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弱視的治療原則,,弱視的定義,弱視在希臘文中有“視力遲鈍”的含義。國內(nèi)、外學者對弱視的定義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中華眼科學會全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1985、1995年提出弱視的大意是:眼部無明顯器質(zhì)性病變,矯正遠視力低于0.9。目前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弱視是指:在視覺發(fā)育的敏感期內(nèi),由于各種原因使眼內(nèi)、外部視覺環(huán)境發(fā)生異常,造成各級視細胞的有效刺激不足,從而導致單眼或雙眼矯正遠視力低于正常同齡兒童,伴有雙眼單視功能異常。,弱視的分類,(一)斜視性
2、弱視 患者有斜視或曾有過斜視,由于眼位偏斜而發(fā)生復視,為了解除或克服斜視所造成的復視,大腦視皮質(zhì)中樞就抑制由斜視眼傳入的視覺沖動。斜視眼的黃斑功能長期被抑制而導致弱視。這種弱視是斜視的后果,是繼發(fā)的,功能性的,因而早期適當治療,弱視眼的視力可以提高,但也有少數(shù)頑固病例,雖經(jīng)長期治療,視力改善不多。,弱視的分類,(二)屈光參差性弱視
3、0; 由于兩眼屈光參差較大,在兩眼黃斑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同或大小差別太大,融合困難,腦皮質(zhì)中樞只能抑制來自屈光不正較大的眼的物象,日久發(fā)生弱視。這種弱視是功能性的,經(jīng)過治療有可能恢復視力。如果早期矯正屈光不正有可能防止其發(fā)生。,(三)形覺剝奪性弱視 在嬰幼兒期,如有角膜混濁、上瞼下
4、垂、先天性白內(nèi)障,甚至不恰當?shù)恼谏w一眼,使得光線不能充分進入眼內(nèi),剝奪了該眼黃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機會,視功能發(fā)育受到抑制而發(fā)生弱視。這種弱視,不僅視力低下,而且預后也差。,弱視的分類,(四)屈光不正性弱視 多為雙側(cè)性。發(fā)生在沒有戴過矯正眼鏡的高度屈光不正者。戴合適眼鏡后,能使視力逐漸提高,但為時較長,一般需2~3年。,弱視的分類,,弱視的分類,(五)先
5、天性弱視 發(fā)病機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在出生后,視網(wǎng)膜或視路發(fā)生小出血而影響視功能的正常發(fā)育。有些繼發(fā)于眼球震顫,全色盲等。這種弱視預后不佳,兒童弱視的配鏡治療,大部分弱視兒童均為屈光不正性弱視和屈光參差性弱視,即使在斜視性弱視和先天性弱視中,亦有不少患兒存在屈光異常。因此矯正屈光,予以一個比較清晰的聚焦視網(wǎng)膜成像以改善黃斑區(qū)的功能,實是治療兒童
6、弱視的首要步驟。它可以矯正屈光不正以促進視功能發(fā)育,還可以減輕或消除眼位的偏斜,改善空間頻率的敏感度。,兒童弱視的配鏡治療,弱視兒童的配鏡種治療性配鏡和一般的光矯性配境完全不同。它必須以阿托品散瞳驗光的屈光度數(shù)為基礎(chǔ)(應以檢影為主、電腦驗光的數(shù)據(jù)為參考),參照弱視兒童的相關(guān)年齡和弱視的程度,扣除其生理性屈光范圍,考慮雙眼平衡,再結(jié)合實際試戴效果,才可設(shè)定配境度數(shù)。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和治療效果的進退,每半年或一年應作阿托品散瞳驗光復查屈光
7、度的改變,適時的更換相應的鏡片。,兒童弱視的配鏡治療,配戴矯正屈光不正的眼鏡:多數(shù)弱視患者存在各種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首先需要配戴矯正眼鏡,其配鏡原則如下:,配鏡原則,一、無斜視的弱視 按驗光結(jié)果,以矯正視力最佳為原則,根據(jù)屈光狀態(tài)、視力、年齡、給予配鏡處方。在試鏡基礎(chǔ)上,在獲得最佳視力的鏡片中進行篩選,遠視眼中可選其中較高屈光度鏡片,近視眼選較低屈光底鏡片。,配鏡原則,1、遠視:根據(jù)患兒年齡,扣除
