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李白詩歌語言總體特色是清新質(zhì)樸、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氣呵成?!扒逅鲕饺?,天然去雕飾”,是其詩歌語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縱覽李白詩歌,不論是古體詩、律詩、還是樂府詩、歌行體詩歌的確給人留下了通俗、精煉、明朗而含蓄又清新明麗的深刻印象,其語言藝術上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大膽的藝術夸張,生動形象的比喻、一詠三嘆的反復等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李白詩歌語言總體特色是清新質(zhì)樸、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氣呵成。這與李白對漢魏六朝樂府民

2、歌,特別是樂府詩歌的學習和借鑒系系相關。例如李白的《長干行》在很大程度上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孔雀東南飛》中的創(chuàng)作手法,李詩中“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償開,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十六君遠行,瞿塘滟預堆”等句和《孔雀東南飛》中的“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極為相似。在他的《上三峽》中,又是以古代名歌《三峽謠》改造而成,歌謠原詞為:朝發(fā)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李白詩為“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

3、,不覺鬢成絲”。正是因為李白善于學習樂府民歌詩歌就有了民歌清新自然、毫無雕琢的特點。就像出水芙蓉,不禁有讓人采而啖之的迫切愿望。除此之外,像《獨坐靜亭山》《贈汪倫》等清新流暢的七絕也顯其詩風的清新自然的特點。在《贈汪倫》中詩人以故事體的格式引出了詩歌,又用口語般的回答表現(xiàn)了他對汪倫的一片真情,似行去流水般自然,但又扣人心弦,讓人深受感動和震撼。在《獨坐靜亭山》中作者與靜亭山相顧無言,但又心有靈犀,人山在靜默之中表現(xiàn)出詩人的孤獨與惆悵。語

4、言樸實無華卻讓人深思并達到共鳴。于無華之處顯其精神的升華。他的自然質(zhì)樸絕不是簡單的除去雕琢,淺顯明白,而是語近情遙有豐富的意味,堪稱爐火純青的語言大師。為了更進一步從語言風格上欣賞李白詩歌,現(xiàn)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一、語言學分析李白現(xiàn)有詩歌九百多首,一般評論家認為他擅長七古和七絕,通過對李白絕句的分析可以看出李白在語音的韻角上善于多用anang韻。例如在《望廬山瀑布》中“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5、本詩中“煙、川、天”以an韻一韻到底;在《望天門山中》中“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本詩中“開、回、來”以ai韻一韻到底;在《獨坐靜亭山》中“眾鳥高飛盡,孤去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唯有靜亭山”“閑、厭、山”以an韻一韻到底;在《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光、霜、鄉(xiāng)”以ang韻一韻到底;在《秋浦歌》中“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丈、長、霜”

6、以ang韻一韻到底;在《早發(fā)白帝城》中“朝辭白帝彩去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間、還、山”以an韻一韻到底。綜上所述,李白在創(chuàng)作中多以anang韻為韻角,讀起來朗朗上口,表現(xiàn)了李白詩歌明快、清新、明麗的語言風格,這也是李白詩歌語言的一大亮點。二、語匯學分析縱覽李白的古詩、律詩、樂府詩等各種體裁的詩歌,“山、水、月、仙、酒”這些詞匯比比皆是,現(xiàn)就山、水做一簡要分析。詩人筆下有“天門中斷楚江開的”天門山;“天姥連

7、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的天姥山;“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之山;“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進萬重山”的三峽之山;“相看兩不厭,唯有靜亭山”中的靜亭山;“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的蓮花山;“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廬山。當然詩人寫山并不是孤立出現(xiàn)的,而是把山和水緊密的結為一體,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記錄著人間

