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龍巖學院</b></p><p><b>  畢業(yè)論文(設計)</b></p><p>  題目: GPS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p><p><b>  二0一六年六月三日</b></p><p>  GPS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2、;/p><p>  【摘要】 全球定位系統(Globa Positionting System,簡稱GPS),泛指運用衛(wèi)星技術,實時提供全球地理坐標的系統。GPS系統由空間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綜合集成,是一套能夠進行全天候、全方位測量定位的設備。GPS憑借其高度的靈活性和精準度,在土地測繪領域應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F代地籍測量與傳統地籍測量有著極大的不同,現代地籍測量的主要作業(yè)內容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地籍平面控制

3、測量、地籍細部測量以及土地利用變更調查與監(jiān)測,而隨著GPS技術的改進和完善,GPS已逐漸發(fā)展成為地籍測量工作中的主要技術方法。</p><p>  【關鍵詞】GPS;地籍測量;應用</p><p><b>  目錄</b></p><p><b>  1 引言3</b></p><p>  1.1

4、研究的目的與意義3</p><p>  1.2 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3</p><p>  2 GPS軟件簡介3</p><p>  2.1 GPS系統簡介3</p><p>  2.2 GPS的發(fā)展概況3</p><p><b>  3.工程概況4</b></p>&l

5、t;p><b>  3.1測區(qū)概況4</b></p><p>  3.2已有資料及利用5</p><p>  3.3引用準則及作業(yè)依據5</p><p>  3.4成果數學基礎5</p><p>  4.GPS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5</p><p>  4.1布網設計原則5<

6、/p><p>  4.2選點與標石埋設6</p><p>  4.3 GPS網觀測7</p><p>  4.4 GPS數據處理7</p><p>  4.5 消除或減弱誤差的常用手段10</p><p>  5.使用GPS進行測量時的注意事項11</p><p><b>  6

7、.總結11</b></p><p><b>  參考文獻12</b></p><p><b>  致謝語14</b></p><p><b>  1 引言</b></p><p>  1.1研究的目的與意義</p><p>  地籍測量

8、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土地管理部門及其它國民經濟建設部門的要求需要下,應以地籍調查為作業(yè)依據,以測量技術為作業(yè)手段,將各類土地的信息如坐落位置、形狀大小、權屬界址點坐標、宗地面積等精確測量出來,然而在實際情況中,采用常規(guī)測量大多耗時耗力,在效率低的同時,數據的精度也無法滿足測量的要求。</p><p>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種精度高效率高的測量手段,而作為一項先進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根據其

9、高度的定位靈活性和超越常規(guī)測量技術的精度,現已逐步取代了最初的常規(guī)大地測量和工程測量[1],成為測量學科中的革命性變化,在地籍測量方面也同樣發(fā)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通過查閱資料結合實際來闡述GPS的操作與優(yōu)勢,以及其在地籍測量中的布網要求,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方面。</p><p>  1.2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p><p>  (1)本文旨在通過對GPS定位的基本原理的介紹

10、,闡述其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并對使用GPS技術的數據處理進行初步的分析。</p><p> ?。?)通過論文的闡述得到一些結論,并對GPS技術的發(fā)展狀況進行展望。</p><p><b>  2 GPS軟件簡介</b></p><p>  2.1GPS系統簡介</p><p>  GPS是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是美國研究制

11、造出來的,應用于全球軍事戰(zhàn)略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GPS系統于70年代開始發(fā)展,它利用在空間飛行的衛(wèi)星不間斷地向地面廣播發(fā)送某種頻率,并加載一些特殊定位信息的無線電信號來實現定位測量的定位系統[2]。通過這項技術,可以進行如控制點加密、工程放樣、圖根點采集、中線高程的采集等測量任務[3]。</p><p>  下面為關于GPS構成系統的具體介紹: </p><p>  整個GPS定位系統總共有3

12、個組成部分:空間星座部分;地面的監(jiān)控部分;用戶使用的接收機部分。 </p><p><b>  衛(wèi)星星座部分:</b></p><p>  空間的衛(wèi)星在理論上是有一定壽命的,一般來說,衛(wèi)星的使用壽命設計在7.5年左右,所以空間中的衛(wèi)星數量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目前能夠正常工作的衛(wèi)星大概有二十九顆。而在這之中,必須要保證有二十四顆衛(wèi)星平均分布在六個軌道面上,即每個軌道上有

