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法切診。中醫(yī)學基礎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節(jié) 切 診,一、      脈 診,(一)脈診的部位寸口診法:寸口是指橈骨莖突內側的一段橈動脈。又稱“氣口” “脈口”1、先定關:以高骨(橈骨莖突)為標記2、再定寸、尺:  關前為寸  關后為尺,寸關尺與臟腑配屬的原理,(二)脈象的生理變異,1、與年齡、性別、形體有關: 年齡:越小脈越快(嬰兒120-140次/分) 體質:身高者脈長,身矮者脈短;瘦人脈浮

2、,肥人脈沉2、與精神情志有關:3、與季節(jié)、地理、氣候有關: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4、幾種生理變異:斜飛脈、反關脈,(三)病脈,1、浮脈、沉脈 2、遲脈、數(shù)脈3、洪脈、細脈4、長脈、短脈5、虛脈、實脈6、滑脈、澀脈7、弦脈、緊脈8、結脈、代脈、促脈,1、浮脈,【脈象特征】輕取即得,重按反減       舉之有余,按之不足崔氏《脈訣》:“浮脈法天,輕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薄对\宗三昧》:“浮脈者,下指即

3、顯浮象,按之稍減而不空”,脈位分類  浮脈,【臨床意義】主表證,亦主里虛(虛陽外越)脈理:1)主表證--外邪侵襲,人體正氣趨向于表,故脈浮2)主里虛--久病精氣衰竭,陰不斂陽,虛陽外越?!  叭锏弥畱獰o恙,久病逢之確可驚”二者的區(qū)別:表證脈浮但有根;里虛脈浮而無根,“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傷寒論》,浮緊--表寒浮數(shù)--表熱浮緩--傷風浮芤--傷暑,2、沉脈,【脈象特征】輕取不應,重按

4、始得     舉之不足,按之有余《瀕湖脈學》“如石投水,必極其底?!薄睹}訣匯辨》“有深深下沉之勢”《脈訣刊誤》“輕手于皮膚之間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間應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脈也?!?脈位分類  沉脈,【臨床意義】里證常見于下痢、浮腫、嘔吐、郁結氣滯等 沉而有力-里實:氣血內困于里;多因水、寒、積滯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潛,積滯則陽氣伏郁) 沉而無力-里虛:陽氣虛不能升舉,“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jié)疼,脈沉者

5、,附子湯主之。”《傷寒論》,3、遲脈,【脈象特征】脈來遲緩,一息不足4至(一分鐘不滿60次)《脈訣匯辨》:“往來遲緩,三至一息”《診家樞要》:“遲,不及也,呼吸之間,脈僅三至”,脈率分類  遲脈,【臨床意義】主寒證,亦主邪熱結聚里實證1)主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 實寒:寒邪凝滯,陽氣失于宣通 虛寒:陽氣虛弱失于溫運  凡陽虛不足,命門火衰者,多見遲而無力之脈。癥見畏寒泄瀉,腹痛喜按口吐冷涎等,脈率分類  遲脈,2)

6、亦主熱證:邪熱結聚,經隧阻滯多見于里熱實證。(陽明腑實證、腸傷寒、腦膜炎等)《四診抉微》“遲脈屬臟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若論其變,又有主熱之證治,不可不知。所以然者,以熱邪壅結,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脈反變遲矣?!薄秱摗贰瓣柮鞑。}遲,有潮熱者,……可攻里也,大承氣湯主之”“又如腦膜炎,常因腦壓增高,出現(xiàn)高熱、脈遲,須脈證合參,勿作寒論。以免誤診” 劉冠軍,4、數(shù)脈,【脈象特征】脈來急促,一息5-6至《瀕湖脈學》:“一

7、息六至,脈流薄疾”《脈訣啟悟》:“不似滑脈之往來流利,動脈之厥厥動搖,疾脈之過于急疾?!?脈率分類 數(shù)脈,【臨床意義】主熱證,亦主虛證 1)主熱證--因熱迫血妄行,故脈數(shù)凡外感發(fā)熱、胃熱、腸熱、肺癰、腸癰、瘡瘍、或陰虛火旺等均可見數(shù)脈《難經· 九難》:“數(shù)則為熱”《脈藥聯(lián)珠》:“凡數(shù)脈總由火毒” 2)主虛證--精血耗損,元氣虧虛,脈來虛數(shù)。多見于虛勞日久之人,5、洪脈,【脈象特征】脈形寬大,滔滔滿指,來盛去衰《診

8、家正眼》:“洪脈極大,狀若洪水,來盛去衰,滔滔滿指。”《瀕湖脈學》:“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脈理求真》:“洪脈既大且數(shù)”,脈的寬度分類 洪脈,【臨床意義】主熱甚(氣分熱甚)  里熱內盛,氣盛血涌故脈來洪洪大有力,此為太過,多為里熱熾盛,必伴見壯熱,煩躁,口渴,吐血,瘡瘍及暑熱汗出等?!秱摗罚骸按鬅┛什唤?,脈洪大者,白虎湯主之”《金匱要略》:“腸癰者……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不可下也。”,脈的寬度分類 洪脈,亦主虛

