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通風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畢業(yè)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礦井通風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畢業(yè)設計</p><p>  礦井通風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畢業(yè)設計</p><p>  摘 要:隨著煤礦工業(yè)的發(fā)展,安全生產(chǎn)已經(jīng)成為其中重要的部分。為確保煤礦的安全生產(chǎn),對煤礦的安·全設計十分重要。根據(jù)平崗煤礦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目前安全生產(chǎn)技術,對高莊煤礦進行了安全設計。設計針對煤礦常見的安全問題,如水、火、煤塵、瓦斯、頂板等災害,分析災害發(fā)生的原

2、因,設計具體的災害預防措施及安全保障措施,以達到防止事故發(fā)生或減少事故發(fā)生概率,降低事故造成傷害的目的。根據(jù)平崗煤礦開拓方式和地質(zhì)構造,選擇了合理的通風系統(tǒng),對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風,井下通風設施和構筑物等進行設計,選擇了安全逃生路線,分析了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合理性和可靠性。</p><p>  針對高莊煤礦的粉塵災害,從防塵措施、防爆措施和隔爆措施三個方面進行了安全設計。對于瓦斯災害防治,設計采取了以瓦斯抽放為主及一

3、些防爆、隔爆安全措施。在火災防治方面,分別設計了煤自然火災防治措施及外因火災防治措施。</p><p>  通過對高莊煤礦水文地質(zhì)資料的分析,設計了相應的水災防治安全措施。同時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監(jiān)測與監(jiān)控體系,對各種災害形式進行嚴密的監(jiān)控,在災害發(fā)生前將事故處理,確保生產(chǎn)能夠安全高效的進行,同時達到無安全事故、無人員傷亡的理想狀態(tài)。同時還設計了頂板災害、運輸系統(tǒng)災害、電氣事故災害的安全措施。</p>

4、<p>  關鍵詞: 安全條件 粉塵防治 瓦斯防滅火 安全監(jiān)測</p><p><b>  目 錄</b></p><p><b>  摘 要1</b></p><p><b>  目錄2</b></p><p>  第1章 礦井概況及安全條件5<

5、;/p><p>  1.1 井田概況5</p><p>  1.1.1地理位置5</p><p>  1.1.2地形地貌..........................................................................................................................6

6、</p><p>  1.1.3水文..................................................................................................................................6</p><p>  1.1.4氣候.............................

7、.....................................................................................................6</p><p>  1.1.5礦區(qū)開采現(xiàn)狀7</p><p>  1.2 安全條件7</p><p>  1.2.1地質(zhì)特征7</p>&

8、lt;p>  1.2.2煤層特征8</p><p>  1.3 礦井生產(chǎn)情況8</p><p>  1.3.1 工程性質(zhì)8</p><p>  1.3.2提升、通風、排水和壓縮空氣設備9</p><p>  1.3.3井上下主要運輸設備9</p><p>  1.3.4工業(yè)場地布置特征、防洪排澇、地

9、面建筑及煤柱10</p><p>  1.3.5供電及通訊10</p><p>  1.3.6給水、排水和采暖通風及供熱10</p><p>  1.3.7技術經(jīng)濟11</p><p>  第2章 礦井通風13</p><p>  2.1 概 況13</p><p>  2.2礦井

10、通風14</p><p>  2.2.1現(xiàn)礦井各采區(qū)風量計算14</p><p>  2.3現(xiàn)有通風方式及通風系統(tǒng)14</p><p>  2.3.1現(xiàn)有風井數(shù)目、位置、服務范圍及服務時間14</p><p>  2.3.2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風14</p><p>  2.3.3井下通風設施及構筑物布置14

11、</p><p>  2.3.4安全逃生途徑14</p><p>  2.3.5通風設備及反風15</p><p>  2.3.6礦井風量、風壓及等積孔16</p><p>  第3章 粉塵災害防治16</p><p>  3.1 粉 塵16</p><p>  3.2 防塵措

12、施17</p><p>  3.2.1防塵措施17</p><p>  3.2.2采掘工作面除塵18</p><p>  3.2.3井下消防18</p><p>  3.2.4防爆措施19</p><p>  3.3 隔爆措施20</p><p>  3.3.1隔爆措施20<

13、;/p><p>  3.3.2隔爆水棚(水袋)20</p><p>  3.4 礦井地面生產(chǎn)系統(tǒng)防塵21</p><p>  第4章 瓦斯災害防治21</p><p>  4.1 瓦 斯21</p><p>  4.2 防爆措施21</p><p>  4.2.1防止瓦斯積聚22&

14、lt;/p><p>  4.2.2巷道局部積聚瓦斯的處理22</p><p>  4.2.3防止瓦斯爆炸或窒息22</p><p>  4.3 隔爆措施22</p><p>  4.3.1隔爆措施22</p><p>  4.3.2隔爆水袋23</p><p>  第5章 礦井防滅火2

15、3</p><p>  5.1 概 況23</p><p>  5.2 井下外因火災防治23</p><p>  5.2.1井下機電設備硐室防火措施23</p><p>  5.2.3井下電纜24</p><p>  5.2.4井下電氣設備的各種保護24</p><p>  5.2.

16、5井下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修理和調(diào)整。24</p><p>  5.2.6其它火災的防治措施及裝備24</p><p>  5.2.7井下主要機電設備硐室及防火構筑物25</p><p>  5.2.8消防滅火裝備25</p><p>  5.2.9開采方面的措施25</p><p>  5.3 監(jiān)控監(jiān)測

17、系統(tǒng)25</p><p>  5.3.1概況25</p><p>  5.3.2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結(jié)構26</p><p>  5.3.3傳感器選擇26</p><p>  第6章 礦井防治水27</p><p>  6.1 礦井水文安全條件分析27</p><p>  6.1.

