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揚6早”是2007年從常規(guī)中秈品種揚稻6號大田中發(fā)現(xiàn)的早熟突變體。本研究對揚6早的特征特性,不同播期與密度試驗以及應用前景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揚6早屬于常規(guī)早熟秈稻,具有生育期短,抗性及再生性強,播期適應性廣等特點;但分蘗力弱,產量較低。
2、8月1號播種的揚6早生育期為99天,對比相同播期的揚稻6號縮短了32天,主要是播種到始穗期時間不同,揚6早用了68天,揚稻6號用了96
2、天。揚6早其他播期生育期:3月8號播種生育期為108天,6月8號播種生育期為99天,8月21號播種為115天,8月24號播種為127天;而扦插繁殖的揚6早生育期只有76天,再生稻生育期只有75天??梢姴煌テ趯P6早生育期有一定的影響,但是8月中下旬播種的揚6早生育期較長,可能是由于天氣原因造成,所以揚6早不適合在8月中下旬以后播種。
3、揚6早扦插繁殖試驗表明:扦插可以大大縮短繁殖的時間,并且扦插繁殖的千粒重顯著高于種子
3、繁殖,但是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很低。
4、揚6早再生稻主要產量性狀和理論產量均低于頭季稻,但是再生稻的產量表現(xiàn)和頭季稻基本一致,穴內密度3苗,株行距16.7cm×10cm的處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表現(xiàn)最高??梢哉J為頭季稻的栽培密度影響再生稻的產量。
5、揚6早抗寒性研究表明:(1)苗期的揚6早和揚稻6號在低溫脅迫下各個生理生化指標含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但是變化幅度有一定差異。通過主成分分析和隸屬函數(shù)分析綜合評價表
4、明:苗期揚6早的抗寒性要強于揚稻6號。(2)揚6早稻蔸室內低溫脅迫試驗表明,稻蔸的耐寒性較強。(3)對大田稻蔸越冬性的研究表明:噴施多效唑的稻蔸成活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梢姸嘈н驅υ鰪姄P6早稻蔸的越冬性有一定的作用。
6、揚6早不同播期與密度試驗表明:在3月8號與6月8號播種的揚6早四個處理理論產量結論一致,穴內密度3苗,株行距16.7cm×10cm的處理理論產量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表現(xiàn)最高。8月21號與24號播種的各個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氮肥對揚稻6號產量形成的影響及其原因分析.pdf
- 紅麻長花柱突變體的特征特性鑒定與遺傳分析.pdf
- 水稻早衰突變體esl6的鑒定與基因定位.pdf
- 番茄抗性缺失突變體spr6的鑒定與基因克隆.pdf
- 稻瘟菌REMI突變體庫的構建和突變體篩選.pdf
- 揚稻二號與揚稻六號抗旱性差異的分子及生理基礎研究.pdf
- 擬南芥TMM新等位基因突變體tmm-6的篩選、鑒定及特征分析.pdf
- 甜瓜突變體庫的構建及黃化突變體鑒定和表型分析.pdf
- 53310.擬南芥iaa6基因剔除突變體的分離與鑒定
- 稻瘟菌插入突變體庫的構建及生長緩慢突變體的篩選.pdf
- 擬南芥突變體的篩選與鑒定綜述
- 揚稻6號背景下不同稻瘟病廣譜抗性基因聚合效應研究.pdf
- 玉米突變體庫構建及株型突變體鑒定與基因定位.pdf
- 油菜早熟突變體綜合性狀研究及其RAPD分析.pdf
- 水稻稀穗突變體的鑒定及分析.pdf
- 水稻長護穎突變體和條紋葉突變體的基因鑒定與qRT-PCR表達分析.pdf
- 小麥白斑突變體I30的特征特性及遺傳分析.pdf
- 青狐尾草突變體的鑒定與遺傳分析.pdf
- 花環(huán)狀結構突變體的篩選與鑒定.pdf
- 擬南芥suc6和suc9突變體的鑒定及其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