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3/789355a1-abbe-4f6e-b4a1-57c334740ff8/789355a1-abbe-4f6e-b4a1-57c334740ff8pic.jpg)
![2型糖尿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與CD36、SRB1基因的關系.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3/789355a1-abbe-4f6e-b4a1-57c334740ff8/789355a1-abbe-4f6e-b4a1-57c334740ff8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是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早期階段,指患者無臨床癥狀,但彩色B超證實頸總動脈、股動脈或髂總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1.0mm和/或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出現(xiàn)。2型糖尿病(T2DM)多因素干預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預防亞臨床AS的發(fā)生發(fā)展。B類清道夫受體(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Scarb,SRB)是LDL-c、
2、HDL-c代謝中的重要受體蛋白,包括CD36和B類清道夫受體BI(scavenger receptorclass B type I,Scarbl,SRB1)兩種。CD36抗原是一種細胞膜糖蛋白,存在多種配體(如氧化的和乙?;腖DL-c等),參與包括脂質(zhì)代謝和動脈粥樣硬化在內(nèi)的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SRB1是CD36蛋白家族成員,與CD36共享30%的同源序列,為脂蛋白受體中唯一能真正介導細胞與HDL-c作用的膜受體。 研究目的:
3、對新診2型糖尿病進行4年的多因素干預,了解代謝控制狀況及亞臨床AS的發(fā)生情況;通過檢測CD36、SRB1基因多態(tài)性、外周血單核細胞表面CD36表達情況,分析它們與T2DM患者代謝水平及亞臨床AS進程的關系。 第一部分新診2型糖尿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前瞻性多因素干預 研究目的:探討不同方案干預下新診斷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代謝指標控制及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AS)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情況。 方法:采用前瞻性開放研究,將
4、170例(35-70歲)病程1年以內(nèi)、無AS的新診T2DM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四組,分別為:A組(強化降糖+降壓治療)、B組(強化降糖+降壓+調(diào)脂治療)、C組(在B組基礎上加服維生素E0.2g/天)及D組(在B組基礎上加服復方丹參滴丸30丸/天)。共觀察4年,每月隨訪一次,定期復查空腹血糖(FBS)、餐后2小時血糖(PBS)、糖化血紅蛋白(HbAlc)、血脂、收縮壓(SBP)、舒張壓(DBP)、體重指數(shù)(BMI)、腰臀比(WHR)和血
5、管彩超,了解干預4年的代謝控制情況及其頸總動脈(CCA)、股動脈(FIA)內(nèi)中膜厚度(IMT)和/或AS斑塊發(fā)生的進展。 結果:①170例患者中,實際完成4年多因素干預共149例,失訪21例(脫失率12.4%)。②干預4年結束時,149例患者HbAlc、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SBP、DBP水平均較基線顯著下降(p<0.01);WHR、HbAlc、TG、TC、LDL-c、SBP、DBP達標
6、率分別為29.5%、54.4%、74.5%、71.1%、73.8%、98.0%和98.7%,較基線顯著提高(p<0.01);⑧共有88例發(fā)生亞臨床AS,發(fā)生率達59.1%;A、B、C、D四組患者亞臨床AS發(fā)生率分別為69.4%、53.8%、62.2%、51.4%,各組間比較p>0.05;④A、B、C、D四組CCA-IMT、FA-IMT均較基線增加,各組與基線比較p均<0.01; B、C、D三組干預4年后低密度脂蛋白(LDL-c)、膽固醇
7、(TC)顯著低于A組(p分別為<0.01、<0.05)。 結論:多因素強化干預盡管可使T2DM患者代謝狀況得到很大改善,WHR、HbAlc、TG、TC、LDL-c、SBP、DBP達標率顯著提高,但不能完全阻止大血管病變的發(fā)生,隨著病程的增加,亞臨床AS呈進展趨勢。 第二部分清道夫受體B(CD36、及SRB1)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及其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的關系 目的:探討清道夫受體B基因(CD36及SRB1基因
8、)多態(tài)性與多因素干預下T2DM亞臨床AS發(fā)生的關系。 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檢測470例湖南地區(qū)漢族T2DM患者及220例無糖尿病對照組CD36(CD36-rsl984112、CD36-T620C位點)及SRB1-rs5888基因多態(tài)性,比較它們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頻率的差異。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CD36-1984112及SRB1-rs5888基因型及代謝指標對亞臨床AS的影響,預測多因素干預下發(fā)生亞臨床AS的影
9、響因素。 結果:①T2DM患者與健康受試者CD36(CD36-rsl984112位點、CD36-T620C位點)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頻率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SRB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頻率在T2DM與對照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T2DM患者攜帶SRB1-rs5888C/C基因型的頻率低于健康人群(46.6%VS 63.2%,p<0.01),攜帶SRB1-C/T的頻率高于健康人群(43.4%vs 30.5%,
