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梅毒、乙肝母嬰傳播綜合干預,梅毒概述,由蒼白螺旋體所引起的一種慢性經(jīng)典性病。 可以侵及大部分的組織器官,并產(chǎn)生多種多樣的癥狀和體征 。 也可以多年無癥狀而呈潛伏狀態(tài) 。 一、二期有極強的傳染性。 三期對內(nèi)臟器官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嚴重的破壞。,梅毒概述,傳染方式:性接觸傳播占95% 多數(shù)通過性交直接接觸傳染,因此感染部位一般為生殖器 少數(shù)通過接吻、哺乳、輸血、接觸污染的衣物、毛巾和醫(yī)療器械等 異性、
2、同性、邊緣性行為,梅毒概述,傳染方式:母嬰傳播途徑 在妊娠任何階段,梅毒螺旋體均可通過胎盤傳染梅毒,也可通過產(chǎn)道傳染胎兒 病期>2年,未經(jīng)治療者,雖已無性傳播,但妊娠時仍可傳染給胎兒,病期越長,傳染性越小 早期梅毒的母親發(fā)生流產(chǎn)、死產(chǎn)、胎兒先天性梅毒或新生兒死亡率高于晚期梅毒的母親,梅毒的流行病學史,傳染方式:血液途徑 輸血、血液制品、吸毒、紋身、醫(yī)源性傳播,梅毒分期,梅毒 分 期,,,,胎傳性梅毒(先天),獲
3、得性梅毒(后天),,,,,,,,晚期梅毒(病程>2年),早期梅毒(病程<2年),早期先天梅毒(<2歲),晚期先天梅毒(>2歲),,,,,,,,,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早期潛伏梅毒,三期皮膚、粘膜、骨骼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經(jīng)梅毒,晚期潛伏梅毒,皮膚、粘膜、骨骼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經(jīng)梅毒,潛伏梅毒,,,,影響梅毒母嬰傳播的因素,未經(jīng)治療的孕婦和感染梅毒的時間有關: 未經(jīng)治療的一期,二期梅毒母嬰傳播機會超過80% 早期潛伏梅毒的傳播機會較有
4、癥狀的梅毒稍弱晚期潛伏及三期梅毒傳染性極少和PRP滴度有關:1:8及以上危險性大 和治療時間有關:孕28周前單劑量芐星青霉素G 240萬單位可有效預防先天梅毒 (Morse SA, et al.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AIDS.P721, Watson-Jones et al, JID 2002; 186: 940-947 ),影響梅毒母嬰傳播的因素,妊娠合并梅毒大多為
5、潛伏梅毒,沒有臨床表現(xiàn),只能通過血清學診斷篩查發(fā)現(xiàn),影響梅毒母嬰傳播的因素,孕婦梅毒篩查、管理的重要性 婚前及產(chǎn)前梅毒篩查是預防先天梅毒的兩道重要的防御線 實行健全的傳染源追蹤、足夠的產(chǎn)前保健、合理的梅毒篩檢和對妊娠梅毒進行規(guī)范的治療及隨訪, 可以防止90 %以上的先天梅毒發(fā)生,影響梅毒母嬰傳播的因素,孕婦梅毒篩查的重要性 對所有孕婦應在孕早期或第1次產(chǎn)前檢查時常規(guī)行梅毒血清篩查 在梅毒高流行區(qū)或
6、高危人群, 推薦在妊娠初3個月內(nèi)和妊娠末3個月各作1次血清學檢查,妊娠梅毒診斷,病史、臨床癥狀、體檢、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 各期梅毒臨床表現(xiàn)不同,應注意感染史、婚姻史、妊娠史、生育史等。每個妊娠婦女必須在妊娠早期檢測是否感染。 梅毒潛伏期10-90d,多數(shù)在6周,梅毒感染時間不足2-3周者,血清學可以是陰性,所以高危者應在孕早期、孕28周和分娩前復查。 孕婦梅毒初篩試驗陽性者,必須作確診試驗,如為陽性,立即給予青霉素治療。
