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紅松幼苗為材料,在自然光、自然遮蔭、人工光、人工遮蔭等光環(huán)境下,測定了光合參數(shù)、熒光參數(shù)、光合放氧能力、保護酶活性和生態(tài)等指標,研究了紅松幼苗光系統(tǒng)對不同光環(huán)境的響應特性,以及適應能力,主要結果如下: (1)生長在弱光條件下的紅松幼苗轉到的自然光(午間光強為800 μmol·m<'-2>s<'-1>)下,第2 d、第3d和第4d午間紅松幼苗的光系統(tǒng)Ⅱ(PSⅡ)的原初光化學效率(Fv/Fm)分別為對照的90.2%、91.8%
2、和97.6%。而生長在弱光條件下的紅松幼苗轉到人工光(光強為200 μmol·m<'-2>s<'-1>)下后,第2d、第3d和第4d午間紅松幼苗的Fv/Fm分別為對照的91.9%、94.3%和98.2%??梢娚L在弱光條件下的紅松幼苗在突然暴露于高光時會發(fā)生光抑制,且光強越大對紅松幼苗光合機構的光抑制程度就越大。 (2)在8%自然光(光強為50μmol·m<'-2>s<'-1>,自然光的光強為1200μmol·m<'-2>s<'
3、-1>)的遮陰條件下生長的紅松幼苗,分別移植到20%自然光強(200μmol·m<'-2>s<'-1>)和60%自然光強(光強為600-700 μmol·m<'-2>s<'-1>)下,F(xiàn)v/Fm和光化學淬滅系數(shù)(qP)與自然光強之間的差異不明顯,20%和60%的自然光強不會對紅松幼苗產(chǎn)生光抑制。 (3)生長在8%自然光的遮陰條件下,將紅松幼苗在轉到自然光(光強為1200μmol·m<'-2>s<'-1>)下,紅松幼苗的Fv/Fm
4、只為遮蔭條件下的10.6%,光合作用出現(xiàn)明顯的光抑制。隨后恢復遮蔭,5d后紅松幼苗Fv/Fm與生長在8%自然光強下的基本相同(0.85),說明自然光對紅松幼苗造成的光抑制是可逆的。但是當紅松幼苗再次轉移到自然光強下,10d后紅松幼苗Fv/Fm、qP和PSⅡ的實際光化學效率(ΦPSⅡ)均降低到較低的水平,且不能恢復,紅松幼苗光系統(tǒng)產(chǎn)生光破壞。因此,在人工紅松林的培育過程中,不能將紅松幼苗放在變化的光環(huán)境中。 (4)高郁閉度(光強為
5、50-220μmol·m<'-2>s<'-1>)下紅松幼苗的光量子產(chǎn)額(AQY)和羧化效率(CE)高于低郁閉度(光強為500-1200μmol·m<'-2>s<'-1>)下的紅松幼苗,低郁閉度下的紅松幼苗的光飽和點(LSP)和光飽和時的凈光合速率(A<,350>)高于高郁閉度下的紅松幼苗的LSP和A<,350>。在作用光較弱時,高郁閉度下的紅松幼苗的qP、NPQ和ΦPSⅡ高于低郁閉度下的紅松幼苗,當光強高于200μmol·m<'-2>s
6、<'-1>,生長在高郁閉度下的紅松幼苗的qP、NPQ和ΦPSⅡ低于生長在低郁閉度下的紅松幼苗。 (5)在光誘導的過程中,生長在弱光條件下的紅松幼苗qP和ΦPSⅡ達到穩(wěn)定的最大值的時間要比生長在高光條件下的紅松幼苗的qP和ΦPSⅡ達到穩(wěn)定的最大值的時間長,也就是說生長在弱光條件下的紅松幼苗的光系統(tǒng)啟動速度較慢。 (6)在人工光照和遮蔭時,相同光強下(200μmol·m<'-2>s<'-1>)恒定的光照對紅松幼苗造成了光抑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克隆種群生態(tài)學及對光環(huán)境的適應性研究.pdf
- 三種闊葉樹種幼苗對不同光環(huán)境的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pdf
- 56842.植物對光環(huán)境的適應性研究—富貴草對模擬光斑的光合響應—銀杉對不同光環(huán)境的適應性—大葉黃楊葉片內部光能利用梯度
- 具有適應性的青年VDT作業(yè)者LED辦公光環(huán)境研究.pdf
- 6種繡線菊對弱光及解除弱光環(huán)境的適應性研究.pdf
- 吉祥草對光照強度適應性的研究.pdf
- 藥用石斛對光強適應性及其種質改良的研究.pdf
- 三種入侵植物的它感作用和對光環(huán)境的適應.pdf
- 空間環(huán)境適應性研究.pdf
- 典型喀斯特森林常見樹種幼苗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pdf
- 南美天胡荽對光溫脅迫的適應性及園林應用研究.pdf
- 適應性學習系統(tǒng)中的適應性策略研究.pdf
- 外源NO在玉米幼苗鹽適應性中的保護作用研究.pdf
- 室內光環(huán)境的應用性研究——室內生態(tài)光環(huán)境.pdf
- ADCP環(huán)境適應性處理方法研究.pdf
- 會計基礎工作與環(huán)境的適應性研究.pdf
- 空間相機的環(huán)境適應性分析.pdf
- 磷饑餓下番茄幼苗V-PPase適應性變化研究.pdf
- 環(huán)境適應性ADCP顯控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分析環(huán)境適應性與環(huán)境工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