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為重要的溫室氣體之一,CO2對大氣的增溫速率最顯著。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變暖,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吸收和固定大氣的溫室氣體是當今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問題。森林植被的碳匯能力使其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并將其以自身生物量的形式進行固定。研究森林的碳匯作用成為全球碳平衡和碳循環(huán)研究中的重點內容。內蒙古大青山地處陰山山脈中段,是陰山山地中山地森林、灌叢、草原等植被類型保存最為完好的一部分,是該地區(qū)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區(qū)域。因此,該區(qū)域對于維
2、護荒漠草原生態(tài)穩(wěn)定性,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釋氧、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屏護山前河套平原乃至華北平原的生態(tài)安全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過對大青山自然保護區(qū)二類調查成果的分析,對大青山地區(qū)的森林資源進行現(xiàn)狀分析和評估,確定了大青山地區(qū)主要森林類型為生態(tài)公益林,分析研究區(qū)各類用地面積、森林分類、森林起源、各類林木面積和蓄積、林種結構、林齡結構和樹種組成等信息,確定研究區(qū)主要森林植被喬木和灌木的優(yōu)勢樹種分別為白樺天然次生林、油松人工
3、林、華北落葉松人工林和虎榛子灌叢。并以此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樣地調查,分析了各植被類型的林分生長因子相互關系和生物生產力,通過模型擬合建立了三種喬木樹種胸徑與樹高關系和虎榛子灌叢地徑與株高關系模型以及生物量模型;并在此基礎上,利用樣地資料和研究區(qū)最新二類調查成果建立了蓄積量與生物量的回歸模型,實測了主要森林植被的含碳率,確定出研究區(qū)主要植被類型的碳密度和碳儲量。
具體研究結論如下:
1、通過對研究區(qū)主要植被類型徑-高關
4、系的分析建立主要森林植被徑-高關系非線性回歸模型如下:
白樺天然林:H=44.2159e-3.17e-0.004937D
油松人工林:H=315.5343-6.3077D-0.2448
華北落葉松人工林:H=34.3551(1-e-0.0245 D1.0134)
虎榛子灌叢:H=31.5088(1-e-0.04306D)1.6293
2、建立研究區(qū)主要植被類型總量生物量模型:
5、白樺天然林:W=11.8442D1.5456H-0.7158(CW)0.09962L0.3331
華北落葉松人工林:W=5.4352D1.9396H-0.7310(CW)-77.2434L-38.0762 V138.5279V0.2159
油松人工林:W=-91.1651+5.4969 D-0.0079 D3+92.2052(CW)-36.6952(CW)2+4.1424(CW)3+0.7454L2-0.0944L3
6、+0.01549 V12-7.1312×10-5V13-357.28V+2956.576 V2
虎榛子灌叢:W=0.009079D0.788206H1.861322
3、建立喬木樹種生物量與蓄積量關系模型為:
白樺天然林: W=1.150211V0.745282
華北落葉松人工林: W=0.975285 V0.891698
油松人工林: W=8.750701+0.349004V-0.00
7、0263V2+1.58×10-7V3
4、測定了研究區(qū)各森林植被類型各器官的含碳率,白樺天然林:總平均含碳率為0.4905,樹干為0.4374,樹枝為0.5224,樹葉為0.5148,樹皮為0.4853;油松人工林:總平均含碳率為0.4608,樹干為0.5268,樹枝為0.4145,樹葉為0.4674,樹皮為0.4344;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總平均含碳率為0.4956,樹干為0.4881,樹枝為0.5020,樹葉為0.5103,
8、樹皮為0.4344;虎榛子灌叢:總平均含碳率為0.4306,干為0.4419,葉為0.4192,根為0.4549。
5、研究區(qū)主要森林植被類型儲碳密度分別為:白樺天然林46.0887t/hm2;油松人工林27.0094t/hm2;華北落葉松人工林18.0323t/hm2。碳儲量分別為:白樺天然林1.9968Tg;油松人工林0.2183Tg;華北落葉松人工林0.03395Tg。喬木層總碳儲量為4.9392Tg?;㈤蛔庸鄥部偺純α?/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青山主要喬木生物量和碳儲量的研究.pdf
- 大青山主要植被類型生態(tài)效益計量.pdf
- 內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水分特征的研究.pdf
- 基于DEM的內蒙古大青山林地景觀格局分析.pdf
- 內蒙古大青山生態(tài)公益林可持續(xù)經營評價與對策研究.pdf
- 內蒙古大青山和南部山地及丘陵苔蘚物區(qū)系研究.pdf
- 內蒙古大青山白樺林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及應用.pdf
- 基于MODIS數(shù)據(jù)的內蒙古森林凈初級生產力遙感估算研究.pdf
- 廣西大青山馬尾松、紅椎純林及其混交林生物生產力研究.pdf
- 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儲量及動態(tài)變化研究.pdf
- 大青山前山區(qū)主要植被類型土壤水分動態(tài)和植被承載力研究.pdf
- 油松人工林生長特征及其與林分結構關系研究——以內蒙古大青山地區(qū)為例.pdf
- 喀納斯自然保護區(qū)森林植被碳儲量研究.pdf
- 大青山陽坡主要喬灌木生長規(guī)律的研究.pdf
- 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植被歸一化指數(shù)時空變化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
- 五指山市森林植被碳儲量特征與固碳價值研究.pdf
- 內蒙古鄂爾多斯3種草地植被類型碳儲量的比較研究.pdf
- 森林植被凈初級生產力的時空模擬及影響因子分析.pdf
- 廣西平桂管理區(qū)森林植被碳儲量估測與特征分析.pdf
- 廟島群島南部島群森林植被碳儲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