7、如初篩試驗陽性, 確診試驗陰性,無臨床表現(xiàn),則考慮梅毒血清學假陽性,4周后復查。,妊娠梅毒診斷,對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或無神經(jīng)癥狀,但經(jīng)治療后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長期異常的病人,要進行腦脊液檢查,除外神經(jīng)梅毒潛伏梅毒: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確診試驗(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 HIV合并潛伏梅毒者應常規(guī)查CSF,妊娠梅毒的治療原則,與非妊娠梅毒治療原則相同點: 診斷明確,未確診不能隨便治療。依據(jù)不同病期梅毒給予相應的治療,但禁
8、用四環(huán)素、多西環(huán)素及米諾環(huán)素 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劑量足夠,療程規(guī)則 嚴格定期隨訪 傳染源或其性伴同時接受檢查和治療,妊娠梅毒的治療原則,妊娠早期,治療是為了使胎兒不受感染 妊娠晚期,治療是為了使受感染的胎兒在分娩前治愈,同時也治療孕婦 治療距分娩至少要有 30天間隔,才能有效地預防先天梅毒 臨產(chǎn)前才治療,則胎兒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 推薦在妊娠早期和妊娠晚期各治療一個療程,孕婦梅毒的治療方案,梅毒感染孕產(chǎn)婦治療
9、首選青霉素 根據(jù)孕婦梅毒感染的臨床分期,確定適合的青霉素治療方案(與非妊娠患者相同) 對于孕早期發(fā)現(xiàn)的梅毒感染孕婦,應在孕早期與孕晚期各提供1個療程的抗梅毒治療 孕中、晚期發(fā)現(xiàn)的感染孕婦,應立刻給予2個療程的抗梅毒治療,2個治療療程之間需間隔2-4周,第2個療程應在孕晚期進行,孕婦梅毒的治療方案,對臨產(chǎn)時發(fā)現(xiàn)的梅毒感染產(chǎn)婦也應立即給予治療 在孕產(chǎn)婦治療期間應進行隨訪,若發(fā)現(xiàn)再次感染或復發(fā),應立即再開始一個療程的治療
10、母體治療梅毒可影響胎傳梅毒的進展,而一旦發(fā)展至胎兒肝腫大和腹水階段,則母體治療對胎傳梅毒進展影響不大 早:篩查、治療,妊娠期梅毒治療方案,藥物 各期梅毒的治療首選青霉素。應根據(jù)不同階段及不同臨床表現(xiàn),選擇不同的青霉素類 劑型、劑量和療程,正規(guī)、足量給以治療 普魯卡因青霉素G 芐星青霉素G 水劑青霉素G 目前尚無對青霉素明確耐藥的報告,妊娠期
11、梅毒治療方案,青霉素可通過胎盤預防98%以上的先天性梅毒,對胎兒無明顯的毒副作用。是預防先天梅毒的理想抗生素藥物,妊娠期梅毒治療方案,對于青霉素過敏的患者,可采用替代療法,但效果均不如青霉素好 替代藥物 非孕期:四環(huán)素類(四環(huán)素、多西環(huán)素、二甲胺四環(huán)素) 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紅霉素) 頭孢三嗪(頭孢曲松),,一切非青霉素治療的梅毒復發(fā)率較高。 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紅霉素穿過胎盤能力低下,用于妊娠期對胎兒的治療
12、無效,不能通過腦脊液 頭孢三嗪 生物利用度高,易于進入各種組織和器官內(nèi),特別是對腦脊液(CSF)的穿透性較強,半衰期長,妊娠合并梅毒孕婦的治療,普魯卡因青霉素G 80萬單位/日,肌注,連續(xù)15天(早期)/20天(晚期) 要求早孕一療程,晚孕一療程。治療后每月做一次定量USR或RPR,了解有無復發(fā)或再感染芐星青霉素G 240萬單位/次,1次/周,肌注,共2-3次。療程、監(jiān)測同上 第二療程,療程間隔2周 替代 頭孢
