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2/7e1391cf-2362-43c2-af5d-e14e808fac8d/7e1391cf-2362-43c2-af5d-e14e808fac8dpic.jpg)
![董仲舒與漢代美學.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2/7e1391cf-2362-43c2-af5d-e14e808fac8d/7e1391cf-2362-43c2-af5d-e14e808fac8d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董仲舒是漢代最重要的儒家學者,是奠定漢代整體思想性格的關鍵人物。仲舒的思想雖以先秦儒家思想為根基,但他為適應漢代大一統(tǒng)專制政治的現(xiàn)實,又吸收了陰陽、道、法、墨諸家思想,形成一個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綜合統(tǒng)貫的理論體系。本文首先便通過對仲舒天人感應思想的總體分析,提出其美學體系的內(nèi)在結構。據(jù)筆者之見,仲舒的大人感應思想,是以陰陽五行的關聯(lián)性為思維方式,以人格神之天、自然之天和人的三元感應作為基本結構,以經(jīng)典的詮釋作為此結構的思想表達的一個體系
2、。因此,他的美學體系便主要由神性美及其信仰、自然美論、禮樂美論和經(jīng)學詮釋美學四部分構成。
本文的主要章節(jié)如下:
前面三章屬于知識背景的介紹和概括,包括仲舒的生平與著述,以及仲舒思想的兩個主要部分,即他的《春秋》學與天的哲學。通過這三章的討論,則大抵可對仲舒思想的緣起和形成有一基本的認知,方便下文的進一步探討。
第四章討論仲舒的天人感應論及其美學向度。此章對仲舒天人感應論的探討,涉及天人感應論的特
3、點、理論性質、內(nèi)在理路等問題。通過相應的分析,基本的結論為:仲舒的天人感應論以神學信仰、經(jīng)驗事實與政治社會的詮釋比義作為其內(nèi)在結構,而此結構又須透過經(jīng)學詮釋體現(xiàn)出來。由此,仲舒的美學亦主要由美的信仰、自然美論、禮樂美論和經(jīng)學詮釋美學構成,這四個方面大體構成了仲舒美學體系的“可以然之域”。
第五章討論仲舒思想中的神性美及其信仰。仲舒視人格神的天為百神之大君,此天作為至上神,是集真、善、美于一體的存在,故美學問題是仲舒神學思想
4、的題中應有之義,此點大半為現(xiàn)代論者所忽視。在仲舒那里,美與信仰的關系主要通過以下兩點表現(xiàn)出來:一是神性美的本體問題。將美的本體歸之于神,是神學語境中的美學的核心命題;因美涉及形式,故神性美亦與美的顯現(xiàn)關聯(lián),神如何顯現(xiàn)自身,將成為聯(lián)結神與美兩者的關鍵。二是神性美的主體問題。如何領會人格神之天的美的顯現(xiàn),如何在此顯現(xiàn)中進入心醉神迷的狀態(tài),在仲舒神學思想的語境中,對此問題的回答需要和信仰相聯(lián)系,即需要先有對至上神的信仰——主要又是“誠”,才能
5、充分領會其在人世間的美的顯現(xiàn)。仲舒將神學信仰與儒家倫理結合為一體,其美學思想以仁愛作為信仰的基調(diào)。
第六章討論仲舒的自然美論。論者常指出,在先秦儒家美學中,孔、孟、荀便有將自然事物比附于人的倫理道德的比德思想,然而卻很少有人真正討論先秦儒家的自然比德觀在漢代的演變。在自然美論上,仲舒有著異常豐富的思想,不僅延續(xù)了先秦儒家在這方面的傳統(tǒng),且?guī)熜淖栽?將先秦儒家主要以道德寄寓為主的比德觀,改造成以政治踐履為主的比德觀。經(jīng)過這一
6、層的轉換,在仲舒自造的思想體系中,自然美并無獨立之意義,而是作為社會政治的映像而存在,這不可不說是仲舒對儒家自然美論一個相當卓異的貢獻。此外,仲舒在自然中和美思想上,亦頗多獨創(chuàng)的地方。
第七章討論仲舒的禮樂美論。仲舒公羊學的一個核心問題便是“改制”,包括徙居處、改正朔、易服色等等,故他對人的容止、服制和音樂特加注意。與先秦儒家不同的是,仲舒特別強調(diào)了禮樂為大一統(tǒng)政制服務的傾向,所以他把先秦儒家的服飾思想發(fā)展為封建帝國的服裝
7、政治學,又融洽孟、荀二人的觀點,將之發(fā)展為成熟的帝國音樂理論??梢哉f,仲舒禮樂美論的特色,便在于他極大地發(fā)展了先秦儒家禮樂思想中就存在的視禮樂為重要的社會控制手段的傾向。
第八章討論仲舒的經(jīng)學詮釋美學與詩學思想。仲舒之于思想史上的重要意義,在于他標志著子學時代的終結與經(jīng)學時代的發(fā)皇,①嗣后儒學基本成為一種闡釋性的學說。作為儒學經(jīng)學化之最重要的奠基者,仲舒發(fā)展出一套重要的經(jīng)學詮釋思想,特別是對書寫文字與微言大義的關系,他有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董仲舒與漢代美學.pdf
- 漢代儒家的生態(tài)美學觀——以賈誼、董仲舒、王充為例
- 漢代儒家的生態(tài)美學觀——以賈誼、董仲舒、王充為例.pdf
- 漢代奏議的文化意蘊與美學闡釋.pdf
- 美善合一——董仲舒?zhèn)惱砻缹W思想初探.pdf
- 美善合一——董仲舒?zhèn)惱砻缹W思想初探
- 漢代美學中的身體問題.pdf
- 董仲舒天人觀及其對漢代社會秩序的影響.pdf
- 淺析漢代瓦當?shù)拿缹W內(nèi)涵
- 漢代情感思想及其美學意義.pdf
- 漢代詩歌與漢代婚姻文化.pdf
- 淺析漢代雕塑美學精神在當代雕塑中的應用.pdf
- 論董仲舒思想.pdf
- 漢代詩歌與漢代士人心態(tài)
- 漢代詩歌與漢代士人心態(tài)_19880.pdf
- 游民與漢代社會.pdf
- 董仲舒孝道思想研究.pdf
- 董仲舒政治哲學試論.pdf
- 孔子與董仲舒?zhèn)惱硭枷氡容^研究.pdf
- 董仲舒文章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