18、1礦井開采水文地質(zhì)情況27</p><p>  6.1.2礦井充水因素及特征27</p><p>  6.2 礦井防治水措施28</p><p>  6.2.1礦井開拓、開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證措施28</p><p>  6.2.2井下探放水措施28</p><p>  6.2.3地表水防治措施及工程29&

19、lt;/p><p>  6.3 井下防治水安全設施29</p><p>  6.3.1排水設施29</p><p>  6.3.2選型計算29</p><p>  6.3.3防水設施29</p><p>  第7章 井下其它災害防治30</p><p>  7.1 頂板災害防治及裝備3

20、0</p><p>  7.1.1礦山壓力顯現(xiàn)基本因素分析30</p><p>  7.1.2一般頂板冒落災害的防治措施及裝備30</p><p>  7.2 爆炸材料庫31</p><p>  7.3 電氣事故防治措施及設備31</p><p>  7.3.1供電線路及地面變電所事故防治措施31<

21、;/p><p>  7.3.2防止電氣設備引起的瓦斯燃燒、瓦斯爆炸和觸電等事故的措施32</p><p>  第八章 專題 礦井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33</p><p>  8.1 概述………………………………………………………………………………..34</p><p>  8.1.1安全檢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置要求…………………………………………

22、……….34</p><p>  8.2 安全檢測、監(jiān)控和專屬設備選擇…………………………………………………34</p><p>  8.2.1監(jiān)測監(jiān)控內(nèi)容確定……………………………………………………………….34</p><p>  8.2.2礦井監(jiān)測系統(tǒng)選型確定………………………………………………………….34</p><p>  8.

23、2.3 傳輸設備及器材選型…………………………………………………………….35</p><p>  8.3 監(jiān)測設備各類傳感器布置…………………………………………………………35</p><p>  8.3.1中心站布置……………………………………………………………………….35</p><p>  8.3.2避雷器設置…………………………………………………………

24、…………….35</p><p>  8.3.3分站布置………………………………………………………………………….35</p><p>  8.3.4傳感器布置……………………………………………………………………….35</p><p>  8.4 礦井各類傳感器裝備…………………………………………………………….35</p><p> 

25、 8.5 礦井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運行可靠性分析…………………………………………36</p><p>  8.5.1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選擇的合理性、先進性…………………………………….36</p><p>  8.5.2KJ90型礦井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有很多新穎實用功能……………………………….36</p><p><b>  結(jié)論35</b><

26、/p><p><b>  致謝37</b></p><p>  參考文獻....................................................................39</p><p><b>  第1章 礦井概述</b></p><p><b>

27、  井田概況</b></p><p>  1964年5月,中南煤田地質(zhì)局126勘探隊提交了《河南寶豐韓梁煤田高莊勘探區(qū)精查地質(zhì)勘探報告》。武漢煤礦設計研究院于1965年6月提交了“高莊礦初步設計”,經(jīng)(58)煤鄭管基字137號文件批準,設計利用儲量8293.4萬t,其中,四3、四22和四21(戊8、戊9和戊10)煤層2754.4萬t,二1(已16-17)煤層5339.0萬t。礦井設計年生產(chǎn)能力45萬t

28、,服務年限64年。</p><p>  礦井分兩個水平先后進行建設,一水平1958年開始興建,1968年12月底投產(chǎn),1972年達到設計生產(chǎn)能力45萬t,開拓方式為立井與斜井聯(lián)合開拓,開拓深度+85m,主要開采四(戊)煤段煤層。</p><p>  1975年,二水平由河南省煤炭管理局以(75)豫煤生字第301號文批準擴建,1978年由平頂山礦務局建井二處開始施工延深,1984年底投產(chǎn),1

29、980年核定礦井生產(chǎn)能力75萬t。由于礦井地質(zhì)條件復雜,1991年核定礦井生產(chǎn)能力45萬t,實際生產(chǎn)能力30萬t,主要開采二1(已16-17)煤層。</p><p>  礦井開拓方式為立井與斜井聯(lián)合開拓,開采方法為走向長壁陷落法。</p><p>  礦井開采的一水平四(戊)煤段煤層,已于1985年全部結(jié)束報廢;二水平開采的二(己)煤段煤層,共分為三個采區(qū):已一采區(qū)(包括已一采區(qū)上山和已一

30、采區(qū)下山)、已三采區(qū)和已四采區(qū),開采標高為+50m~-180m,最低可采厚度0.7m。目前,三個采區(qū)正規(guī)采面已全部回采結(jié)束,現(xiàn)主要回收井巷煤柱與殘留的邊角煤。截止2006年底,累計動用儲量4734.1萬t,采出煤量1169.3萬t,二1(己16-17)煤層保有資源/儲量226.8萬t,其中,可采儲量90.8萬t。此外,已報廢的一水平四2(戊9-10)煤層尚存資源/儲量224.1萬t,其中,可采儲量125.7萬t。</p>

31、<p><b>  地理位置</b></p><p>  礦井位于平頂山市西部石龍區(qū)境內(nèi),平頂山煤田西部韓梁礦區(qū)中部。東距平頂山市55km,南距魯山縣、東距寶豐縣分別約為16和20km,見圖1–1。地理位置坐標:東經(jīng)112°49′19″~112°58′14″,北緯33°51′05″~33°56′15″。主井口坐標:X=3753206.483,

32、Y=38394672.816,Z=211.500;副井口坐標:X=3753176.356,Y=38394713.99,Z=211.500。</p><p>  井田走向長約5km,寬約2.5km,面積12.5km2。北部以李坪斷嶺正斷層為界與韓莊井田相鄰,南部以謝河正斷層為界與大莊井田相鄰。西部至青草嶺逆斷層,東部至火山碎侵入切割的煤層邊界為界。確切范圍以采礦許可證所控制的坐標為準。</p><

33、;p>  礦區(qū)內(nèi)有平頂山礦區(qū)專用線——平韓鐵路通過,平韓鐵路在寶豐與焦(作)枝(城)鐵路、漯(河)寶(豐)鐵路接軌。礦區(qū)東部有平洛高速,西部有207國道,與鄰近市縣及鄉(xiāng)鎮(zhèn)均有公路暢通,交通十分便利(見圖1–1)。區(qū)內(nèi)已實現(xiàn)了有線、移動、計算機等多種通信網(wǎng)絡系統(tǒng),加快了同外界的聯(lián)系。</p><p><b>  1.1.2地形地貌</b></p><p>  本區(qū)

34、屬緩坡狀起伏的低山丘陵區(qū),山脊寬緩圓滑,坡度較緩,溝谷開闊。地勢總體呈西部與東部高中間低、北高南低。井田西部邊界以外的青草嶺娘娘山為中低山區(qū),標高250~520m,最高點娘娘山海拔+528.4 m。主要有震旦系石英巖和寒武系灰?guī)r組成,井田范圍內(nèi)主要為石炭二疊系組成的丘陵區(qū),標高多在250m左右。</p><p><b>  1.1.3 水文</b></p><p> 