13、曲松1g/d m/iv 連續(xù)10-14天 紅霉素 500mg qid po x15天。療程、監(jiān)測同上。 早期梅毒 連服15天 二期復發(fā)及晚期梅毒 連服30天,治療注意事項,青霉素過敏者用替代方法治療者,在停止哺乳后,要用多西環(huán)素復治如在妊娠期發(fā)現(xiàn)的梅毒為神經(jīng)梅毒或心血管梅毒,應采用針對神經(jīng)梅毒和心血管梅毒的治療方案 吉海反應,應給予必要的醫(yī)療監(jiān)護和處理,但不應就此不治療或推遲治療,治療注意事項
14、,規(guī)則而足量的治療的重要性 早期梅毒未經(jīng)治療者,25%有嚴重損害發(fā)生,而接受不適當治療者則為35%~40%,比未經(jīng)治療者結果更差。說明不規(guī)則治療可增多復發(fā)及促使晚期損害提前發(fā)生,青霉素治療注意事項,梅毒螺旋體繁殖周期30-33h,如用水劑青,半衰期0.5h,需4h一次肌注方有效 芐星青和普魯青血有效濃度維持分別為2周和24h 首選,至今無明確耐藥報告,青霉素劑量不宜加大血藥濃度須持續(xù)大于0.03u/ml,以保證殺滅螺旋體,如低
15、于此濃度,并超過18-24小時,梅毒螺旋體增殖,故應選長效青霉素 吉海氏反應,青霉素治療注意事項,在晚期梅毒中,螺旋體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分裂繁殖一代需要更長的時間,只有延長療程,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目的。,青霉素治療注意事項,吉海反應(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梅毒治療時,大量梅毒螺旋體被殺死,發(fā)出異性蛋白所致首次治療初次給藥的4 小時發(fā)生,8 小時達高峰,24 小時內(nèi)消退,表現(xiàn)為高熱、頭痛、寒顫
16、、肌肉疼、心律過速、嗜中性細胞增高、血管擴張伴有輕度低血壓,一般在24小時緩解。心血管梅毒可發(fā)生心絞痛、主動脈破裂;神經(jīng)梅毒惡化等一期梅毒發(fā)生率約為50%,二期梅毒為75%,而晚期梅毒發(fā)生率較低,但后果嚴重。 妊娠婦女可發(fā)生早產(chǎn)和胎兒宮內(nèi)窒息 治療前一天開始口服強的松,20mg/日,分二次口服,共4日。必要時住院,妊娠合并梅毒孕婦治療后隨訪,隨訪:分娩前每月一次,包括臨床和血清學試驗。早期梅毒,其滴度下降要求≥4倍。其他類型
17、的梅毒,其滴度至少保持原水平或下降至≤1:4 如3個月內(nèi)血清反應素滴度不下降2個稀釋度(如1:16到1:4 ,即4倍),或上升2個稀釋度,應予復治分娩后血清RPR檢測:第一年,每3個月檢查一次,以后每半年檢查一次,隨訪3年 神經(jīng)梅毒腦脊液檢查:治療后第三個月作第一次,以后每6個月復查一次,直到腦脊液正常,此后,每年復查一次,隨訪3年,妊娠合并梅毒孕婦治療后隨訪,療效取決于:選用的藥物、劑量、療程、梅毒病期,以及機體的免疫力 早
18、期梅毒青霉素治療療效好 RPR一般在6-12 個月內(nèi)陰轉(zhuǎn), 但TPHA或TPPA一般不會陰轉(zhuǎn) 文獻報道治療失敗率0-10% 妊娠期間RPR滴度下降速度慢于非妊娠期間,且妊娠期間梅毒治療越晚,梅毒血清學滴度下降越慢,孕產(chǎn)婦梅毒檢測及服務流程,,,妊娠合并梅毒是否終止妊娠,經(jīng)規(guī)范治療,能控制早產(chǎn)、死胎、死產(chǎn),新 生兒先天梅毒明顯降低,但不能杜絕先天梅 毒,有16.1%以上兒童感染,妊娠合并梅毒是否終
19、止妊娠,新生兒的預后與母親RPR滴度有關: 早產(chǎn) 先天梅毒 圍產(chǎn)死亡 母親 RPR >1:8 20% 95% 300‰ 母親 RPR <1:8 4.1% 31.56% 28.69‰ 與母親接受第一針青霉素時間有關 早孕 新生兒先天梅毒5% 中孕 新生兒先天梅毒