13、四顆衛(wèi)星運行[4] ,并且,在軌道面與赤道之間需要存在五十五度的夾角,這樣的設計才能夠保證不管在地面上什么區(qū)域,在什么時間點里都能接收到不少于四顆的衛(wèi)星來滿足定位的需求。</p><p><b>  地面的監(jiān)控部分:</b></p><p>  用來持續(xù)接收各類衛(wèi)星信息數據,衛(wèi)星的運行狀況就是依據這些信息進行確定,再借由注入站對衛(wèi)星進行調整,以此來確保衛(wèi)星的正常運行。

14、</p><p><b>  用戶設備部分:</b></p><p>  目前常用的測量型號主要有單頻機,雙頻機以及雙頻RTK的接收機。單頻GPS能夠接收和處理的只有衛(wèi)星發(fā)來的L1上的信號,而雙頻接收機能夠對L1和L2上的信號進行接收和處理。RTK在GPS接收機上配備了數據鏈,使之能夠實時解算出相對的坐標數據,達到實時定位的目的。</p><p&g

15、t;  此外,有些導航型GPS應用采用的是單機絕對定位原理,精度在幾米到幾十米不等。而部分導航型GPS也可以接收到沿海的差分臺站發(fā)射出的差分信號,進行差分后能夠使精度保證在一米的范圍以內。</p><p>  2.2GPS系統的發(fā)展概況</p><p>  GPS系統于1973年開始籌建,整個系統的創(chuàng)建和研究能夠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74年到1978年的方案論證階段,1979年到1987年

16、的系統論證階段,以及1988年到1993年的生產試驗階段。</p><p>  其于1978年發(fā)射頭一顆試驗衛(wèi)星(BlockⅠ),直至1988年共發(fā)射了11顆BlockⅠ型衛(wèi)星,在經過近十年的研究和試驗,最終確實了GPS系統所具備的良好的特性及作用,因此,第一顆工作衛(wèi)星(BlockⅡ)在1989年2月正式發(fā)射進入道,到 1993年7月為止,進入運行軌道可正常工作的BlockⅠ試驗衛(wèi)星和BlockⅡ工作衛(wèi)星共達到了

17、24顆,至此系統已具備初步工作能力IOC(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p><p>  至1995年4月,不將試驗型衛(wèi)星計算在內,已有24顆BlockⅡ工作衛(wèi)星進入了預定軌道并能保證正常工作,至此,美國空軍空間部在1995年4月27日正式宣布全球定位系統GPS已具有完全的工作能力FOC(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p><

18、;p>  而我國測繪系統則在1988年便引進了GPS技術,參照了外國的測量技術經驗,并探討出適宜本國的測繪特性的GPS測繪作業(yè)的規(guī)范形式、工作的步驟和流程、作業(yè)技術和方法[5] 。</p><p><b>  3 工程概況</b></p><p><b>  3.1測區(qū)概況</b></p><p>  坎市鎮(zhèn)位于閩西

19、西南部,是永豐新區(qū)的中心位置,毗鄰龍巖市中心城區(qū),原歸屬永定縣,面積67平方公里,是一個經濟發(fā)達且交通便利的具有歷史文化的名鎮(zhèn)</p><p>  坎市鎮(zhèn)的東邊與撫市、龍?zhí)断噙B,西處與堂堡與許佳毗鄰,南接湖雷、溪口,北方向則與高陂工業(yè)園相鄰。測區(qū)位于坎市鎮(zhèn)的中心地帶,四至坐落范圍:西達莆永高速,北、東至龍梅鐵路,南至永定河,呈不規(guī)則狀,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涉及村莊有坎市街社區(qū)、新羅、浮山等村,測區(qū)以居民地為主

