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90da4866-7342-446e-998a-b8dfc253c80f/90da4866-7342-446e-998a-b8dfc253c80fpic.jpg)
![油松人工林生長特征及其與林分結構關系研究——以內蒙古大青山地區(qū)為例.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90da4866-7342-446e-998a-b8dfc253c80f/90da4866-7342-446e-998a-b8dfc253c80f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在大青山前山地區(qū)古路板林場以不同林齡、不同密度及不同立地條件下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人工林作為研究對象,系統測定研究了油松林生長特征及其與林分結構的關系,進而建立了林分生長因子與林分結構的關系模型,在其基礎上探討了該區(qū)油松人工林培育的林分密度,以期為大青山區(qū)油松人工林的科學經營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 (1)油松人工林的直徑、樹高分布遵從于近似正態(tài)分布。林分密度和林分年齡是影響林分
2、直徑分布的主要因素,林分密度愈大,直徑分布偏左程度愈大,小徑階林木愈多。林分年齡愈大,直徑分布的偏度和峰度愈小。 (2)油松林地上生物量組分:喬木層>枯落物層>林下植被層:油松單株地上生物量與其干、枝、葉和樹冠生物量的關系均可由冪函數方程y=axb表示:單株干生物量與胸徑、樹高關系呈lny=4.496+0.737ln(D2H):枝生物量、樹冠生物量和單株地上生物量與胸徑關系分別呈lny=-4.676+2.761ln(D),lny
3、=-3.084+2.205ln(D)和lny=-1.831+2.1ln(D):單株地上生物量、單位面積地上生物量與林分密度的關系均可模擬為y=k/(1+aEXP(-bx))(x為林分密度,y為單株地上生物量、單位面積地上生物量);油松根系主要分布在0-60cm土層深度范圍內,其中0-40cm土層深度根生物量占根系總生物量的60%-80%:單株根生物量與其總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胸徑關系可擬合為y=aebx。 (3)林分密度對油松的
4、單株葉面積產生影響,二者關系可擬合為方程y=a+b(1-EXP(-kx));油松林分葉面積指數隨林分密度的增加總體上呈增加趨勢,但變化很小,葉面積指數變動范圍為3.0-6.6m2/m2。 (4)油松林木胸徑、樹高、材積、林分蓄積生長過程可由邏輯斯蒂生長方程y=k/(1+aEXP(-bx))(x為年齡,y為總生長量)擬合,根據生長曲線變化臨界點可將林木生長過程劃分為生長初期、快速生長期及緩慢生長期;30a油松胸徑快速生長期為第12
5、-21年,樹高快速生長期為第8-20年,材積、林分蓄積快速生長期為16-24年;林分密度愈大,林木快速生長期持續(xù)時間亦短,將提前進入緩慢生長期;樹高生長受林分密度的影響變化不規(guī)律;30a油松林胸徑、單株材積和林分蓄積與林分密度的關系均可模擬為方程y=k/(1+aEXP(-bx))(x為林分密度,y為胸徑、單株材積、林分蓄積)。 (5)大青山前山地區(qū)營造油松人工林,陰坡最好,陽坡次之:30a油松人工林的林分合理經營密度陰坡為3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水分特征的研究.pdf
- 大青山區(qū)油松人工林生長與林分密度關系研究.pdf
-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水分平衡特征研究.pdf
-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蒸騰耗水特征的研究.pdf
-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物理特征及水分動態(tài)研究.pdf
-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密度對林木生長影響的研究.pdf
- 內蒙古中部山地油松人工林健康評價研究——以蠻漢山油松人工林為例.pdf
- 63243.內蒙大青山地區(qū)構造特征及其與成礦關系
-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pdf
- 廣西大青山地區(qū)杉木和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特征及林分碳蓄積量的研究.pdf
- 內蒙古大青山和南部山地及丘陵苔蘚物區(qū)系研究.pdf
- 內蒙古大青山生態(tài)公益林可持續(xù)經營評價與對策研究.pdf
- 基于TM數據的森林蓄積量估測模型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大青山林場油松人工林為例.pdf
- 基于DEM的內蒙古大青山林地景觀格局分析.pdf
- 內蒙古大青山主要森林植被生產力與碳儲量研究.pdf
- 內蒙古大青山白樺林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及應用.pdf
- 內蒙古蠻漢山油松及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撫育效果研究.pdf
- 油松人工林林隙特征及其對更新的影響.pdf
- 內蒙古地區(qū)國家助學貸款問題研究——以內蒙古財經大學為例.pdf
- 桉樹人工林林分生長模型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