20、14.29% 晚孕 新生兒先天梅毒35.71% 未治 新生兒先天梅毒76.92%,妊娠合并梅毒是否終止妊娠,25周以后治療者宮內(nèi)感染的概率高達46.4% 從接受治療到分娩的時間少于30d,則先天性梅毒發(fā)生的機率極高 國外報道先天梅毒遠期精神、智力障礙達40%。 妊娠后半期,可通過B超檢查判斷有無胎兒梅毒,如發(fā)現(xiàn)胎兒肝脾腫大、腹水、腦積水要考慮引產(chǎn),性伴處理,?如果性伴的梅毒血清學檢查陽性,應該立
21、即開始抗梅治療 ?如果為陰性,推薦在6周后和3個月后再次復查;如果不能保證其后的隨訪檢查,建議進行預防性抗梅治療 ?如果性伴無法立即做血清學檢查,也應進行預防性驅(qū)梅治療 ?早期梅毒的傳染性強,因此,在3個月之內(nèi)有過性接觸者,無論血清學檢查結果如何,都應考慮進行預防性抗梅治療,妊娠期乙肝及母嬰傳播的預防,HBV概述,乙型肝炎病毒病原:HBV (hepatitis B virus) 嗜肝DNA病毒科 HBV的抵抗力較強,但65℃
22、10小時、煮沸10分鐘或高壓蒸氣均可滅活。環(huán)氧乙烷(仍保留抗原性及免疫原性)、戊二醛、過氧乙酸和碘伏也有較好的滅活效果 對干燥、紫外線均有耐受性 HBV有A~I 9個基因型,C型和B型 。HBV基因型與疾病進展和轉(zhuǎn)歸有關,C型較易發(fā)生母嬰傳播,HBV傳播途徑,血液、體液(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淚液、尿液) 母嬰傳播 輸血及血制品 性傳播 皮膚、粘膜 HBV不經(jīng)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 ,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亦未發(fā)現(xiàn)H
23、BV能經(jīng)吸血昆蟲(蚊、臭蟲等)傳播,HBV傳播途徑,傳染源:攜帶者、急慢性病人 傳染性主要取決于血液中HBV-DNA 水平,與血清ALT、AST或膽紅素水平無關。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新生兒、易感兒童、高危人群重點預防 潛伏期:1.5~5個月,HBV感染自然史,自然史 感染時的年齡是影響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 圍產(chǎn)期和嬰幼兒時期感染HBV,分別有90%和25%~30%發(fā)展成慢性感染,而5歲以
24、后感染者僅有5%~10%發(fā)展為慢性感染,血清中乙肝標記物,HBsAg陽性,目前感染,患者或病毒攜帶者 抗HBs陽性,曾感染或免疫,保護性抗體 HBsAg一般于感染后4-6周(或29-43d)陽轉(zhuǎn),當出現(xiàn)ALT異常、出現(xiàn)肝炎癥狀和體征時,血清中HBsAg達高峰 在自限性HBV感染中,HBsAg持續(xù)約1-6周后消失在慢性HBV感染時,HBsAg可持續(xù)存在,血清中乙肝標記物,HBsAg陽性見于: ①急性乙肝 ②慢性乙肝
25、 ③HBsAg攜帶者 ④乙肝后肝硬化和原發(fā)性肝細胞癌,血清中乙肝標記物,抗HBs是保護性抗體,能中和HBV的感染???HBs陽性表明機體已產(chǎn)生免疫力,見于: 1.感染HBV后的恢復期,在HBsAg消失后間隔一定時間抗-HBs出現(xiàn) 2.隱性感染的健康人,小量多次接觸HBV,自身產(chǎn)生了免疫力 3.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后,產(chǎn)生免疫 4.急性重型肝炎,血清中乙肝標記物,抗-HBc 總抗
26、體 抗-HBc-IgG,感染過HBV,無論病毒是否被清除,多為陽性抗-HBc-IgM陽性,HBV復制,乙型肝炎急性期,慢性乙型肝炎急性發(fā)作 抗-HBc一般在HBsAg出現(xiàn)3-5周后陽轉(zhuǎn),血清中乙肝標記物,HBeAg陽性 HBV復制,傳染性強,轉(zhuǎn)為慢性肝炎者多抗HBe陽性,感染恢復期,傳染性低,病情趨于穩(wěn)定 抗HBe一般在HBeAg消失前后出現(xiàn) HBV DNA陽性,HBV復制,有傳染性 HBeAg陽性,HBV DNA