20、,老街房屋密集,人流量較大,給測繪帶來一定不便,但其境內道路暢通,交通便利,通視條件良好,比較便于觀測。</p><p>  該測區(qū)的海拔高低從260米至400米,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域,常年天氣溫和濕潤,陽光充足且多有雨水,而作業(yè)期間恰逢雨季,工作帶來一定影響。</p><p>  測區(qū)困難類別為Ⅱ類區(qū),測區(qū)范圍圖如圖3-1所示</p><p><b>

21、  。</b></p><p>  圖3-1 測區(qū)范圍圖</p><p>  3.2已有資料及利用</p><p><b>  (1)平面控制</b></p><p>  測區(qū)范圍內外有C級GPS控制點C12、501P,D級GPS控制點D1106(坎市),平面采用龍巖地方坐標系(投影面為350米的1980西安

22、坐標系),高斯克呂格投影,中央子午線經度為117度,分帶模式為3度帶。經現場勘察,點位標石狀況完好,可做為測區(qū)首級控制的起算數據。</p><p><b> ?。?)高程控制</b></p><p>  測區(qū)附近有福建省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國家二等水準點,Ⅱ龍茶4-1、Ⅱ龍茶9-1可作為本項目高程控制測量起算基礎,水準點成果屬“1985國家高程基準”。以上水準點經現場踏

23、勘點位標石完好,可作為本項目四等水準高程起算數據。</p><p><b> ?。?)地圖資料</b></p><p>  測區(qū)已有的衛(wèi)星影像圖,可用于測區(qū)工作計劃及參照圖件。</p><p>  3.3引用準則及作業(yè)依據</p><p>  工程引用的標準及依據如表3-1所示。</p><p>

24、  表3-1 工程引用標準及作業(yè)依據</p><p><b>  3.4成果數學基礎</b></p><p><b> ?。?)平面坐標系統</b></p><p>  工程平面坐標系統采用龍巖地方坐標系(以A047為原點進行改化,采用的投影高程面為352米的“1980西安坐標系”),中央子午線經度為117°,3

25、°分帶。</p><p><b> ?。?)高程系統</b></p><p>  這里采用的高程系統是“1985國家高程基準”,基本等高距為1米。</p><p>  4 GPS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p><p><b>  4.1布網設計原則</b></p><p&g

26、t;  利用測區(qū)周圍已有的C級GPS點作為起算點, 以滿足加密圖根控制網起算需要為原則,布設一級GPS控制網點。一級GPS網點應均勻布設于測區(qū),以邊(網)連式連接網形,平差采用整體平差。GPS點應保證至少有一組(2點)以上方向互相通視,以滿足圖根導線布設的要求。</p><p>  關于一級GPS點的編號,這里采用的是線分類法,首先把字母作為編號的首位,后面再加上四位數字,共由三節(jié)組成,分別按順序排列的等級、年代

27、、序號,例Ⅰ1401、Ⅰ1402……。當需要使用已存在的舊點時,不應擅自更改點名,并對此加以說明??刂泣c布置圖如圖4-1所示。</p><p>  圖4-1 控制點布置圖</p><p>  4.2選點與標石埋設</p><p>  在實地勘察選點時,根據規(guī)范和設計書的要求嚴格實行,一般地區(qū)點位盡可能選在交通便利,易于長久保存,容易尋找發(fā)現,地質狀況較好,作業(yè)時安全

28、系數高的位置上;在城區(qū)內選擇利于保存,視野相對空闊,能夠安全作業(yè)的廣場、操場、公共建筑場地等處。</p><p>  GPS點的埋設要求:</p><p>  a、埋設地點為水泥路面時,用切割機在地面上弄出20cm×20cm的正方形邊框,邊槽的深度為0.5 cm,寬度為0.5 cm,在中心用沖擊鉆鑿出孔,在其中埋入標志,并用混凝土進行固定,控制點埋設時,標石的頂部不得高出地面2c

29、m。 b、埋設地點為瀝青路面時,先在瀝青面上鑿出20cm×20cm的正方形,深度應當抵達到路基碎石為止,隨后清除掉雜土,灌入混凝土并埋入標石。 c、在巖石面上埋設時,使用的標石規(guī)格為20cm×30cm×15cm的混凝土標石,采用澆灌巖標的方法; d、在房頂表面澆注房標時,標石規(guī)格選擇20cm×30cm×15cm的混凝土標石,在進行澆注前應先將與屋頂的接觸面打毛,