10、p<0.01),T2DM患者攜帶等位基因T的頻率高于健康人群(31.7%VS 24.5%,p<0.01);②將所有攜帶CD36-rsl9841 12A/A和/或SRBl-rs5888T/T的單倍體型1、2、3、6、9合并為一類(單倍體型A),其他的單倍體型4、5、7、8合并為一類(單倍體型B),兩者比較單倍體型A亞臨床AS的發(fā)病率較B為高(65.4%VS 52.1%,p=0.133);③以亞臨床AS是否發(fā)生(0、1)為因變量做logis
11、tic回歸分析顯示,多因素干預下影響亞臨床AS發(fā)生的因素有3個:年齡(OR值1.103)、LDL-c(OR值2.552)、吸煙(OR值2.242),CD36與SRB1基因型及其交互作用、其他代謝指標均未進入logistic回歸模型。 結論:①SRBl-rs588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頻率在T2DM患者與健康受試者中分布不同,T2DM患者攜帶SRB1等位基因T的頻率高于健康人群。②多因素干預下,除年齡外,LDL-c和吸煙是亞臨床AS發(fā)
12、生的主要危險因素,CD36及SRB1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與亞臨床AS進程無關。 第三部分 2型糖尿病單核細胞表面清道夫受體CD36的表達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表面CD36的表達情況,探討影響CD36表達的有關因素及CD36表達與亞臨床AS的關系。 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檢測102例湖南地區(qū)漢族T2DM患者和8例健康受試者CD36-1984112及SRB1-rs5888基因多態(tài)
13、性,采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T2DM患者和健康受試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流式細胞儀檢測單核細胞表面CD36蛋白表達熒光強度,比較T2DM無AS組、T2DM亞臨床AS組及健康對照組CD36的表達。多元線性回歸分析CD36表達的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多因素干預下亞臨床AS與CD36表達的關系。 結果:T2DM亞臨床AS組外周血單核細胞CD36的平均熒光強度(MFI)高于T2DM無AS組(1382.23±658.69 vs 1
14、173.02±339.71道數(shù),p=0.047)。CD36高表達組SBP較低表達組為低,p=0.020,校正年齡后,p=0.010。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影響T2DM患者CD36表達的因素有:年齡(p=0.005)、性別(p=0.021)、SBP(p=0.027),標化偏回歸系數(shù)分別為0.28、0.3 1、-0.21;男、女性T2DM患者分別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影響男性CD36表達的因素為年齡(p=0.002);影響女性CD36表達的因
15、素為DBP(p=0.001)。以是否存在亞臨床AS(0、1)為因變量,以CD36單核細胞表面表達的熒光強度等指標作為自變量做logistic回歸,留在方程的因素是年齡(p=0.004)、LDL-c(p=0.095),CD36-MFI未進入方程。 結論:①T2DM亞臨床AS組外周血單核細胞表面CD36表達較無AS組高。②年齡、性別、SBP是CD36表達的影響因素,增齡、男性、低的SBP可使CD36表達增加;影響男性CD36表達的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型糖尿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與空腹C肽的關系研究.pdf
- 血漿致動脈硬化指數(shù)(AIP)與2型糖尿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關系.pdf
- 高敏C反應蛋白與2型糖尿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pdf
- 糖尿病與動脈粥樣硬化
- 老年2型糖尿病與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研究.pdf
- 2型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與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pdf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與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pdf
- 2型糖尿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動態(tài)血壓關系的臨床研究.pdf
- 糖尿病與動脈粥樣硬化概要
- 血漿游離脂肪酸代謝譜與2型糖尿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研究.pdf
- 2型糖尿病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pdf
- 2型糖尿病骨密度與頸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初步探討.pdf
- STAMP2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實驗研究.pdf
- β-淀粉樣肽40-42與2型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pdf
- 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清鐵蛋白關系的研究.pdf
- 新診2型糖尿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多因素干預及預測研究.pdf
- 脂肪酸結合蛋白與2型糖尿病患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pdf
- 老年2型糖尿病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EPCs的關系.pdf
- 高敏C反應蛋白與2型糖尿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pdf
- 2型糖尿病并發(fā)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vWF、AT的關系.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