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頭瘤病毒和EB病毒感染與上消化道腫瘤相關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 研究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與食管癌(esophagealcarcinoma,EC)發(fā)生的相關性:檢測我國不同區(qū)域EC 患者癌組織中HPV 感染率及其型別,了解我國不同區(qū)域EC 組織中HPV 型別分布特性;檢測HPV16 E2/E6基因比率,分析EC 樣品中HPV16的整合狀態(tài);檢測HPV 整合在染色體的位置,以及通過對我國已發(fā)表的有關HPV 與EC相關文獻的Met

2、a分析,探討HPV 感染與我國EC發(fā)生的病因學關系。
   2. 研究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與胃癌發(fā)生的相關性:通過對PubMed數(shù)據(jù)庫中的有關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與胃癌相關文獻的Meta分析,探討EBV 感染與胃癌發(fā)生的相關性;構建攜帶EBV 編碼BARF1基因的真核表達載體,為今后建立EBV 感染體外模型奠定基礎,以便進一步探討EBV 感染與胃癌發(fā)

3、生的病因學關系。
   方法:
   1. 應用HPV L1基因區(qū)通用引物PGMY09/11和GP5+/6+,進行巢式聚合酶鏈反應(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PCR);應用HPV(包括HPV16、HPV18)E6-E7基因保守區(qū)的簡并引物,及HPV16 E6、HPV18 E6 型特異引物進行巢式多重聚合酶鏈反應(nested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4、reaction,NMPCR),檢測EC組織中HPV16和HPV18兩型別;分析我國不同區(qū)域EC 標本中HPV 感染狀況。
   2. 應用HPV16 E2和E6 引物進行實時熒光PCR 擴增,檢測HPV16 E2 與E6的含量,通過E2 與E6的比率,確定HPV 整合狀態(tài);用β-actin 引物進行熒光PCR 擴增,檢測每一樣品中β-actin 含量,通過HPV16E6 與β-actin 之比,估算HPV16的病毒載量。

5、>   3. Oligo(dT)17-P3 引物反轉錄PCR 擴增cDNA的第一鏈,HPV E7 特異P1 forward與P3 reverse 引物第一輪擴增,HPV E7 特異P2 forward 與Oligo(dT)17-P3 reverse 引物第二輪擴增,將第二輪產物連接到pMD-18T 載體,進行測序分析,分析HPV 整合在人染色體的位置。
   4. 確定文獻選擇與剔除標準后,以HPV和食管癌為關鍵詞,在國內萬方

6、網(wǎng)和中國知網(wǎng),檢索有關HPV 與食管癌相關的研究論文,依據(jù)Cochrane 系統(tǒng),按照Mantel–Haenszel方法,對文獻數(shù)據(jù)作出異質性檢驗,應用隨即效應模型,計算各項研究文獻中食管癌病例組和正常對照組中HPV的優(yōu)勢比(odds ratio,OR)、權重(weight)、95%可信區(qū)間(95%CI)及合并后的權重和95%CI。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Review Manager 4.2 軟件完成,以P<0.05 為差異有顯著性。進一步驗證HP

7、V在我國食管癌發(fā)生中的病原學作用。
   5. 確定文獻選擇與剔除標準后,以EBV和胃癌為關鍵詞,在PubMed 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有關EBV 與胃癌相關的研究論文,依據(jù)Cochrane 系統(tǒng),按照Mantel–Haenszel 方法,對文獻數(shù)據(jù)作出異質性檢驗,應用隨機效應模型,計算各項研究文獻中EBV相關胃癌與臨床病理特征的優(yōu)勢比(odds ratio,OR)、權重(weight)、95%可信區(qū)間(95%CI)及合并后的權重和95

