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20fc7094-2229-4ec5-8d31-9202b961ed97/20fc7094-2229-4ec5-8d31-9202b961ed97pic.jpg)
![生化湯特質基礎和配伍機理的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20fc7094-2229-4ec5-8d31-9202b961ed97/20fc7094-2229-4ec5-8d31-9202b961ed97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闡述生化湯(Shenghua decoction,SHD)的物質基礎和配伍機理。
方法:按照中醫(yī)組方原則,設計不同缺藥配伍組方,采用藥效學研究不同配伍組方與全方之間差異,采用中藥指紋圖譜技術建立不同配伍組方體內外化學成分譜,并將體內外化學成分譜與藥效學建立聯(lián)系(即譜效關系),闡述生化湯的物質基礎及配伍機理。
第一節(jié)生化湯不同配伍組方之間藥效學的比較
1.按照“君臣佐使”的中醫(yī)組方原理,撤藥
2、分析法制備生化湯各配伍組方的水煎液(各配伍組方水煎液最后均濃縮定容至同一體積,折合含當歸0.56g/ml)。
2.藥效學實驗分組及給藥方式:SD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NS)、模型組(MG)、不同配伍組方的給藥組(S1~S5)。按20 ml/kg的給藥容積灌胃給予各組大鼠相應的生化湯配伍組方水煎液,每天2次,連續(xù)5天。
3.末次給藥40 min后尾靜脈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High moleculardext
3、ran,HMD)制作急性血瘀(Acute blood stasis,ABS)模型,20 min后采血,一部分血液用肝素抗凝,檢測血液流變學指標: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血沉方程K值及紅細胞電泳指數(shù);另一部分血液用消炎痛-EDTA.Na2抗凝,分離血漿,放射免疫法測TXB2和6-Keto-PGF1α。
4.末次給藥30 min后腹腔注射縮宮素制成原發(fā)性痛經(Primarydysmenorrhea,PD)模型,觀察30 mi
4、n內扭體次數(shù):然后取血,分離血漿,可見分光光度法測T-SOD活力及MDA含量;取子宮并稱重,計算子宮系數(shù);制備10%子宮組織勻漿,可見分光光度法檢測T-NOS活力、NO和蛋白含量。
第二節(jié):生化湯不同配伍組方之間體外化學成分譜的比較及譜效關系分析
1.甲醇沉淀法處理生化湯各配伍組方水煎液,制成供試品溶液。
2.采用C18色譜柱,甲醇-0.2%甲酸為流動相線性梯度洗脫,流速為1.0ml/min,柱
5、溫30℃,檢測波長270 nm,建立生化湯各配伍組方體外化學成分譜。
3.從整體上考察各缺藥組方與全方之間體外化學成分譜的差異,并結合藥效學的差異,進行譜效關系分析。
第三節(jié):生化湯不同配伍之間體內化學成分譜的比較及譜效關系分析
1.按20 ml/kg的給藥容積灌胃給予大鼠相應生化湯配伍組方的水煎液,每天2次,連續(xù)5天,末次給藥60min后取血制備含藥血漿。
2.甲醇沉淀蛋白法處理
6、各生化湯各配伍組含藥血漿。
3.采用C18色譜柱,以甲醇-0.2%甲酸為流動相線性梯度洗脫,流速為1.0ml/min,柱溫30℃,檢測波長270 nm,建立生化湯不同配伍組方血漿化學成分譜。
4.從整體上考察各缺藥配伍組方與全方之間血漿化學成分譜的差異,并結合藥效學的差異,進行譜效關系分析。
結果:第一節(jié):生化湯不同配伍組方之間藥效學的比較
1.生化湯全方對HMD引起的急性血瘀證,
7、及對縮宮素引起的原發(fā)性痛經證均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且優(yōu)于其它缺藥配伍組方。
2.缺炙甘草組方以及缺炮姜炙甘草組方對大鼠子宮系數(shù)、30 min內扭體次數(shù)、血漿中的MDA、T-SOD等指標的影響與生化湯全方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
3.缺桃仁炮姜炙甘草組方對大鼠子宮系數(shù)、30 min內扭體次數(shù)、MDA、T-SOD、血漿黏度、TXB2及TXB2/6-Keto-PGF1α等指標的影響與生化湯
