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1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與地壇我與地壇馬鞍山二中魯峻【教學目標】1、理解、體味作者對生命以及其苦難的感悟。體驗生命意義。2、體驗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痛苦及對母親的理解和痛悔。學會感受母愛、理解母愛。3、理解地壇描寫與抒情的關系。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特點。【教學重點】1、篩選信息,把握課文涉及的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的內(nèi)容,從而理解作者對生命和親情的感悟歷程。2、理清文章思路,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gòu)性。【教學難點】1、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

2、2、解開“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系,理解作者傳達的復雜感受。【教學方法】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文章來體味語言的深沉綿密和領會思想的深邃。2、話題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jié)合。鼓勵學生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看法?!菊n時安排】2課時【教學步驟】第一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要點】1、整體感知,把握文章整體思路。2、研讀文章第一部分?!窘虒W過程】一、感知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一、感知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一)(一)導入導入1、導入新課:生存還是毀

3、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他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哈姆雷特》)人的生命異常脆弱,當病痛、殘疾猝不及防地降臨,命運殘酷地捉弄,人的身體、心理、精神都陷入無盡的痛苦、無奈與無助之中。此時,我們是向困難妥協(xié)自己走向毀滅,還是向困難挑戰(zhàn)迎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史鐵生內(nèi)心深處的世界,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2、作者簡介:史鐵生(1

4、951~),生于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y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后,轉(zhuǎn)向?qū)懽鳌?983年他發(fā)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代表作有《我與地壇》《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其中《務虛筆記》、《我與地壇》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jīng)典作品”。他的作品一類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史鐵生面對殘疾,曾一度彷徨苦悶,甚至于想到了自殺,但最后還是面對困難,勇敢的活下來,

5、并拿起了筆走上了中國文壇,從殘疾到成為一名專業(yè)作家,史鐵生經(jīng)歷了痛苦的思索。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來就是為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著命運的重壓。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二、研讀文章第一部分。二、研讀文章第一部分。(一)討論話題(一)討論話題——《哦,地壇,我的地壇!哦,地壇,我的地壇!》“這古園仿佛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

6、了四百多年?!苯處煂耄鹤髡哒J為自己和地壇之間有“緣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壇之間的關系?1、作者來到古園,說:這古園仿佛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為什么這么說?我對古園的深情,古園對我的意義。2、作者是怎樣巧妙地將“我”與“地壇”聯(lián)系起來的?這樣的開頭有什么作用?一是“我家離地壇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離它越近”;二是園子荒蕪冷落,而“我”也因殘廢而被生活拋棄,同病相憐,兩者都歷盡滄桑。這樣的開頭,為

7、下文描寫、敘事、抒情打下了基礎。3、作者說“地壇離我家很近?;蛘哒f我家離地壇很近。”兩句話有什么區(qū)別?地壇離我家很近: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地壇。我家離地壇很近: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我家。二者的變化實質(zhì)上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態(tài)進行,自然是以家為中心。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zhuǎn)直下,他為了排解內(nèi)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

8、,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jīng)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4、我是在什么情況下開始到古園的?“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tài)如何?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然殘廢了雙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孤獨、頹廢、殘廢自傷?!拔揖蛽u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薄霸跐M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5、“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這時候”指什么時候

9、?為什么此時才是我該來的時候?“這時候”指“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太陽——”地壇“剝蝕——淡褪——坍圮——老柏樹——野草荒藤——”的時候,地壇褪去昔日的榮耀,盡顯滄桑時,這種滄桑恰恰是某種生命力的顯示,“老柏樹、野草荒藤”正是暗示這種生命力的具體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這時來到地壇必然會得到某種慰藉,與它相憐相惜。這正是作者“看到時間、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運的起點。如果不是一個“沉靜的”而是一個“炫耀、浮夸”的地壇在等待作者,那對于

10、處在“最狂妄年齡”的作者意味著什么?6、“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什么?“理解了地壇的意圖”的作者眼中的地壇有什么樣的特點?它是不是與作者有什么靈犀相通之處?這樣的環(huán)境特點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樣的啟示?(用課文原句來回答)生命的暗示?;氖?,但并不衰敗。地壇在看似沉寂、荒涼、蕭瑟、幽深之中的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讓作者感受到時間的永恒魅力,時間的永恒和歷史的滄桑襯托出個人遭際的微不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