27、陽性 HBeAg陰性,HBV DNA陽性,血清中乙肝標記物,HBeAg陰性不表示HBV低復制和肝組織炎癥的靜止 HBeAg陰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有世界增加趨勢,HBV母嬰垂直傳播的阻斷,HBV母嬰垂直傳播 通過孕育的過程,攜帶HBV的女性將HBV傳播給子女。主要包括宮前感染(相關研究甚少,尚不能確證)、宮內(nèi)感染、產(chǎn)時感染和產(chǎn)后感染 成為人群中新一輪的HBV儲存庫和傳染源 目前由此導致的慢性HBV感染無法根治 嬰幼兒感染HB
28、V → 慢性HBV攜帶 → 免疫耐受狀態(tài)減輕或消失 → 反復免疫清除期、再活動期 → 慢性乙肝 肝硬化 HCC,母嬰傳播,宮內(nèi)傳播 :10%。生殖細胞、胎盤滋養(yǎng)細胞垂直傳播 產(chǎn)時傳播 : 80%。分娩時嬰兒皮膚、黏膜擦傷,胎盤剝離時母血中病毒進入新生兒體內(nèi),羊水、陰道分必物也含有病毒產(chǎn)后及水平傳播:10%。母乳喂養(yǎng)、母嬰密切接觸,母嬰傳播的影響因素,病毒因素 母親HBV—DNA的含量 H
29、BV變異 HBV基因型 遺傳因素 胎盤因素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感染途徑,影響母嬰傳播的主要因素,母親HBV感染狀態(tài):高水平復制 母親HBV -DNA水平與母嬰傳播呈正相關,在沒有疫苗預防的情況下,HBV感染孕產(chǎn)婦孕期的管理,醫(yī)療管理:密切監(jiān)測肝功能提供營養(yǎng)指導進行治療評估免疫:不要給母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要給HBsAg陽性孕產(chǎn)婦注射乙肝疫苗所有孕產(chǎn)婦進行HIV和其他性傳播疾病的篩查,給予必要的咨詢和恰當?shù)闹?/p>
30、療,重點:確保HBV暴露嬰兒出生后24小時內(nèi)能夠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第1劑乙肝疫苗注射,49,暴露嬰兒的管理(1),計劃住院分娩給予嬰兒暴露后預防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全程接種乙肝疫苗提供適當?shù)碾S訪,50,HBV的母嬰阻斷,出生后24小時內(nèi)注射HBIG(最好在出生后12小時),劑量應≥100IU,同時在不同部位注射10μg重組酵母或20μg中國倉鼠卵母細胞(CHO)乙型肝炎疫苗 1個月后再注射第二針HBIG
31、,并按程序(0、1、6)接種乙肝疫苗 新生兒:臀前部外側肌肉,HBV的母嬰阻斷,衛(wèi)生部《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2011.2 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產(chǎn)婦所生新生兒,在出生后24小時內(nèi)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國際單位)。按照國家免疫規(guī)劃要求,完成24小時內(nèi)及1月齡和6月齡兒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種,HBV的母嬰阻斷,嬰兒在出生后24小時內(nèi)接種乙肝疫苗,產(chǎn)生的血 清免疫效價最好,能較好地阻斷HBV的母嬰傳播,HB