35、 區(qū)內(nèi)為低山丘陵地貌,受地形的影響,沖溝較發(fā)育。常年性地表水體欠發(fā)育,流經(jīng)井田石龍河,在礦區(qū)內(nèi)長7.5km,河床寬20~80m,由北向南橫穿井田中部,流入大莊井田注入沙河,該河九十年代前為常年性河流,最大流量為1200m3/s,最小流量為0.1676m3/s,由于受氣候、煤炭開采抽放大量地下水及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用水的大幅度增加,九十年代之后變?yōu)榧竟?jié)性河流,洪水期有水。井田內(nèi)最高洪水位標高+201.67m(1956.7),枯水期主要排泄礦

36、井與工業(yè)廢水。目前石龍河流域已修起大小不等的多座水庫,對防洪和灌溉起到了積極作用。</p><p><b>  1.1.4 氣候</b></p><p>  區(qū)內(nèi)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據(jù)寶豐氣象站氣象資料:</p><p>  氣 溫:最高氣溫43.4℃(1966年7月19日),最低氣溫-19.1℃(19

37、69年1月31日),歷年平均氣溫為14.2℃。月均氣溫一般在2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霜期一般自10月下旬起至次年4月上旬止,長達近半年。</p><p>  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1461.6mm(2000年),最小降水量424.7mm(1966年),年平均降水量742.6mm,月最大降水量481.3mm(2000年7月)。最大連續(xù)降雨天數(shù)9天(1964年4月13日~21日)。雨季集中在7、8、9三個月。</

38、p><p>  蒸發(fā)量:年最大蒸發(fā)量2825mm(1959年),最小蒸發(fā)量1490.5mm(1964年)。月最大蒸發(fā)量408.9mm(1959年7月),月最小蒸發(fā)量40.7mm(1957年1月)。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p><p>  濕度和風速:平均絕對濕度13.5mm,平均相對濕度67%。冰凍期一般是11月到來年3月。最大凍土深度14cm(1977年1月30日)。最大風速24m/s,平均風

39、速2.8m/s。冬季多西北風,夏秋盛行東南風和西南風。</p><p>  1.1.5礦區(qū)開采現(xiàn)狀 </p><p>  高莊礦目前為殘采收尾時期,生產(chǎn)布局為己一采區(qū)布置1個采煤工作面,2個掘進工作面、己四采區(qū)布置1個采煤工作面,2個掘進工作面,全礦全部采用炮采,炮掘;每個采煤工作面都有獨立的通風系統(tǒng),機巷進風,風巷回風;掘進工作面采用壓入式通風方式進行通風,風筒為500mm的膠質(zhì)

40、、抗靜電、阻燃風筒,通風機的安裝使用和風筒的管理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井下爆破材料庫、充電房和變電所都有獨立的通風系統(tǒng),各用風地點的風量均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p><p>  高莊礦主要通風機型號為BDK65A和BDK60C對旋式主要通風機,電機功率為250KW×2(現(xiàn)在為單段運行)。風葉角度為35度。針對我礦殘采收尾階段,采掘戰(zhàn)場逐漸減少的生產(chǎn)局面,為做到安全、合理、經(jīng)濟的供風,我礦經(jīng)過深入的分析研究、

41、制訂了可靠的主要通風機調(diào)整方案,于2007年10月對主要通風機工況進行了合理的調(diào)整。調(diào)整后主要通風機工作風量3084m3/min,礦井總進風量為2817m3/min,礦井需風量為2647.5m3/min,風壓為930Pa,礦井有效風量為2711m3/min,礦井有效風量率88%。外部漏風率為8.6%,符合規(guī)定。通風系統(tǒng)穩(wěn)定、可靠,主要通風機的工作風量與通風網(wǎng)絡相匹配,完全滿足我礦安全生產(chǎn)的需要。</p><p>

42、  1.2 安全條件</p><p><b>  1.2.1地質(zhì)特征</b></p><p><b>  地質(zhì)及范圍</b></p><p>  高莊礦屬緩坡狀起伏的低山丘陵區(qū),山脊寬緩圓滑,坡度較緩,溝谷開闊。地勢總體呈西部與東部高中間低、北高南低。井田西部邊界以外的青草嶺娘娘山為中低山區(qū),標高250~520m,最高

43、點娘娘山海拔+528.4 m。主要有震旦系石英巖和寒武系灰?guī)r組成,井田范圍內(nèi)主要為石炭二疊系組成的丘陵區(qū),標高多在250m左右。北部以李坪斷嶺正斷層為界與韓莊井田相鄰,南部以謝河正斷層為界與大莊井田相鄰。西部至青草嶺逆斷層,東部至火山碎侵入切割的煤層邊界為界。確切范圍以采礦許可證所控制的坐標為準。根據(jù)生產(chǎn)過程中揭煤的地質(zhì)資料,開采范圍內(nèi)地質(zhì)條件復雜,受青草嶺逆斷層、李坪段嶺正斷層、謝河正斷層的影響,小型斷裂構造極為復雜,斷層縱橫交錯,對

44、煤層破壞十分嚴重,給正?;夭蓭砗艽罄щy。</p><p><b>  煤層開采情況</b></p><p>  高莊礦區(qū)礦井開采的一水平四(戊)煤段煤層,已于1985年全部結(jié)束報廢;二水平開采的二(己)煤段煤層,共分為三個采區(qū):已一采區(qū)(包括已一采區(qū)上山和已一采區(qū)下山)、已三采區(qū)和已四采區(qū),開采標高為+50m~-180m,最低可采厚度0.7m。目前,三個采區(qū)正規(guī)采面

45、已全部回采結(jié)束,現(xiàn)主要回收井巷煤柱與殘留的邊角煤。截止2006年底,累計動用儲量4734.1萬t,采出煤量1169.3萬t,二1(己16-17)煤層保有資源/儲量226.8萬t,其中,可采儲量90.8萬t。此外,已報廢的一水平四2(戊9-10)煤層尚存資源/儲量224.1萬t,其中,可采儲量125.7萬t。</p><p><b>  1.2.2煤層特征</b></p><

46、;p>  己16-17煤層是礦井目前開采的唯一煤層,位于山西組下段,距戊10煤層161.5----217.3米。該煤層是井田內(nèi)主要可采煤層,位于大占砂巖S4標志層之下,煤層厚度0.1---21.14米。煤層結(jié)構簡單,頂板多為砂巖或砂質(zhì)泥巖。底板多為泥巖,亦見有砂質(zhì)泥巖。己16-17煤層厚度變化較大,據(jù)81個見煤點統(tǒng)計計算結(jié)果,煤層可采性指數(shù)Km=0.89,煤層變異系數(shù)R=71.9%,屬不穩(wěn)定煤層。因此,在礦井地質(zhì)條件分類時己16-