30、再釘入三到四顆水泥釘,清洗干凈后,使標石的底面與房頂接觸穩(wěn)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隔熱層上直接澆灌房標;</p><p>  e、埋設地點為土質地面時,選擇使用的標石規(guī)格為20cm×40cm×40cm的混凝土型標石,混凝土做的標石既可以在測設現場當即澆注,也可以提前進行制作。</p><p>  f、在進行控制點的埋設時,應將不銹鋼的標志面設置在標石面上方,用于保證進行

31、水準聯測時,標尺能夠自由的轉動。同時應在標石面上刻注點號和年月,其樣式如圖4-2所示。</p><p>  圖4-2 控制點樣式圖</p><p>  g、在選點埋石完成后應當繪制出相應的點之記,點之記樣需要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p><p><b>  4.3GPS網觀測</b></p><p> ?。?)在充分考慮

32、觀測要求與調度安排情況下,采用不少于4臺套南方靈銳S86雙頻以上接收機進行觀測,采用的觀測方式是靜態(tài)定位模式。接收機標稱精度5mm+1ppm,GPS網相鄰點間的弦長精度為δ=δ-標準差,mm;b-比例誤差系數,ppm;a-固定誤差,mm;d-相鄰點間的距離,km。</p><p> ?。?)在每個待測點上,必須在強度因子(PDOP)小于相應規(guī)范值的觀測窗口中開始觀測作業(yè),觀測途中應密切關注PDOP值,而觀測窗口必

33、須擁有至少四顆的同步可見衛(wèi)星數,至于衛(wèi)星的截止高度角應該處于15°。</p><p> ?。?)在正式開始作業(yè)之前,應先對光學對點器進行檢驗校對,確定其是否在要求范圍內,而保證系統的對中整平是達到良好測量的前提,因此,測站應嚴格進行對中整平。所有觀測儀器均應進行檢測,對中精度應小于2毫米。</p><p>  (4)觀測點號的輸入和記錄,采用點號直接輸入,如Ⅰ1401輸入記錄為0

34、001。</p><p> ?。?)觀測時測量人員需要按照提前制定的工作計劃來規(guī)劃時間進行作業(yè)。天線的基座應按照規(guī)范要求對中置平;定向的標志必須朝著正北的方向;在觀測開始前和觀測結束后,都要對天線的高度進行一次量取,且較差應不大于三毫米,取中數使用。</p><p> ?。?)根據同步觀測點之間的距離以及觀測條件等情況,應對外業(yè)觀測時段的長度做適當調整,但每段時長不得低于45分鐘。<

35、/p><p> ?。?)觀測前應編制GPS觀測工作計劃,并嚴格按照工作計劃組織實施。</p><p> ?。?)在出發(fā)前,應對電池剩余電量、接收機的內存或磁盤容量進行檢查,避免出現測量過程中出現電量不足等情況;</p><p> ?。?)在觀測期間,接收機應保持靜止,即避免出現震動或移動等狀況,且需要測量人員在旁看護,以防止無關人員和物體靠近天線;</p>

36、<p> ?。?0)一次測量結束后,應填寫測量手簿,依據為作業(yè)時的程序,填寫手簿需做到認真記錄每項,內容要清晰明了,不得在填寫完畢后再進行補充和追加;</p><p> ?。?1)在接收機工作期間,不能在接收機附近使用對講機;若遇上雷雨天氣應該立即關機停止測量;</p><p> ?。?2)在觀測過程中,應當保證接收機的正常工作,記錄的數據也要求無誤,在結束每天的工作之后,應立

37、即將記錄在接收機里的數據傳到計算機內,對其進行各類檢核,包括檢查點號、時段號、天線高度輸入及單位是否存在錯誤。傳輸完全部數據后需將原始數據進行備份,用來防止數據遺失。</p><p>  4.4GPS數據處理</p><p>  對采集回來的數據,先進行基線解算,當全部基線的同步環(huán)、異步環(huán)、重復邊長等情況滿足規(guī)范要求下進行GPS網的平差計算,一般需要把基線向量的解算成果轉化為用戶所需要的國