32、V的母嬰阻斷,新生兒在出生12小時內(nèi)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陽性母親的哺乳 新生兒期接種乙肝疫苗后,隨時間的推移,抗HBs可陰轉(zhuǎn),但仍具有對HBsAg的特異性免疫回憶反應,是再感染的有力免疫屏障 新生兒期接種乙肝疫苗可受益終生,HBV的母嬰阻斷,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guī)程 陽性母親的新生兒,第2針在第1針接種后1個月接種(1~2月齡);第3針在第1針接種后6個月(5~8月齡)接種。 如果出生后24小時內(nèi)未
33、能及時接種,仍應按照上述時間間隔要求盡早接種。如果第2針或第3針滯后,應盡快補種。第2針和第1針間隔不得少于1個月。如第2針滯后時間較長,第3針與第2針間隔不得少于2個月,并且第1和第3針的間隔要在4個月以上。,HBV的母嬰阻斷,乙肝疫苗的保護率和加強免疫 國產(chǎn)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保護時間可以達到12年,全國不常規(guī)加強。高危人群可進行抗-HBs監(jiān)測,如抗-HBs<10 mIU/ml,可予加強免疫 母親HBsAg陽性
34、的新生兒在全程接種后復測抗體,4.6%~15%的兒童不產(chǎn)生抗-HBs或僅產(chǎn)生低滴度的抗-HBs(小于10 IU/L),對乙肝疫苗的無應答或弱應答,HBV的母嬰阻斷,免疫無應答分析 疫苗因素:注射劑量不夠。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的陽轉(zhuǎn)率隨著疫苗的抗原含量增加而提高。 機體因素:性別、年齡、體重、遺傳因素等。 接種因素:包括接種途徑、接種部位、接種針次、免疫程序等 其它因素:母親HBV感染指標的狀況、
35、疾病因素、不良嗜好因素、病毒變異等,HBV的母嬰阻斷,低或無免疫應答 全程免疫后,檢測抗體(抗-HBs)滴度,如低應答或無應答,首先要考慮是否HBsAg陽性 HBsAg和抗-HBs均陰性,可以重新接種一個(或兩個)全程免疫,或用不同種乙肝疫苗交替使用,如酵母疫苗不產(chǎn)生抗體,換用CHO疫苗 仍無應答,可接種1針60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BV的母嬰阻斷,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嬰阻斷的機理 抗HBs與HBs
36、Ag結合,使整個Dane顆粒被機體清除,降低母血病毒顆粒,同時激活補體系統(tǒng)。但HBeAg存在于Dane顆粒外的游離HBeAg 和IgG HBeAg兩種可溶形式,HBIG無法與之結合清除。 HBIG不能抑制HBV復制。,HBV的母嬰阻斷,乙肝疫苗和HBIG的作用 乙肝疫苗系主動免疫,產(chǎn)生的保護性抗體持續(xù)時間長,并有記憶性免疫反應,故可終身受益。主要針對HBV母嬰的產(chǎn)時、產(chǎn)后傳播。 HBIG系被動免疫,產(chǎn)生的保護性抗體持續(xù)時間
37、短,無記憶性免疫反應。主要針對HBV母嬰的產(chǎn)時傳播及填補乙肝疫苗的早期空白。,,肌注HBIG 2~3 h,外周血內(nèi)抗一HBs水平開始升高,2~5天達到高峰,其半衰期平均為24.0±3.8天,對人體的保護時間平均為3周 有效性與新生兒母親HBV傳染性大小有關 HBIG應在生后24小時之內(nèi)注射,越早效果越好。乙肝病毒侵入人體后在肝細胞內(nèi)繁殖,抗HBs只能在體液中不能進入肝細胞。 出生48小時后注射,其預防作用明顯減小,超過
38、7天無效,中國CDC 2002,乙型肝炎疫苗兒童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guī)程 乙肝疫苗在2℃~8℃條件下貯存、運輸 貯存量一般不得超過2個月的使用量 承擔接種工作的接生單位必須配有可以貯存乙肝疫苗的冰箱 基層接種單位要有專人負責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疫苗領發(fā)、保管制度,設立疫苗專用帳本,做到帳、苗相符 填寫《新生兒首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種登記卡》(附件一),并由兒童監(jiān)護人及時報送至其居住地所在的基層接種單位,接生單位接種后要保留存