9、證:若洪大無力,則不主氣分熱盛,乃陰精耗竭,孤陽將欲外越之兆。凡久病氣虛,或虛勞、失血、久泄等病證,出現(xiàn)洪脈則為陰損陽散之危重證候。,6、細脈,【脈象特征】脈細如線,應指明顯,按之不絕《脈經》:“細脈,小大于微,常有,但細耳”《診家正眼》:“細直而軟,累累縈縈,狀若絲線,較顯于微”《瀕湖脈學》:“小于微而常有,細直而軟,若絲線之應指”,脈的寬度分類 細脈,【臨床意義】主氣血兩虛,諸虛勞損;主濕侵1)氣血不足,不能充盈脈道,則脈

10、來細而無力凡久病氣血虧耗,年邁體弱,失血,盜汗,自汗,陽虛畏寒,虛脹,泄瀉等,可見到細脈《脈訣刊誤》:“主血少氣衰”《傷寒論》:“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脈的寬度分類 細脈,2)主濕侵:脾虛濕盛或感受濕邪,濕邪阻礙脈道,故脈細 凡濕邪傷人,或內困脾胃,或留滯經絡,??梢姷郊毭}《金匱要略》:“太陽病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細者,此名濕痹”《診宗三昧》“濕痹腳軟,自汗失精,皆有細脈”,7、虛脈,【脈象特征】舉之無力,

11、按之空豁,應指松軟,是一切無力脈的總稱《脈經》:“虛脈,遲大而軟,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脈理求真》:“浮大而軟,按之不振,如尋雞羽,久按根底不乏不散”《三指禪》:“虛脈大而松,遲柔少力充”,。,脈力度分類 虛證,【臨床意義】主虛證 血虛不能充盈,氣虛不斂而外張 可見于久病虛勞、傷暑氣陰兩傷等《診家樞要》:“虛,氣血俱虛之診也,為暑,為虛煩多汗,為恍惚多驚”《三指禪》:“多因傷暑毒,亦或血虛空”,8、實脈,【脈象特征】應

12、指幅幅,舉按皆然      是一切有力脈的總稱《瀕湖脈學》“浮沉皆得大而長,應指無虛幅幅強”《診宗三昧》“實脈有力,長大而堅”《脈經》“實脈,大而長,微弦”,。,脈力分類  實脈,【臨床意義】主實證 邪盛正實,正邪相搏,氣血涌盛脈道充滿故實 凡邪氣有余,陽熱內郁所致高熱譫語,腑實便堅,三焦火盛,食滯脅痛等,皆可見實脈《傷寒論》“病人煩熱,……日晡所發(fā)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學正義》“實主火熱有余之證,或發(fā)狂譫

13、語,或陽毒便結,或咽腫舌強,或脾熱中滿,或腰腹壅痛……”,9、滑脈,【脈象特征】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應指圓滑《診家正眼》“滑脈替替,往來流利,盤珠之形,荷露之義”《脈經》“與數(shù)脈相似”,脈流利度分類 滑脈,【臨床意義】主痰飲、食滯、實熱諸證1)主痰飲:痰飲為陰滑之物,痰濕聚于體內,足使脈內陰液增加,血流如粒而現(xiàn)滑象《素問 脈要精微論》“滑為陰氣有余也”2)主食滯:宿食化熱,氣實血涌《金匱要略》“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當

14、下之,宜大承氣湯”3)主實熱:正盛邪實,氣血涌盛《傷寒論》“傷寒脈滑而厥者,有里熱,白虎湯主之”,脈流利度分類 滑脈,1)主婦人的孕脈:氣血充盛《景岳全書》“婦女脈滑數(shù)而經斷者,為有孕”《脈訣》“尺脈滑利,妊娠可喜,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別”2)見于正常人:滑緩為平人之常,多見于青壯年,尤以女性明顯《景岳全書》“若平人脈滑而和緩,此自營衛(wèi)充實之佳兆”,10、澀脈,【脈象特征】往來艱澀,如輕刀刮竹《瀕湖脈學》“

15、如雨沾砂,如病蠶食葉”《脈經》“細而遲,往來艱,或一止復來”,脈流利度分類 澀脈,【臨床意義】主傷精、血少、痰食內停,氣滯血瘀1)澀而無力--傷精、血少 多見于亡血,失精,閉經,死胎,或精冷陽萎  《金匱要略》“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診家樞要》“澀,為少血,為無汗,為血痹痛,為傷精”,脈流利度分類 澀脈,2)澀而有力--實證(痰食積滯、瘀血) 氣、血、食、痰阻礙脈道,脈行不暢 《金匱要略》“寸口脈浮而大,按之

