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疾病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肝 臟 疾 病肝臟的解剖生理(Anatomy and physiology),一、肝臟的位置、形態(tài) 肝臟是人體腹腔內(nèi)最大的實質性臟器,重約1200~1500g。肝大部位于右上腹,隱匿在右側膈下和季肋深面,其左外葉橫過腹中線達左上腹。呈一不規(guī)劃楔形,右側純厚,左側扁窄。膈面呈凸形,臟面扁平。與胃、十二脂腸、膽囊、結腸肝曲、右腎及腎上腺相毗鄰。,二、肝臟的韌帶,肝的膈面與前面分別有左、右三角韌帶、冠狀韌帶

2、、鐮狀韌帶和肝圓韌帶與膈肌及前腹壁固定。 肝臟面有肝胃韌帶及肝十二指腸韌帶。 肝蒂: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內(nèi)含肝動脈、門靜脈、膽總管、淋巴管、神經(jīng)。,三、肝門,第一肝門:門靜脈、肝動脈在肝臟面橫溝各自分出向左右側的支干,進入肝實質內(nèi),此處稱第一肝門。 第二肝門:三條肝靜脈在肝后上方的靜脈窩進入下腔靜脈,此處稱第二肝門。 第三肝門:肝后方有肝短靜脈進入下腔靜脈,此處稱第三肝門。,四

3、、肝臟的分葉和分段,肝裂、在灌注標本上看到肝內(nèi)若干平面缺少管道分節(jié),這些平面是肝內(nèi)分葉的自然界限,稱肝裂。 左、右半肝:起自膽囊窩中部,向后上方抵于下腔靜脈左側壁為肝正中裂,以正中裂將肝分為左、右半肝。,左、右半肝內(nèi)以葉間裂分界,肝葉內(nèi)以段間裂分界 左外側葉 左半肝 左內(nèi)側葉,,,,,,上段下

4、段,右前葉 右半肝 右后葉 尾狀葉國際通用Couinaud肝分段法,,,,上段下段,,,,五、肝臟的血供,肝血供25~36%來自肝動脈,提供40~60%的氧,40~60%的血來自門靜脈,供肝營養(yǎng)。 門靜脈左干門靜脈 肝葉門

5、靜脈 肝段門靜脈 門靜脈右干,,,,,肝小葉靜脈 肝竇 肝靜脈 下腔靜脈 肝內(nèi)門靜脈、肝動脈,膽管走行相同,共同包裹 Glisson纖維鞘內(nèi)。,,,,,六、肝臟生理功能,1、分泌膽汁2、代謝功能: 糖、脂肪、蛋白質 維生素、激素3、凝血功能4

6、、解毒作用5、吞噬或免疫作用6、造血功能,1.肝的位置、毗鄰,位置: 大部分在右季肋區(qū)和腹上區(qū),小部分在左季肋區(qū)。,毗鄰: 肝上面鄰: 膈 腹前壁,肝下面鄰: 胃前壁 食管腹段 結腸右曲 十二指腸上曲 右腎和右腎上腺,2.肝的韌帶,鐮狀韌帶冠狀韌帶三角韌帶肝圓韌帶,肝門:肝下面“H”形溝的橫溝稱為肝門肝蒂:出入肝門的結構合

7、稱肝蒂。,3.肝門和肝蒂,肝蒂的主要結構及位置關系:,主要結構: 肝左、右管 肝固有動脈左、右支 肝門靜脈左、右支,,,肝蒂主要結構的位置關系:,肝左、右管在前,匯合點最高。,肝固有動脈左、右支居中,分叉點最低。,肝門靜脈左、右支居后,分叉點稍低。,另外,臨床上還有第二肝門和第三肝門之稱(了解)。,肝外膽道,包括:

8、 左、右肝管 肝總管 膽囊 膽囊管 膽總管,肝總管,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內(nèi),由肝左、右管匯合而成,向下與膽囊管匯合而成膽總管。,原 發(fā) 性 肝 癌(Primary Liver Cancer),原發(fā)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國內(nèi)普查資料表明,我國肝癌年死亡率約為10/10萬,占腫瘤死亡率的第2位。其地理分布特點是;東南地區(qū)高于西北地區(qū),沿海高于內(nèi)陸,東南沿海各大

