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27/17/8ba2f8c1-95b4-4133-be58-a9418ab929d2/8ba2f8c1-95b4-4133-be58-a9418ab929d2pic.jpg)
![單向板與雙向板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27/17/8ba2f8c1-95b4-4133-be58-a9418ab929d2/8ba2f8c1-95b4-4133-be58-a9418ab929d2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向板和雙向板的一些區(qū)別當梁突出于板的上表面為反梁在板的介紹中有這樣的介紹主要用樓面屋面防水.四邊支承板長短邊長度比大于等于3.0時,板可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此時,沿長邊方向配置規(guī)范第10.1.8條規(guī)定的分布鋼筋已經足夠。當長短邊長度比在2~3之間時,板雖仍可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但沿長邊方向按分布鋼筋配筋尚不足以承擔該方向彎矩,應適度增大配筋量。當長短邊長度比小于等于2時,應按雙向板計算和配筋。第12章樓蓋12.1概
2、述一.單向板與雙向板單向板:主要在一個方向彎曲雙向板:兩個方向彎曲.如圖121:某四邊支撐板,受均布荷載作用.有關系:(a)沿兩個方向劃分條帶后,板中間撓度應相等,即有關系:(b)化簡上式得:,即(c)將(c)代入(a)式可得:(d)同理由(a)式可得:(e)討論:當時,由(d)和(e)式可求得:上述關系說明,此時荷載主要沿短邊方向傳遞到長邊上沿長邊方向傳遞到短邊上的荷載可忽略不計.基于以上原理,規(guī)范規(guī)定:對于四邊支撐的板,當長邊與短邊
3、之比大于或等于2時,按單向板計算其他情況需要討論確定.二.樓蓋的結構類型1.按結構類型:肋梁樓蓋圖122(1)單向板樓蓋(2)雙向板樓蓋(3)井式樓蓋(4)密肋樓蓋無梁樓蓋(板柱結構)2.按預應力情況:(1)RC樓蓋(2)PC樓蓋3.按施工方法:(1)現澆樓蓋(2)裝配式樓蓋(3)裝配整體式12.2現澆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步驟:平面布置,計算簡圖,內力分析(計算),配筋及構造和繪制施工圖.一.結構平面布置(見附圖)原則:計算方便(盡量對稱
4、,等跨,等截面和同材料),符合模數1.柱網尺寸或承重墻間距:(1)考慮建筑使用要求(2)柱(墻)間距=梁的跨度.主梁:(5~8)米次梁:(4~6)米2.主梁的間距=次梁的跨度3.次梁的間距=板的跨度3.計算跨度(見附圖)次梁的間距就是板的跨長主梁的間距就是次梁的跨長跨長不一定等于計算跨度計算跨度是指用于內力計算的長度.計算跨度的取值原則:(1)中間跨取支承中心線之間的距離(2)邊跨與支承情況有關,參見圖127.4.荷載取值(1)樓蓋荷載
5、類型:恒載(自重)和活載(人群,設備)(2)荷載分項系數恒載一般取1.2活載取1.4特殊情況下查閱規(guī)范.(3)折算荷載A.折算意義:消除由于前述假定(1)所帶來的計算誤差B.折算原則:保持總的荷載大小不變,增大恒載,減小活載板或梁擱置在磚墻或鋼結構上時不折算C.折算方法:見書上P.7公式(121)和(122)及其符號說明.注意:主梁不作折減三.連續(xù)梁,板按彈性理論的內力計算(方法)1.活荷載的最不利布置(1)原則:A.活荷載按滿布一跨考
6、慮,即不考慮某一跨中作用有部分荷載的情況B.在此布置下,相應內力最大(絕對值).(2)活荷載最不利布置規(guī)律由結構力學可證明(參見圖128):A.求某跨跨內最大正彎矩時,應在該跨布置活荷載,然后隔跨布置B.求某跨跨內最大負彎矩時,應在該跨不布置活荷載,而在該跨左右鄰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C.求某支座最大負彎矩或該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時,應在該支座左右兩跨布置活荷載,然后隔跨布置.2.內力計算(1)對于相應的荷載及其布置,當等跨或跨差小于等于
7、10%時,可直接查表用相應公式計算(如查附錄7,P.519)(2)公式(123)和(124)中的荷載應為折算荷載,其他相同.3.內力包絡圖(1)意義:確定非控制截面的內力,以便布置這些截面的鋼筋.(2)內力包絡圖的作法:見附圖,以五跨連續(xù)梁為例加以說明.步驟1:由于對稱性,取梁的一半作圖步驟2:分別作組合A~D情況下的彎矩圖步驟3:取上述彎矩圖的外包線即為所求彎矩包絡圖.(3)剪力包絡圖的作法同理.4.支座彎矩和剪力設計值(計算值)(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單向板雙向板
- 如何區(qū)分單向板雙向板
- 淺析混凝土結構的單向板與雙向板區(qū)分界限的研究
- 淺析混凝土結構的單向板與雙向板區(qū)分界限的研究
- 鋼-混凝土組合橋面單向板與雙向板區(qū)分界限的研究.pdf
- 單向體外預應力加固RC雙向板試驗研究.pdf
- 單向板設計
- 單向板計算
- 單向面內約束混凝土雙向板抗火性能研究.pdf
- 全輕與半輕混凝土單向與雙向板的靜載試驗研究.pdf
- 單向連續(xù)板的最優(yōu)板厚
- 單向板計算.docx
- 鋼筋混凝土雙向板單向加固技術的試驗研究.pdf
- %雙向板計算
- 單向雙向
- 2010年《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考題解析班第3講單向板與雙向板的受力特點
- 單向板彎矩計算.xls
- 單向板彎矩計算.xls
- 單向板課程設計
- 單向板課程設計---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形樓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