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8451111c-553b-40d9-871b-ab696d4d6358/8451111c-553b-40d9-871b-ab696d4d6358pic.jpg)
![三種藏藥的化學成分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8451111c-553b-40d9-871b-ab696d4d6358/8451111c-553b-40d9-871b-ab696d4d63581.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青藏高原地處“世界屋脊”,海拔高,日照強烈,晝夜溫差大,冰川水源豐富,其復雜而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植物資源種類,孕育了眾多耐寒、抗缺氧、生物活性高的藏藥材。早在遠古時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勞動人民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就逐步積累了豐富的藏醫(yī)藥經(jīng)驗,形成了博采眾長的醫(yī)藥學理論體系。藏藥根植于雪域高原,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醫(yī)藥的重要補充,藏藥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對藏藥材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化學
2、成分研究,有利于了解藥物作用的活性物質(zhì),有利于發(fā)現(xiàn)活性好的先導化合物,從而為開發(fā)研制新藥提供基礎。
本實驗室?guī)啄陙韺Χ喾N藏藥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xiàn)藏藥掌葉橐吾(Ligulariaprzewalskii(Maxim.)Diels),大籽蒿(Artemisia sievrsiana Ehrhart ex Willd.)和肉果草(Lancea tibetica Hook.f.et Thoms.)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腫瘤生物活性。本文對這
3、3種藏藥的化學成分進行了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應用各種分離材料從3種植物中共分離得到了82個化合物,并依現(xiàn)代波譜手段鑒定了全部82個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其中5個為新的化合物,46個化合物首次從該3種藏藥中分離得到,并對分離得到的新化合物進行了腫瘤抑制活性測試。
從藏藥掌葉橐吾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24個化合物,利用UV、IR、MS、NMR等現(xiàn)代波譜技術(shù)鑒定了24個化合物,結(jié)構(gòu)分別為:(1βH,3βH)-環(huán)氧-齊墩果烷型-13(18)-
4、烯-3α,2-內(nèi)酯(Z-1),8β-羥基-(10βH)-14β-甲基-6α-當歸?;?艾里莫芬-7(11)-烯-8α,12-內(nèi)酯-15α-羧酸(Z-2),芫花素(Z-3),木犀草素(Z-4),芹菜素(Z-5),柯伊利素(Z-6),4-烯-3-谷甾酮(Z-7),β-胡蘿卜苷(Z-8),7-羥基-6-甲氧基香豆素(Z-9),呋喃-艾里莫芬-4β,6α-內(nèi)酯(Z-10),5,6-二甲氧基-2-異丙基-苯駢呋喃(Z-11),木犀草素-7-O-β
5、-D-Glc(Z-12),香葉木苷(Z-13),10β-羥基-8β,9β-環(huán)氧-艾里莫芬-7(11)-烯(Z-14),8β-羥基-艾里莫芬-7(11)-烯-6α,15;8α,12-雙內(nèi)酯(Z-15),2-乙?;?5,6-二甲氧基-苯駢呋喃(Z-16),10β-羥基-艾里莫芬-8(9),7(11)-二烯-6α,15;8,12-雙內(nèi)酯(Z-17),8β-羥基-6β-當歸?;?艾里莫芬-7(11)-烯-8α,12-內(nèi)酯-15-羧酸(Z-18)
6、,β-谷甾醇(Z-19),艾里莫芬-7(11)-烯-6α,15β;8α,12-雙內(nèi)酯(Z-20),艾里莫芬-8(9),7(11)-二烯-6α,15;8,12-雙內(nèi)酯(Z-21),2-異丙烯基-5-乙?;?7-羥基-2,3-二氫苯駢呋喃(Z-22),澤蘭素(Z-23),8β-甲氧基-艾里莫芬-7(11)-烯-6α,15;8α,12-雙內(nèi)酯(Z-24)。其中2個化合物(1βH,3βH)-環(huán)氧-齊墩果烷型-13(18)-烯-3α,2-內(nèi)酯(Z
7、-1),8β-羥基-(10βH)-14β-甲基-6α-當歸?;?艾里莫芬-7(11)-烯-8α,12-內(nèi)酯-15α-羧酸(Z-2)為新化合物,11個化合物(Z-3到Z-13)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
從藏藥大籽蒿全草的石油醚-乙醚-甲醇(1∶1∶1)的提取物中分離得到34個化合物,鑒定了34個化合物,其結(jié)構(gòu)分別為:2α,9α-dihydroxymuurol-3(4)-en-12-oic acid(D-1),13α-甲基-(5
