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顱神經ssfp顯示(盧明明)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ppearance of Normal Cranial Nerves on 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 MR Images,正常顱神經SSFP顯示,SSFP(穩(wěn)態(tài)自由進動),,SSFP(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序列是經歷了兩、三個TR后獲取的,可產生明顯的T2加權效果,主要用于獲取T2對比圖像(重T2WI),適用于腦、心血管系統(tǒng)、關節(jié)的成像,并可進行2D或3D的容積成像。

2、,SSFP(穩(wěn)態(tài)自由進動),,優(yōu)點:SSFP能夠在某些組織之間產生強烈的對比信號,在腦脊液跟顱神經之間提供了很高的對比分辨率,對于肉眼觀察腦池段顱神經尤為有用,提供一個亞毫米層厚的高空間分辨率,可進行多平面圖像重建。SSFP序列的共采集時間比傳統(tǒng)的磁共振成像脈沖序列要短,從而減少腦脊液的脈動偽影。缺點:減少了不同軟組織之間的對比分辨率。,嗅神經,,嗅神經的主要功能是將氣味的感覺傳遞給大腦半球的嗅球。嗅覺的感覺細胞是沿鼻腔上壁分

3、布的嗅覺上皮細胞。這些細胞的軸突通過篩孔進入顱前窩,連于嗅神經末端的嗅球。神經在前顱窩內的嗅溝內走行。神經的池段在直回和內側眶回之間和之下走行,,,視神經,,包括四段:球內段、眶內段、管內段、腦池段。球內段,由視盤起到鞏膜脈絡膜管為止,包括視盤和篩板部分??魞榷?,四周被含有腦脊液硬膜鞘包裹,穿過 脂肪填充眶口的中心而走行。管內段,通過骨性視神經管部分,低于眼動脈走行。 腦池段,在鞍上池可以顯示,并在那里通往視交叉。鞍池處

4、的重點解剖標志包括垂體柄,大腦前動脈,視交叉以及乳頭體。,視神經,,視神經在視交叉終止,兩條視神經在此交匯,并形成視神經束。視神經束在腦干兩側穿行,之后大部分軸突進入丘腦的外側膝狀體,通過側腦室的下角旁循環(huán)(邁耶循環(huán)),進入枕葉下的視覺皮層。,,,W ,15歲,垂體瘤術后,視交叉附近殘存的腫瘤。 視神經,動眼神經,,起于中腦上丘深部的動眼神經核團,走行于導水管的側面,松果體的后面。然后再穿過中腦。進入腳間池的區(qū)域在SSFP軸位圖像上易

5、于識別。在腳間池,在小腦上和大腦后動脈之間走行,在SSFP冠狀圖像上更易于識別。海綿竇段沿海綿竇外側壁運行,在海綿竇內神經中是最靠上的。通過眶上裂進入眶,分為上下兩支。這個解剖知識可幫助對異常神經的準確定位。,,(6)軸斜位、(7)冠狀位 0.8-mm-層厚 SSFP MR 動眼神經,,W, 82 歲, 右眼上眼瞼下垂軸位0.8-mm-層厚SSFP MR動眼神經,滑車神經,,滑車神經是唯一由腦干背側發(fā)出的顱神經,自

6、下丘腦下方中腦背側出腦入環(huán)池,從動眼神經下外側穿大腦后動脈與小腦上動脈的間隙進入海綿竇的外側壁,經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嚿窠浭亲罴?、顱內段最長的顱神經。同動眼神經一樣,分為腦內段、腦池段、海綿竇段和顱外段。貼近腦干后外側的腦池段是最容易識別的。,,軸位 8-mm-層厚SSFP MR滑車神經,三叉神經,,最大的顱神經,由一個較小的運動神經根以及運行在其內側較大的感覺神經根組成。經腦橋發(fā)出后進入Meckel腔(位于中顱窩

7、的含有腦脊液的腔室)在Meckel腔中,三叉神經形成網狀結構。在分成三個屬支前,在Meckel腔的底部形成三叉神經節(jié)。三個屬支:眼神經和上頜神經并行進入海綿竇,經由眶上裂和圓孔分別穿出顱底;下頜神經出M腔后由卵圓孔穿出顱底。,,軸位0.8-mm-層厚SSFP MR三叉神經,,冠狀位0.8-mm-層厚SSFP MR三叉神經,外展神經,,自腦橋腹側延髓溝近中線處發(fā)出入橋前池,在小腦前下動脈前方或后方上行穿硬腦膜進入Dorello

8、管,后入海綿竇后壁,伴行于頸內動脈外下方,經眶上裂支配眼外直肌。斜坡段(由顱骨枕大孔往上至鞍背)走行重要。外展神經癱瘓的診斷中應特別注意斜坡及巖骨尖。位于小腦前下動脈附近,兩者管徑相近,由于兩個走行互為正交方向,所以很容易區(qū)分。,,軸位0.8-mm-層厚SSFP MR外展神經,,軸位0.8-mm-層厚SSFP MR 外展神經,七、八對:面神經及聽神經,,面神經跟聽神經有著相同的池段及管段。都由橋腦下緣的外側緣發(fā)出,以斜角穿過橋腦

