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平面設計概念及教學的變化發(fā)展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當代中國平面設計概念及教學的變化發(fā)展</p><p>  摘要:本文簡要敘述了平面設計學科的發(fā)展歷程,平面設計內涵與外延的變化和原因。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帶來平面設計的新面貌,非平面、圖像媒體、綜合材料等多種手段打破了“平面”的限制,更多和其他專業(yè)或其他學科橫向交叉,讓我們對專業(yè)名稱和內涵做出重新認識,同時給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思路帶來新的啟示。 </p><

2、p>  關鍵詞:當代中國;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教學方法;知識點 </p><p>  中圖分類號:J509文獻標識碼:A </p><p>  Changes of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in Recent Ten Years </p><p><b>  HE Fang </b></p><

3、p><b>  一、相關概念 </b></p><p><b>  1、平面設計概念 </b></p><p>  平面設計一詞來源于“Graphic Design”,Graphic(圖形)的詞意,一般解釋為“適合于繪寫”的由繪、寫、刻、印等手段形成的圖形記號;是說明性的圖畫形象,有別于詞語、語言、文字的視覺形象;是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大量

4、復制的傳播信息的視覺形式。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圖形,其概念既可以從視覺文化的寬泛的景觀去認識,也可以從形式語言的構成特質去解讀。 </p><p>  ①平面設計是二維空間中的、非影視的、與印刷密切相關的以視覺傳達為目的的設計活動。 </p><p><b>  ② </b></p><p>  2、平面設計學科在中國的發(fā)展 </p>

5、<p>  中國現(xiàn)代設計經(jīng)歷了從“圖案學”、“工藝美術”到“設計藝術”(或者更傾向于用“藝術設計”一詞)的發(fā)展過程。 </p><p>  ③在此期間,平面設計這個專業(yè)也以不同的名稱出現(xiàn),例如:“裝潢設計”、“圖形設計”、“商業(yè)美術設計”、“廣告設計”,雖然名稱不同,但是大多教學內容都是圍繞海報、書籍裝幀、標志、VIS、包裝等和社會設計項目相同的名稱為主的。近幾年來,隨著設計教育改革,越來越多的關于設

6、計教育的研究成果被應用到教學中,南京藝術學院的平面設計專業(yè)課程也從“項目型”轉變?yōu)椤爸R型”,也就是打破平面設計的一個個類型,綜合整合成學科知識點,根據(jù)知識點設立課程,保留圖形、字體、編排三大要素課程,新開設了平面形態(tài)、平面系統(tǒng)、平面類型等課程。很多院校把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實錄編輯成書相互交流,這其中,有的課程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有了新的面貌。例如:南京藝術學院的《藝術設計課題實驗教學叢書》、中央美術學院的《中央美院設計教學經(jīng)

7、典叢書》、中國美術學院的《新設計叢書》等都具體詳細地記錄了教學的新方法、新思路。還有很多留學生把自己在國外的學習經(jīng)驗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也成為我們接收國外相同課程信息的一條渠道,例如:《在德國學習平面設計》、《把你的草圖釘在墻上――在美國學設計》、《構字――德國平面設計實驗教學紀實》,讓我們鮮</p><p>  二、平面設計內涵與外延的變化和原因 </p><p>  平面設計既是基礎

8、又是終端。在一些前沿的作品中我們疑惑那些能否算是平面設計的內容,模糊的專業(yè)邊界使我們看到平面設計的巨大張力,它究竟是被邊緣了,還是更加中心了。國外的一些教學實例中我們看到,“Graphics”教學的課題作業(yè)形式不會受到維度的制約,以立體、裝置、實驗、書籍、海報等多種形式出現(xiàn),其結果歸結到視覺藝術的產(chǎn)品范疇。當我們只是看到它的現(xiàn)象的時候,往往難以總結這一概念所概括的思維對象或范圍,對平面設計究竟是什么產(chǎn)生質疑,也就是說無法用形式界定平面設