47、17煤層的穩(wěn)定程度定為IIId。</p><p>  1.3 礦井生產(chǎn)情況</p><p>  1.3.1 工程性質(zhì)</p><p><b>  井田境界</b></p><p>  高莊礦位于平頂山市石龍區(qū)境內(nèi),韓梁礦區(qū)中部,距平頂山市55km,井田走向長度3.0Km,傾斜寬度2.5Km,面積7.5Km2。開采己組

48、煤層。</p><p><b>  可采儲量</b></p><p>  截止二00八年已動采了四個采區(qū),剩余地質(zhì)儲量為147.1萬t,可采儲量為63.9萬t。己四采區(qū)為的主采區(qū)。</p><p>  表(1-1)平崗煤礦分水平各類煤柱損失量匯總表 萬t</p><p>  表(1-2)工業(yè)資源儲量、設計儲量、設計可

49、采儲量匯總表 單位:萬t</p><p>  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p><p><b> ?、俚V井工作制度</b></p><p>  設計年工作日330天,每天三班作業(yè)。日凈提升時間為16h。 </p><p><b> ?、谏a(chǎn)能力</b></p><p>  

50、核定生產(chǎn)能力75萬t/a。</p><p> ?、鄯漳晗轙 = ( 1-1)</p><p>  = 7438.2÷75÷1.3</p><p><b>  = 76a</b></p><p>  其中: T:服務年限</p>&

51、lt;p><b>  Z:可采儲量</b></p><p><b>  A:生產(chǎn)能力</b></p><p><b>  K:儲量備用系數(shù)</b></p><p>  1.3.2提升、通風、排水和壓縮空氣設備</p><p><b>  提升設備</b&

52、gt;</p><p>  高莊礦的煤炭主要提升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采用GDS-1000型鋼絲繩皮帶提升機,提升能力45萬t/a。</p><p>  矸石主要由斜副井,一段提升機型號為XKT-2.5/20的礦用提升機,提升能力為10萬t/a;二段提升機型號為2JK-3/20的礦用提升機,提升能力為35t/a。</p><p><b>  通風設備<

53、/b></p><p>  高莊礦主要通風機兩臺,一臺BDK65A—8—№24型、一臺BDK60C—8—№24型,一臺使用、一臺備用。目前主要通風機為單段運行,風葉角度為35°,工作風量3084m3/min,風壓為930Pa。</p><p><b>  排水設備</b></p><p>  二水平中央泵房主水泵型號為200D4

54、3×8,現(xiàn)有四臺,兩臺使用,兩臺備用。</p><p><b>  壓縮空氣設備</b></p><p>  該礦生產(chǎn)現(xiàn)主要在二水平,在地面設一個壓風機房,內(nèi)設有2臺4L-20/8型壓風機,經(jīng)核定滿足要求。</p><p>  1.3.3 井上下主要運輸設備</p><p><b>  地面運輸<

55、;/b></p><p>  公路交通:礦區(qū)門口有公路與207國道相通,距平頂山市45公里。</p><p>  鐵路交通:煤礦鐵路與國鐵寶豐縣火車站相連距寶豐縣20公里。</p><p>  本礦目前運輸主要以鐵路為主,現(xiàn)已形成較為完善的鐵路運輸線,對礦區(qū)的開發(fā)、建設提供了較為便利外運條件。</p><p><b>  井下

56、運輸</b></p><p>  本礦井設計井下煤炭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運輸方式,輔助運輸采用10t架線式電機車牽引1t或3t固定式礦車運輸。</p><p><b>  地面生產(chǎn)系統(tǒng)</b></p><p><b> ?、僦骶a(chǎn)系統(tǒng)</b></p><p>  煤炭由高莊礦皮帶井一段、

57、二段皮帶運輸機運至地面手選廠車間至洗煤篩分車間復式振動篩之中,原煤經(jīng)過洗煤車間分精煤和中煤兩種分別進入各自煤倉。手選矸石經(jīng)汽運到矸石山。皮帶井一段、二段皮帶運輸機并擔任運送人員升入井。</p><p><b>  ②副井系統(tǒng)</b></p><p>  副井及下料斜井承擔提升矸石、升降人員、運送設備和材料的功能,地面材料、設備在地面車場裝入花欄車或平板車,由提升機運入

58、井下。</p><p><b> ?、鄣孛媾彭废到y(tǒng)</b></p><p>  井下矸石由副井運到地面車場,由一臺ZK10-6/550電機車牽引50M至矸石山車場子,由JD-11.4絞車拉入翻車機,翻入排矸箕斗后由矸石山前JK1600/1224型絞車牽引到矸石山頂部排掉。</p><p>  1.3.4工業(yè)場地布置特征、防洪排澇、地面建筑及煤柱

59、</p><p><b>  工業(yè)場地</b></p><p>  為確保場內(nèi)外來物資運輸,消防安全通道要求,主干道路面寬12m,次干道路面寬為6m,路面結(jié)構為水泥路面。</p><p><b>  場內(nèi)排水</b></p><p>  該區(qū)地形由丘陵和構成,該礦井工業(yè)場地位置處在一山崗的北側(cè)坡上,

60、場地內(nèi)東南高西北低,地形坡度變化不大,地形也便于場地內(nèi)排水。場地內(nèi)自然高差為6m。</p><p>  1.3.5供電及通訊</p><p><b>  供電電源</b></p><p>  礦變電所60kv電源分別引自“梨恒線”和“梨平線”,所內(nèi)一臺主變:S9-16000/66主變壓,一臺SLF1-20000/60主變壓器。</p>

61、;<p><b>  電力負荷</b></p><p>  一水平用電負荷為3780 KW,其有功功率為2270 KW。</p><p>  二水平用電負荷為6200 KW,其有功功率為3720 KW。</p><p>  1.3.6給水、排水和采暖通風及供熱</p><p><b>  水源&l

62、t;/b></p><p> ?、俟I(yè)場地生活用水水源</p><p><b>  供水水源:在石龍區(qū)</b></p><p>  儲水池:300 m3,L×B×H=10×5×6 m半地下鋼筋混凝土矩形水池1座,地下部分為3.5 m。</p><p>  供水泵房:L

63、5;B×H=10×5×3 m矩形泵房1座150m2。 </p><p><b>  分別設:</b></p><p>  生產(chǎn)消防灑水泵:XBD4/30-125G/Z、Q=72-12b3/h。</p><p>  H=0.42-0.37MPa N=22kw 380V 2臺。</p>