8、其生理性遠視度數(shù)配鏡。例如:(1)年齡 4~5歲 驗光 +5.0DS 配鏡 +3.0DS或+3.50DS(2)年齡 6 歲 +5.0DS +4.0DS(3)年齡 5 歲 +5.0DS^+1.25DC*90 +3.50DS^+1.0DC*90 (4) 年齡 5歲 +5.0DS 三周復驗 +3
9、.50DS→0.2、+2.0DS→0.5(5)若年齡< 4歲,阿托品散瞳驗光,其遠視度數(shù)<+2.50DS者,一般不予配鏡,可隨訪觀察。,配鏡原則,2、高度遠視 最好配兩副眼鏡,足矯鏡用以訓練時戴和近用;平時戴鏡度數(shù)則以扣除相關(guān)年齡的生理遠視度數(shù)來配。如:驗光+8.0DS,配鏡:訓練或近用取+8.00DS,平時戴+6.50DS。若矯正視力< 0.1,首次配鏡應予足矯,配鏡+8.0DS,每1~2個月復
10、查,6個月根據(jù)視力的進步,另配一副扣除生理屈光度(如減去2.0D)平時戴用。高度遠視戴鏡者在眼球轉(zhuǎn)動或上下視時,視線會偏離鏡片光學中心而產(chǎn)生三棱鏡效應,易致視疲勞和不適應。因此,兩眼鏡片光學中心距離最好取看遠和看近時的平均值。,配鏡原則,3、屈光參差 兩眼眼球相差在3.0DS以上,或者散光相差> 2.0DC,則應認為有屈光參差。,配鏡原則,如:(1)驗光:右眼 +2.0DS 左眼 +5.50DS^
11、+0.75*90 配鏡:①右眼 +1.0DS 或② 右眼 平光(遮蓋) 左眼 +4.0^+0.50*90 左眼 +5.0^+0.50*90(2)驗光:右眼 +1.50DS→1.2 左眼 +7.0DS→0.2 配鏡:右眼 平光 左眼 +6.0DS或+6.50DS,配鏡原則,若不遮蓋右眼,雖不會引起復視,但因左眼視功能被右優(yōu)勢眼所抑制,實際上左眼的戴鏡
12、不起效應,不能引起興奮刺激作用。,配鏡原則,4、散光 順規(guī)與斜軸散光在配鏡時應稍減度數(shù),一般取低矯到最好視力,對于較高散光度數(shù)更應在第一次配鏡時予以適度降低。例如:(1)4~5歲 驗光 +1.50DS^+1.00DC*90 配鏡 +0.75DC*90(2)4~5歲 +4.0DS^+2.50DC*90 +2.50DS^+2.0DC*90(3)4~5歲
13、 +3.50DS^+1.50DC*65 +2.00DS^+1.25DC*65(4)逆規(guī)散光應予足配或第一次稍低配,待適應后再予調(diào)整。如: 驗光+2.0DS^+3.5DC*180、配鏡+0.50DS^+2.50DC*180,待3~6個月后,再換鏡 +0.50DS^+3.50DC*180 驗光 +1.0DS^+2.0DC*180、配鏡 +2.0DC*180或+1.75DC
14、*180。,配鏡原則,5、近視 兒童的近視性弱視一般都是病理性近視,應及早診治,并因其近視程度發(fā)展較快,可以早在2歲前就予以阿托品散瞳驗光配鏡矯正。起初,它常以混合性散光的形式出現(xiàn),以后轉(zhuǎn)為復性近視散光,且散光度數(shù)較大,它往往與先天性弱視同存或與其他先天性眼病同存,可有明顯內(nèi)斜。因此,配鏡矯正僅為其治療的第一步,應考慮有其它治療的配合。 第一副鏡片可以配得稍淺,以使患兒能適應肯戴,若短期內(nèi)患兒戴鏡適應好,即應改為足矯。以
15、后應每隔半年或一年作阿托品散瞳復驗,予以基本足配。,配鏡原則,二、伴內(nèi)斜視的弱視 首次配鏡要給予足度鏡矯正,配鏡后要定期復查視力,每半年至1年重新散瞳驗光1次。調(diào)節(jié)性內(nèi)斜視在維持眼位正、視力好的情況下酌情減低球鏡片,通常1年減少1D;部分調(diào)節(jié)性內(nèi)斜視或非調(diào)節(jié)性內(nèi)斜視再次驗光時應適當減少遠視度數(shù),避免出現(xiàn)調(diào)節(jié)麻痹。,配鏡原則,調(diào)節(jié)性內(nèi)斜視常與看近時過度調(diào)節(jié)有關(guān),因此對中度以下的遠視,原則上應予以足矯。高度遠視者,若矯正視力&l
16、t;0.1,可足矯或稍減去部分生理性遠視度數(shù);而低度遠視者則除應予足矯,還應考慮其弱視是否另有原因。如:1、年齡4~5歲 驗光 +4.50DS 配鏡 +4.0DS或+4.50DS2、年齡 6歲 +8.50DS +8.0DS或+8.50DS3、年齡4~5歲 +8.0^+1.0*90 +7.50DS^+0.75DC*90或+8.
