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里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藏品里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p><p>  【摘 要】哈尼族是一個勤勞、樸實、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民族。他們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自己的語言,彼此差異很大,不能互相通話。所有哈尼文化事象都與梯田農耕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哈尼族崇尚黑色,將黑色視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護色。哈尼族服飾所表現(xiàn)出不僅僅是簡單的御寒防風蔽身之物,它的精髓承載著極其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信息,體現(xiàn)了哈尼族婦女的勤勞和智慧。精湛的織繡

2、藝術及各類圖案的搭配,記錄了哈尼族千年的發(fā)展旅程。 </p><p>  【關鍵詞】哈尼族;尚黑;青色 </p><p>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作為自治州民族之一的州級自治地方,也是我國哈尼族居住最集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qū)之一。紅河州博物館作為一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目前擁有居住于境內的十一個世居民族服飾共計402件套。其中哈尼族服飾包含有哈尼、白宏、糯畢、糯美、奕車、臘米

3、、碧約、卡多、阿松、期第、西摩洛、哈歐、各和、豪尼、墮尼等十多個支系不同款式和裝飾共計102件套。服飾可謂千姿百態(tài)、色彩斑斕,濃縮民族了的歷史,突顯出民族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紅河州境內的哈尼族,主要聚居紅河南岸的元陽、紅河、綠春、金平等四縣,少量散居于紅河北岸的建水縣坡頭鄉(xiāng)及石屏縣的新城鄉(xiāng)和龍武鄉(xiāng)。黑色是哈尼族服飾的主色調,染料只有藍靛一種。哈尼族崇尚黑色,將黑色視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護色。哈尼族擅長種植棉花,各家都有木制的壓棉機、紡紗機和

4、織布機。因此,染織手藝是哈尼族婦女世代相傳的技藝,又是衡量女子聰明才智及其治家本領的重要尺度。 </p><p>  哈尼族婦女的服飾雖紛繁各異,但是其色彩審美、精湛的織繡藝術及各類圖案的搭配,同樣記錄了哈尼族千年的發(fā)展旅程。館藏哈尼服飾從不同的支系和居域差異來看,哈尼族婦女的衣著類型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p><p><b>  一、長衣長裙型 </b></

5、p><p>  這類服飾主要是碧約、阿松、卡多、墮塔等支系。其特點是上衣無領斜襟左衽,兩側腋下開叉,衣長及大腿中部。大多為寬松的大擺裙,長及腳后跟處??傮w裝飾相對較少,寬松、樸素、大方,主要流行于綠春、紅河等縣。 </p><p><b>  二、長衣長褲型 </b></p><p>  這類服飾主要是哈尼、墮尼、糯比、糯美、愛倮等支系。整體以黑色

6、為基本基調,其特點是上衣無領斜襟左衽,衣服長及大腿中部,有的更長,領口和袖口部位作特別的裝飾,褲子均為大襠寬管褲長,及腳后跟處,部分長褲褲腳部位采用貼布、繡花、釘花邊等工藝加以裝飾和加固。流行于紅河、元陽、綠春等縣。此類型頭飾最有特點。如:糯美支系,少女頭戴通頂?shù)墓掀ば∶?,在黑色底板的帽沿繡上紅、黃、藍、綠、白等花紋,并在帽頂沿邊鑲上相應色調的小線花9-11朵,然后在帽沿邊盤一根發(fā)辮,顯得鮮艷、活潑,辮子由頭發(fā)與長約1米的無數(shù)條黑線帶編

7、辮而成。而愛倮支系的婦女頭帕呈三角形,墜三條嵌銀泡并附彩線須得飾帶及黑線假發(fā)式。 </p><p><b>  三、穿短衣長褲型 </b></p><p>  這類服飾的有期弟、臘米、果覺、碧約、郭宏等支系。其特點是上衣無領長袖,斜襟左衽。外罩繡飾精美的對襟坎肩,坎肩衣襟作特別的裝飾,沿斜襟邊沿用花邊彩帶裝飾,同時用小銀泡釘成多個三角形,斜襟邊沿形成大型鋸齒狀銀泡。褲