64、<p>  生活給水泵:80D-12×9,Q=20 m3/h H=102 m 17kw 2臺</p><p>  加藥設備:JY-0.6/1.44-B-1 2臺</p><p>  次氯化鈉發(fā)生器:JYM-1 2臺</p><p>  工業(yè)場地設有生活供水管網(wǎng)、生產(chǎn)及消防供水管網(wǎng)。生活供水為PPV管,干管為Φ80,生產(chǎn)及消防供水管網(wǎng)采用鍍鋅無

65、縫鋼管,干管管網(wǎng)為D100,生產(chǎn)和消防供水管網(wǎng)上靠近建筑物時有室外地下消火栓,其型號為SS100-1.0。</p><p> ?、谏a(chǎn)、消防用水水源</p><p>  地面生產(chǎn)用水由本地區(qū)自來水供水網(wǎng)供給;井下消防灑水同時采用地面和井下兩種水源。</p><p><b>  用水量</b></p><p>  礦井生產(chǎn)

66、及生活用水量451.4m3/d, 最高時用水量為300.6m3/h,井下除塵灑水日用水量為680m3/d,時用水量為53.5m3/h。</p><p><b>  排水系統(tǒng) </b></p><p><b> ?、倥潘?lt;/b></p><p>  工業(yè)場地排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浴池排水、鍋爐排污水、井下排水和其它排水,予計

67、總排水量為6336 m³/d;</p><p><b>  ②排水系統(tǒng)</b></p><p>  平房居民區(qū)的生活污水及雨水,未經(jīng)處理由地面溝渠排入鳳山河和穆棱河。</p><p>  樓房居民區(qū)的生活污水、浴池排水、鍋爐排水經(jīng)排水管路排入沉淀池中,經(jīng)沉淀過濾后由排水管路排入鳳山河。</p><p>  井下

68、排水除部分流入地面靜壓水池管路排入鳳山河。</p><p>  洗煤廠洗煤廢水經(jīng)洗煤廠內(nèi)部凈化處理后繼續(xù)循環(huán)使用。</p><p><b>  ③排水構筑物</b></p><p>  排水管采用Dg≦250陶瓷管;Dg〉350鋼筋砼管。水泥沙漿接口,埋地鋪設。埋深為2.0m。采用重力排水,沿地形坡度鋪設。埋深不小于2.0m。</p>

69、;<p><b>  采暖通風及供熱</b></p><p><b> ?、俨膳?lt;/b></p><p>  根據(jù)氣象資料、工藝要求及有關規(guī)定,本設計在經(jīng)常有人工作、休息和生產(chǎn)工藝有要求的建筑物內(nèi),設置集中采暖系統(tǒng)。整個工業(yè)場地的采暖熱媒均采用95/70℃低溫水,熱媒來自工業(yè)場地鍋爐房,行政福利建筑物內(nèi)散熱器采用鑄鐵四柱型散熱器,其

70、余生產(chǎn)系統(tǒng)建筑和工業(yè)廠房內(nèi)散熱器采用鋼制高頻焊螺旋翅片管散熱器。</p><p><b> ?、跓崴?lt;/b></p><p>  浴室、洗衣房的浴用和洗衣用由專用鍋爐房的供給。</p><p><b> ?、劬卜纼?lt;/b></p><p>  井筒防凍僅做主皮帶中,二采區(qū)絞車道。</p&

71、gt;<p>  礦井主皮帶井及斜副井由鍋爐房內(nèi)的兩臺4t鍋爐供暖。經(jīng)校核均滿足需要。</p><p><b>  1.3.7技術經(jīng)濟</b></p><p>  移交生產(chǎn)時井巷工程量表</p><p>  井巷工程量表(1-3)</p><p>  勞動定員及勞動生產(chǎn)率</p><p&

72、gt;<b> ?、偃V井勞動定員</b></p><p>  本設計根據(jù)礦井原煤年產(chǎn)量120萬t,年工作天數(shù)330天,確定原煤全員效率為2.95噸/工。經(jīng)計算,原煤生產(chǎn)出勤人員3596人,其中,管理人員206人,井下工人2182人,地面工人1027人。</p><p>  表(1-4)勞動定員匯總表</p><p><b> ?、趧?/p>

73、動生產(chǎn)率</b></p><p>  采區(qū)投產(chǎn)后,按年工作日數(shù)3 3 0d計算,日產(chǎn)量448.2T,全員效率確定為1.6/工。參考本礦現(xiàn)在實際達到的效率確定的。全員效率1.6t/工,回采工作效率定為4.52T/工,這是根據(jù)回采工作面日產(chǎn)量和按需要配備的-人員求出的。掘進工作效率為0.2m/工,按礦實際效率確定。</p><p><b>  概算投資</b>

74、</p><p>  工程投資總額為2018.5萬元(井巷工程350.1萬元 、設備購置1668.4萬元)。</p><p><b>  礦井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b></p><p>  表(1-5)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p><p><b>  原煤生產(chǎn)成本概算</b></p><

75、p>  本設計礦井根據(jù)《煤炭工業(yè)設計規(guī)范》和現(xiàn)行煤炭工業(yè)財務制度及成本計算辦法并考慮該地區(qū)同類礦井的成本實際情況,計算出該礦井達產(chǎn)后正常年份的原煤生產(chǎn)成本為150.835元/t。</p><p><b>  第2章 礦井通風</b></p><p><b>  2.1 概 況</b></p><p>  高莊煤礦鑒

76、定為高瓦斯礦井。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28.5m3/t,絕對涌出量為33m3/min。在平崗礦區(qū)范圍內(nèi)尚無煤層自燃發(fā)火現(xiàn)象。各煤層均有煤炸煤塵炸指數(shù)在20%-45%之間。</p><p>  由于高莊礦井為低瓦斯礦井,根據(jù)局下發(fā)要求低瓦斯礦井按高瓦斯礦井進行管理。</p><p><b>  2.2礦井通風</b></p><p>  2.2.