17、0DS^+0.75DC*90,配鏡原則,三、伴外斜視的弱視 學齡前兒童,如遠視度≤+2.50D,且對視力影響不大,可暫不配鏡。超過+2.50D時應獲得最后矯正視力較低度數(shù)處方,但一般減少不超過1/3。如果屈光不正為近視性,按散瞳驗光結(jié)果給鏡。 遠視者應給最好視力的最低度數(shù),學齡前兒童外斜弱視≤+2.50DS則一般不予配鏡,近視者應予最好視力的較高度數(shù)。,配鏡原則,如外斜10度:1、年齡 5~6歲
18、 驗光 +4.0DS 配鏡 +2.0DS2、年齡5~6歲 -1.0DS^-2.50DC*180 -1.0DS^-2.0DC*1803、年齡5~6歲 -1.0DS^-2.50DC*90 -1.0DS^-2.50DC*90,配鏡原則,四、帶有散光的弱視 原則上不予增減,按實際結(jié)果處方。
19、對高度遠視散光與近視散光,可酌情減量。應半年至1年驗光1次,根據(jù)屈光狀況、斜視度及矯正視力情況的變化而變換眼鏡度數(shù)。,配鏡原則,配境后隨訪復診 配境后一個月應復查戴鏡效果,以后每隔3~6隔月復查,必要時可作適當調(diào)整。隨訪中應注意雙眼矯正的屈光度平衡,注意因戴足矯鏡而引起的外斜。要考慮到患孩戴鏡的幾種不適應可能性:1、驗光不準,或處方時換算差錯;2、鏡片安裝位置不合適,或鏡架變形;3、鏡片光學中心制配不準確。,配
20、鏡原則,注意: 輕度和中度弱視兒童經(jīng)配境矯正屈光后,視力有逐漸恢復正常的可能;而高度遠視和混合散光者則除戴鏡矯正屈光,還必須進行綜合訓練治療。,遮蓋法在兒童弱視治療中的應用,遮蓋療法的作用機理:1、通過遮蓋,暫時壓抑優(yōu)勢眼(或健眼、主導眼),可給弱視眼有用眼機會,并給以適當?shù)牧夹源碳ぁ?、減緩或消除來自優(yōu)勢眼對弱視眼的長期抑制,使之再興奮起來,從而提高視力。3、有助于調(diào)整和建立雙眼正常的視網(wǎng)膜對應,逐步恢復雙眼視功能。,遮蓋
21、法在兒童弱視治療中的應用,遮蓋療法的應用概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臨床醫(yī)生的個人經(jīng)驗。依據(jù)弱視程度、患兒年齡和患兒對遮蓋健眼的耐受性來選定具體方法。多應用優(yōu)勢眼的完全遮蓋和不完全遮蓋(每天遮蓋數(shù)小時或鏡片貼半透明薄膜)。若為雙眼程度不等的弱視,在特殊情況下也可考慮雙眼交替遮蓋法,但雙眼遮蓋的強度與時間應有不同。若雙眼弱視的程度相仿,則一般不予遮蓋,弱視程度相仿的雙眼作等比例的交替遮蓋并不恰當。反轉(zhuǎn)遮蓋法(蓋弱視眼)雖也有提出應用,希
22、望能抑制弱視眼的旁中心注視,但相反地,反遮蓋法經(jīng)常不能轉(zhuǎn)變注視性質(zhì),有些患兒甚至使弱視眼更加難治。[1],遮蓋法在兒童弱視治療中的應用,三歲以下的弱視患兒必須慎用遮蓋療法:3歲遮3天放1天;4歲遮4天放1天;5歲遮5天放1天;6歲遮6天放1天。 療法的療效與患兒的年齡、最初的視力程度、屈光的程度,以及患兒對遮蓋的配合密切相關(guān)?;純耗挲g越小,所需的遮蓋時日就越短,療效也就越好。若治療晚了,遮蓋就長,且
23、療效也不太理想。 單眼斜視性弱視,斜視明顯且恒定時,以完全遮蓋為好,并應早期實行。而交替性斜視因較少發(fā)生異常視網(wǎng)膜對應,故不必早期遮蓋,且以部分遮蓋為好。 在遮蓋治療期必須密切隨訪,以便觀察療效和調(diào)整治療方案。若發(fā)現(xiàn)優(yōu)勢眼視力下降,應即停止遮蓋。,,遮蓋療法的時間選擇 遮蓋療法雖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但弱視患兒對遮蓋健眼(或優(yōu)勢眼、主眼)、單獨使用視力