8、%CI。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Review Manager 4.2 軟件完成,以P<0.05 為差異有顯著性。進一步驗證EBV在胃癌發(fā)生中的病原學作用。
   6. 根據(jù)GenBank 提供的cDNA 序列,設計特異性引物,構建BARF1基因的真核表達載體。
   結果:
   1. 從收集的食管癌患者標本中檢測HPV 感染的陽性率:河南省林州市為93.2%(109/117);河北保定市為88.1%(37/42);四川省鹽

9、亭市為95%(19/20)。它們主要以HPV16 型出現(xiàn),其次是HPV18 型:HPV16 型陽性率分別占59.6%(65/109)、51.4%(19/37)
   和57.9%(11/19);HPV18 型分別占陽性率的19.3%(21/109)、21.6%(8/37)和21.1%(4/19)。
   2. 熒光PCR 結果顯示:32例HPV16E6 陽性標本中,檢測到6.3%(2/32)為純游離型、84.3%(27/

10、32)為游離/整合的混合型、9.4%(3/32)為完全整合型,說明病毒DNA 與宿主基因組整合很普遍;這些標本的病毒載量大約在0.066-65.2 拷貝/細胞之間。
   3.序列分析結果顯示,有兩位HPV18 陽性的食管癌患者,其HPV18 整合于患者5號染色體上。
   4. 入選17 篇文獻食管癌組織標本HPV 檢出率為44.0%,正常對照組織HPV 檢出率為16.7%,食管癌組織中HPV 感染率與正常對照組織相比

1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有12 篇文獻進行了HPV16 型特異性檢測,其結果顯示,食管癌組織標本中HPV16 占38.6%,正常組織標本中HPV16 占15.9%,HPV16 感染率與正常對照組織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被檢標本分布在河南、廣東、新疆、四川、河北、上海、福建和香港八個區(qū)域,其HPV 感染與地域分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5. 22 篇入選文獻中收集的胃癌病例54

12、75例,檢測到EBV 陽性病例411例。在EBV陽性胃癌中,男性檢出率為11.1%,女性檢出率為3.0%;EBV 陽性胃癌與陰性胃癌相比具有較少的淋巴結轉移;殘胃癌中EBV 感染率為28.3%;EBV 感染與組織學分型及標本類型無顯著相關性(p>0.05)。
   6. 以兩端添加酶切位點的特異性引物,進行PCR 擴增,得到與預期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的666bp的片段;克隆至載體后,經(jīng)雙酶切和測序分析,確認BARF1基因已正確連

13、接到pcDNA3.1(+)-his 真核表達載體。
   結論:
   1. 河南省林州市、河北省保定市及四川省鹽亭市食管癌樣品中,HPV 檢出率分別為93.2%、88.1%和95.0%,平均陽性率為92.2%;其中,HPV16和HPV18 兩型別平均檢出率分別為53.1%和18.4%,說明HPV16和HPV18 兩型別在我國具有較高的分布頻率。提示HPV16和HPV18 兩型別可能在食管癌發(fā)生中具有普遍意義。
 

14、  2. HPV16 陽性食管癌樣品中,病毒DNA 與宿主基因整合很普遍,提示HPV 感染可能是食管癌發(fā)生的重要病原因子。
   3. 部分HPV18 可能整合在人5 號染色體,推測HPV基因組在宿主細胞染色體上整合后,形成HPV 持續(xù)性感染,是細胞轉化及癌變的關鍵。
   4. Meta分析顯示,我國食管癌組織中HPV 感染與正常組織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并且高危型HPV 感染在不同地域普遍存在。這些結

15、果進一步證實高危型HPV感染是食管癌發(fā)生的重要病原因子。
   5. EBV 感染僅發(fā)生在癌組織細胞中,并且與患者性別、淋巴結轉移、癌組織發(fā)生部位顯著相關(p<0.05),與患者癌組織學分型、標本類型無顯著相關性(p>0.05);提示,EBV 陽性胃癌具有獨特的臨床病理學特征,EBV 感染與部分胃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
   6. 成功地構建了真核表達載體pcDNA3.1(+)/BARF1-his,為今后建立EBV相關胃癌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