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dc1348e8-9279-45bf-803a-0ce68ad3db37/dc1348e8-9279-45bf-803a-0ce68ad3db37pic.jpg)
![水稻抗白葉枯基因聚合和抗倒伏QTL定位.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dc1348e8-9279-45bf-803a-0ce68ad3db37/dc1348e8-9279-45bf-803a-0ce68ad3db371.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在生物脅迫中,由稻黃單胞菌水稻致病變種引起的白葉枯病(BB),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植物病害,已成為世界稻區(qū)的主要病害之一。對廣泛應(yīng)用于生產(chǎn)的感病品種進行抗性基因聚合從而進行品種改良,是控制病害最經(jīng)濟的方法。本研究以Ciherang和F88為受體親本以及IRBB60為供體親本獲得兩個重組自交系群體為材料,進行具有廣譜抗白葉枯病的育種品系的選育。IRBB60是一個含有四個抗性基因(Xa4、xa5、xa13和Xa21)的多基因聚合株系。Cihe
2、rang和F88分別是廣泛種植于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水稻品種。為了確定524個重組自交系(群體1:Ciherang/IRBB60:有265個株系,群體2:F88/IRBB60:有259個株系)抗性基因型,在F6代之前利用三個毒力菌株C5、P6和V對這些株系和含有特定白葉枯病抗性基因的對照品種(IRBB4,IRBB5,IRBB13和IRBB21)以及白葉枯病感病品種IR24進行基因型的鑒定。在F5和F7代,分別利用與基因緊密連鎖的標記對白葉
3、枯抗性基因進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來驗證。通過表型和分子選擇,從群體1和群體2中分別獲得66個和82個具有優(yōu)良農(nóng)藝性狀的多基因聚合株系。在這些多基因聚合株系中,群體1和群體2均有11個株系攜帶4個抗性基因,25個(群體1)和53個(群體2)株系攜有3個抗性基因,30個(群體1)和18個(群體2)株系攜有2個抗性基因。這些攜帶多基因聚合的株系可以作為育種材料,用于抗病育種品種的選育。
通過對兩個重組自交系群體的基因型進行鑒定,各獲得
4、138和135個SSR多態(tài)標記,并且親本等位基因?qū)蟠呢暙I在不同染色體上是不同的。在多基因聚合株系中,受體親本的等位基因在12條染色體上的貢獻率從21.59%到44.41%(群體1),36.79%到61.52%(群體2)。而供體親本在12條染色體上貢獻率從53.69%到76.99%(群體1),36.72%到62.20%(群體2)。群體1中平均供體親本等位基因貢獻率高于受體親本,而群體2中平均供體親本等位基因貢獻率低于受體親本。這個結(jié)果
5、沒有遵循Hardy-Weinberg規(guī)律,是由于本研究中目標性狀的選擇是基于每一代多基因聚合株系的表型和分子手段的結(jié)合。
對148個白葉枯多基因聚合株系及其親本以及對照品種(含有特異抗白葉枯基因的抗病品種和感病品種)進行多年多環(huán)境的表型鑒定。利用ANOVA,對八個性狀的表型變異及環(huán)境互作進行分析,對產(chǎn)量穩(wěn)定性進行評價。大多數(shù)的多基因聚合株系在海南產(chǎn)量表現(xiàn)最好,其次是在北京和安徽。兩個群體的株系只與海南環(huán)境存在正向的互作。利用多
6、環(huán)境下表型指數(shù)等衡量指標,群體1中的5個多基因聚合株系RIL118,RIL144,RIL202,RIL232和RIL235以及群體2中的2個多基因聚合株系RIL9和RIL26在多環(huán)境具有最穩(wěn)定的產(chǎn)量表現(xiàn)。
利用SSR和SNP標記,我們對兩個重組近交系群體的16個與倒伏相關(guān)性狀進行QTL定位。兩個RIL群體在性狀上表現(xiàn)超親分離,總共有100個QTL被檢測到(群體1有55個,群體2有45個),分布在57個染色體區(qū)段(群體1有25個
7、,群體2有32個)。第一節(jié)間長度有3個QTL被檢測到,群體一中有1個,群體二中2個。第二節(jié)間長度6個QTL被檢測到,群體1有2個,群體2有4個。第三節(jié)間長度有4個QTL被檢測到,群體1和2各有2個。與最上三節(jié)間直徑有關(guān)的QTL19個,群體1有12個,群體2有7個。與抗推力有關(guān)的QTL有8個,群體1有5個,群體2有3個,其中QPu.6在兩個群體中均檢測到。與最上三節(jié)間抗折力有關(guān)的QTL有18個,群體1有13個,群體2有5個。檢測到8個QT
8、L與劍葉長和劍葉寬有關(guān)的QTL。檢測到6個抽穗期QTL,群體1檢測到4個QTL,群體2檢測到2個QTL。檢測到株高和穗長QTL各7個。檢測到單株產(chǎn)量QTL有6個,其中群體1檢測到2個QTL,群體2檢測到4個QTL。由于最上三個節(jié)間(ID1,ID2,ID3)、斷裂強度性狀(BK1,BK2,BK3)與抗倒伏高度的相關(guān),檢測到控制這些性狀的QTL將為抗倒伏性狀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本研究提出了多環(huán)境表型鑒定和分子技術(shù)結(jié)合對水稻抗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稻抗白葉枯病性狀的鑒定、遺傳分析和QTL定位.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新基因的分子標記定位.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Xa30(t)分子標記定位和抗病蟲基因聚合研究.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和抗稻瘟病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分析和定位.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Xa14的遺傳定位.pdf
- 硅對水稻倒伏和白葉枯病抗性的影響.pdf
- 水稻抗倒伏的莖部形態(tài)生理性狀分析和相關(guān)QTL定位.pdf
- 水稻選擇導(dǎo)入系產(chǎn)量和抗倒伏性狀改良及QTL定位.pdf
- 水稻幾個重要性狀的QTL定位及抗白葉枯病基因分子標記輔助選擇.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Xa3的遺傳分析和精細定位.pdf
- 水稻抗衰老、抗白葉枯病及抗稻瘟病基因聚合的研究.pdf
- 水稻OsNLRl基因抗白葉枯病的功能研究.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Xa23的RFLP分子標記定位.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新基因Xa30(t)的分子標記定位.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相關(guān)基因OsCRK1的鑒定和克隆.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Xa23的圖位克隆.pdf
- 水稻抗條紋葉枯病的基因定位及其基因工程育種.pdf
-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rbr2的分離和抗白葉枯病基因Xa25(t)的精細定位.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Xa23的分子標記定位及基因組文庫構(gòu)建.pdf
- 水稻抗白葉枯病候選基因—Xa4的克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