24、很差的弱視眼,會感到極不習慣,難以適應,明顯地影響患兒的生活與學習,因此用健眼偷看時有發(fā)生。再加上幼兒園或小學里周圍小朋友的好奇舉止與言論,也會給患兒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使遮蓋療法難以真正實施,影響療效。有些敏感的弱視患兒甚至可以引發(fā)精神癥狀。因此,對患兒家長介紹弱視遮蓋的相關(guān)知識,靈活安排遮蓋強度和減少遮蓋時間,以求換取患兒、家長、老師的合作。為此,對每天的有效遮蓋時間、一周的遮蓋量、遮蓋方法、總的療程等等作些探討。對確實是因依從性差致
25、遮蓋失敗者,應及時發(fā)現(xiàn),另作他法醫(yī)治。,遮蓋法在兒童弱視治療中的應用,,1、遮蓋療法的時間——效應關(guān)系雖非十分明確,但若采用完全遮蓋,多傾向于首選全日遮蓋,適用于學齡前兒童,以求弱視眼很快達到較好的視力。對于已上學的弱視兒童最好選用依從性的遮蓋,在確定一周內(nèi)總遮蓋時間的前提下,可有家長和患兒來選擇每天的遮蓋時間。,如每周35~40小時的總遮蓋時間,可分解為:5~6小時/天×7天8~9小時/天×4~5天4小時/天
26、×5天,再加上周六和周日8~10小時/天。[2]Moseley (1997)[3]認為每天遮蓋時間至少>1小時方有效。Flynn (1998)[4]認為全日遮蓋和短時遮蓋的療效沒有區(qū)別。,,7.Cllary (2000)[5]全日遮蓋(每天≥8小時,建議8~12小時)比短時遮蓋(每天<7小時,建議2~6小時)視力提高要快,但總遮蓋量不足200小時者,未見區(qū)別。 8.美國兒童眼病研究小組(Pediatie Eye
27、 Disease Investigater Group)(2003)[6]采用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將419名樣本,按遮蓋時間分6~8小時和>10小時兩組;將視力分為20/40~20/60和20/80~20/100兩組。結(jié)果顯示:20/80~20/100視力的弱視組,其長時遮蓋比短時遮蓋的視力要提高要快:但6個月后二者的視力改善程度沒有區(qū)別。兩組均不受年齡和弱視程度的影響,卻與遮蓋的依從性密切相關(guān)。,,9.PEDIG(2003)[7
28、]:中度弱視189名(3~7歲)隨機分成二組:95人每天遮蓋2小時;另組94人,每天遮蓋6小時,治療4個月,二組的視力提高程度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10.Dorey(2000)[8]:39例弱視兒童遮蓋療法門診觀察9個月無效,均因患兒不耐遮蓋健眼而失敗。作者把他們?nèi)杖氩》?,強制遮蓋三周,結(jié)果31例有效。11.即使遮蓋使弱視眼視力提高到20/20,仍有46%患兒的視力可以繼續(xù)提高。,,12.劉家琦(1997)[9]:遮蓋主眼必須徹
29、底,每天遮1~2小時很少起作用。13.總遮蓋時間 理想、統(tǒng)一的總遮蓋時間尚無統(tǒng)一的標準。(1)1997年美國眼科學會建議[10]:健眼遮蓋不少于日間3/4的前提下,一般按每歲增延遮蓋一療程(1療程為3個月)。(2)Hiscox (1992)[11]:總遮蓋時間200~500小時者占48%,>500小時者占28%。(3)Lithander (1991)[12]、Clery(2000)等觀察遮蓋初3~6個月效果最好,總遮蓋時