77、1現(xiàn)礦井各采區(qū)風量計算</p><p>  井下共布置2個采煤工作面,6個掘進工作面,全礦獨立回風硐室7個,變電所水泵房2個,壓風機硐室2個,絞車硐室2個,火藥庫1個。根據(jù)上述參數(shù)進行礦井風量計算。</p><p>  Q礦≥(∑Q采+∑Q掘+∑Q硐+∑Q備+∑Q其)×K m3/min</p><p>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總和m3/m

78、in</p><p>  ∑Q掘--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總和 m3/min</p><p>  ∑Q硐--硐室實際需要風量總和 m3/min</p><p>  ∑Q備--備用采面實際需要風量總和 m3/min</p><p>  ∑Q其--其他地點實際需要風量總和 m3/min</p>&

79、lt;p>  K-礦井通風需要風量系數(shù) 取1.2</p><p>  Q礦=(∑Q采+∑Q掘+∑Q硐+∑Q備+∑Q其)×K=(2200+2664+488+491+540)×1.2=4905×1.2=7660 m3/min</p><p>  2.3現(xiàn)有通風方式及通風系統(tǒng)</p><p>  2.3.1現(xiàn)有風井數(shù)目、位置、服務范圍及

80、服務時間 </p><p>  礦井現(xiàn)有兩條井筒入風,兩條回風井。</p><p>  2.3.2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風</p><p>  回采工作面采用后退式開采,全負壓U型通風,工作面下巷進風,上巷回風。</p><p>  井下主要硐室采用全負壓獨立通風。</p><p>  2.3.3井下通風設施及構筑物布置

81、</p><p>  礦井設有專用回風井,采區(qū)設置了專有的回風道。井下所有進回風相交處設有雙向雙道風門,在需要調(diào)節(jié)風量處設調(diào)節(jié)風門,以保證各用風地點的合理風量,在需要反風處設有反風風門。</p><p>  在主要進風、回風巷,工作面進風巷和回風巷設置測風站,觀測礦井總風量和回采工作面的進風量和回風量。</p><p>  傾斜巷道中不應設置風門,如非設不可時,應按

82、設自動風門或設專人管理,并有防止礦車或風門碰撞人員以及礦車碰壞風門的安全措施。</p><p>  2.3.4安全逃生途徑</p><p>  礦井安全出口設置及保證措施</p><p>  礦井的主井、副井和風井均可作為安全出口,井筒及采區(qū)各上山內(nèi)設人行道和扶手。斜井井筒每隔40m設一躲避硐室。副井擔負礦井輔助提升任務,必須執(zhí)行《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提車不行人,

83、行人不提車。當井下發(fā)生事故時,人員可借助上述人行臺階、扶手、人行道方便、順利到達地面。</p><p><b>  避災路線</b></p><p>  為了方便井下工作人員在災害發(fā)生后能安全撤離,井下各巷道及巷道相交處應掛牌寫明巷道名稱、長度,指明各類災害的撤離方向,并做到每年預演一至二次。</p><p><b> ?、俦芑馂木€路

84、</b></p><p>  發(fā)生火災時工作人員應及時撤離采區(qū),向新鮮風流方向撤離,通過進風井到達地面。</p><p><b>  一采區(qū):</b></p><p>  采煤工作面→運輸平巷→采區(qū)皮帶道→采區(qū)車場→暗井絞車道→暗井下部車場→二水平主運巷→二水平副提升井和二水平皮帶→一水平石門→一水平皮帶和副井→地面。</p&

85、gt;<p>  掘進工作面→采區(qū)車場→暗井絞車道→暗井下部車場→二水平主運巷→二水平副提升井和二水平皮帶→一水平石門→一水平皮帶和副井→地面。</p><p><b>  二采區(qū):</b></p><p>  采煤工作面→運輸平巷→片盤車場→采區(qū)絞車道→地面</p><p>  掘進工作面→片盤車場→采區(qū)絞車道→地面。</

86、p><p><b> ?、诒芩疄木€路 </b></p><p>  在工作面工作的人員及在井底車場工作的人員應及時撤至回風平巷或回風井,通過安全出口出井。</p><p>  掘進工作面→采區(qū)車場→暗井絞車道→暗井上部車場→后石門機軌合一巷→后石門絞車道→下料斜井車場→下料斜井→地面。</p><p><b> 

87、 二采區(qū):</b></p><p>  采煤工作面→運輸平巷→片盤車場→采區(qū)絞車道→地面</p><p>  掘進工作面→片盤車場→采區(qū)絞車道→地面。</p><p> ?、郯l(fā)生瓦斯、煤塵爆炸時,應及時戴好自救器,選擇最近的躲避硐室進行躲避,等待救援或躲避開瓦斯、煤塵爆炸危害嚴重的巷道,進入有新鮮風流、較安全的巷道內(nèi),或選擇巷道支護較好的地方就地臥倒,最

88、好臥在有水的水溝里。</p><p> ?、馨l(fā)生有害氣體中毒時,應及時向有新鮮風流的巷道撤離。</p><p> ?、莅l(fā)生冒頂事故時,現(xiàn)場工作人員應及時撤離至有頂區(qū)域,進入圍巖較好,支護較好的巷道內(nèi)。</p><p>  2.3.5通風設備及反風</p><p><b>  采區(qū)前期風量選擇</b></p>

89、<p>  本設計采區(qū)風量按生產(chǎn)采區(qū)風量計算方法進行前期風量計算。</p><p> ?、俦容^采煤、掘進、硐室所需風量之和與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shù)所需風量。</p><p><b> ?、诓蓞^(qū)后期風量選擇</b></p><p>  采區(qū)開采后期由于掘進工作面、回采工作面、硐室個數(shù)均不變,因此后期總風量選擇與前期相同。</p&

90、gt;<p><b>  通風機設置及要求</b></p><p>  要及時對通風機的運行狀況進行監(jiān)控,以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備用風機必須要在10min內(nèi)開動。通風機的運轉(zhuǎn)必須由專職司機負責。選擇GAF31.5-20-1GZ型防爆抽出式軸流風機兩臺,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配套電動機功率1400KW,電壓660V,其額定風量為8700-15000m3/min,現(xiàn)排風量為9700 m3

91、/min。</p><p><b>  反風方式及設施</b></p><p>  通風系統(tǒng)的反風裝置采用機械反轉(zhuǎn)反風 。反風設施必須能在10min內(nèi)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后,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不應小于正常供風量的40%;每季度至少檢查1次反風設施,每年應進行1次反風演習。</p><p>  2.3.6礦井風量、風壓及等積孔<

92、;/p><p><b>  阻力計算根據(jù)公式</b></p><p><b>  (2-1)</b></p><p>  式中 x-阻力系數(shù)</p><p><b>  L-巷道長度</b></p><p><b>  U-巷道周長</

93、b></p><p><b>  Q2-風量平方</b></p><p><b>  S3-斷面立方</b></p><p>  經(jīng)計算得2.72m2根據(jù)計算采區(qū)初、后期通風情況屬于容易通風。</p><p>  第3章 粉塵災害防治</p><p><b>

