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體檢ppt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山市婦幼保健院 兒保門診--李松,嬰幼兒健康體格檢查,培訓內容,體格發(fā)育評價方法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管理體重低下(中重度營養(yǎng)不良)管理兒童單純肥胖癥管理中度及以上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管理活動期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管理新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管理,嬰幼兒健康檢查,一、目的 1、宣傳科學育兒知識,指導家長做好 新生兒喂養(yǎng)、護理和疾病的預防 2、盡早發(fā)

2、現(xiàn)異常和疾病,并及時處理 或轉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一)健康體檢時間 1、嬰兒期至少4次,建議分別在3、6、8和12月齡;3歲及以下兒童每年至少2次,每次間隔6個月,時間在1歲半、2歲半和3歲;3歲以上兒童每年至少1次。健康檢查可根據(jù)兒童個體情況,結合預防接種時間或本地區(qū)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時間、增加檢查次數(shù)。 2

3、、健康檢查需在預防接種前進行,就診環(huán)境便于兒童先體檢、后預防接種,每次健康檢查時間不應少于5-10分鐘。,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二)健康檢查內容 1、問診 (1)喂養(yǎng)及飲食史:喂養(yǎng)方式,食物轉換(輔食添加)情況,食物品種、餐次和量,飲食行為及環(huán)境,營養(yǎng)素補充劑的添加等情況。 (2)生長發(fā)育史:既往體格生長情況。 (3)生活習慣:睡眠、排泄、衛(wèi)

4、生習慣等情況。 (4)患病情況:兩次健康檢查之間患病情況,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二)健康檢查內容 2、體格測量(1)體重 1)測量前準備:兒童脫去外衣、鞋、襪、帽。 2)測量方法:測量時兒童不能接觸其他物體。使用電子體重秤稱重時,待數(shù)據(jù)穩(wěn)定后讀數(shù)。記錄需出去衣服重量。體重儀記錄以千克(kg)為單位,至小數(shù)點后1位,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5、 (二)健康檢查內容 2、體格測量 (2)身高(身長) 1)測量前準備:3歲及以下兒童測量身長,3歲以上兒童測量身高。測量前應脫去鞋、襪、帽。 2)測量方法:測量身長時,兒童仰臥于量床中央,助手將頭扶正,頭頂接觸平板,兩耳在同一水平。測量者立于兒童右側,左手握住兒童膝蓋使腿伸直,右手移動足板使其接觸雙腳跟部,注意量床兩側的讀數(shù)應保持一致,然后讀數(shù)。,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6、 (二)健康檢查內容 2、體格測量 (2)身高(身長) 測量身高時,應取立位,兩眼直視正前方,胸部挺起,兩臂自然下垂,腳跟并攏,腳跟分開約60°,腳跟、臀部與兩肩甲間三點同時接觸立柱,頭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測量板與頭頂點接觸,讀測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數(shù)字,視線應與立柱刻度的數(shù)字平行。兒童身長(身高)記錄以厘米(cm)為單位,至小數(shù)點后1位。,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7、 (二)健康檢查內容 2、體格測量 3)頭圍 兒童取坐位或仰臥位,測量者位于兒童右側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將皮尺零點固定于頭部右側眉弓上緣處,經枕骨粗隆及左側眉弓上緣回至零點,使軟尺緊貼頭皮,女童應松開發(fā)辮。兒童頭圍記錄以厘米(cm)為單位,至小數(shù)點后1位。 4)囟門——取“菱形”邊與邊之間的距離。 5)胸圍——仰臥位,用軟皮尺水平測量兒童兩肩甲下角與兩乳頭一周的長度。,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

8、法 (二)健康檢查內容 3、體格檢查 1)一般情況:觀察兒童精神狀況、面容、表情和步態(tài)。 2)皮膚:有無黃染、蒼白、紫紺、皮疹、出血點、血管瘤。 3)淋巴結:大小、質地、活動度、有無壓痛。 4)頭頸部:有無方顱、顱骨軟化、前囟大小及張力,顱縫,有無特殊面容、頸部活動是否受限或頸部包塊。 5)眼:外觀有無異常,有無結膜充血和分泌物,嬰兒是否有無注視、追視。,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

