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護理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護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健康教育,復習:肝臟的解剖生理概要 解剖(1),,,,,肝臟的解剖生理概要 解剖(3),雙重血供: 肝動脈 占25-30% 供氧(占40-60%) 門靜脈 占70-75% 供給營養(yǎng)總血流量占心輸出量的1/4。肝再生能力很強,但對缺氧卻很敏感。,肝臟的解剖生理概要 生理功能,分泌膽汁:600-1000ml代謝功能:糖、

2、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激素凝血功能:解毒功能:吞噬或免疫功能:造血、儲血功能:,原發(fā)性肝癌的概述 概念,概念:原發(fā)性肝癌是指原發(fā)于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的惡性腫瘤,是相對于繼發(fā)性肝癌而言。簡稱為肝癌。,原發(fā)性肝癌的概述—流行病學 好發(fā)中青年、男>女、40-49歲、死亡率居第三位,原發(fā)性肝癌的概述 病因,① 病毒性肝炎,主要見于乙肝和丙肝。② 肝硬化,以乙型肝炎后的

3、大結節(jié)性肝硬化最常見。③ 黃曲霉素。④ 飲用水受致癌物污染、藻類毒素污染水源。5)遺傳因素6)其他:某些化學毒物及寄生蟲感染等,(二)原發(fā)性肝癌的概述 病理分類,(二)原發(fā)性肝癌的概述 病理分類—結節(jié)型,大小不等癌結節(jié),直徑不超過5cm,多在肝右葉,常伴肝硬化;單個結節(jié)直徑小于3cm或相鄰兩個癌結節(jié)直徑之和小于3cm為小肝癌,(二)原發(fā)性肝癌的概述

4、 病理分類—塊狀型,最多見,直徑大于5cm,大于10cm呈巨快型,(二)原發(fā)性肝癌的概述 病理分類—彌漫型,米粒至黃豆大小彌漫分布,與肝硬化不宜區(qū)分,易得肝功能衰竭死亡,(二)原發(fā)性肝癌的概述 病理分類,肝細胞型:占91.5%膽管細胞型;少見,由膽管上皮發(fā)展而來混合型:最少見,(二)原發(fā)性肝癌的概述 轉移途徑,血運轉移:最常見為肺直接蔓延淋巴轉

5、移:肝門淋巴結種植轉移:少見,腹膜、橫隔、盆腔、卵巢等處,(三)臨床表現(xiàn) 早期肝癌—無特異性表現(xiàn),早期癥狀隱匿,多數(shù)病人再普查或體檢時發(fā)現(xiàn)上腹部不適,脹痛,刺痛,食欲不振,乏力肝硬化病人,進行性肝腫大,疼痛加重者,應考慮有癌變可能。亞臨床肝癌:AFP測定陽性,(三)臨床表現(xiàn) 中晚期肝癌,,痛,(三)臨床表現(xiàn) 中晚期肝癌,腫(腹水),(三)臨床表現(xiàn)

6、 中晚期肝癌,梗黃,(三)臨床表現(xiàn) 中晚期肝癌,惡病質,(三)臨床表現(xiàn) 中晚期肝癌,肝癌癥狀——7個癥狀+4個常見并發(fā)癥,,(三)臨床表現(xiàn) 中晚期肝癌(1),肝區(qū)疼痛:首發(fā)癥狀,最常見。 因癌腫生長使肝包膜緊張所致。多為持續(xù)性隱痛、刺痛或脹痛。侵犯橫隔,出現(xiàn)右肩背牽扯痛;如腫瘤破裂出血,表現(xiàn)為突發(fā)右上腹劇痛,腹膜刺

7、激征,休克等。,(三)臨床表現(xiàn) 中晚期肝癌(2),肝臟腫大:主要臨床體征。呈進行性,質堅硬,表面凹凸不平,有明顯結節(jié)或腫塊,觸診時有壓痛。消化道癥狀和全身癥狀:納差、腹脹、乏力、發(fā)熱、進行性消瘦、貧血、黃疸、腹水、惡病質等。黃疸:肝癌晚期,梗阻性(腫瘤壓迫膽管或肝門淋巴結轉移),肝細胞性少(肝內廣泛轉移)肝硬化征象:失代償期變化,難治性、漏出性腹水;血性腹水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內破潰轉移灶癥狀:肺、骨、