38、家坐標或地方坐標。</p><p>  根據外業(yè)所得的數據,將其完整導入到計算機上,本次數據采用南方測繪Gnss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計算,可直接對基線的解算條件和解算類型進行設置,且能對獨立的同步環(huán)、異步環(huán)以及重復基線進行搜索,可使輸出的平差成果精度更加完善詳細。得到的同步環(huán)情況如表4-1所示,異步環(huán)情況如表4-2所示,基線及其改正如表4-3所示,平差后wg84坐標和點位精度如表4-4所示。</p>&

39、lt;p>  表4-1 同步環(huán)情況(部分)</p><p>  表4-2 異步環(huán)情況(部分)</p><p>  表4-3 基線及其改正(部分)</p><p>  表4-4 平差后wg84坐標和點位精度</p><p>  4.5消除或減弱誤差的常用手段</p><p>  按照本質特性區(qū)分,可以將GPS測量所

40、產生的誤差分為系統誤差以及偶然誤差兩種,其中,系統誤差是主要的誤差源,且對測量結果的精度影響比偶然誤差要大,但系統誤差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或技術手段進行消除或者減弱[7]。</p><p>  現結合實際情況和理論知識,對消除或減弱系統誤差的方法和技術手段做一些簡單的介紹分析。</p><p>  造成多路徑誤差的原因一般為由于接收機天線被測站附近地物反射的衛(wèi)星信號進入而造成

41、干擾,以及被來自其他衛(wèi)星的信號直接產生的干涉造成誤差兩種,所以想要減弱多路徑誤差,測站點的位置選擇就變得十分重要:測站點應選擇遠離大面積的平靜水面等對信號反射較強的區(qū)域;測站點應遠離高層建筑、汽車等;測站點不應布置在盆地、山谷等地方。除了測站點的布設位置選擇要妥當之外,在天線中安裝抑徑板也能夠削弱多路徑效應生成的額外誤差,還可以設置其他裝置來進行抑差。</p><p>  電離層所產生的誤差是由于太陽等天體對電離

42、層中的氣體產生了各種輻射并形成大量自由電子和正離子而使GPS衛(wèi)星信號的傳播路徑發(fā)生彎曲且傳播的速度發(fā)生改變從而產生的誤差。減弱電離層誤差的方法主要有利用雙頻觀測、利用同步觀測值求差和利用電離層改正模型進行修正[8]。</p><p>  對流層比電離層要復雜得多,不但氣體的組成比電離層復雜,更重要的是對流層也會經受地面氣候、大氣壓力、溫度、濕度的影響,且與信號的高度角有關。減弱對流層影響的方法有:利用同步觀測求差

43、、利用水汽輻射計、附加待估參數、使用對流層模型加以改正。</p><p>  衛(wèi)星星歷誤差產生的原因,是衛(wèi)星實際的空間位置與數據給出的衛(wèi)星空間位置之間存在一定偏差而產生的。消除這種誤差的具體方法有軌道松弛法、同步觀測值求差和建立衛(wèi)星跟蹤網獨立定軌[9]。</p><p>  接收機鐘誤差是因為接收機的石英鐘穩(wěn)度而產生的,削弱誤差的方法為把接收機鐘差當做獨立未知數與觀測站的位置一起求解。&l

44、t;/p><p>  接收機位置所產生的誤差是由于天線相位中心與測站標石的中心位置有所偏移而發(fā)生的誤差,一般包括天線的對中誤差以及量取誤差,觀測者在工作的時候仔細認真的進行操作,就可以盡量的避免這些誤差。</p><p>  5 使用GPS進行測量時的注意事項[10]</p><p>  (1)與傳統的測量方法相同,在使用GPS系統進行實際測量前,必須先將起算基準點的精

45、度進行核對,應把高等級的控制點作為起算點,并將其和具有有利位置的觀測點之間進行分布。</p><p> ?。?)在全球定位測量中的測站點的選擇會影響觀測精度。所以選點應要求上空無障礙物,周圍高度角達到15度以上無阻礙。</p><p>  (3)GPS測量在擁有優(yōu)勢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限制性,在會對GPS衛(wèi)星信號的正常接收造成一定影響的遮蔽范圍內,必須選擇全站儀、經緯儀和測距儀這些傳統的測