9、河口及近陸島嶼形成一個 長的肝癌高發(fā)帶。中壯年男性多發(fā),男:女1-6:1。,一、病因及病理(etiology and pathology),(一)病因(etiology) 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根據(jù)臨床觀察的實驗研究與下列因素有關: 1、肝硬變(cirrhosis) 國內(nèi)資料:53~85%肝癌合并肝硬化 9~16%的肝硬化會發(fā)

10、生原 發(fā)性肝癌,說明肝硬化患者發(fā)生原發(fā)性肝癌機會要比無肝硬化者高。 二者因果關系,先有肝硬化,后有肝癌。 即:肝組織破壞→增生→間變→癌變,2、病毒性肝炎 (Hepatitis B.C.D virus) 臨床注意到Acute Hepatitis →Chronic hepatitis →Cirrhosis →hepatoma 肝癌患者中

11、HBsAg陽性率明顯高于健康人群,肝癌合并肝硬者HBsAg陽性可達86.7%。,3、黃曲霉素 黃曲霉素B1誘發(fā)動物肝癌發(fā)生率高達80%,損害肝臟→肝細胞變性壞死→增生→癌變。4、其它致癌物(Carcinogen) 亞硝胺,我國廣東地區(qū)水士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為肝癌高發(fā)區(qū),(二)病理(pathology):大體病理分類: 1、巨塊型(massive):常為單發(fā)癌塊,也有多數(shù)結節(jié)匯集而成一大塊,癌

12、塊一般在10cm以上,有假包膜,較少伴有肝硬變。,2、結節(jié)型(nodular):可見單個或多個結節(jié)散在肝內(nèi),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多伴有肝硬變,惡性程度很高。 3、彌漫型(diffuse):少見,癌結布散在全肝,伴有肝硬變,病性發(fā)展快,預后極差。,小肝癌:是單個癌結節(jié)直徑≤5cm的肝癌,或兩個癌結節(jié)直徑之和≤5cm。還有主張單個癌結節(jié)直徑≤3cm為小肝癌比較合理。微小肝癌:直徑≤2cm的肝癌早期小肝癌:癌塊1-2個,直徑

13、≤3cm早期肝癌:直徑≤2cm的肝癌大肝癌:直徑>10cm的肝癌,組織細胞學分類: 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混合型三類。其中以肝細胞癌最多見,占91%,膽管細胞癌占5%,后者占3%。,二、肝癌的轉移(metastasis of hepatoma),1、肝內(nèi)轉移: 原發(fā)性肝癌發(fā)生最早和最常見的轉移是肝內(nèi)血行播散 ,形成門靜脈癌栓→門脈高壓、腹水,合并胃底靜脈曲張 →出血。,2、肝外轉移:

14、①血行轉移→肺(占42~59%)腎上腺、骨、腎、腦; ②淋巴轉移→肝門淋巴結最多見11~38%,晚期可轉至肺、脾、主動脈旁; ③種植轉移:種植到腹腔。,三、臨床表現(xiàn)(manifestation),1、臨床癥狀(symptoms)①肝區(qū)痙痛,最常見和最重要的癥狀。②消化道癥狀:食欲減退、腹脹、惡心 嘔吐、腹瀉③乏力、消瘦,④發(fā)熱⑤腹瀉⑥癌旁綜合癥:為特征性的生化改變,可 先于肝癌局

15、部癥狀出現(xiàn),主要有:低血 糖、紅細胞增多癥、高血鈣、高膽固醇 血癥。,2、體征(signs) ①肝腫大,為中晚期肝癌的重要體征。 ②黃疸:晚期可見,多見于彌漫性或膽管細胞癌。 ③腹水:腹膜受浸潤、門靜脈受壓,門靜脈或肝靜脈內(nèi)癌栓形成,肝硬化。,四、診斷(diagnosis),1、癥狀和體征2、定性診斷: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為

