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細胞白血病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液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什么叫粒細胞?,白細胞根據(jù)形態(tài)差異可分為顆粒(含有特殊染色顆粒)和無顆粒兩大類,含有特殊染色顆粒的細胞稱之為粒細胞。顆粒白細胞(粒細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顆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種顆粒白細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無顆粒白細胞包括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什么叫白血病?,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寺⌒园籽〖毎驗樵鲋呈Э?、分化障礙、凋亡受阻等機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大量

2、增殖累積,并浸潤其他組織和器官,同時正常造血受抑制。臨床可見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fā)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目  錄,一、概述,簡介二、臨床表現(xiàn),體征三、分型及分期四、實驗室檢查及其它檢查五、診斷與鑒別診斷六、治療七、病程與預后,概述:,慢粒是一種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增殖性疾病。其臨床特點是粒細胞顯著增多、脾明顯腫大、絕大多數(shù)病例(90%以上)具有慢粒的標記染色體—Ph染色體。慢粒起病及發(fā)展較緩慢,

3、大多死于急性變。年發(fā)病率為0.36/10萬。,簡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嚎梢陨谌魏文挲g的人群,但以50歲以上的人群最常見,平均發(fā)病年齡65歲,男性比女性更常見。大約占所有癌癥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臨床表現(xiàn):,,因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進展比較緩慢,所以很多病人沒有癥狀,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隨著疾病的進展,白血病破壞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潤器官,引起了明顯但非特異的癥狀。包含有:1.貧血:表現(xiàn)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或活動后氣促

4、等;2.反復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3.出血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齦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經(jīng)不規(guī)則出血等,由于血小板減少引起;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盜汗等。,CML巨脾,分型:,(1)典型慢粒,即ph1(費城一號染色體)陽性。(2)不典型慢粒,又稱Ph1陰性、患者一般年齡較大(中位年齡>65歲),脾臟輕度腫大。(3)幼兒型慢粒,發(fā)生于4歲以下幼兒或嬰兒的慢粒。,分期:,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5、進展緩慢,根據(jù)骨髓中白血病細胞的數(shù)量和癥狀的嚴重程度,分為三個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其中,大約有90%病人診斷時為慢性期,每年約3%至4%慢性期進展為急變期。,分期:,(一)慢性期   即穩(wěn)定期。此期對化療有效,部分患者可穩(wěn)定達10年以上?! ∪鐭o有效治療,則常死于并發(fā)癥,如白細胞淤滯、脾梗死或破裂、血栓或出血現(xiàn)象等。,分期:,(二)加速期   對通常化療抗藥;不明原因發(fā)熱、貧血、出血加重;脾臟進行性腫大;血小板進行性降低或

6、增高;外周血嗜堿粒細胞明顯增多;原始細胞在血中或骨髓中>O.10;出現(xiàn)Ph以外的染色體異常。 加速期可維持數(shù)月至數(shù)年。,分期:,(三) 急變期 此期臨床表現(xiàn)同急性白血病,具備下列之一者即可診斷:(1).原始細胞(I型+II型)或原淋巴細胞+幼淋巴細胞或原單+幼單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2).外周血中原始細胞+早幼粒細胞>30%(3).骨髓中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50%(4).

7、有髓外浸潤 慢粒急變通常為急粒變,少數(shù)可急淋變或急單核變。慢粒急性變預后差,常在數(shù)月內(nèi)死亡。,實驗室檢查及其它檢查,(一)血 象,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增多為慢粒特征,可高達(100-800)x109/L。白細胞分類可見到各發(fā)育階段的粒系細胞。原粒和早幼粒細胞很少,主要是中幼粒以下各階段細胞。嗜酸及嗜堿粒細胞均增高。血象的多樣化為慢粒特點。在早期,血小板多正常,部分患者增多。晚期血小板漸減少,并可出現(xiàn)貧血。,,可見桿狀核嗜中性粒

8、細胞(左上),分葉核嗜中性粒細胞(中央偏右),淋巴細胞(中央偏左),單核細胞(左下),嗜酸性粒細胞(右上),嗜堿性粒細胞(右下)和血小板(桿狀核嗜中性粒細胞右側(cè)的小藍塊)。,,,白細胞分類可見到各發(fā)育階段的粒系細胞。原粒和早幼粒細胞很少,主要是中幼粒以下各階段細胞。嗜酸及嗜堿粒細胞均增高。,慢粒外周血涂片,(二)骨髓象,骨髓中有核細胞顯著增多,而以粒系為主。其中主要為中、晚幼粒細胞及桿狀核細胞,原粒細胞不超過10%。嗜酸和嗜堿細胞也增

9、多。紅系細胞少,粒、紅比例增高。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晚期減少。,慢粒骨髓涂片,2017-93號,(三)中性粒細胞 堿性磷酸酶(NAP)測定,多數(shù)慢粒患者NAP缺如或降低,完全緩解時可恢復正常,復發(fā)時又下降。本試驗有助于區(qū)別類白血病反應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也可作為估計預后的指標。,(四)細胞遺傳學檢查,90%以上患者的血細胞中有一種異常的染色體,稱為Ph染色體,9號染色體長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號染色體長臂的斷裂點集中

10、區(qū)(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 Ph染色體陰性者比陽性者差。,診斷與鑒別診斷,(一)診斷 一般病例根據(jù)脾腫大及典型血象與骨髓象等不難做出診斷。對早期診斷困難或不典型慢 粒患者,應進行Ph染色體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二) 鑒別診斷 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腫大 如肝硬化、晚期血吸蟲病、黑熱病及淋巴瘤等均可有脾腫大。根據(jù)病史、血象及骨髓象不難鑒別。,診斷與鑒別診斷,(二) 鑒別診斷 類白血病反應

11、 類白血病反應多有原發(fā)病(如感染、惡性腫瘤等)的臨床表現(xiàn)。白細胞計數(shù)大多在(50-100) ×109/L以下。中性粒細胞常有中毒顆粒和空泡。主要鑒別要點是類白血病反應的NAP反應強陽性,而慢粒常為陰性。,診斷與鑒別診斷,(二) 鑒別診斷骨髓纖維化  慢粒尤其是晚期與骨髓纖維化的早期容易混淆。但骨髓纖維化的白細胞計數(shù)比慢粒低,大多不超過30xI09/L,血液中幼稚粒細胞百分數(shù)較低,NAP反應大多增高,紅細胞異形較明顯

12、,淚滴形紅細胞多見;骨髓活檢示纖維組織增生較明顯;Ph染色體陰性。這些特點有助于鑒別。,治 療,(一)姑息治療,目的是降低腫瘤細胞的負荷,但不能清除腫瘤細胞,只能達到血液學緩解。不能明顯地延長CML患者的生存期,Ph染色體持續(xù)存在。常用的藥物有羥基脲、馬利蘭、異靛甲等。,(二)針對Ph1陽性細胞的治療,目的是降低或清除Ph陽性細胞,達到細胞遺傳學的緩解,使Ph+細胞減少甚至消失。 能夠延長CML患者的生存期。

13、 常用的藥物有干擾素α、高三尖杉酯堿(HHT)、格列衛(wèi)等。,(三)根治手段--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毀滅患者的造血組織、免疫功能及白血病細胞。 移植入正常的HLA匹配的骨髓細胞,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清除殘留白血病細胞。,(四)其他,白細胞單采術 預防發(fā)生白細胞淤滯癥 化療后繼發(fā)高尿酸血癥,(五)急變期治療,可用急性白血病的化療藥物及方案治療,但療效較差,緩解率也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