30、間400小時,過分延長,療效不見更好/,,14.終止遮蓋的時間選擇1、視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再繼續(xù)3個月仍無效者。2、遮蓋訓練一般到7歲可止,但對重度弱視者可延長到9~10歲,甚至更大。3、劉家琦(1999)[13]認為當遮蓋治療使患兒弱視眼視力獲最好時,可改全日遮蓋為部分遮蓋,每天打開主眼時間逐漸由2小時增加到8小時,到全日不遮。終止時間約為9歲。但9~13歲組最后獲得≥1.0視力者仍可達46%。3、若按遮蓋3個月為一療程,則
31、應以3個療程結(jié)束為宜。[14]4、對屈光參差性弱視,在綜合訓練配合下,遮蓋時間可延續(xù)到3年。,遮蓋療法強度的選擇,1、遮蓋療法所呈現(xiàn)的劑量——效應關(guān)系與弱視類型無關(guān),但年齡影響較大。<6歲的療效較好,且在頭6周至6月效果最好,視力可提高到85%。劑量效應在遮蓋160小時內(nèi)呈線性關(guān)系。6個月后為平臺期。 2、完全遮蓋:用特制的黑眼罩直接貼在眼前,不讓光線入眼,為遮蓋最強度,用于重度弱視。但弱視為形覺剝奪影響視功能發(fā)育,并非
32、光線感覺障礙。因此,應強調(diào)全遮,而不一定要黑色無光。 3、次完全遮蓋:把眼罩串在眼鏡架上,不直接貼著眼瞼。多用于中度弱視。 不完全遮蓋:用半透明的塑料片或貼片或一定屈光度的鏡片,使健眼的視力降低到低于弱視眼的視力。,遮蓋效果鞏固問題,1、弱視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治療康復,均經(jīng)歷一個視功能的發(fā)育過程,在此期間有進步與反復的可能。已見明顯療效且已有較長的療程者,可以降低遮蓋強度和減少遮蓋時間,但不能一下終止??砂才胖餮勖?/p>
33、天先打開2~4小時,再后每隔一個月逐漸增加打開的時間。 2、健眼鏡片貼薄膜:薄膜的透明度逐步增加,以對應于弱視眼的視力。 3、在弱視眼的視力逐漸提高時,應同時注意其他指標的進步,如眼位、注視性質(zhì)、立體視和空間頻率的檢測等。,弱視兒童治愈后脫鏡指標,脫鏡的標準應符合以下四項指標或無遠視散光符合以下三項指標者:1.雙眼裸遠近視力≥1.0半年以上,視力不下降或沒有降至1.0者。2.眼位:正常 3.遠視屈光度≤+3.00DS 4
34、.遠視散光度≤+1.25DC,臨床常用弱視訓練介紹,,——CAM法,最佳適應癥為中心注視性弱視及屈光不正性弱視。大腦視皮層中樞對空間頻率有高度的對比敏感性??臻g頻率越高越能刺激視皮層中樞細胞,使其活動反應增強。CAM視覺刺激法,用不同頻率的黑白條柵作為視覺刺激源,使弱視眼在各個方位上既受到不同空間頻率的刺激,又受到有對比度的光柵刺激,使視覺中樞細胞增強發(fā)育并提高視力。,,用患兒能識別的最高空間頻率的條柵(條柵越細,空間頻率越高。)作為
35、閾值。平日無須蓋眼,治療時遮蓋主眼。接通電源使條柵盤旋轉(zhuǎn),令患兒用弱視眼在有圖案的塑料盤上描畫,每次7分鐘(時間到儀器自動停止),每天一次或每周2~3次。開始時可以頻繁些,隨著視力的提高逐漸延長治療時間間隔直到每周一次。在間隔期間也無需遮眼,一般做8~10次后視力可以提高。本療法簡便,療程短,平日無須遮眼,患兒和家長能積極配合,治療時的描畫尤為兒童欣賞,故多能完成弱視療程。,——空間頻率刺激,使用電腦軟件模擬在不同空間頻率的條柵或是棋盤
