糖苷酶活性,無精氨酸脫羧酶活性,有鳥氨酸脫羧酶活性,不能利用多種碳源。菌株25-1T的主要極性脂為磷脂酰乙醇胺和兩個未知的氨基脂和兩個未知的脂;主要呼吸醌為MK-6;主要脂肪酸為iso-C15∶0(44.0%),iso-C17∶03OH(
11、19.8%),summed feature3(C16∶1ω7c and/or C16∶1ω6c,12.7%)和summed feature9(10-methyl C16∶0and/or iso-C17∶1ω9c,7.8%);基因組DNA的G+C構成比為36.2 mol%;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結果顯示菌株25-1T屬于金黃桿菌屬(Chryseobacterium),與C.carnis G81T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為96.4
12、%,與C.lathyri RBA2-6T的同源性為95.8%; gyrB序列分析也顯示菌株25-1T屬于金黃桿菌屬;與C.lathyri RBA2-6T的雜交率為38%?;谝陨辖Y果分析,菌株25-1T為金黃桿菌屬的一個新種,將其命名為Chryseobacterium chengduensis sp.nov.,且該種模式菌株為25-1T=(CCTCC AB2015133T=DSM100396T)。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大熊貓亞成體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522.南海北部海域可培養(yǎng)細菌多樣性分析及深海區(qū)兩株細菌多相分類學研究
- 北極王灣可培養(yǎng)細菌的多樣性及兩株黃桿菌的多相分類學研究.pdf
- 兩株厭氧細菌的多相分類研究.pdf
- 776.中國南海樣品可培養(yǎng)細菌多樣性分析及兩株深海細菌的多相分類研究
- 鹽環(huán)境細菌群落結構分析和多相分類學研究.pdf
- 幾種污染環(huán)境厭氧微生物的分離及兩侏細菌新種的多相分類學研究.pdf
- 17525.南極中山站潮間帶沉積物中兩株細菌的多相分類學研究
- 太平洋海水樣品中兩株細菌的多相分類研究.pdf
- 三株海洋細菌的多相分類鑒定.pdf
- 一株分離自胡楊樹葉內生新菌種的多相分類學研究.pdf
- 亞成體大熊貓腸道真菌多樣性的初步研究.pdf
- 南海及北極海域四株細菌的多相分類研究.pdf
- 兩株新種微生物的多相分類學研究及脫氮微生物的固定化篩選.pdf
- 耐受苯酚的細菌新種——comamonaszonglianiibf339;t的分離及其多相分類研究
- 10526.耐受丁草胺的兩株細菌新種but2t及but3t的分離及其多相分類研究
- 罕見膚色的大熊貓全白大熊貓
- 鐵礦類芽胞桿菌的多相分類學研究及鐵礦硒礦土壤細菌多樣性研究.pdf
- 海洋沉積物中細菌的富集分離及三株擬桿菌新物種的多相分類.pdf
- 大熊貓2
- 基于多相分類學及基因組學的褐藻降解細菌的資源開發(fā)及降解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