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簡答題和論述題1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簡答題和論述題簡答題和論述題(一)1在殷周之際,周公等人的觀念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有什么意義?變化:1、繼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觀念,他同樣認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觀和商人是有區(qū)別的;2、他把商人上帝和宗祖神結合的一神論到分離的三神論;3、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轉變,重神到所謂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諸事占卜的天命論;4、天與天命中神的觀念淡了,認為惟德是輔;5、由天不可信的

2、思想演化成對天的怨恨等。意義:1、用德政鞏固了奴隸主貴族對奴隸和平民的專政;2、在倫理方面維系了建筑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的世襲制,保持了周奴隸主貴族內部的團結,3、體現了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的萌芽。2簡述孔子“仁”學思想要旨及現代意義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兩條:一是“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1孔子所謂的“愛人”,一方面是說,人是最重要的,因而應當“愛人”。另一方面是說,在社會生活中,要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彼此相親相愛???/p>

3、之,人人都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們之間相安無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孔子所謂的“克己復禮為仁”,講的是“仁”和“禮”的關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禮也是孔子思想體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同時“忠”與“恕”近“仁”,宋儒以“盡己”詮釋“忠”,以“推己”詮釋“恕”。仁道是人文主義的價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層次—圣人,成人或賢人,君子?!扒椤睘椤叭省敝??!皭廴恕币獜谋炯易銎?。“仁”所體現的首先是倫理親情???/p>

4、見,從根本上說“仁”是維護宗法制的。“仁”既然是以“情”為本,那么,在修養(yǎng)上能否達到“仁”的境界,取決于人自身的主觀努力。孔子關于仁的思想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意義:1、孟子以仁發(fā)展為仁政,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剝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國歷史上曾發(fā)生很大的影響,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們那些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改良政策時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張3、孔孟提出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道德信條,成為中國歷史上許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3孔子的命是

5、不是命定論?是。(1)孔子站在對周禮繼承和改革的立場,把恢復周禮作為終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問題上,也持有兩重性??鬃有哪恐械奶祀m然已不是殷周以來人格神的天,但還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2)孔子一方面丟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著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另一方面又企圖以不可認識的必然性去解釋天的意志和主宰性,這樣就留有天命論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論引向一種神秘主義的命定論,宣揚命運之天決定人間的貴賤,這就是孔子的“富貴在天”的“天命論”

6、。(3)孔子宣揚天命論,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隸制滅亡的主觀努力。在這里,他并沒有對天命的權威加以限制的企圖,也沒有將天命和人力劃出不同勢力范圍的思想,而是認為他的主觀努力正是天給予他的使命。從這一點說,他1既無過又無不及,認識事物時,在不及和過頭兩個極端之間找出適中合宜的地方,處理事物時,不應偏袒于某一傾向,應調和不同傾向,在不同人之間進行適當調和;2行中庸之道必須以禮為原則;靈活的“無可無不可”必須服從道義的標準,有時必須采取權益甚

7、至表面相反的方法,道義原則,系指禮而言,即周朝奴隸社會的統治秩序與規(guī)章制度;3要求說話做事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防止偏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靈活態(tài)度,避免主觀,具有一定辯證法精神,目的是維護不變的道-“形而上學”,同時必須以周禮作為指導原則,周禮的主要精神是不走極端和反對偏激。8如何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1、孔子主張重民食百姓足富而厲教,主張利民所利,見利思義,對勞動者要寬大,對他們講一些服從的道理減弱剝削;2、提倡德政,反對暴政,主張為政以

8、德,加強人民自身行為道德感和人民自覺行為,反對專以政令,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3、在人際關系上提倡忠恕,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是忠恕之道德具體意義;4、主張統治者要正己修身;5、不注意人民的經濟生活,反對學生從事生產勞動;6、宣傳英雄史觀和宿命論;7、以維護周禮為畢生使命,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復周禮所制定的世襲宗法等級制度。9論述孔子是如何把對天命的敬畏與人的內在的道德性及人對生命價值的追求結合起來?(1)天與命:1人生

9、命運分解為貧富貴賤和是非善惡兩種,貧富貴賤屬天命,是非善惡屬人為。天涉及到人的本質和本性,首先是宗教性和道德性,天命與人為的終極一致推崇為一種信念;2春秋時期,天的人格神的觀念已開始動搖,孔子一方面丟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著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權威,另一方面又企圖以不可認識的必然性去解釋天的意志和主宰性。孔子宣揚天命論,但認為主觀努力正是天給予的使命,所以對人的自身道德及價值是指導作用的。(2)鬼神:1放棄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保留鬼神

10、的權威;2主張事鬼敬神不要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在對祖先的忠孝實際行動多下功夫,用以教化百姓,鞏固統治。10老子的道論1、首先論述了各種意義的道,對于道的具體描述是沒有形狀的虛無縹緲,不為人民知又獨立于人和整個物質世界的東西,是一個神秘的不可感知的精神實體;2、道是天地萬物生成的根源,宇宙的生成過程,即用道或無化生出元氣,由元氣產生陰陽三氣,再由陰陽三氣和合而產生天地萬物;3、道是有規(guī)律的,遵循對立轉化的規(guī)律合循環(huán)運動的規(guī)律;4、生后準則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