36、格背景下的視覺刺激訓練,作用機理、使用方法、療效與CAM法類似。每次治療7分鐘。,——多頻多色光交替閃爍,主要用于屈光參差性弱視、屈光不正性弱視?,F(xiàn)代電生理研究表明,視覺傳遞有多種通道,其中傳遞黃斑部視沖動的X-視通道主要由視錐細胞組成,專司晝光覺和色覺,對色光極為敏感;傳遞周邊部視沖動的為Y-視通道,主要由視桿細胞專司暗光覺。如果當X-視通道和Y-視通道同時開放時,Y-視通道對X-視通道產(chǎn)生了競爭性抑制,就形成弱視。利用紅、綠、黃三
37、色光交替閃爍刺激,使感紅、感綠、感黃視錐細胞興奮,增加X-視通道的沖動輸出量,消除Y-視通道的抑制作用,激活視覺系統(tǒng)促進視覺發(fā)育。每次治療15分鐘,時間到儀器自動停止。,——光刷治療,主要用于旁中心注視弱視,異常視網(wǎng)膜對應治療。瞬時海丁格刷原理。當通過旋轉(zhuǎn)的蘭色偏光片注視強光時,即形成刷狀效應。眼睛的中心凹是視覺最敏感區(qū),光刷效應只出現(xiàn)在黃斑中心凹上。每次治療10分鐘,時間到儀器自動停止。,——每日精細訓練家庭作業(yè),一般在家中家長監(jiān)督
38、下完成,包括穿珠、插板、穿針等。如每條線200個珠子,每塊板300孔、穿針每次100~200次。另外還有描紅、繡花等。視力≤0.2完成插板時間35~45分鐘;完成穿珠時間25~35分鐘;視力0.25~0.4 完成插板時間25~35分鐘;完成穿珠時間20分鐘。;視力0.4以上,完成插板時間15~25分鐘;完成穿珠時間15分鐘。,注意事項:,使用弱視治療或雙眼單視功能訓練前,由眼科醫(yī)師進行常規(guī)檢查,排除器質(zhì)性病變,明確弱視診斷,根據(jù)注視性質(zhì)
39、、弱視性質(zhì)和屈光狀態(tài)制定治療方式和療程。單眼弱視單眼治療,雙眼弱視(程度相近或相等)交替治療。治療期間要注意用眼衛(wèi)生,防止用眼過度疲勞;克服長時間玩游戲,近距離看書、看電視等不良習慣。,,要求患兒描圖時注意力集中,周圍環(huán)境應該保持安靜,可以更換畫板或治療方式(如改CAM為VEP自率刺激)以提高患兒的治療興趣。重度弱視使用空間頻率較低的(寬)光柵,當轉(zhuǎn)為中度、輕度弱視時,換為空間頻率較高的(窄)光柵,視力越好使用空間頻率越高的光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弱視的配鏡原則
- 弱視的定義及治療
- 弱視的研究及治療
- 弱視的診斷與治療
- 電腦弱視治療軟件的研發(fā)及其治療兒童弱視的臨床觀察.pdf
- 斜視弱視中的驗光配鏡原則
- 弱視治療ppt課件
- 重度弱視治療方法
- 弱視的神經(jīng)基礎(chǔ)及其治療
- 弱視視網(wǎng)膜厚度和弱視治療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弱視治療儀的研制.pdf
- 針刺治療弱視的療效觀察.pdf
- 弱視治療儀比較分析
- 屈光性弱視治療中的雙眼視重建
- 探討弱視的視感知覺治療療效.pdf
- 遠程弱視治療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與實現(xiàn).pdf
- 增視湯治療弱視的臨床觀察.pdf
- 明目合劑治療小兒弱視的臨床觀察.pdf
- 最新兒童網(wǎng)絡弱視治療介紹
- 弱視規(guī)范化診斷與治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