8、腦、淋巴結、胸腔等相應癥狀,(三)臨床表現(xiàn) 中晚期肝癌(3)——并發(fā)癥,肝性腦病—性格行為變化: 欣快感、表情淡漠、撲翼樣震顫;預后不良,1/3死亡上消化道出血—伴肝硬化者常見,15%死亡; 原因:門脈高壓、胃腸道黏膜糜爛合并凝血功能障礙 表現(xiàn):嘔血、便血、生命體征變化,誘發(fā)肝性腦病。癌腫破裂出血—10%,常見。突發(fā)劇烈腹

9、痛,腹膜刺激征;血性腹水等繼發(fā)性感染:腸炎、肺炎、褥瘡等,(四)輔助檢查和鑒別診斷 輔助檢查—定性診斷,AFP:目前診斷肝癌特異性最高的方法。 AFP>500ug/L持續(xù)4周, 或AFP在250-500ug/L持續(xù)8周。 (并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腫瘤。)血清酶學:r-GT、AKP、LDH肝功能、凝血六項,,(四)輔助檢查和鑒別診斷

10、 輔助檢查—定位診斷,B超:首選。用于普查。準確率90%。CT、MRI:有助制定手術方案。準確率90%。部位、大小、數(shù)目、關系、血管供應及直徑在1.0cm一下的小肝癌肝穿刺細胞學檢查:具有確診意義。其他:肝動脈造影、腹腔鏡檢查、核素肝掃描。,,直徑在1cm以上的癌結節(jié),有利于小肝癌的診斷,(四)輔助檢查和鑒別診斷 鑒別診斷,肝臟良性腫瘤:肝血管瘤、肝腺瘤繼發(fā)性肝癌—關鍵是找到原發(fā)病灶。肝包蟲病

11、肝硬化繼發(fā)性肝癌肝膿腫等,(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根治最好手段,,(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1、直徑50%;3、無明顯黃疸、腹水或遠處轉移者;4、一般情況良好,能耐受手術;5、術后復發(fā),局限于一側;6、經(jīng)肝動脈栓塞化療或肝動脈結扎、插

12、管化療后,病變明顯縮小,可再行手術,(五)治療原則,(五)治療原則,(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TACE 原發(fā)性肝癌首選,提高3年生存率,PEI:直徑小于3cm、結節(jié)在3個以內伴有肝硬化而不能手術治療的主要治療方法,(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肝動脈介入栓塞術 適應癥: 1、不能切除的肝癌 2、

13、切除術前縮小腫瘤,有助根治 3、切除術后消滅殘癌或減少復發(fā) 4、肝癌破裂緊急止血 5、復發(fā)肝癌無法切除,(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射頻消融治療: 開展最早,應用最廣泛,治療方便、效果較好;肝臟良性瘤的治療也是很好的適應癥。,(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

14、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放射治療,適應癥: 1、全身狀況較好,肝功基本正常 2、腫瘤較局限,<10cm 3、肝門區(qū)腫瘤或侵入膽管 4、姑息治療,(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放射治療,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 : 利用超聲波具有良好的組織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性,將超聲換能器發(fā)射的無數(shù)束低能量的超聲波聚焦于體內靶組

15、織,焦點能量得到千百萬倍放大,在腫瘤內產生瞬態(tài)高溫,殺死靶區(qū)內的腫瘤細胞,達到不開刀、不出血“切除”實體腫瘤。,(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放射治療,(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五)處理原則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化學藥物治療,適應癥: 1、姑息性切除術后 2、非手術治療中的聯(lián)合應用 3、肝動脈插管后的局部

16、應用,(五)處理原則 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方法: 1、全身靜脈途徑化療 2、肝動脈插管化療 3、免疫治療:卡介苗、干擾素、白介素 4、中醫(yī)中藥治療 5、基因治療,,,【護理評估】,術前評估: 健康史 身體狀況 心理社會支持狀況術后評估: 康復狀況、肝功、心理、預