9、計,但在對要素、語言、方法、形式的分析中,思維對象本質特有的屬性顯現(xiàn)出來,即依靠視覺傳達知識體系,通過對視覺生理、視覺心理、視覺思維、視覺體驗的研究,遵循視覺語言、視覺圖式的原理,利用視覺語義、視覺文化、視覺關系的邏輯,創(chuàng)造視覺傳達的形式。 </p><p><b> ?、?</b></p><p>  2000年,南京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更名為設計學院。這是南藝設計學

10、科正式告別圖案和工藝美術,走向現(xiàn)代設計教育的宣言,但實際上教學的改變早已經(jīng)悄悄進行了。此后的10年也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現(xiàn)代設計的開端。從“工藝美術教育”到“設計教育”是一個思考問題角度的變換,這一轉換將為中國藝術教育的這一領域帶來意義深遠的變化。 </p><p><b>  ⑤ </b></p><p>  藝術作品面貌的改變總是伴隨時代發(fā)展悄然發(fā)生的,在21世紀的這

11、十年,平面設計的內涵與外延大大擴展了。信息傳播方式的轉變、圖代替文字成為主導的社會現(xiàn)實讓傳統(tǒng)平面設計溝通方式改頭換面。大量電子信息、圖像、網(wǎng)絡、削弱了文字信息的生存空間,紙質媒介也受到?jīng)_擊,傳統(tǒng)的平面設計形式為鮮活的影像媒體、互動形態(tài)、真實空間、材料質感所改變著。 </p><p>  1、平面設計與視覺傳達――由學科名稱想到的 </p><p>  平面設計這一專業(yè)名稱對應西方“Grap

12、hics”這個學科,詞義難免會有出入,平面這一詞的來源多少和印刷出版物有關,是因為長期以來,受印刷時代的溝通方式影響,平面設計一直被認為只能在二維領域施展拳腳??墒?,事物的發(fā)展在不知不覺中突破人們觀念的束縛,平面設計的觸角早就延伸到了各個領域,不僅以平面的方式,更向三維、多維空間拓展;以紙質為基礎的設計方式也更多的被綜合材料、立體裝置、圖像媒體、音效等沖擊。那么,如果平面不是這個學科的關鍵詞,那什么才是呢?在新牛津英語詞典里Graphi

13、cs的解釋是:The products of graphic arts,especially commercial design or illustration里面提到了graphic arts,它的意思是The visual arts based on the use of line and tone rather than three dimensional work or use of colour和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看,視覺是最重

14、要的核心內容,它是這個學科的研究對象和表現(xiàn)形式的指導。但因為視覺藝術(visual</p><p>  2、非平面、圖像媒體、綜合材料 </p><p>  因為學科名稱的問題,二維的印象往往會成為束縛,總是有學科的界限干擾。其實,用“Graphics”這個名稱,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顧慮是不必要的。非平面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學科中的系統(tǒng)設計、形態(tài)設計早已突破二維的概念。即使是最典型的平面的書籍設計,在

15、人們翻閱的時候,打開、折疊、翻動的動作早就使平面具有了動態(tài)特征。平面設計早就具有非平面的屬性。只不過,在信息發(fā)達的今天,圖像時代的到來使“看”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看的內容要豐富、看的形式要多樣、看的過程要科學。傳統(tǒng)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實的需求。較之十年前,現(xiàn)在的“看”真可謂大飽眼福。從這次的世博會,我們看到平面設計的觸角已經(jīng)延伸到很多領域。比如:德國不萊梅館用不萊梅的四個音樂家作為主線,在展示中并沒有過多結構上的設計,但是卻用了很多“Gra

16、phics”的手法,用大量的雕刻圖形作為布景和導示,用浪漫的手法使童話故事深入人心。與此相對應的是在共享車輛這個展區(qū),圖形和圖表成為重要的展示內容,圖表被立體地展示在柱子上,讓觀眾直觀地進行對比和參照,而不是以傳統(tǒng)的平面方式展現(xiàn),同時,人們可以坐進一輛虛擬車,可以在里面拍照,照片立刻出現(xiàn)在畫面上的多個汽車當中,告訴人們參加共</p><p>  很多建筑設計的表皮就是一種“Graphics”,例如:瑞典館交錯的線

