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10/17/8/5ee59dd5-dfd9-43b4-9343-291e2567bcd1/5ee59dd5-dfd9-43b4-9343-291e2567bcd1pic.jpg)
![中國美學的幾個范疇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10/17/8/5ee59dd5-dfd9-43b4-9343-291e2567bcd1/5ee59dd5-dfd9-43b4-9343-291e2567bcd1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結合相關原典,解釋“和”、“自然”、“境界”的含義一、和(中)和,即調和、協(xié)調,指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儒家、道家、禪都講和。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和”包括天地之和、天人之和、人與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諧。和諧美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描述適度、表現(xiàn)適度、結構適度?!皡f(xié)調即美”、“和諧即美”,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共同觀點。儒家強調“人和”即社會美,道家強調“天和”即自然美,佛家強調“心和”即心靈美。而各家各派都主張“樂和”即藝術美?!爸泻汀笔侨寮业淖罡邔徝罉藴??!抖Y
2、記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鬃又鲝垐?zhí)兩用中,注重對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認為“中和”是君子應有的美德,“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在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孔子評價《關唯》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實現(xiàn)了“中和之美”?!稑酚洝钒选爸泻汀弊鳛橐魳返膶徝罉藴?,認為“中和”是音樂的本質,以“中和”為美;“樂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國歷代藝術家推崇的審美標準。二、自然(真)(自己這
3、樣)在中國美學之中,自然是一個很重要的范疇?!白匀弧币辉~最早見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里的“自然”一詞不是近代所謂自然界、大自然之意,而是指事物按其本來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然的規(guī)律而演化,無須任何外在的條件和力量。是事物或人的本性、天性。它是有生命的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因為它合乎自然的本性。儒家把自然看成道德的象征,如歲寒三友;道家把自然看成自然本身,而要“法天貴真”;但禪宗的自然則是心靈的構造,體現(xiàn)了心靈的
4、覺悟。三、境界(意境)境,疆也;界,境也。境界即意境。意境是中國美學的核心范疇,《周易系辭》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一盡其言?!蓖鯂S《人間詞話》中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于第一流之作者也?!倍U宗認為美在意境。意指心靈,境指視界。意境則指心靈構造的世界,一個覺悟的世界,是人的本心、佛心。在藝術中是一種情
5、景相融的境界,是主客觀因素的統(tǒng)一。藝術中既有來自藝術家的情又有來自客觀現(xiàn)實升華的境,情和境是不能離開的,是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是情與景、意與境的統(tǒng)一。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中,情理形神相互交融情隨物興物以理現(xiàn)情景交融物我兩忘,這種主客觀相交的藝術現(xiàn)象就是意境。簡單地說:意境是心物、主客、內涵和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更著重以虛涵實、實中見虛,有著無限和深遠的特征。中國美學就是以妙悟為前提而達到生動的、和諧的、自然的、道的境界。結
6、合相關原典,解釋“和”、“自然”、“境界”的含義一、和(中)和,即調和、協(xié)調,指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儒家、道家、禪都講和。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和”包括天地之和、天人之和、人與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諧。和諧美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描述適度、表現(xiàn)適度、結構適度?!皡f(xié)調即美”、“和諧即美”,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共同觀點。儒家強調“人和”即社會美,道家強調“天和”即自然美,佛家強調“心和”即心靈美。而各家各派都主張“樂和”即藝術美?!爸泻汀笔侨寮业淖罡邔徝罉藴?。《禮記
7、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孔子主張執(zhí)兩用中,注重對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認為“中和”是君子應有的美德,“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在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孔子評價《關唯》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實現(xiàn)了“中和之美”?!稑酚洝钒选爸泻汀弊鳛橐魳返膶徝罉藴?,認為“中和”是音樂的本質,以“中和”為美;“樂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國歷代藝術家推崇的審美標準。二、自然(真)(自己這樣
8、)在中國美學之中,自然是一個很重要的范疇?!白匀弧币辉~最早見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里的“自然”一詞不是近代所謂自然界、大自然之意,而是指事物按其本來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然的規(guī)律而演化,無須任何外在的條件和力量。是事物或人的本性、天性。它是有生命的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因為它合乎自然的本性。儒家把自然看成道德的象征,如歲寒三友;道家把自然看成自然本身,而要“法天貴真”;但禪宗的自然則是心靈的構造,體現(xiàn)了心靈的覺
9、悟。三、境界(意境)境,疆也;界,境也。境界即意境。意境是中國美學的核心范疇,《周易系辭》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一盡其言。”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于第一流之作者也?!倍U宗認為美在意境。意指心靈,境指視界。意境則指心靈構造的世界,一個覺悟的世界,是人的本心、佛心。在藝術中是一種情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美學“味”范疇新論.pdf
- 中國美學“神”范疇的人類文化學釋義
- 中國美學“神”范疇的人類文化學釋義.pdf
- 中國美學精髓
- 中國美學精髓.pdf
- 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現(xiàn)狀的幾個宏觀問題的嘗試性探討
- 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現(xiàn)狀的幾個宏觀問題的嘗試性探討.pdf
- 中國古典美學“味”范疇研究
- 中國古典美學“妙”范疇的研究.pdf
- 中國古典美學“境”范疇研究.pdf
- 中國古典美學“味”范疇研究.pdf
- 中國古典美學“興會”范疇研究.pdf
- 中國古典美學“厚”范疇論.pdf
- 中國古典美學“興”范疇研究.pdf
- 論“游”——中國古典美學范疇研究
- 中國古典美學“麗”范疇論.pdf
- “主體間性”美學理論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的意義
- “媚”范疇的美學闡釋
- 中國現(xiàn)代美學開創(chuàng)期崇高審美范疇研究
- 中國美學中“生活性”審美特征向當代“生活美學”的演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