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38ab1855-5720-4319-9fe9-57a0f4c14098/38ab1855-5720-4319-9fe9-57a0f4c14098pic.jpg)
![輕中度上感對擇期全麻患兒圍術期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影響及危險因素評估.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38ab1855-5720-4319-9fe9-57a0f4c14098/38ab1855-5720-4319-9fe9-57a0f4c14098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合并輕中度上呼吸道感染(URI)對擇期手術全身麻醉患兒圍術期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PRC)的影響。
方法:本研究為前瞻性、大樣本開放性臨床研究,收集擇期手術全身麻醉患兒,年齡≤16歲,ASA評級Ⅰ-Ⅲ級,常住地海拔低于2500米。排除有鹵化麻醉劑過敏病史;明顯心血管、呼吸、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肝腎疾病病史;確診近期(2周內)重度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口腔、呼吸道相關手術。依據(jù)術前 URI癥狀、體征,分為URI組(URI組)
2、,包括輕中度URI患兒,URI僅涉及鼻咽部,排除出現(xiàn)嚴重全身癥狀體征的重度URI患兒;非URI組(unURI組),即無URI癥狀、體征患兒。監(jiān)測并記錄①篩選期(術前1日):患兒年齡、體重、民族、ASA分級、擬行手術名稱、病史采集、呼吸系統(tǒng)癥狀體征、體溫、心率、呼吸、SpO2、實驗室檢查結果。②手術觀察期(手術日):患兒入手術室、麻醉誘導、開始插管、插管結束、手術開始、手術結束、停藥、入麻醉恢復室(PACU)、拔管前、拔管后和出 PACU
3、各時間點患兒HR、體溫、SpO2、吸痰次數(shù)、呼吸系統(tǒng)相關并發(fā)癥(多痰、舌后墜、屏氣、喉痙攣、支氣管痙攣、SpO2<95%、腋T≥38℃)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患兒麻醉時間、手術時間、插管時間、蘇醒時間、PACU時間、估計出血量、術中補液量。③術后觀察期:記錄術后6h、24h、48h、出院前呼吸系統(tǒng)相關并發(fā)癥、體溫、HR、呼吸、SpO2、實驗室檢查結果。④出院小結記錄:出院診斷、實際住院天數(shù)、總花費、離院轉歸。
結果:本研究初篩613例
4、,最終納入504例,合并URI患兒78例(15.5%),非URI患兒426例(84.5%)。麻醉氣道管理方式為氣管插管的有477例,其中合并URI的有74例(15.5%);非插管全麻的有27例,其中合并URI的有4例(14.8%)。不同氣道管理方式的URI患兒,其構成比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77例如期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兒分為合并URI(URI組,n=74)和非URI(unURI組,n=403),兩組間性別、ASA分
5、級、麻醉時間、手術時間、手術部位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麻醉誘導方式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①各觀察時間段PRC發(fā)生情況:手術室內URI組有15例(20.3%),unURI組29例(7.2%),URI組PRC發(fā)生率是unURI組的2.82倍(RR2.82,95%CI1.59-4.99)(P<0.001);PACU內URI組有30例(40.5%),unURI組89例(22.1%),URI組PRC發(fā)生率是un
6、URI組的1.84倍(RR1.84,95%CI1.32-2.56)(P<0.001);術后6h URI組有38例(51.4%),unURI組97例(24.1%),URI組PRC發(fā)生率是unURI組的2.13倍(RR2.13,95%CI1.61-2.83)(P<0.001);術后24h URI組有19例(25.7%), unURI組42例(10.4%),URI組PRC發(fā)生率是unURI組的2.46倍(RR2.46,95%CI1.52-3.
7、99),(P<0.001)。術后48h URI組有6例(8.1%),unURI組14例(3.5%),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30)。②各時間段PRC變化趨勢:各時間段發(fā)生任何一種并發(fā)癥URI組有51例(68.9%),unURI組178例(44.2%),URI組PRC的發(fā)生率是unURI組的1.56倍(RR1.56,95%CI1.29-1.88)(P<0.001);各時間段發(fā)生任何兩種或兩種以上并發(fā)癥URI組有33例(44.6%)
8、,unURI組60例(14.9%),URI組是unURI組的3.0倍(RR3.00,95%CI2.12-4.23)(P<0.001)。與術后24h、48h相比兩組患兒在術后6h PRC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P<0.05);與手術室內相比兩組患兒在PACU PRC的發(fā)生率也明顯增高(P<0.05)。③各種PRC發(fā)生情況:URI組在觀察期咳嗽的總發(fā)生率是unURI組的2.28倍(RR2.28,95%CI1.69-3.08),多痰的總發(fā)生率是un
9、URI組的2.68倍(RR2.68,95%CI1.87-3.84),腋T≥38℃的總發(fā)生率是unURI組的1.62倍(RR1.62,95%CI1.03-2.53),SpO2<95%的總發(fā)生率是unURI組的2.48倍(RR2.48,95%CI1.42-4.32)(P<0.05)。④兩組患兒麻醉蘇醒期情況:與unURI組相比,URI組拔管-出PACU的時間延長(P<0.05);而停麻醉藥-拔管、PACU停留時間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10、0.05)。⑤兩組患兒總體預后情況:兩組患兒均為醫(yī)囑離院,無一例患兒發(fā)生死亡。且兩組患兒等待手術時間(入院-手術時間)、術后治療時間(手術-出院時間)、住院時間兩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1.合并輕中度URI的非呼吸道相關手術患兒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其圍術期PRC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但不影響患兒麻醉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和預后。