9、小腦角池,靠近小腦前下動脈,穿過波魯斯外耳道(橋小腦角池和內聽道之間的間隙,也稱為內耳道口)及內聽道。在內聽道中,聽神經分為三部分,(耳蝸段、前庭上段及前庭下段),這三個聽神經分支在矢狀斜SSFP截面圖像上有著特異的表現。影像學上應精確地描述神經與小腦區(qū)腫物的關系來幫助安排外科的手術計劃。,,W,4歲,伴先天聽力喪失,耳蝸神經先天性發(fā)育不良,正接受耳蝸灌注治療。矢狀斜位1.0-mm-層厚SSFP圖像 左側(a) 右側(b),,W,5

10、2歲,橋小腦腳腦膜瘤,伴隨左側聽力喪失。(a)軸位(b)冠狀斜位0.8-mm-層厚SSFP MR圖像,七、八對:面神經及聽神經,,在SSFP任意角度的軸位圖像上,在內聽道中四條神經只有兩支可同時被特征性地分辨出:如果一條神經顯示進入蝸軸,則這兩條可見的神經分別是蝸神經和前庭下神經。如果蝸軸在圖像上沒有顯示,則這兩條神經分別是面神經和前庭上神經。在SSPF圖像上顯示的膜迷路充盈缺損可能說明面神經或聽神經一支的異常。面神經穿出內聽道

11、,進入面神經管。經過在巖骨內的一系列復雜的過程,通過莖乳孔穿出顱底,穿腮腺達面部。,,軸位0.8-mm-層厚SSFP MR,舌咽神經,,由外側延髓發(fā)出穿過小腦延髓池,在面神經水平,高于迷走神經走行。在小腦延髓外側池,舌咽神經與小腦的絨球密切相關。該絨球是小腦組織的一小葉,直接毗鄰舌咽神經,它不應該誤認為是異常。從小腦延髓池穿出后,神經進入頸靜脈窩再經頸靜脈孔出顱。在頸靜脈孔中,舌咽神經位于迷走神經及副神經的前方并被神經鞘(舌咽神經

12、管)所包裹。,,冠狀斜位0.8-mm-層厚SSFP MR圖像舌咽神經,迷走神經,,迷走神經根包括出現在延髓兩側及后外側溝的兩個神經根。從髓質穿出后,神經根次于舌咽神經進入小腦延髓池并與它平行穿過小腦延髓池。它們并列走行,在SSPF軸位圖像上與舌咽神經很難分辨。沿神經走行的SSPF冠狀位及斜冠狀位可能是區(qū)分最好的辦法。斜穿過小腦延髓外側池之后,進入頸靜脈窩,最后由頸靜脈孔穿出顱底。在頸內動脈及頸總動脈之間及之后走行。,,軸斜位0.

13、8-mm-層厚SSFP迷走神經,副神經,,副神經是由多個腦根和脊髓根構成:腦根在進入小腦延髓池處出現,走行于迷走神經之下。脊髓根則出現在脊髓的上頸段。在穿出脊髓之后,穿過枕骨大孔進入枕大池(小腦延髓池后方)在椎動脈后方、小腦延髓池的兩側與顱根相連。匯合的神經根然后通過頸靜脈孔離開顱內,在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后方走行。在C1-C2段部分脊髓神經根與副神經是可區(qū)分的,因為脊髓神經根較大并且只延續(xù)到神經孔而不再延續(xù)。,,軸位0.8

14、 mm-層厚SSFP MR副神經,,冠狀斜位0.8-mm-層厚SSFP MR副神經,舌下神經,,起源于第四腦室前方的神經核團,舌下神經在延髓內,以神經根束的形式由延髓腹外側溝進入小腦延髓池。合并后的神經根然后穿過小腦延髓池的兩側,在此階段神經根先是被椎動脈包繞,然后又被小腦后下動脈包繞。然后經舌下神經管穿出顱內,這在軸位像上是斜著走行的,而在冠狀位及矢狀位之間是以大約為45度的角度走行的。穿出顱內后,舌下神經與舌咽,迷走神經

15、和副神經并行,而在深二腹肌下方運行,最后運行到舌骨上方以支配舌肌的很大一部分。,,冠狀斜位0.8-mm-層厚SSFP MR舌下神經,結論,,傳統(tǒng)的磁共振成像脈沖序列的使用,它可能是難以評價的顱神經的腦池段,因為它的直徑較小并且位于許多其他解剖結構的附近。SSFP序列能更詳細的描述這些神經分段,可以提供這些神經與其病理過程關系的重要信息。為了充分利用這些信息,放射科醫(yī)生必須熟悉這些神經的解剖學特點以及相關的解剖學定位。,謝謝大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