9、容與方法 (二)健康檢查內容 3、體格檢查 6)耳和鼻:外觀是否異常,耳道有無異常分泌物。 7)口腔:有無唇腭裂、口腔黏膜有無異常;扁桃體是否腫大、膿點;乳牙數(shù)、有無齲齒及齲齒數(shù)。 8)胸部:胸廓外形是否對稱,有無漏斗胸、雞胸肋軟骨串珠、肋軟骨溝等,心臟聽診有無心律不齊及雜音,肺部呼吸有無異常。 9)腹部:有無腹脹、疝、包塊、觸痛,檢查肝脾大小。,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10、 (二)健康檢查內容 3、體格檢查 10)外生殖器:有無畸形、陰囊水腫、包塊、檢查睪丸位置大小。 11)脊柱四肢:脊柱有無側彎或后突,四肢是否對稱,有無畸形。 12)神經系統(tǒng):四肢活動對稱性、活動度和肌張力。,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二)健康檢查內容 4、輔助檢查 (1)血紅蛋白或血常規(guī)檢查:6-9月兒童檢查一次,1-6歲兒童每年一次。 (2)

11、視聽篩查 (3)其他檢查:尿常規(guī)、膳食營養(yǎng)分析。,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三)健康評價1、體格生長評價 (1)評價指標 體重/年齡、身高/年齡、頭圍/年齡、體重/身長和體質指數(shù)/年齡。 (2)評價方法 ① 離差法:五 等級劃分法、三等級劃分法 。 ② 曲線法:以兒童的年齡或身長為橫坐標,以生長指標為縱坐標制成曲線圖。,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12、 (三)健康評價1、體格生長評價 (3)評價內容 ① 生長水平:現(xiàn)狀→低體重、生長遲緩、消瘦。 ② 勻稱度:體重/身長→消瘦、超重、肥胖。 ③生長速度:體重/年齡、身長/年齡。(正常生長、增長不良、增長過速)2、心理行為發(fā)育評價。,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四)指導1、喂養(yǎng)與營養(yǎng) ①提倡母乳喂養(yǎng);②添加輔食、均衡膳食、注意食品

13、安全;③預防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超重/肥胖等常見營養(yǎng)性疾病的發(fā)生。 2、體格生長 告知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反饋測評結果。 3、傷害預防 4、疾病預防——積極按時預防接種。,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五)轉診 1、營養(yǎng)性疾病的管理對象:低體重、生長遲緩、消瘦、肥胖、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2、兒童心理行

14、為可疑或異常的兒童需進行登記并轉診; 3、傷害預防 4、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的,且無條件診治的應轉診。 (1)皮膚有皮疹,糜爛、出血點等,淋巴結腫大、壓痛; (2)頭圍過大或者過小、前囟張力過高、頸部活動受限或者異常包塊; (3)眼外觀異常、溢淚或溢膿、結膜充血、眼球震顫、嬰兒無注視和追視,4歲以上兒童視力篩查異常,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方法 (五)轉診

15、 4、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的,且無條件診治的應轉診。 (4)耳、鼻有異常分泌物; (5)聽力篩查未通過; (6)心臟雜音、心律不齊,肺部 呼吸音異常; (7)肝脾腫大,腹部觸及包塊; (8)脊柱側彎或后突,四肢不對稱、活動度和肌張力異常,疑有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 (9)外生殖器畸形、睪丸未降、陰囊水腫或包塊等。,嬰幼兒健康檢查,二、內容與

16、方法 (五)轉診 4、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的,且無條件診治的應轉診。 (4)耳、鼻有異常分泌物; (5)聽力篩查未通過; (6)心臟雜音、心律不齊,肺部 呼吸音異常; (7)肝脾腫大,腹部觸及包塊; (8)脊柱側彎或后突,四肢不對稱、活動度和肌張力異常,疑有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 (9)外生殖器畸形、睪丸未降、陰囊水腫