16、反澀,故知有宿食” 主瘀血:凡胸痹、腹中積塊、癥瘕、痛經、經閉,及附件包塊、陳舊性宮外孕包塊等,可見之 《素問 脈要精微論》“澀則心痛”,11、弦脈,【脈象特征】:端直以長,如按琴弦《脈經》“按之如弓弦狀”《脈訣刊誤》“狀若箏弦,從直中過,挺然于指下,曰弦”《瀕湖脈學》“如張弓弦,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脈的緊張度分類 弦脈,【臨床意義】:主肝膽病、諸痛癥、痰飲、瘧疾等 弦為肝脈,為氣機不暢之象凡肝氣脅痛、腹痛、冷痹

17、、疝瘕、瘧疾等多見弦脈《傷寒論》“脈弦者,必兩脅拘急”《金匱要略》“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瘧脈自弦”《內經》“陽弦頭痛,陰弦腹痛”,12、緊脈,【脈象特征】脈形緊急,如牽繩轉索《脈經》“如切繩狀”《診家正眼》“緊脈有力,左右彈指,如絞轉索,如切緊繩”,脈的緊張度分類 緊脈,【臨床意義】主寒證、痛證、宿食 寒主收引,脈管內縮故緊 多見于寒邪內侵引起的傷寒發(fā)熱,頭痛咳嗽心腹

18、痛或脹滿,嘔吐瀉利,陰疝痃癖等《脈訣刊誤》“緊為寒為痛”《金匱要略》“緊脈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緊脈,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13、濡脈,【脈象特征】浮而細軟,如絮浮水《脈經》“極軟而浮細”滑伯仁“濡無力也,虛軟無力,應手散細,如棉絮之浮水中,輕手乍來,重手即去”《診家正眼》“必在浮候,見其細軟,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見也”,濡脈,【臨床意義】:主諸虛,又主濕 凡氣虛,自汗,身倦乏力,短氣等可見濡《診家樞要》:“

19、濡,為氣血俱足之候,為血少,為無血,為疲損,為自汗,為下冷,為痹”《略談色脈診》:“濡脈多為濕邪盛的反映,正因為濡脈主濕邪,所以凡患身體困倦,肌膚浮腫,以及瘡瘍癬疥等,脈來多濡,按如泥漿而不爽也”,14、促脈,【脈象特征】數(shù)而一止,止無定數(shù)《脈經》“促脈來去數(shù),時一止復來”《瀕湖脈學》“來去數(shù),時一止復來,如蹶之趣,徐疾不常”,,脈的均勻度 促脈,【臨床意義】主陽盛熱實 邪熱內盛,壅滯脈道,脈行不利《崔氏脈訣》“陽盛則促,肺癰

20、陽毒”《瀕湖脈學》“促脈惟將火來醫(yī),其因有五細推之,時時喘咳皆痰積,或發(fā)狂斑與毒疽”,15、結脈,【脈象特征】緩而一止,止無定數(shù)《傷寒論》“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脈訣刊誤》“脈來緩,時而一止,無常數(shù)”《診家正眼》“遲滯中,時見一止”,脈的均勻度 結脈,【臨床意義】主陰盛氣結 陰寒凝滯,心陽被抑 多見于氣結、血瘀、寒痰、飲食停滯、癥瘕積聚等《崔氏脈訣》“陰盛則結,疝瘕積聚”《診家樞要》“結……陰獨盛而陽不能相入

21、也,為癥結,為七情所郁”,16、代脈,【脈象特征】脈來一止,止有定數(shù),良久方來《脈經》“代脈來數(shù)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活人書》“往來緩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也”,脈的均勻度 結脈,【臨床意義】主臟氣衰微 1)臟氣衰微,無力繼續(xù),故脈歇止難復《診家正眼》“代主臟衰,危惡之候”“心疼奪食,脈三動一止,良久不能自還” 2)又主痛癥、七情驚恐、跌仆損傷“驚則氣亂”,第六節(jié) 脈象類比、相兼脈和真臟脈,一、相類脈比

22、較1、脈位類: ?。?、芤、虛、濡、洪 沉--沉、伏、牢、弱2、脈率類: 遲--遲、緩、澀、結 數(shù)--數(shù)、洪、滑、促,脈象類比、相兼脈和真臟脈,3、脈寬類: 大(粗)--大、虛、洪、芤、實 小(細)--細、弱、濡、弦4、脈力類: 虛--虛、弱、濡、微 實--實、弦、緊,二、按診,按肌膚 按胸脅  按脘腹,,1、按 肌 膚,辨寒熱肌膚熱而喜冷-陽證、熱證肌膚冷而喜溫-陰證、寒證察潤燥肌膚濕潤

23、-汗出或津液未傷肌膚干燥-無汗或津液已傷,,按 肌 膚,診腫脹水腫-按之凹陷不起氣腫-按之凹陷,隨之而起者審癰瘍陰證-按之腫硬不熱,根盤平塌漫腫陽證-按之高腫灼手,根盤緊縮,2、按 手 足,辨手足冷熱 俱冷-陽虛或陰盛 俱熱-陰虛或陽盛辨手掌冷熱 手足心熱-內傷發(fā)熱 麻疹患兒,中指尖獨冷-發(fā)疹,,3、按脘腹(胃脘、腹部),1、按胃脘2、按大腹 按之充實,痛而拒按,叩之濁音-實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