39、根以備核查,中國CDC 2002,誰接生誰接種第1針的原則 在家中分娩的新生兒要主動開展及時接種,第1針乙肝疫苗接種由接生員完成,或者由預防接種人員上門及時接種。對在家分娩率高的地區(qū),接種人員要做好孕婦的登記工作,可將乙肝疫苗在預產(chǎn)期前預先下發(fā)給接生員保存在4℃冰箱。如無冰箱可存放在避光陰涼處,在沒有溫度指示標簽(VVM)情況下,存放最好不要超過1個月(南方)或2個月(北方),中國CDC 2002,注意事項 : 1)應避免將乙
40、肝疫苗與其它疫苗在一個注射器內(nèi)混合后接種。 2)乙肝疫苗在使用前要充分搖勻,使疫苗液中的氫氧化鋁膠體完全懸浮。如果未能將乙肝疫苗中氫氧化鋁膠體完全懸浮均勻,或因貯藏不當導致氫氧化鋁膠體呈塊狀,其接種效果將明顯降低或完全無效。 3)如乙肝疫苗安瓿破裂、容量不足、變質(zhì)、有搖不散的凝塊、超過效期,均不得使用。 4)乙肝疫苗不得凍結,凍融后的乙肝疫苗不得使用。 5)乙肝疫苗接種必須嚴格執(zhí)行安全注射操作制度。,中國
41、CDC 2002,乙肝免疫球蛋白正常為冷藏儲存方式2℃-10℃ ,在常溫下(25 攝氏度)不宜保存超過30分鐘 乙肝免疫球蛋白應冷藏貯存,嚴禁凍結,久存可能出現(xiàn)低量沉淀,但一經(jīng)搖勻立即消散。若有搖不散的沉淀、異物或安瓿有裂紋等,均不可使用,嬰兒免疫后的監(jiān)測,乙肝病毒的母嬰阻斷尚不能達到100% 免疫是否成功需較長時間的觀察,甘肅省產(chǎn)前診斷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全省產(chǎn)前篩查-診斷技術推廣及管理中心建立全省產(chǎn)前篩查-診斷網(wǎng)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防梅毒乙肝母嬰傳播
- 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干預措施
-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干預服務技術
- 阻止乙肝艾滋病梅毒母嬰傳播
- 預防艾滋、梅毒、乙肝母嬰傳播講義
-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干預服務技術素材
-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阻斷試題
- 楊素燕孕產(chǎn)婦艾滋病、梅毒或乙肝母嬰傳播干預要點
- 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專題題庫
- 梅毒母嬰阻斷先天梅毒診治梅毒hbv母嬰傳播 培訓
- 預防梅毒母嬰傳播
- 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計劃
- 預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嬰傳播工作總結
- 梅毒母嬰傳播預防
- 梅毒、乙肝母嬰阻斷的預防
- 寧夏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方案
- 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實驗室檢測
-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總結
-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信息管理
- 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