16、特異性最強的肝癌標志物(Tumour Marker),診斷正確率可達90%以上,當AFP>400ug/L,并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炎,生殖腺胚胎原性腫瘤,應考慮肝細胞肝癌。,臨床應用價值: A 普查早期原發(fā)性肝癌 B 原發(fā)肝癌與繼發(fā)肝癌鑒別診斷 C 慢性肝炎、肝硬變AFP輕度升高,很少>400ug/L,肝癌AFP呈持續(xù)升高。 D 觀察肝癌療效,根治切除后AFP可降至正常,術

17、后未降至正常說明癌細胞殘存,在無急性肝病情況下AFP↑,說明肝癌復發(fā)。,②AFP異質體:(AFP Variant) 同時檢測AFP和AFP異質體可使原發(fā)肝癌的陽性率增高至92%。 ③肝功能: ALT、AST ④酶學檢查:r-GT、AKP、α-抗胰蛋白酶、LDH等 ⑤肝穿刺活檢,3、定位診斷,①腹部B超(ultrasound image) B超引導下的肝穿刺活檢(ultra

18、sound-guide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 ②CT檢查(computed tomography CT) ③肝血管造影 ④核磁共振檢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⑤放射性核素掃描,4、肝癌的早期診斷:,1)HBV和HCV(+

19、)有肝炎和肝硬變史,35-60歲男性為高危人群,進行定期檢查。 2)AFP和B超是目前有效、敏感、方便和經(jīng)濟的監(jiān)測手段 AFP(+)者輔以AFP異質體檢測 AFP(-)者,檢測其它肝癌標志物 3)結合CT、MRI、DSA診斷 4)各項檢查不能確診,可在B超引導下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五、治療,原發(fā)肝癌治療方法與其它惡性腫瘤一

20、樣,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全身及局部化療、中醫(yī)中藥和免疫治療等。 一般對早期患者以手術治療為主,并輔以其它治療,對不能切除的中晚期患者采用化療、放療、中醫(yī)中藥、免疫治療和其它支持和對癥療法。,Liver cancer,Operable,Nonoperalbe,Resection,Other Surgical management,Transplantatian,Medical management,

21、,,,,,,1、手術切除 適應癥:患者全身情況良好,無心、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肝功代償良好,轉氨酶及凝血酶原時間基本正常,腫瘤局限于一葉或半肝以內(nèi)而無肝硬化及第一、二肝門及下腔靜脈侵犯。 禁忌癥:黃疸、腹水、下肢浮腫、遠處轉移,全身情況不能耐受。,術式:根據(jù)病人全身情況,肝硬變程度,腫瘤大小和部位及肝功能代償功能而定。 肝段切除、肝葉切除、半肝切除等 肝切除至少應保留正常肝組

22、織30% 肝硬變者,肝切除量不應超過50%,肝臟手術的圍手術期支持治療,①護肝治療②重要器官的支持治療③營養(yǎng)支持④水、電解質維持⑤抗感染治療,2、不能手術切除肝癌的處理(nosurgical treatment)1)肝動脈結扎(hepatic artery ligation)2)肝動脈栓塞(arterial embolization)3)無水酒精注射(direct tumor injection)4)經(jīng)肝

23、動脈插管化療(introarterial chemotherapy)5)放射治療(radiation),6)化療(chemotherapy) 全身化療 局部化療 經(jīng)股動脈超選擇性肝動脈插 管注入栓塞劑+化療藥,可 使腫瘤縮小,二期手術切除。7)經(jīng)皮肝穿局部無水酒精注射(direct percutaneous ultrosound-guide

24、d alcohol injection)8) 中醫(yī)中藥9)免疫治療,3、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 目前傾向于小肝癌作肝移植,效果最好,國內(nèi)仍有將大肝癌進行肝移植,主要目的是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原位肝移植,4、原發(fā)肝癌并發(fā)癥處理: ①肝癌破裂,腹腔內(nèi)出血 ②消化道出血:三腔管壓迫止血 ③肝昏迷、腹水:保肝、利尿,,5、預后因素:①癌腫大小,病理類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