17、或包塊等。,thank you,(附1)體格發(fā)育評價方法,(一) 離差法(標準差法) 評價:用偏離標準差程度反映生長情況,可在不同人群間進行生長狀況的比較。采用中國九市兒童2005年體格發(fā)育參考值為標準,按年齡別體重、按年齡別身高/身長、按身高/身長別體重和年齡別頭圍等指標進行全面評價,判斷兒童體格發(fā)育水平。,(附1)體格發(fā)育評價方法,身高別體重(W/H):即每cm身高的標準體重。是判斷近期營養(yǎng)狀況的常用參數(shù),避免年齡別體

18、重、年齡別身高中矮胖、瘦高體型的誤導因素。消瘦:其體重<同性別、同身高參照人群值的均數(shù)-2個標準差,但≥-3個標準差為中度;<均數(shù)-3個標準差為重度。此項指標主要反映近期、急性營養(yǎng)不良。,(附1)體格發(fā)育評價方法,評價意義:隨年齡增長,兒童的體重曲線在正常范圍內呈上升趨勢,表示兒童營養(yǎng)狀況良好;若體重曲線在正常范圍以下,或體重曲線持平或下降,表示兒童存在營養(yǎng)不良或有潛在營養(yǎng)不良的危險因素;若體重曲線持續(xù)在正常范圍以上,表示可能有營養(yǎng)過剩

19、的趨勢。,(附2)高危兒管理要求,早期發(fā)現(xiàn)生長發(fā)育偏離,運動功能及神經系統(tǒng)障礙,對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中重度營養(yǎng)不良、單純性肥胖、中重度貧血、活動期佝僂病、先心病等高危兒童進行專案管理,對于無法確診病例及疑難病癥,應及時轉診上級醫(yī)療保健機構,以免形成永久性損害。并追蹤治療結局和將上級醫(yī)療保健機構轉回的兒童重新納入保健管理,做好記錄。,(附3)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管理,一、篩查標準1、胎齡未滿37周,出生體重低于2500g的早產兒。2

20、、出生體重低于2500g的足月新生兒。,(附4)早產兒矯正月齡,早產兒體檢過程中,必需矯正月齡,矯正月齡=出生后月齡-(40-出生時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寶寶,現(xiàn)已出生3個月,他的矯正月齡=3-(40-32)/4=1個月或矯正月齡=體檢日期-預產期。這時可將孩子的身高、體重和頭圍與正常嬰兒生長曲線表中1月齡進行比較。矯正月齡使用到孩子滿24個月(2歲)時。,(附5)營養(yǎng)素補充,1、鐵劑:出生后4周內開始補充,劑量為1-2m

21、g/kg.d元素鐵,直至12月齡。使用強化鐵的配方奶、母乳強化劑時,酌情減少鐵劑補充。2、維生素D:3個月內每天補充800IU/d,3個月后改為400IU/d。包括母乳、配方奶及其他食物中的含量。3、鋅:早產兒生長速度緩慢或吸收不良時,可補充鋅劑,每天補充1mg/kg.d,為了有利于吸收,口服鋅劑最好在飯前1至2小時。,(附5)營養(yǎng)素補充,4、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稱腦黃金,DHA是神經系統(tǒng)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成分,是大腦和

22、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對嬰兒智力和視力發(fā)育至關重要,早產兒按體重攝入 DHA40mg/kg.d,嬰幼兒按體重攝入 DHA20mg/kg.d。,一、篩查標準: 參考2005年中國九市兒童體格發(fā)育參照值標準,按年齡別體重低于同性別中位數(shù)減2個標準差或第三百分位數(shù)以下。,體重低下(中重度營養(yǎng)不良)管理,三、結案標準 經常規(guī)治療后,“按年齡別體重”數(shù)值大于等于均值減去兩個標準差(P3),或連續(xù)三次隨訪,生長曲線與正常參考