17、條與大小圓點的板材的構成、俄羅斯館外墻的各種民族圖案、挪威館剪紙元素與光線虛實交錯、韓國館平面與立體文字的演繹。 </p><p>  很多場館運用到多媒體,但手段很多,令人眼花繚亂。西班牙館用了大量的圖像媒體資料是用連續(xù)的照片動起來的低技術手法。捷克館用剪輯的手法,把多部動畫片串聯(lián)起來,動畫角色從一個屏幕穿到另一個屏幕,立刻變成另外的角色,片段的組合與重構表現(xiàn)捷克動畫的風格。意大利館把設計草圖過程與產(chǎn)品視頻同步

18、起來,展示思維的軌跡。不萊梅館堆積起來的方塊里是多個屏幕,動態(tài)圖像用同步的方法使每個屏幕組合成一個不規(guī)則的大圖像。其中演繹的依然是“Graphics”的內容。 </p><p>  二維到三維、多維;靜止、非靜止到動態(tài),紙質到綜合材料,拋開“平面”一詞的束縛,“Graphics”存在于廣闊的空間。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語言時代、書寫時代、印刷時代到多媒體時代,人類信息傳播方式的轉變帶來平面學科面貌的變化。因為“看”

19、的廣泛,“Graphics”也不可避免的和其他專業(yè)或其他學科交叉。大大擴展了“Graphics”的內涵與外延。這些現(xiàn)象的變化似乎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內容,為這個學科提出了新的發(fā)展方向的要求。 </p><p><b>  三、教學的啟示 </b></p><p>  1、以視覺傳達原理為指導,打好平面教學的基礎 </p><p>  圖形、字體、編

20、排是平面設計的三大要素,視覺心理學、符號學成為圖形設計的理論依據(jù),可以說圖形設計的本質就在于由受眾通過圖形的組織結構、視覺感應引發(fā)聯(lián)想機制,理解圖形的“意義”――主題、內容、內涵、象征、隱喻等。圖形設計的形式法則及視覺化細節(jié)的處理,對題材、資源、信息、原型等進行的解構與重構,都是為了達到視覺傳達的目的。 </p><p>  字體設計更加注重對視覺識別、字體結構和特征與視覺效應的研究,讓學生了解世界各種字體藝術的

21、歷史、文化和表現(xiàn)形式,尤其了解漢字的起源與字體流變形式。學會單字單詞設計方法?;菊莆罩形淖煮w和英文字體設計規(guī)律和方法。了解和掌握漢字專題設計、成套字體設計方法。熟悉多種文字的并存設計和以字體為主要設計要素的設計形式。掌握字體的信息傳達與視覺表現(xiàn)。 </p><p>  編排中強調對視覺中心、視覺習慣、視覺流程、視覺層次、視覺趣味、視覺整體的把握,以古典編排方式、網(wǎng)格編排方式、自由編排方式的研究為基礎,嚴謹?shù)赜镁?/p>

22、排的形式法則對比例、尺度、節(jié)奏、疏密等分析、比較,找到編排的學理。 </p><p>  2、以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轉變?yōu)閷I(yè)素質培養(yǎng) </p><p>  打破以縱向的、以行業(yè)劃分為基礎的教育模式 </p><p> ?、?。平面形態(tài)課程綜合了書籍形態(tài)、展示形態(tài)、包裝形態(tài)、海報形態(tài)設計的知識點,提煉出靈魂性的要素:形態(tài)這一關鍵詞。平面系統(tǒng)中涵蓋了平面設計中整體性設計的問題,

23、書籍從每個單張到書籍整體、開啟方式與閱讀過程、叢書和套裝書設計,無不體現(xiàn)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品牌設計在戰(zhàn)略指導下如何系統(tǒng)地設計和傳播、環(huán)境中的系統(tǒng)設計,包括視覺環(huán)境系統(tǒng)、導向設計、公共空間的視覺系統(tǒng)設計等都是具有統(tǒng)一的設計知識點,用平面系統(tǒng)課整合這些原理。平面類型課讓學生對圖形、字體、編排應用在不同的設計類型中的不同視覺要求,研究視覺秩序、視覺關系,找到最佳與類型匹配的傳達方式。 </p><p>  實驗室的建設讓