94、;  3.1 粉 塵</b></p><p>  井下生產(chǎn)所產(chǎn)生的煤和巖石的細微顆粒統(tǒng)稱為煤礦粉塵。粉塵包含煤塵和巖塵兩類。井下煤塵主要來源于井下采掘工作面,此外煤炭運輸過程中轉(zhuǎn)載點、機頭機尾均產(chǎn)生煤塵;巖塵主要來源于井下巖巷及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直徑大于50μm的塵粒,在重力作用下會很快從氣流中分離出來,沉落于地面,此類粉塵稱為落塵。直徑在0.01-50μm范圍內(nèi)的塵粒,能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此

95、類粉塵叫做浮塵。浮塵對礦井空氣的污染和人體健康的危害最大,是礦井防塵的重點對象。</p><p>  粉塵的主要危害是能導致塵肺,有的粉塵與人的潮濕皮膚接觸時,有一些刺激作用,會引起皮膚發(fā)炎。</p><p>  塵肺病是因為長期、大量吸入微細粉塵而引起以肺纖維化為主的一種慢性職業(yè)病。煤礦塵肺病因吸入粉塵成分不同可分為:</p><p>  矽肺病:因吸入游離二氧化

96、硅含量較高的巖塵所引起的塵肺病。它是礦山的一種主要職業(yè)病,除了會使肺纖維化外,還會由矽酸引起肺部化學物理反應,應重點加以防治?;颊叨酁殚L期從事巖巷掘進的工人。</p><p>  煤矽肺?。阂蛭朊簤m和含游離二氧化硅的巖塵所引起的塵肺病?;颊叨酁閹r巷掘進和采煤混合工種的工人。</p><p>  煤肺病:因長期吸入煤塵所引起的塵肺病?;颊邽殚L期在井下從事采掘工作的采掘工人。</p&g

97、t;<p>  礦井生產(chǎn)中粉塵除了對人體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外,煤塵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發(fā)生爆炸。煤塵爆炸除破壞井巷、毀壞設備、傷亡人員外,爆炸同時產(chǎn)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嚴重地威脅礦井安全生產(chǎn)和人員的生命安全。但煤塵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p><p>  ①自身為爆炸危險性的煤塵。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煤塵的爆炸性必須通過國家授權單位進行鑒定。</p><p>  

98、②煤塵的濃度。懸浮在井下空氣中的煤塵只有達到一定濃度才可能爆炸,煤塵未達到爆炸下限濃度或超過上限濃度都不會發(fā)生爆炸。具體規(guī)定見表3-1。</p><p>  表3-1井下空氣中粉塵濃度要求一覽表</p><p> ?、鄞嬖谟幸鹪?。煤塵的引燃溫度一般為700-800℃,有時也可達到1100℃,引起煤塵燃燒或爆炸的高溫火源有:電器設備產(chǎn)生的電火花,電纜、電機車架線上的電弧,采掘機械工作產(chǎn)生

99、的沖擊火花,爆破時出現(xiàn)的火焰,井下火災以及瓦斯爆炸等。</p><p>  影響煤塵爆炸的主要因素有:煤塵的可燃揮發(fā)分,煤塵粒度,煤塵濃度,空氣中的瓦斯和氧含量,煤塵灰分(或混入的巖粉量),煤塵水分,煤塵硫分。本井所開采各煤層的煤塵具有爆炸性。</p><p><b>  3.2 防塵措施</b></p><p><b>  3.2

100、.1防塵措施</b></p><p><b>  防塵措施有:</b></p><p><b> ?、俨捎脻袷借弾r。</b></p><p> ?、谕L排塵和凈化風流。</p><p><b> ?、蹏婌F灑水。</b></p><p><

101、;b>  ④裝巖灑水降塵。</b></p><p> ?、輦€體防護,作業(yè)時必須人人堅持戴防塵口罩。</p><p> ?、薏删蚬ぷ髅鎴猿质褂盟谀?,在其回風巷內(nèi)按《規(guī)范》要求安設隔爆水棚。</p><p>  ⑦嚴格控制各種火源。各個采掘工作面、裝載點、卸載點、運輸、倉儲等產(chǎn)生粉塵的塵源地點,采用降塵、除塵、捕塵以及對沉積在巷道的浮塵進行。<

102、/p><p>  3.2.2采掘工作面除塵</p><p><b> ?、贊袷阶鳂I(yè)除塵;</b></p><p><b> ?、趪婌F灑水除塵;</b></p><p><b> ?、奂铀瞥龎m;</b></p><p> ?、芎瑝m空氣凈化裝置除塵(即水幕凈

103、化);</p><p> ?、菁訌妭€體保護,凡在回采、掘進工作面的人員,必須佩戴口罩。</p><p><b>  3.2.3井下消防</b></p><p><b>  水源的選擇</b></p><p>  井下消防用水在西風井井底(-90m標高處)建一200m3蓄水池,為各采區(qū)提供靜壓水。&l

104、t;/p><p><b>  水質(zhì)</b></p><p>  《煤炭工業(yè)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MT/T5014-96中要求的井下防塵灑水用水的水質(zhì)標準見表的規(guī)定,其碳酸鹽硬度應不超過6mg·e/L。該礦井水源井水質(zhì)滿足《煤炭工業(yè)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MT/T5014-96中防塵灑水用水水質(zhì)標準的要求。見表(3-1)</p><p>  表(3-

105、1)防塵灑水用水水質(zhì)標準</p><p>  供水方式、給水管路系統(tǒng)與設備</p><p>  水源取自消防水池,井下消防和灑水管路使用,由高水位自然壓頭給水方式。采用Φ100×4無縫鋼管由主斜井進入回風巷、采區(qū)平巷及井底車場。在井底車場的各機電硐室附近均設置三通閥門,供消防火使用。生產(chǎn)消防灑水泵:XBD4/30-125G/Z、Q=72-12b3/h。</p>&l

106、t;p>  H=0.42-0.37MPa N=22kw 380V 2臺。</p><p><b>  重點保護區(qū)域</b></p><p>  具體位置為:副井井筒車底車場,皮帶井機尾;變電所等機電硐室入口,爆破材料庫硐室、檢修硐室、材料庫硐室入口,掘進巷道入口,回風工作面進、回風巷口,膠帶輸送機機頭。</p><p><b>

107、  井下灑水除塵系統(tǒng)</b></p><p>  井下灑水除塵用水量680 m3/d;由各自蓄水池供水;井下消防灑水采用合流制供水管路,采用枝狀管網(wǎng);自井下消防灑水池接管,沿各自的進風巷順風流敷設至井下各用水點。管材選用無縫鋼管,采用快速接頭。</p><p> ?、倬陆o水栓設置位置</p><p>  運輸平巷每隔50m由同位置的消火栓接出一個DN2