17、后,【 護理診斷】,預感性悲哀 與擔憂疾病預后有關疼痛 與腫瘤生長致肝包膜張力增加或放、化療后的不適有關營養(yǎng)失調 低于機體需要量 與食欲減退、出血及腫瘤代謝異常和消耗有關潛在并發(fā)癥 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癌腫破裂出血,【護理目標】,疼痛緩解方法,并采取飲食再增加,營養(yǎng)改善無并發(fā)癥或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并發(fā)癥有效溝通,積極配合,【護理措施】1,休息:臥床休息,減少體力消耗,增加肝臟的血流量,減輕肝臟負擔飲食:足夠營養(yǎng),高蛋白、高

18、維生素易消化飲食 鼓勵進食,口腔衛(wèi)生 對癥止痛止吐處理 腸外營養(yǎng),一般護理,【護理措施】2,病情進展觀察:疼痛變化、腹水、發(fā)熱、黃疸轉移觀察:門脈高壓:肝內擴散或門靜脈癌栓栓塞;骨骼疼痛——骨轉移并發(fā)癥觀察:肝性腦病、消化道出血、癌結節(jié)破裂,病情觀察,,情緒神志,便血嘔血,急性腹膜炎、內出血,【護理措施】3疼痛護理,早期緩解,中晚期癌痛三級處理,【

19、護理措施】4,1、癌腫破裂出血: 原發(fā)性肝癌的常見并發(fā)癥。少數(shù)出血可自行停止,多數(shù)需手術止血。不能手術的晚期肝癌病人,可輸液輸血,止血治療,但預后較差。 避免腹內壓增加的因素,加強腹部體征的觀察。,,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護理措施】4,2、上消化道出血—晚期肝癌伴肝硬化者常見。 預防:情緒:穩(wěn)定、生活規(guī)律; 飲食:少粗纖維,忌刺激性食物; 監(jiān)測:肝功和凝血功能。

20、 出血:量少—禁飲食、休息、應用止血劑; 量多—輸血、補血容量、三腔二囊管止血 手術止血。,,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 護理措施】4,3、肝昏迷—肝功失代償或瀕失代償?shù)母伟┗颊摺#?)避免誘因: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飲食、感染、 便秘、應用麻醉鎮(zhèn)靜催眠劑,手術等;(2)減少血氨形成:禁用肥皂水灌腸、限制蛋白質攝入;

21、 口服腸道不吸收抗生素;(3)降血氨:靜滴谷氨酸鉀或谷氨酸鈉;(4)排腸道內的氨:保持大便通暢,便秘者口服乳果糖。,,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護理措施】——5,5、肝動脈介入栓塞術后護理: a、體位: b、飲食:2h無嘔吐可進食,鼓勵多飲水排尿。 c、并發(fā)癥觀察:消化道癥狀、發(fā)熱、腹痛、 出血等 d、復查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護理措施】

22、——6(1),1、改善肝功能及全身營養(yǎng)處理: 休息糾正營養(yǎng)不良(給予“三高”飲食,必要時輸注全血、血漿、白蛋白等。對于肝昏迷患者,減少蛋白攝入);糾正凝血(術前三日開始用vitk1)和保肝措施維持體液平衡(嚴格控制水鈉攝入,記錄24小時出入量,觀察體重、腹圍變化)2、預防感染: 遵醫(yī)囑常規(guī)給予抗生素。3、腸道準備—預防肝性腦?。?術前三日口服腸道不吸收抗生素; 術前晚清潔灌腸。4、其他:備血、安置胃

23、管、疼痛護理等。,【護理措施】6(2),1、病情觀察:常規(guī)監(jiān)測+并發(fā)癥跡象(出血24h,雙套管每小時引流超過200ml或8h超過400ml以上時)2、體位 肝葉切除術者,不宜過早下床活動,防止肝斷面出血。2、吸氧: 半肝以上切除者,間歇吸氧3-5日。3、營養(yǎng)支持治療:4、引流管護理: 5、保肝護理 6、抗生素防感染,,【健康教育】,1、休息與活動:適度活動,避免勞累;2、飲食調理:營養(yǎng)豐富的清淡易消化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