24、學生有機會動手制作和感知,而不是在電腦前面虛擬和假設。工作室對每個學生開放,也擴大了平面設計與圖像媒體、手工藝、環(huán)境藝術、產(chǎn)品設計、服裝設計、等相關專業(yè)合作的機會。視覺文化、設計策略等課程為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 </p><p>  3、挖掘較新學科內容的深度,拓展跨學科合作的寬度 </p><p>  一些新的專業(yè)方向需求,如信息設計、說明性插圖、信息導向、視覺環(huán)境系統(tǒng)等與十年前大有不同

25、,這些重要的學科內容在深度上還遠遠不夠,或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前在教學中蜻蜓點水般一筆帶過的部分要變?yōu)橹R體系納入課程,而不是成為教學的盲點。 </p><p>  專業(yè)之間的鏈接成為平面設計教學拓展的另一個內容,從“平面”中解放出來,拓展跨學科合作的寬度,因為平面設計無處不在,“看”的廣泛性必然帶來學科之間的交叉和碰撞。 </p><p>  這些改變也已經(jīng)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生,在清華美院

26、學生的作品中,關于奧運會的地圖設計以信息設計為主體,用插圖的手法,科學的信息分析與編排讓受眾從“圖”中快速、有效、有趣地接收到地圖信息。這些“苦功夫”相對于一個靈感顯得分量十足。南藝學生畢業(yè)作品:關于健康的訪談錄,從采訪到資料信息整理再到視覺表現(xiàn),不僅很好地將社會問題和平面設計結合起來,更提高了學生完成整個設計過程的能力。中央美院關于近視眼的視覺圖形研究體現(xiàn)了課題對視覺的關注點和研究的深度。 </p><p>&

27、lt;b>  四、結語 </b></p><p>  如果說整個20世紀90年代是工藝美術向現(xiàn)代設計轉向的過渡期,平面設計在這十年中的主要特征是帶有裝飾意味的設計,為書籍做封面和插圖的裝飾,較少關注真正書的內容、書籍整體和觀眾的閱讀行為;為包裝做裝飾,較少去研究結構和功能,而注重包裝表皮的設計。標志和VIS設計也是從較為單純的視覺形式出發(fā),而忽略了品牌戰(zhàn)略的研究。進入21世紀的這10年,是平面設

28、計轉向以視覺傳達為學科內容的時代,教學的科學和理性化作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對課題的研究、上課方式的研究成為教學的關注點。嚴謹?shù)脑O計、科學的方法、理性的研究是成為設計強國的支撐,德國是典型的例子。設計中的這些理性成分在以視覺傳達為學科導向的時代對平面設計學科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我們還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一定要被‘設計’”。 </p><p> ?、呷绻f以前我們注重教手法,現(xiàn)在我們更注重教方法。 </p>

29、;<p>  從國外設計學院的學生作品和國內各大藝術院校的畢業(yè)展作品中,我們也能透視到學科面貌的變化,更多的關于“看”的理性與感性的表現(xiàn),最后呈現(xiàn)的結果是多種多樣的,有小錄像、小動畫、裝置,當然,也有把設計過程做成書、冊子、海報。國外一些課題中,教師注重對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指導,具體的結果不會受到專業(yè)限制,而運用本專業(yè)的知識進行課題的深入和拓展這個過程才是學習的關鍵。 </p><p&g

30、t;  課程改變直接帶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變化,順應時代的改變這些努力都是為了架構更加合理的學科模型,梳理學科的原理、方法、邏輯,讓平面教學更加成熟。 </p><p> ?、俨芊健兑曈X傳達原理》,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頁。 </p><p> ?、谧T旭紅《平面設計之非平面拓展研究》,《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年第1期。 </p><p> 

31、?、蹚埖酪弧对煳锼囆g的角度轉換》,《張道一選集》,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p><p>  ④《視覺傳達設計原理》目錄。 </p><p>  ⑤許平《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藝術設計教育》,《裝飾》,2008年第S1期。 </p><p>  ⑥許平《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藝術設計教育》,《裝飾》,2008年第S1期。 </p><p&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