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花卉甜菜夜蛾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的初步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結合昆明花卉生產實際,對甜菜夜蛾的生物學特性、發(fā)生規(guī)律以及影響甜菜夜蛾的非生物因子等進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甜菜夜蛾的化學、生物和物理防治技術進行了試驗研究和示范工作,為甜菜夜蛾的預測預報和綜合治理提供科學依據。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生物學特性的研究及田間監(jiān)測結果表明,在昆明大棚花卉作物上甜菜夜蛾一年可發(fā)生5~6代。在昆明室內常溫及濕度條件下,用花蕾及菜葉等進行飼養(yǎng),甜菜夜蛾一年可完成4~5代,每一代卵的歷期3~9d、

2、幼蟲歷期19~40d、蛹歷期6~29d、成蟲一般存活4~10d。 2、發(fā)生規(guī)律及危害情況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在昆明大棚花卉作物上,甜菜夜蛾可周年發(fā)生危害,有明顯的世代重疊現象。一年中成蟲在4~10月間有多個發(fā)生高峰期,其中最高峰一般出現在4月下旬~5月上旬;幼蟲主要危害時期在3~9月。成蟲高峰期后20~25天左右為幼蟲高峰期。溫濕系數(RH/T)對甜菜夜蛾生長發(fā)育有明顯影響,RH/T<7是甜菜夜蛾適宜發(fā)生條件,而RH/T<4是最

3、適條件。 3、影響成蟲田間種群數量非生物因子的灰色系統關聯度分析結果表明,一年中季節(jié)間影響成蟲田間種群數量的首要非生物因子是月平均溫度,其次是相對濕度和月最低溫度;年度間影響最大的是年度降雨量,其次是年最低溫度。 4、農藥防治試驗結果表明,在實驗室中,“Bt殺蟲劑”等4種生物農藥對甜菜夜蛾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但速效性差;在大棚花卉植物上,“除盡”10SC1200倍液、“美滿”24SC3000倍液以及“安打”15SC3500

4、倍液對甜菜夜蛾幼蟲的防治效果均較好,藥后3~6d的防效分別為95.7%~100%、88.7%~100%和85.2%~96.5%,“攻敵”25EC和“高效滅百可”10EC的防效相對較差。 5、性誘劑的防治示范結果表明,示范區(qū)內共誘殺甜菜夜蛾成蟲23565頭,平均每盆誘殺蟲量為6.78頭/日,其中誘蟲量最多日為23.6頭/盆;示范區(qū)內甜菜夜蛾幼蟲危害田塊率比非示范區(qū)減少7.4%~37%,平均減少24.8%;示范區(qū)有蟲田塊危害指數比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