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af476089-2df6-4cd3-b70e-700680918ae8/af476089-2df6-4cd3-b70e-700680918ae8pic.jpg)
![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臨床診治初步分析.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af476089-2df6-4cd3-b70e-700680918ae8/af476089-2df6-4cd3-b70e-700680918ae8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校代碼: 1 0 0 2 3學 號:2 0 0 印1 0 5 2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臨床診治初步分析專業(yè)年級: 北京協和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2 0 0 6 級姓 名: 馬玉燕導 師: 李學旺教授 李航教授北京協和醫(yī)學院臨床學院腎內科完成日期: 2 0 1 4 年6 月中文摘要研究背景巨細胞病毒( C ”伽1 e g a l o v i m s ,C M V ) 感染是人類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之一,免疫抑制及移植患者中,發(fā)病率
2、和病死率較高。系統性紅斑狼瘡( S v S t 鋤i cl u p u s e D 肺e m 砷D s u s ,S L E ) 患者因自身免疫功能紊亂以及長期接受大量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導致免疫功能受損而易出現C M V 感染,研究報道S L E 患者C M V 感染率不但高于健康人群,且高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另一方面,近來的研究認為C M V 感染也可能會誘發(fā)或加重S L E 本身。因此C M V感染與S L
3、 E 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C M V - D N A 、C M V - p p 6 5 抗原檢測及C M V - I g M是目前診斷C M V 感染最常用的三種實驗室檢測方法, 其中C M V - D N A 及C M V _ p p 6 5 抗原檢測在移植患者合并C M V 感染時顯示出了良好的敏感度和特異度,且有助于抗病毒的治療監(jiān)測。但臨床實踐中發(fā)現,在S L E 合并C M V 感染患者中情況似乎并非如此。目前國內外關于C M
4、 v .D N A 及C M V - p p 6 5 抗原檢測在s L E 合并C M V 感染人群的評估研究甚少。狼瘡腎炎( L u p u s n 印l l r i t i s ,L N ) 是S L E 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近年來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廣泛使用使得L N 得以有效控制,但同時也導致感染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升高。北京協和醫(yī)院一項回顧性分析表明,S L E 患者的死亡主因已有2 0 年前的I N 本身轉變?yōu)楦腥?。L N
5、活動、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均可導致淋巴細胞( L y m p h o c y t e ,L Y ) 減低,L Y 減低患者易出現感染,反之,感染和抗感染治療又可以加重狼瘡病情或淋巴細胞減低,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在L N 治療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L Y 計數,警惕L Y 減低及感染發(fā)生非常重要。目前對于L N患者L Y 減低與L N 活動度、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使用、感染及抗感染治療之間的研究較少,報道不一。研究目的1 . 比較S L E 合并C
6、M V 感染時C M V - D N A 、C M V - p p 6 5 、C M V - I g M 三種檢測手段的診斷價值,探討三者在診斷C M V 病及指導抗病毒治療中的意義;2 . 探討S L E 合并C M V 感染時淋巴細胞亞群的改變情況;3 . 初探S L E 合并C M V 感染時抗病毒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4 . 探討L y 減低與L N 病情活動度、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感染及抗感染治療間的關系。研究方法選取2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類巨細胞病毒感染與系統性紅斑狼瘡關系的臨床研究.pdf
- Epstein-Barr病毒及巨細胞病毒感染與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相關性研究.pdf
- 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59例臨床特征分析.pdf
- 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顱內感染的臨床分析.pdf
- 51例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真菌感染臨床分析.pdf
- 75例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深部真菌感染臨床分析.pdf
- 系統性紅斑狼瘡與感染
- 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感染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的分析.pdf
- EB病毒感染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相關性的研究.pdf
- EB病毒感染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關聯性研究.pdf
- 系統性紅斑狼瘡并發(fā)感染的臨床回顧性分析.pdf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合并妊娠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亞型分析.pdf
- 妊娠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41例臨床病例分析.pdf
- 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治指南(2003版)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分析
- 系統性系統性紅斑狼瘡
-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合并妊娠的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