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2/8069e235-0606-4287-8342-2b8b99a08de9/8069e235-0606-4287-8342-2b8b99a08de9pic.jpg)
![現代人虛無主義的生存處境及其揚棄.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2/8069e235-0606-4287-8342-2b8b99a08de9/8069e235-0606-4287-8342-2b8b99a08de9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現代工業(yè)社會中,人類借助技術理性的力量創(chuàng)造了空前豐富的物質文明,而與此同時,虛無主義卻降臨于世,在物質層面愈發(fā)富足的現代工業(yè)社會遭遇了可怕的“現代性危機”,即虛無主義。虛無主義具體表現為諸多精神癥候,如懷疑主義或相對主義、民族虛無主義、集體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道德虛無主義、宗教世俗化及神秘主義等等。以上所有精神癥候都無一例外地揭示出了人類“無家可歸”的窘境。遭遇了虛無主義而在前進的路途之中迷失了自己從而偏離了發(fā)展現代工業(yè)文明初衷的
2、現代人與現代工業(yè)社會將何去何從?如果其可以進行“自我救贖”,又如何進行“自我救贖”?
許多現代西方哲學家都對虛無主義及其產生的根源進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他們論述了現代虛無主義與形而上學的內在關聯,并揭示出在終極價值隕落的背景之下,物化邏輯是如何統(tǒng)治著現代人與現代工業(yè)社會,而物化邏輯顯然是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現代表現形式,其實質就是虛無主義。本文借助現代西方哲學批判虛無主義的相關理論成果和致思努力,對現代工業(yè)社會中的虛無主義進行了一
3、次追根溯源式的探究,論述了形而上學思維方式與虛無主義產生的本質關聯??梢哉f,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存在的邏輯結果便是虛無主義的必然產生。正因為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影響,致使以“祛魅”為宗旨的啟蒙理性最終走向了啟蒙的反面,導致了物化邏輯對現代人與現代工業(yè)社會的統(tǒng)治?,F代西方哲學雖對虛無主義產生的根源進行了有力的揭示與強烈的批判,但在其借助批判形而上學思維方式而對虛無主義進行批判的同時,又都重新落入了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窠臼之中而無法自拔,其揚棄虛無
4、主義的努力也便均以失敗而告終。
馬克思哲學實現了對虛無主義的真正超越。馬克思雖沒有明確地論述過虛無主義問題,但他對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批判及其所確立的終極價值理想,為揚棄虛無主義提供了理論可能性和現實操作性?;谏鲜稣J識,本文運用史論結合與邏輯重構的方法闡釋了如下觀點:馬克思哲學對商品拜物教的批判瓦解了虛無主義產生的現實根源,馬克思對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批判瓦解了虛無主義產生的思想根源,而基于實踐觀點的馬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碌牡赖绿摕o主義
- 魯迅的虛無主義探尋
- 論海明威的虛無主義
- 審視施特勞斯虛無主義的批判
- ??碌牡赖绿摕o主義.pdf
- 虛無主義的反思與超越.pdf
- 審視施特勞斯虛無主義的批判.pdf
- 高長虹與“虛無主義”
- 談談歷史虛無主義的手法
- 《永別了,武器》中的虛無主義
- 論精神信仰的虛無主義困境及其克服
- 尼采、蘇格拉底與虛無主義
- 尼采哲學中的虛無主義概念
- 尼采、蘇格拉底與虛無主義.pdf
- 論海明威的虛無主義_14817.pdf
- 試論尼采的虛無主義及其對魯迅的影響
- 試論尼采的虛無主義及其對魯迅的影響.pdf
- 堅決抵制與克服歷史虛無主義
- 老舍前期創(chuàng)作與虛無主義_12712.pdf
- 唯物史觀視域下的歷史虛無主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