2. PACU和術后6h是合并輕中度URI患兒發(fā)生PRC的
11、高危時期,小兒全麻術后在PACU行麻醉復蘇對提高患兒圍術期安全性意義重大。
目的:研究擇期手術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兒圍術期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PRC)的危險因素。
方法:擇期手術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兒,年齡≤16歲,ASA評級Ⅰ-Ⅲ級,常住地海拔低于2500米。排除有鹵化麻醉劑過敏病史;明顯心血管、呼吸、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肝腎疾病病史;確診近期(2周內)重度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口腔、呼吸道相關手術。監(jiān)測并記錄①篩選期(術
12、前1日):患兒年齡、體重、民族、ASA分級、擬行手術名稱、病史采集、呼吸系統(tǒng)癥狀體征、體溫、心率、呼吸、SpO2、實驗室檢查結果。②手術觀察期(手術日):患兒入手術室、麻醉誘導、開始插管、插管結束、手術開始、手術結束、停藥、入麻醉恢復室(PACU)、拔管前、拔管后和出 PACU各時間點患兒HR、體溫、SpO2、吸痰次數(shù)、呼吸系統(tǒng)相關并發(fā)癥(多痰、舌后墜、屏氣、喉痙攣、支氣管痙攣、SpO2<95%、腋 T≥38℃)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患兒麻醉時
13、間、手術時間、插管時間、蘇醒時間、PACU時間、估計出血量、術中補液量。③術后觀察期:記錄術后6h、24h、48h、出院前呼吸系統(tǒng)相關并發(fā)癥、體溫、HR、呼吸、SpO2、實驗室檢查結果。④出院小結記錄:出院診斷、實際住院天數(shù)、總花費、離院轉歸。在單因素分析中,將圍術期發(fā)生≥2種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與否作為因變量;患兒的年齡、性別、民族、手術季節(jié)、URI程度、ASA分級、手術部位、手術時間、麻醉誘導方式、插管次數(shù)、麻醉時間、停藥-拔管時間、拔管
14、-出PACU時間、PACU停留時間、等待手術時間、術后治療時間、住院時間作為分類變量。對分類變量采用卡方檢驗來評價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將單因素分析中 P<0.05的分類變量作為協(xié)變量進入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以圍術期發(fā)生≥2種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與否為因變量, P≤0.05作為逐步回歸篩選變量的標準,分析發(fā)生≥2種PRC的獨立影響因素。其中URI程度分為:輕度URI(miURI)僅鼻部癥狀鼻塞、流涕、噴嚏、輕
15、咳;中度URI(moURI)涉及鼻咽部,出現(xiàn)咳痰、咽痛、多汗、頭痛、乏力、扁桃體腫大Ⅰ-Ⅱ度、咽部充血、發(fā)熱37.3℃-38.0℃;非URI(unURI)不出現(xiàn)任何URI癥狀體征。
結果:1.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P=0.002)、季節(jié)(P=0.000)、URI程度(P=0.000)、ASA分級(P=0.000)、手術部位(P=0.023)、手術時間(P=0.009)、麻醉誘導方式(P=0.007)、PACU停留時間(P=0.
16、022)、等待手術時間(P=0.001)、住院時間(P=0.013)可能是發(fā)生≥2種PRC的影響因素。性別、民族、插管次數(shù)、麻醉時間、停藥-拔管時間、拔管-出PACU時間、術后治療時間對發(fā)生≥2種PRC的影響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季節(jié)、URI程度、手術部位是發(fā)生≥2種PRC的獨立影響因素,其中年齡≤1歲、冬季、合并中度URI、手術部位為可能嚴重影響呼吸通氣的部位會導致發(fā)生≥2種PR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兒全麻恢復期并發(fā)癥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pdf
- 神經(jīng)危重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
- 影響心臟瓣膜置換術后圍術期并發(fā)癥的多因素分析.pdf
- 老年ITF關節(jié)置換術圍手術期并發(fā)癥相關因素分析.pdf
- 圍手術期COPD患者危險因素與術后肺部并發(fā)癥關系的研究.pdf
- 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手術期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全麻蘇醒期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處理
- 圍術期心理干預對冠狀動脈搭橋患者負性情緒及并發(fā)癥的影響.pdf
- 倍他洛克對老年開胸手術患者圍術期心臟并發(fā)癥的影響.pdf
- 骨科老年患者圍手術期呼吸道并發(fā)癥的治療
- 全麻并發(fā)癥 ppt課件
- 有無肝硬化的肝癌患者圍手術期并發(fā)癥及其危險因素的對比研究.pdf
- 高齡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術圍手術期并發(fā)癥主要相關影響因素的臨床研究.pdf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及護理
- 肺癌術后圍手術期心肺并發(fā)癥相關因素的研究.pdf
- 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療重度脊柱畸形圍手術期并發(fā)癥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pdf
- 老骨折患者風險評估圍手術期處理及術后并發(fā)癥預防
- 胃癌術后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內鏡下黏膜剝離術并發(fā)癥及其危險因素分析.pdf
- 腰椎擇期手術并發(fā)癥防治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