8、全方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
4.當歸方對大鼠子宮系數(shù)、30 min內扭體次數(shù)、MDA、T-SOD、血漿黏度、TXB2及TXB2/6-Keto-PGF1α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紅細胞電泳指數(shù)、血沉方程K值、TNOS和NO等指標的影響與生化湯全方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
第二節(jié):生化湯不同配伍組方之間體外化學成分譜的比較及譜效關系分析
1.隨著藥味的缺
9、失,生化湯各配伍組方與全方的化學成分譜之間的相似度逐漸減小。
2.與生化湯全方相比,缺炙甘草組方體外化學成分譜缺失了17、18、25、26、29號峰;同時5、7、11、16、19、24、30號峰的峰面積有顯著性變化(P<0.05或P<0.01)。
3.與生化湯全方相比,缺炮姜炙甘草組方體外化學成分譜缺失了15、17、18、25、26、29號峰:同時7、11、16、19、24、30號峰的峰面積有顯著性變化(P<
10、0.05或P<0.01)。
4.與生化湯全方相比,缺桃仁炮姜炙甘草組方體外化學成分譜缺失了15、17、18、25、26、29號峰;同時1、6、7、11、13、14、16、19、24、30號峰的峰面積有顯著性變化(P<0.05或P<0.01)。
5.與生化湯全方相比,當歸方的體外化學成分譜缺失了3、10、12、15、17、18、21、22、25、26、27、28、29號峰;同時1、4、6、7、8、9、11、13
11、、14、16、19、20、23、24、30號峰的峰面積有顯著性變化(P<0.05或P<0.01)。
第三節(jié):生化湯不同配伍之間體內化學成分譜的比較及譜效關系分析
1.與體外化學成分譜比較,生化湯全方血漿化學成分譜中2、5、7、10、11、14、16、17、18、19、20號峰為直接吸收入血的原型成分;a、b、c、d、e、f、g、h、I、j、k、L號峰可能為原方中化學成分在血漿中的結合物或其代謝產物。
12、 2.與生化湯全方相比,缺炙甘草組方血漿化學成分譜缺失了17、d、e、L號峰;同時7、20、g號峰的峰面積有顯著性變化(P<0.05或P<0.01)。
3.與生化湯全方相比,缺炮姜炙甘草組方血漿化學成分譜缺失了17、d、e、L號峰;同時19、20、g號峰的峰面積有顯著性變化(P<0.05或P<0.01)。
4.與生化湯全方相比,缺桃仁炮姜炙甘草組方血漿化學成分譜缺失了17、d、e、L號峰:同時5、16、1
13、8、19、20、g號峰的峰面積有顯著性變化(P<0.05或P<0.01)。
5.與生化湯全方相比,當歸方血漿化學成分譜缺失了11、17、d、e、f、h、L號峰;同時2、5、7、10、14、16、18、19、20、b、c、g、I、j、k號峰的峰面積有顯著性變化(P<0.05或P<0.01)。
結論:生化湯全方的藥效最好,其組方配伍是科學、合理的;全方中29個化學成分可能是生化湯物質基礎的組成部分;生化湯給予大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圣愈湯補血作用及其配伍機理研究.pdf
- 烏頭湯及其配伍抗風濕作用的機理研究.pdf
- 黃土湯配伍意義之研究.pdf
- 玉液湯的配伍規(guī)律與實驗研究.pdf
- 酸棗仁湯組分配伍的抗焦慮作用及機理.pdf
- 附子甘草配伍減毒機理——組分配伍初步探討.pdf
- 附子湯及其配伍鎮(zhèn)痛抗炎的實驗研究.pdf
- 銀花連翹配伍退熱機理的實驗研究.pdf
- 四物湯化學成分配伍的補血作用及其機理研究.pdf
- 葛根芩連湯配伍與藥效關系研究.pdf
- 白術芍藥散中陳皮配伍機理研究.pdf
- 旋覆代赭湯配伍意義的拆方研究.pdf
- 黃藥子配伍當歸的減毒及機理的研究.pdf
- 酸堿對藥大黃和附子在大黃附子湯中的配伍化學研究.pdf
- 何首烏配伍茯苓解毒機理的研究.pdf
- 黃芪配伍當歸益氣活血作用的機理研究.pdf
- 二陳湯配伍機制和質量控制新方法的研究.pdf
- 復方丹參配伍的化學物質基礎和藥理研究.pdf
- 中藥質量標準中藥配伍組合效應的影響——黃連解毒湯配伍組合效應研究.pdf
- 當歸補血湯抗血虛組分配伍的探討.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