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秒激光角膜基質透鏡移植實驗與飛秒LASIK角膜像差臨床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飛秒激光角膜基質雙層掃描后基質切除的組織學觀察
  目的:探討飛秒激光角膜基質雙層掃描的可行性及效應,研究角膜內基質切除后創(chuàng)傷愈合與神經損傷修復的組織學特點。
  方法:15只新西蘭純種白兔,隨機分為三組,根據使用的飛秒激光儀不同,分為:VisuMax組(VF組)、LDV組(DF組)、Intralase組(IF組)。每只實驗兔自身對照,一眼行飛秒激光掃描后角膜內基質組織板層切除,一眼對照。術眼分別于干預后1天、10天

2、、1月、3月、6月進行檢查及取材。分別應用裂隙燈檢查、活體共聚焦顯微鏡、HE染色后光鏡、透射電鏡等方法觀察。
  結果:VF組切除組織為透鏡,邊緣相對纖薄,與周圍組織契合度好,而DF組及IF組切除組織為板層,邊緣相對較厚,基質板層切除后早期瓣下潛在間隙相對明顯,兩者切除組織的形態(tài)接近。三組飛秒激光角膜基質板層組織切除后,病理組織學表現為組織從水腫到吸收,愈合線從清晰到漸退,細胞從激活到安靜,細胞外基質從紊亂到規(guī)則,角膜神經從細小到

3、粗大到長而分支。
  結論:飛秒激光角膜基質雙層掃描后基質切除是可行的,三種飛秒中的VisuMax飛秒可切出透鏡組織。飛秒激光角膜基質掃描及組織切除后可發(fā)生較輕的創(chuàng)傷愈合反應,同時,神經損傷修復需要一段時間。
  第二部分飛秒激光角膜基質透鏡移植的組織學觀察
  目的:探討VisuMax飛秒激光角膜基質透鏡移植的可行性及移植后創(chuàng)傷愈合與神經損傷修復的規(guī)律。
  方法:10只新西蘭純種白兔,使用德國Zeiss Vi

4、suMax飛秒激光儀,每只實驗兔右眼行飛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質透鏡切除(small incision lenticuleextraction,SMILE);左眼用飛秒激光在角膜基質內掃描后制作成囊袋,將右眼切除的基質透鏡移植入左眼角膜基質袋。術眼分別于干預后1天、10天、1月、3月、6月進行檢查及取材。分別應用裂隙燈檢查、活體共聚焦顯微鏡、HE染色后光鏡、透射電鏡等方法觀察。
  結果:本研究中飛秒激光角膜基質透鏡移植后早期反應相對

5、略重。病理組織學表現為組織從水腫到吸收,細胞外基質從紊亂到規(guī)則,移植組織與受體組織間界從清晰到融合,細胞從激活到安靜,角膜神經從細小到粗大到長而分支的變化。
  結論:VisuMax飛秒激光角膜基質透鏡移植是可行的,透鏡可存活和融合?;|透鏡移植后創(chuàng)傷愈合與神經損傷修復需要至少半年時間才達到較平穩(wěn)的程度。
  第三部分飛秒LASIK角膜像差臨床研究
  目的:探討飛秒激光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術后角膜前

6、后表面高階像差的變化情況。
  方法:前瞻性連續(xù)病例研究。分三個中心收集VisuMax、LDV和Intralase飛秒激光儀輔助的LASIK手術及隨訪觀察資料。入選條件為自愿接受飛秒LASIK手術且經嚴格術前檢查確認為適應癥的患者:年齡18-45周歲,屈光狀態(tài)為近視或近視散光,球鏡低于(含)-9.00DS,柱鏡低于(含)-3.00DC。共入選109人(207眼),男32人(62眼),女77人(145眼)。分別在術前、術后1周、1個

7、月、3個月、6個月對術眼進行視力、屈光狀態(tài)及眼前節(jié)三維圖像采集,采用Pentacam-HR眼前節(jié)分析系統(tǒng),記錄基于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圖獲取的分析直徑為5.5mm的角膜前后表面總像差均方根值、高階像差均方根值及各階像差的Zernike系數,計算彗差和初級球差,采用方差分析及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1.所有手術病例未發(fā)生術中術后嚴重并發(fā)癥。2.視力:術后6個月VL組UCVA為1.17±0.17,DL組為1.17±0.16,IL組

8、為1.25±0.20,各組裸眼視力較術前最佳矯正視力均有顯著提高(P<0.05),各組間視力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3.屈光度:術后各組屈光狀態(tài)均達正視狀態(tài)。術后6個月VL組SE為-0.05±0.26,DL組為-0.02±0.18,IL組為-0.03±0.16,各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4.角膜像差:術后6個月VL組前表面RMS值為1.98±0.57,HOA為0.66±0.23,coma為0.41±0.24,Sph.A為

9、0.40±0.18; DL組前表面RMS值為1.90±0.79,HOA為0.67±0.32,coma為0.50±0.25,Sph.A為-0.50±0.28; IL組前表面RMS值為0.30±0.06,HOA為0.29±0.07,coma為0.05±0.01,Sph.A為0.70±0.11。除IL組RMS及coma值外均較術前顯著增高(P<0.05)。
  結論:飛秒LASIK角膜前后表面的像差變化在半年內是波動的,角膜后表面像差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