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燒傷的論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吸入性燒傷的論述吸入性燒傷是指由于火焰、蒸汽、霧氣、有害氣體或化學毒劑所致的呼吸道甚至肺的損傷。在諸多原因引起的吸入性損傷中,以煙霧吸入性損傷最常見。它常常發(fā)生在建筑物、地下設施(如礦井、地鐵)、交通工具(如汽車、火車、輪船、飛機)、軍事裝備(如裝甲車、坦克)等相對閉合的空間的火災中。其發(fā)生不僅是由熱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化學性刺激所致的呼吸道和肺損害及有害物質的吸收中毒(如CO中毒)。因此目前普遍采用吸入性損傷這一名稱。早在20世紀40年

2、代,吸入性損傷的嚴重性已引起人們的注意。如19世紀美國波士頓園林夜總會失火,導致491人喪生,當時已認識到有些受害者的死因可能與煙霧吸入有關。但在60年代以前,對吸入性損傷的研究是不多的;直到60年代后期,在燒傷休克及其他早期處理取得改善后,吸入性損傷便成為燒傷臨床的一個突出問題。由于石油、化學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以及吸入性損傷診斷技術的進步,其發(fā)生率國外統計在15%33%,有高達32%38%者,國內統計在7%12%,亦有高達23.5%者。吸

3、入性損傷的病死率很高,國外統計在48%86%;國內第二軍醫(yī)大學燒傷中心在收治104例吸入性損傷病人中,死亡64例,病死率為61.5%,且占住院燒傷病人死亡總例數的51.2%第三軍醫(yī)大學全軍燒傷研究所統計吸入性損傷病死率為50.4%??梢娢胄該p傷已成為燒傷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吸入性燒傷的致傷原因主要為熱力因素和化學因素。1.熱力因素可分為干熱和濕熱。干熱主要包括火焰和熱空氣,而濕熱主要指熱蒸汽。干熱具有極低的熱容量,當吸入干熱空氣后,因

4、口腔和氣管內含水量大,能吸收大量的熱量可迅速降低干熱氣體的溫度。另外,吸入干熱空氣時,因喉部反射痙攣,也可減少高熱氣體的吸入。因此,僅干熱氣體吸入限于喉部及氣管上部粘膜損傷,很少傷及隆突以下的支氣管及肺組織。但個別傷員,也可因劇烈爆炸瞬間產生高熱沖擊波沖擊進入氣道而致下呼吸道及肺組織損傷。濕熱空氣所具有的熱容量較干熱空氣約大20004000倍,而且傳熱也快,因此,可造成嚴重吸入性損傷。第三軍醫(yī)大學燒傷研究所將溫度100℃,壓力41.2K

5、Pa的熱蒸汽,通過犬的氣管導管灌入3s,隆突出溫度雖可降至50℃,但仍可不同程度的造成下呼吸道嚴重損傷和急性肺水腫。高壓蒸汽吸入多由于鍋爐爆炸或熱交換器爆炸,瞬間造成下呼吸道重度吸入性損傷。2.化學性損傷的主要致傷物質是煙霧中所含的有害化學物質,常用物品原料,例如木材、棉花、綿綢、尼龍、羊毛及化纖制品燃燒后可產生十種有害化學物質,傷員隨著煙霧的吸入,這些物質被帶入呼吸道及肺泡組織中可引起化學性損傷。煙霧吸入引起的化學性損傷的主要物質有氮

6、氧化物(包括NON2ONO2)、氰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氫、砷化物、醛、酮類及有機酸類等。氮氧化物與水結合可形成酸性物質,引起呼吸道粘膜損傷,甚至發(fā)生化學性肺水腫。醛類物質,如丙烯醛除可以刺激呼吸道,減低肺泡活動力外,尚可損傷肺泡毛細血管,引起肺水腫。煙霧所含氰化物及砷化物可達很高濃度,吸入后可導致化學物質開術。重度吸入性損傷早期即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但在大面積燒傷時,即使無吸入性損傷,早期也可并發(fā)急性肌功能不全而出現呼吸困難,此點應注意

7、3、X線檢查以往認為X線對呼入性損傷無診斷意義。但王天乙等(1980)和楊智義等(1982)通過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認為,取右前斜位X線攝片,傷后2~6小時出現明顯的氣管狹窄,氣管內顯示斑點狀陰影響,透光度減退,粘膜不規(guī)整,早期顯示氣管狹窄的特征,可作為吸應的X線改變。肺水腫時顯示彌散的、玻片狀陰影、葉間影象、肺門擴大、線形或新月形影象肺部感染時可見中心性浸潤影象或彌漫而稠密的浸潤影象有時可看到由于代償性肺氣腫所顯示的氣球樣透明度增強,以

8、及由于肺泡破裂或氣腫樣大泡破裂所致的氣胸影象。4、特殊檢查⑴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纖維支氣管鏡可直接觀察咽喉、聲帶、氣管、支氣管粘膜的損傷程度,確定損傷部位。因它可在氣道內取材、引流、洗滌,它又是一種治療工具。通過纖維支氣管鏡進行動態(tài)觀察,可了解病變演變的轉歸。吸入性損傷的鏡下所見:上氣道吸入性損傷可見咽部水腫、充血、水泡形成、潰爛或出血,一般可見聲門,重度損傷者粘膜高度水腫,梨狀竇消失,室襞靠攏,可看不清聲門。下氣道吸入性損傷可見管壁粘膜

9、充血、水腫,有粗大的血管網,管腔明顯狹窄,軟骨環(huán)模糊或外露,粘膜可逐漸脫落形成潰瘍和出血,支氣管開口紅腫或閉合,開口處可被脫落的粘膜或分泌物堵塞。管腔內有異物存在,如煙霧微粒、分泌物、血液、壞死粘膜或膿性分泌物等。另外,還可發(fā)現氣管、支氣管功能失調的變化:正常吸氣時氣管、支氣管橫徑變寬,長徑變長,呼氣時恰恰相反,當損傷后,呼氣時管腔窄至閉合,咳嗽反向遲鈍或消失。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時,視病情可經口、鼻插入,有氣管切開者,可直接以氣管切開處

10、插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時支氣管可因刺激因發(fā)生痙攣致缺氧,3級支氣管水平以下的氣道及肺泡單位損傷時,此項檢查無法進行。此外,此項檢查有引起外源性感染的可能。⑵133氙肺掃描連續(xù)閃爍攝影檢查:Moylan于1972年首先應用133氙掃描方法診斷吸入性損傷,認為是一種安全而可靠的早期診斷方法,其結果與尸體解剖結果間的誤差僅為13%。此項檢查一般于傷后48小時內進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33氙22107~74107貝可(6103~20103居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