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術后功能性間置空腸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為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目的在于從手術安全性、術后并發(fā)癥和手術后患者的營養(yǎng)吸收狀況和生活質量等多方面對功能性間置空腸代胃(郝氏)術及Roux-en-Y術進行全面對比研究,探討在消化道重建中保留食物十二指腸通路和保留腸道神經傳導完整性的必要性和實效性。
   方法:本研究分F JI組和R-Y組兩組,手術中行常規(guī)淋巴結清掃及全胃切除,F(xiàn)JI組行功能性間置空腸代胃(郝氏)術重建,R-Y組行Roux-en-Y術重建。于手術后

2、1周和術后1、3、6個月時間點分別測量和記錄手術相關指標和營養(yǎng)指標如下:1、手術相關指標:近期:重建時間(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圍手術期死亡率。遠期:返流性食管炎,燒心,傾倒綜合征的發(fā)生率,RS綜合征(腹痛,惡心,嘔吐和飯后飽脹不適)發(fā)生率,每日進食次數和習慣;2、營養(yǎng)指標:體重,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鐵蛋白,轉鐵蛋白,三角肌皮褶厚度,前白蛋白,葉酸,維生素B12。于術后1、3、6、及9個月時間點,應用E

3、ORTC(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Treatment of Cancer)生活質量問卷(核心問卷EORTC QLQ-C30 V3,胃癌補充問卷EORTC-QLQ ST022)進行生活質量評價和評分。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結果:所有入組患者均獲得至少1周以上的隨訪,其中因腫瘤復發(fā)轉移死亡4例,失訪2例,實際入

4、組109例,其中R-Y組57例,F(xiàn)JI組52例,所有受試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術后病理分期的差異上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分別為0.7510,0.8412,0.9012)。術中消化道重建所需的時間,F(xiàn)JI組明顯少于R-Y組(25±10.3,34±8.6min; P=0.0471)。在進食相關指標中,R-S綜合征的發(fā)生情況在術后1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的時間點FJI組均明顯優(yōu)于R-Y組;傾倒綜合征的

5、發(fā)生情況在術后1周,術后1個月、3個月的時間點FJI組均明顯優(yōu)于R-Y組;“反流、燒心”的情況在術后3個月時R-Y組優(yōu)于FJI組。在術后不同時間營養(yǎng)狀態(tài)指標的對比分析中,主要的營養(yǎng)指標在兩組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個別指標除外:1.轉鐵蛋白在術后1周時R-Y組的測定值明顯低于FJI組(1.5±0.5,1.7±0.4; P=0.0342);轉鐵蛋白在術后6月時的R-Y組的測定值明顯高于FJI組(3.9±1.6,2.6±1.

6、3;P=0.0053)。2.葉酸在術后1月的測定值R-Y組明顯低于FJI組(19.0±6.3,21.9±3.2;P=0.0054)。3.鐵蛋白在術后6月的測定值R-Y組明顯低于FJI組(147.5±58.0,210.0±128.3; P=0.0190)。在C30生活質量評分上,各個時間點兩組間在總體健康狀況評價上始終未見差異,個別子項目略有差異,分別敘述如下:術后1個月功能量表中“認知”在R-Y組評分為87.7±15.8,F(xiàn)JI組為97

7、.5±4.3,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1);癥狀量表中“疲倦”在R-Y組的評分為17.5±7.8,F(xiàn)JI組為33.6±20.1,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1)。術后3個月功能量表中“認知”在R-Y組評分為90.1±16.4,F(xiàn)JI組為96.4±5.3,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11);癥狀量表中“疲倦”在R-Y組的評分為11.7±7.7,F(xiàn)JI組為22.9±19.7,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

8、061),“便秘”在R-Y組評分為7.8±16.5,F(xiàn)JI組為21.1±30.9,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12)。術后6個月功能量表中“社會”在R-Y組評分為86.8±17.0,F(xiàn)JI組為72.8±21.6,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22);癥狀量表中“疲倦”在R-Y組的評分為11.8±9.1,F(xiàn)JI組為22.8±15.9,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21)。術后9個月功能量表中“認知”在R-Y組評分為81

9、.4±19.4,F(xiàn)JI組為97.9±6.5,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81)。在ST022評分上,關于“進食”的評分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及9個月FJI組評分均優(yōu)于RY組,其中在1個月和3個月時間點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如下:術后1個月R-Y組評分為36.0±28.7,F(xiàn)J1組評分為14.2±16.3,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1);術后3個月R-Y組評分為24.8±15.2,F(xiàn)JI組評分為12.7±17.7

10、,兩組間差異有顯著性(P=0.0048)。關于“反流”的評分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及9個月R-Y組評分均優(yōu)于FJI組,其中在術后3個月時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如下:術后3月,R-Y組評分為11.7±12.2,F(xiàn)JI組評分為22.9±17.2,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36)。在術后各營養(yǎng)指標的變化趨勢的分析中,血紅蛋白、白蛋白、總蛋白、轉鐵蛋白、前白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維生素B12、葉酸、三角肌皮褶厚度的術后變化

11、趨勢在兩組中無明顯區(qū)別。然而,血清鐵蛋白于術后1周至術后6月在R-Y組的變化呈現(xiàn)出逐漸下降的趨勢,而在FJI組的變化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趨勢:術后3至6月體重的變化在R-Y組呈現(xiàn)出緩慢下降的趨勢,而在FJI組呈現(xiàn)出緩慢上升的趨勢。
   結論:與R-Y消化道重建方式相比,F(xiàn)JI能明顯減少全胃切除術后R-S綜合征、傾倒綜合征的發(fā)生,改善全胃切除術后患者的進食情況,能明顯縮短消化道重建所需的時間。但在術后3月,R-Y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