8、αH,6αH,7αH,8αH)-奧菊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D-2),4,10-epizedoarondiol(D-3),leukodin(D-4),5,7-二羥基-6,8,3',4'-四甲氧基黃酮(D-5),柯伊利素(D-6),3,5,7-三羥基-3',5'-二甲氧基黃酮(D-7),1,8-二羥基-4-甲氧基蒽醌(D-8),芝麻素(D-9),diayangambin(D-10),epiyangambin(D-11),連翹苷(D
9、-12),simplocosin(D-13),12-epi-eupalmerone(D-14),3-含氧-11α-H-吉瑪烷-1(10)E,4Z-二烯-12,6α-內(nèi)酯(D-15),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羥基十六酰氨基]-8-十八烷-1,3,4-三醇(D-16),chisitine2(D-17),D-3-O-甲基肌醇(D-18),薄荷酮(D-19),色氨酸(D-20),蔗糖(D-
10、21),豆甾醇(D-22),蓍草苦素(D-23),3α,4α,10β-三羥基-8α-乙?;?11βH-愈創(chuàng)木烷-1-烯-12,6α-內(nèi)酯(D-24),3α,4α,10β-三羥基-11βH-愈創(chuàng)木烷-1-烯-12,6α-內(nèi)酯(D-25),sieversol(D-26),2α,4α,8α,-三羥基-3α-乙?;?11βH-愈創(chuàng)木烷-1(10)-烯-12,6α-內(nèi)酯(D-27),epiashchantin(D-28),3α,4α-二羥基-8α
11、-乙酰基-11βH-愈創(chuàng)木烷-1,9-二烯基-12,6α-內(nèi)酯(D-29),蘆丁(D-30),5-甲氧基芝麻素(D-31),11,14,15-三甲基-6-酮基-1(10),3-二烯-12,5-內(nèi)酯(D-32),3,5-二羥基-6,7,3',4'-四甲氧基黃酮(D-33),苜蓿素(D-34)。其中2個化合物2α,9α-dihydroxymuurol-3(4)-en-12-oic acid(D-1),13α-甲基-(5αH,6αH,7αH,
12、8αH)-奧菊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D-2)為新化合物,D-1的結(jié)構(gòu)通過X-ray晶體衍射進一步證實,19個化合物(D-3到D-21)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
從藏藥肉果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24個化合物,利用UV、IR、MS、NMR等現(xiàn)代波譜技術(shù)鑒定了24個化合物,其結(jié)構(gòu)為:6-O-十一?;?α,β-海藻糖(R-1),betulinicacid(R-2),(3β)-羽扇豆烷-20(29)-烯-3-硬脂酸基(
13、R-3),2α,3α-二羥基齊墩果烷-12-烯-28-酸(R-4),dillenic acid B(R-5),柯伊利素(R-6),木犀草素(R-7),5,7,3',5'-四羥基-4'-甲氧基黃酮(R-8),苜蓿素(R-9),5-羥基-4'-甲氧基黃酮(R-10),5,6-二甲氧基-2-異丙基-苯駢呋喃(R-11),7-O-(2"-O-glucuronosyl)glucuronosyltricin(R-12),1-羥基-8-甲氧基(口)山
14、酮(R-13),薄荷酮(R-14),(-)-連翹苷元(R-15),肌醇(R-16),番茄紅素(R-17),齊墩果酸(R-18),sylvatesmin(R-19),連翹苷(R-20),simplocosin(R-21),蘭石草苷B(R-22),芝麻素(R-23),蔗糖(R-24)。其中1個化合物6-O-十一?;?α,β-海藻糖(R-1)為新化合物,16個化合物(R-2到R-17)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
另外,本課題重點對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種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pdf
- 三種傣藥化學成分的研究.pdf
- 三種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pdf
- 三種云南民族藥的化學成分研究.pdf
- 三種云南地產(chǎn)藥材的化學成分研究.pdf
- 三種蕓香科植物化學成分研究.pdf
- 三種菊科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pdf
- 貴州三種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pdf
- 藏藥櫻草杜鵑化學成分的研究.pdf
- 藏藥馬尿泡化學成分的研究.pdf
- 59470.三種特有屬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
- 三種衛(wèi)矛科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pdf
- 三種植物的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pdf
- 58004.三種植物化學成分的研究
- 藏藥脈花黨參化學成分的研究.pdf
- 藏藥波棱瓜子化學成分的研究.pdf
- 減壓提取丹參等三種中藥化學成分的研究.pdf
- 三種昭通產(chǎn)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pdf
- 藏藥甘青烏頭化學成分的研究.pdf
- 三種民族地區(qū)菊科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