108、5的給水栓;膠帶輸送機大巷、回風大巷、運輸及回風平巷每隔100m由同一位置的消火栓接出一個DN25的給水栓,不同位置時則單獨接出一個DN25的給水栓。濕式鑿巖機的引水管接給水栓。</p><p><b> ?、诰聡婌F裝置位置</b></p><p>  在井下綜采工作面采煤機組自帶內(nèi)、外噴霧裝置。配兩泵一過濾器,型號為:PBZ320/6.3A、Q=320L/min

109、、P=6.3Mpa;井下綜掘工作面煤巷掘進機自帶內(nèi)外噴霧裝置。配兩泵一過濾器,型號為:XRB50/15、=50L/min 、P=1.50Mpa;</p><p>  在集中煤倉、翻車機、裝車機以及膠帶輸送機、刮板輸送機、轉(zhuǎn)載機的轉(zhuǎn)載點等地點。</p><p><b> ?、劬嘛L流水幕位置</b></p><p>  回風平巷靠近出口及距工作面

110、50m內(nèi);裝煤點下風向15-25m處;膠帶輸送機大巷,工作面運輸平巷,掘進頭。</p><p><b>  3.2.4防爆措施</b></p><p><b>  減塵和降塵措施</b></p><p> ?、倜簩幼⑺?。煤層注水有淺孔注水、深孔注水、巷道鉆孔注水三種方法。礦井在不同時期的生產(chǎn)過程中,可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采取不同

111、的方法來減塵和降塵。</p><p><b> ?、诓煽諈^(qū)灌水。</b></p><p><b>  ③噴霧灑水。</b></p><p><b> ?、軋猿质褂盟菽唷?lt;/b></p><p> ?、萸宄鋲m?!兑?guī)程》規(guī)定,每一礦井必須有計劃地對井巷定期進行清掃、清洗煤塵、和

112、巷道刷漿。</p><p>  井下電氣設備及保護的選擇</p><p>  電氣設備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選型,井底車場開關柜選用一般型,采區(qū)電器設備選用礦用防爆型,下井電纜選用阻燃型電力電纜。井下電纜選用礦用不延燃橡套電纜。井下照明燈具均選用防爆型燈具。</p><p>  為防止井下靜電引起電火花,在井底車場設有主接地極,并利用電纜的接地芯線連接起來,形成一個

113、總接地網(wǎng),接地電阻小2歐。井下電機控制設備具有短路、過負荷、單相斷路和低壓保護,127v用電設備的控制器還具有漏電閉鎖功能。</p><p>  為防止井下電纜、變壓器等設備著火,下井電纜選用阻燃型電力電纜,井下電纜選用礦用延燃橡套電纜。井下變壓器選用隔爆干式變壓器。并分別配有過流,過負荷保護。</p><p>  井下電器設備在使用期間,必須經(jīng)常檢查設備的防爆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114、禁止井下帶電修理或帶電遷移電器設備。</p><p><b>  撒布巖粉</b></p><p><b> ?、賹r粉的要求</b></p><p>  1)可燃物質(zhì)含量小于5%。</p><p>  2)含有游離SiO2小于5%。</p><p>  3)不含有毒有害物質(zhì)

115、的混合物。</p><p>  4)巖粉必須全部通過50號篩孔,其中70%以上通過200號篩孔(篩徑0.074mm以下)。</p><p>  5)色淡白、鮮明、通常用石灰石制作。</p><p>  6)潮濕巷道應使用抗?jié)裥詭r粉;</p><p><b> ?、趯r粉量的要求</b></p><p&

116、gt;  在開采瓦斯煤層時,巖粉與沉積的煤塵混合后的粉塵中要求不燃物質(zhì)的含量應不小于80%。在開采高瓦斯煤層時,應不小于70%。該礦屬高瓦斯礦井,因此不燃物質(zhì)的含量按不小于70%計算。</p><p> ?、廴霾紟r粉地點的確定</p><p>  1)所有運輸巷和回風巷;</p><p>  2)當有和沒有煤層爆炸危險的煤層同時開采時,應在兩種煤層連接處撒布巖粉;&

117、lt;/p><p>  3)在有爆炸性煤塵經(jīng)常積聚的地點須經(jīng)常撤布巖粉;</p><p>  4)工作面上口、下口,須經(jīng)常撒布巖粉,但設有噴霧灑水地點或巷道潮濕,已使煤塵中水分大于12%的地區(qū)可以不撒布。</p><p>  5)撒布巖粉需將巷道所有表面,包括頂、底、幫都用巖粉覆蓋,撒布長度應大于300m,不足300m的巷道則全部撒布。</p><p

118、> ?、軒r粉散布方法和撒布周期</p><p>  1)人工撒布和壓氣撤布均可,撒布時人員必須站在風流上方。</p><p>  2)按照對巖粉量的使用要求:回風平巷距工作面0-40m范圍內(nèi),36h就要撒巖粉一次。運輸平巷1-3d就要撒巖粉一次。</p><p><b>  3.3 隔爆措施</b></p><p&g

119、t;<b>  3.3.1隔爆措施</b></p><p>  隔爆措施是把已發(fā)生的爆炸截住,不使其傳擴開來,以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nèi),使爆炸不致由局部擴大為全礦性的大災難。隔爆措施有設置巖粉棚、設置水棚、撒布巖粉、設置自動式防爆棚和隔爆水幕。</p><p>  3.3.2隔爆水棚(水袋)</p><p><b>  水棚的結(jié)構與選型&

120、lt;/b></p><p>  礦井設計采用使用方便、安裝簡潔的水袋作為礦井隔爆水棚,設計選用GBSD-80型水袋。分別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布置方式作為礦井的主要隔爆棚和輔助隔爆棚。</p><p><b>  水棚的計算與布置</b></p><p><b> ?、偎锏挠嬎?lt;/b></p><

121、p>  礦井在生產(chǎn)實施過程中,礦井必須根據(jù)水棚設置地點的井巷斷面計算水棚總水量、單架水棚水量、水棚架數(shù)及水棚區(qū)長度的計算等相關參數(shù)。</p><p><b>  1)總水量</b></p><p><b>  (3-1)</b></p><p>  式中 G--總水量,L;</p><p>

122、;  g-每m2巷道所需水量,L/m2;主要水棚按400L/m2,輔助水棚為200L/m2;</p><p>  s-巷道斷面積,m2。</p><p><b>  2)單架水棚水量</b></p><p>  Gn= (3-2)</p><p>  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