23、曲線平行或上升。,體重低下(中重度營養(yǎng)不良)管理,兒童單純肥胖癥管理,一、篩查標準:采用中國九市兒童體格發(fā)育2005年生長發(fā)育參照值標準中身高(身長)別體重或BMI標準。2歲以下,體重達到身高(身長)別體重中位數(shù)加2個標準差或以上為肥胖。 2歲以上,體重達到或超過同年齡同性別BMI(體重指數(shù) body mass index)參照值第95百分位數(shù)為肥胖。對可疑為病理性肥胖的兒童應進行相應的檢查進一步確診。,兒童單純肥胖癥管理,二、干

24、預㈠嬰兒肥胖1、提倡6個月以內純母乳喂養(yǎng),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至2歲或以上。2、6個月內的單純性肥胖兒童無需任何干預,至6個月時合理添加輔食。3、6-12個月的單純性肥胖兒童無需任何減重措施,合理添加輔食,避免過度喂養(yǎng)。,一、診斷㈡臨床表現(xiàn)2、活動期 骨骼體征:6個月,方顱、手(足)鐲、肋串珠、肋軟骨溝、雞胸、O或X型腿等體征。血鈣正?;蚪档?,血磷明顯降低,血AKP增高,血25-(OH)D、 1,25-(OH)2D 顯著降低。骨X

25、線:長骨干骺端臨時鈣化帶消失,干骺端增寬,毛刷狀或杯口狀,骨骺軟骨盤加寬>2mm。,活動期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管理,一、診斷㈡臨床表現(xiàn)3、恢復期 早期或活動期嬰兒經日光照射或治療后癥狀消失,體征減輕或恢復,血鈣、血磷、血AKP、血25-(OH)D、 1,25-(OH)2D逐漸恢復正常,骨X線片長骨干骺端臨時鈣化帶重現(xiàn)、增寬、密度增加,骨骺軟骨盤<2mm。4、后遺癥期 多見于3歲以后,因嬰幼兒期嚴重佝僂病,殘留不同程

26、度骨骼畸形。無任何臨床癥狀,骨X線和血生化正常。,活動期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管理,一、診斷㈡臨床表現(xiàn)VitD缺乏除骨骼病變外,還可影響其他組織器官,使運動發(fā)育延遲,如肌肉松弛、肌張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反復感染。兒童期維生素D缺乏可能與成人期慢性疾病有關,如糖尿病、哮喘、多發(fā)性硬化等。VitD缺乏高危因素、臨床癥狀與體征有助于診斷,確診需血生化、骨X線攝片。血清25-(OH)D是VitD營養(yǎng)狀況的最佳指標。,活動期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

27、病管理,骨堿性磷酸酶,骨源性堿性磷酸酶是由骨質中分泌出來,當骨頭中鈣鹽沉淀不足時,該酶分泌增多,骨中鈣鹽充足時就分泌減少,所以用來幫助檢查有無鈣吸收不足。骨堿性磷酸酶 參考值≤200單位/L檢測小兒血中骨源性堿性磷酸酶催化活性,籍以篩查或輔助診斷因鈣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骨鈣化障礙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代謝性骨病。骨堿性磷酸酶 參考值如下: 正常水平 ≤200u/L 預防水平 250u/L 醫(yī)療水平 3

28、00u/L,一、診斷㈢鑒別診斷 VitD缺乏性佝僂病需與其他非維生素D缺乏佝僂?。I性骨營養(yǎng)障礙、腎小管性酸中毒、低血磷抗VitD性佝僂病、范科尼綜合癥),內分泌、骨代謝性疾?。谞钕俟δ芙档汀④浌前l(fā)育不全、黏多糖?。┑辱b別。 兒童慢性腹瀉,肝膽胰疾病,服用抗癲癇藥物可影響VitD在體內的吸收、代謝、羥化,導致繼發(fā)性VITD缺乏,亦需鑒別。,活動期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管理,活動期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管理,口服困難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