8、子為大襠寬管褲,部分地區(qū)小腿上套繡飾華麗的護腳套。有些支系的衣服袖子色彩非常豐富。如:期弟服飾,袖口外側用絲線繡制一塊三角形彩色圖案,袖筒用16-20條藍黑相間的布條或者用黑、藍、黃、紅、綠、灰等多種顏色的布條拼接而成,拼接處均用彩線加以裝飾。 </p><p>  四、穿著短衣短褲型 </p><p>  這類服飾的主要有白宏和奕車婦女。奕車婦女的傳統(tǒng)生活服飾最為典型。奕車頭飾較為簡單,

9、年輕時戴自稱“帕從”的尖頂長尾白帽。隨著年齡增長,生兒育女之后,帽子的顏色逐步改為藍黑色。無論任何年齡階段,奕車女子從不在頭上加戴任何首飾,也不穿戴耳環(huán)。上身著自稱“雀巴”的無領短衣短袖斜襟衣,外罩自稱“雀龍”的對襟黑色上衣,雖釘有十多對布扣,但穿著時從不扣合。下身著超短型黑色短褲,長度只及大腿根部。 </p><p>  從年齡段來講,哈尼族婦女的衣著,無論何種類型,其樣式、色彩、質料、花紋等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

10、審美要求。一般來看,哈尼族童裝的特點是簡潔明快,符合兒童心理。衣飾上主要以動物的羽毛、狗牙、鷹嘴或銀幣作裝飾,給人的審美趣味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青年女子的頭飾最為鮮艷,飾物最多,主要以銀泡、銀幣、銀耳環(huán)為裝飾。女裝突出表現(xiàn)在面料的選擇上,出了基本的黑、青色布料外,還以灰、藍、紅、紫、黃等色彩裝點,衣服上再配上銀鏈梳子、銀泡、銀幣鏈、銀扣、銀手鐲、銀螺、銀魚、銀鏈腰帶等,使得姑娘華麗富貴、光彩奪目,充滿少女的青春氣息。已婚婦女則以藍黑

11、為主的樸素服裝,給人以莊重、樸素、實惠之感。 </p><p>  哈尼族男子衣著、頭飾相對單純,樸素大方,大多為緊身短衣,大褲襠長褲和黑布包頭。包頭有長短,長的6米左右,短的也有4米左右,用自織自染的土布做成。包頭的一端,以織布留下的紗布搓捻成無數(shù)線條,做成一束纓花。打包頭時按從左到右的順時針方向纏繞,在額頭上疊成層層疊疊的人字形,給人以莊重之感。上衣主要有無領斜襟右衽和短領對襟衣兩種款式。短領對襟衣俗稱普通衣

12、,褲子仍為大襠褲,不分正反面,稱為“扭襠褲”,以黑布條作系腰褲帶。男式領褂,亦稱坎肩,對襟、無袖,用自制的藏青色土布制作,前襟釘兩排銀紐扣,銀光閃亮,華貴大方,穿著時套在外衣的外面。哈尼男子服飾整體特征是上緊下寬,便于田間勞作。 </p><p>  所有哈尼文化事象都與梯田農耕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服飾不僅異彩紛呈,而且內涵豐富,不僅反映了本民族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民族歷史,農耕活動、圖騰崇拜、社會禮俗,而且也是

13、族人社會身份和角色的標識。它所表現(xiàn)出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御寒防風蔽身之物,它的精髓承載著極其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信息,體現(xiàn)了哈尼族婦女的勤勞和智慧。目前,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趨同化的影響,許多包含民族服飾在內的各民族特有的文化遺產面臨著消亡的危脅,面對這種危機,我們應積極地保護、宣傳和發(fā)揚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使世界人文環(huán)境、人類文化生活更加燦爛、美好。 </p><p>  作者簡介:羅晶(1969.1- ),女,云南省蒙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