8、真情;“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具夸張的深千尺吟唱了人間真情之所在,給人以溫暖的傳遞和生活的鼓舞。在《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飄落軒轅臺”中,詩人用比喻的手法,將雪花比喻成“席”,夸張到了極點,強烈刺激了讀者的感觀。比喻、夸張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簡直天衣無縫,全詩讀來韻味無窮,令人久久回味。2夸張與反復的綜合運用。詩人在《蜀道難》中對蜀道的描寫開篇既寫“噫吁兮,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極力夸張蜀道的高峻,一語驚人,不免讓人蕩

9、氣回腸,感慨萬千。接著寫道“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借助想象、神話傳說大肆通過夸張渲染蜀道山之高峻,路之艱險,氣氛之愁苦,增強了詩篇動人心魄的力量,最后又兩次重復出現(xiàn)“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詩句。在夸張中反復,在反復中夸張,夸張、反復兩種修辭手法綜合運用使作者感情的爆發(fā)如火山噴涌般不可遏止。3夸張手法與數(shù)字的有機結合?!秹粲翁炖岩髁魟e》一詩中,寫天姥山的雄姿“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

10、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詩中用五岳相映襯,用四萬八千丈這離奇的數(shù)字進行夸張寫出了天姥山的氣勢和雄姿,為詩人夢游天姥做好了鋪墊。另外,在李白的絕句中也經(jīng)常用到數(shù)字,?!叭照障銧t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本詩中“三千尺”極力夸張,寫了山的高峻,到此還不能表現(xiàn)淋漓盡致地瀑布的壯觀,以寫到“疑是銀河落九天”,懷疑瀑布是從九天傾瀉而下,“九天”再言其高,讓讀者領略廬山山勢之高峻、雄壯。本詩中的“三千”、“九天”相互

11、映襯對照,形成了雙重夸張,寫出了大瀑布的洶涌壯麗,山巖的陡峭,氣勢的驚心動魄,在想象中變換空間,以壯大的聲勢令人驚嘆,更令人神往。在《秋浦歌》中作者也寫到“白發(fā)三千丈,怨愁似個長”,用“三千丈”這個具體的數(shù)字來夸張白發(fā),頭發(fā)三丈已經(jīng)夠長了,三十丈就更長了,三百丈就不可思議了,可他卻寫有三千丈長,為什么不改為四、王、六千丈呢?讀過古代漢語我們就知道了,三、六、九在古文中是虛指,極言其多,為什么不改為三萬呢?多讀幾遍就會發(fā)現(xiàn)本句仄聲太多,用

12、“千”更流暢一些!在《蜀道難》中也有這樣的例子,“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四萬八千”歲多么具體的數(shù)字,極言歷史的久遠。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詩人也寫到“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又是“四萬八千”??偠灾娙苏怯镁唧w的有形來表現(xiàn)無形的精神,集中反映了李白“狂”的一面,夸張大膽、狂放、奔涌著詩人內(nèi)心的激越情感。讀完之后不免在嗟嘆中為之震撼不已,同時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表現(xiàn)力。4

13、比喻與典故的結合。詩人從典故中尋找到具有比喻性的意象。這種喻象打通了詩人與遙遠歷史時空中先人的精神通道,使詩歌更加蘊藉而生動。如:《贈薛校書》:“我有吳越曲,無人知此音。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未夸觀濤作,空郁釣鰲心。舉手謝東海,虛行歸故林?!皡窃角⑨烐椥摹庇玫木褪堑涔??!蹲x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薄棒~水三顧合”用的就是劉備三顧茅宇的典故。還有如《臨路歌》用的就是孔子

14、哭麒麟的典故。特別是在贈給僧人的一些詩歌中詩人以喻象表現(xiàn)佛理,顯得神秘古雅。如:《贈僧行融》:“海若不隱珠,驪龍吐明月。大海乘虛舟,隨波任安流?!薄顿浶蒽`源寺仲睿公》:“觀心同水月,解悟的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談出有無。這里的“珠、月”就是佛理意象。5借代手法的運用。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句用“權貴”代替有權勢的豪門貴族,是借抽象代具體。在《聽蜀僧浚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一句借特稱代替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