46、量儀器,用解析法或者圖解法進行細部測量。</p><p><b>  6 總結</b></p><p>  GPS全球定位系統,在測量領域中是一次偉大的發(fā)展變革,它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測量形式,以常規(guī)測量情況下做不到的精密程度,在不通視的條件下遠距離實時傳輸三維坐標。在地籍測量中,GPS系統能夠快速準確的布設下導線網,彌補了人為因素或環(huán)境因素等外界原因造成的低等級導線點的

47、毀壞,減輕了測繪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壓力。</p><p>  使用GPS進行測量所需要的測量人員少、工作時間短、工作效率高,并且不會和常規(guī)測量一樣造成誤差累積,但是要擁有這些便利和優(yōu)勢,就必須具有足夠多的衛(wèi)星、較小的多路徑效應以及穩(wěn)健的數據鏈等條件,只有這些外界條件符合要求,才能夠正常的進行作業(yè)。因此GPS技術仍有許多完善的空間,以爭取在出現條件艱難的情況時,仍然可以進行正常的作業(yè)。</p><

48、p><b>  參考文獻</b></p><p>  [1] 李春香.GPS靜態(tài)控制在較大市政工程中的應用[J].城市勘測,2012,(05):84-86.</p><p>  [2] 邱贊富.測繪新技術發(fā)展綜述[J].廣東公路勘察設計,2007,(3):23-23.</p><p>  [3] 徐讓雄.GPS RTK技術在城市測量中的應

49、用[J].城市勘測,2007,(06):66-68.</p><p>  [4] 李洲,尹照平,等.GLONASS系統的發(fā)展[J].飛行器測控學報,2002,4(2):114-115.</p><p>  [5] 付培義.GPS技術及其教學實施[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2,(20):78-80.</p><p>  [6] 王培植.工程測量中GPS應用的特點和

50、容易出現的問題探討[J].價值工程,2012,(2):46-46.</p><p>  [7] 張超.淺談GPS接收機的多路徑誤差[J]. 科技信息,2011,4,226-227.</p><p>  [8] 車秀艷.淺談GPS測量中誤差產生的來源及削弱誤差的方法[J]. 科技致富向導,2011,2,57-58. </p><p>  [9] 邵旭東.GPS數據處理

51、中的質量控制問題[J]. 河南測繪,2004,4,49-50.</p><p>  [10] 唐然剛.試論GPS測量技術的優(yōu)勢及注意事項[J].江西建材,2015,(17):231-234.</p><p>  GPS Opplication In Cadastral Survey</p><p>  Resource engineering institute

52、Major in Engineering of Surveying andMapping</p><p>  No.2012092533 Name:Tong Yi Tutor: Chen Shaojie</p><p>  【Abstract】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ba Positionting System, or GPS), refe

53、rs to using satellite technology, real-time to provide global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The GPS system is that the integrated equipment which is consisted of space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54、computer technology. It has a good effect with its high flexibility and regular incomparable 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in the field of land surveying. Modern cadastral survey have greatly diff</p><p> 

55、 【key words】 the GPS; Cadastral survey. Application</p><p><b>  致謝語</b></p><p>  能夠完成這篇論文,首先要感謝院系老師們的幫助,其中尤其要對我的輔導老師陳紹杰老師進行感謝,陳紹杰老師是位性格慈和的老師,其嚴謹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以及深厚的專業(yè)知識,無一不令人折服,而在本次論文的選題走向和內

56、容分析中,更是不厭其煩的對我進行輔導,并使我獲得了許多有助益的建議。</p><p>  其次,我還要感謝在實習工作中遇到的領導和前輩,正是因為他們在實習期間里,教予了我許多學校中觸及不到的知識,同時還在工作和生活上傾注了充分的關心和指導,并為我這次論文的實踐參考資料提供支持,才使我能夠這么順利的完成畢業(yè)論文。</p><p>  這四年的學習生涯,理論和實際相互交替融合,最終獲得諸多收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