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通過對稀奶油流變學特性影響,探究溫度、剪切力、以及鹽離子濃度對稀奶油表觀黏度的影響,并進行方程擬合來探索稀奶油本身的流變學特性,對攪打過程中稀奶油脂肪部分聚結率、蛋白質濃度、粒徑、攪打起泡率、質構特性以及油水分布的變化規(guī)律,分析稀奶油攪打過程中破乳過程,運用短程分子蒸餾技術分離黃油產品,并對其宏觀物理特性如脂肪酸組成,膽固醇,以及風味物質,以及微觀結晶特性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在15℃條件下,乳脂肪含量為40%的稀
2、奶油是非牛頓流體的假塑性流體,其流體指數(shù)為0.832;鈣離子濃度對表觀粘度的影響更顯著,鈣離子添加量為13.5mmol/L時流體指數(shù)n從更趨向于牛頓流體性質的0.832到更趨于非牛頓流體的0.271;而低濃度鈉離子對稀奶油表觀粘度影響不大,只有當鈉離子濃度升為137mmol/L時,才表現(xiàn)出較強的非牛頓流體特性;溫度升高,奶油粘度降低,鹽離子濃度對粘流活化能影響的差異不明顯。
(2)稀奶油在攪打過程主要分為稀奶油充氣過程和稀奶油
3、破乳過程。第一階段,是稀奶油攪打充氣過程,先是大空氣氣泡進入稀奶油,隨著攪打過程的進行,進入稀奶油氣泡變小,結構逐漸穩(wěn)定,同時伴隨著攪打起泡率上升,稀奶油粒徑增大,液相蛋白濃度降低,脂肪聚結速率緩慢提高的過程。第二階段,是稀奶油攪打破乳,即攪打過度后發(fā)生的一系列過程,稀奶油氣泡結構從較為穩(wěn)定的結構到完全破壞的過程,這是一個較快速的階段,伴隨著稀奶油攪打起泡率迅速降低,稀奶油粒徑減小,液相蛋白濃度提高為脂肪部分聚集率迅速提高的過程。同時,
4、破乳后期出現(xiàn)明顯油水分離現(xiàn)象。
(3)黃油的膽固醇含量為3.62mg/g。通過短程分子蒸餾可明顯降低黃油的膽固醇含量,180℃以上短程分子蒸餾可以從黃油中抽提90%以上的膽固醇。短程分子黃油輕相中短鏈脂肪酸比黃油原樣中明顯增多,而短程分子蒸餾黃油重相的趨勢相反。由于不同鏈長脂肪酸分布在同一個甘油三酯結構中,因此,短鏈脂肪酸與長鏈脂肪酸不能完全分離,即短程分子蒸餾重相仍然存在一部分短鏈脂肪酸。
黃油,酥油短程分子蒸餾中
5、揮發(fā)風味化合物的組成和所占百分比有所不同,黃油主要揮發(fā)性物質為甲基酮類、醛類、酯類化合物;而酥油的輕相中主要揮發(fā)性物質主要為丁酸,黃油酥油重相成分差異性不顯著,而輕相成分差異顯著,可利用短程分子蒸餾黃油輕相開發(fā)天然奶油香精產品。
(4)短程分子蒸餾輕相固體脂肪指數(shù)SFC<黃油原樣SFC<短程蒸餾重相SFC,短程分子蒸餾輕相和重相SFC均隨溫度升高而增高。等溫結晶時,短程分子蒸餾能夠改變成核方式,晶體從球狀生長的方式改變?yōu)閳A盤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HT攪打稀奶油加工工藝及配方的研究.pdf
- 稀奶油的殺菌乳制品加工工藝學
- 棕櫚油基攪打稀奶油的制備及應用性能的研究.pdf
- 植脂稀奶油工藝和攪打充氣機理的研究.pdf
- 亞麻籽粉對面團流變學特性及加工特性的影響.pdf
- 桃膠的流變學特性研究.pdf
- 奶油用途
- 超微粉碎骨泥的流變學加工特性研究.pdf
- 奶油濃湯
- 奶油冰淇淋
- 攪打奶油中金黃色葡萄球菌預測模型的建立.pdf
- 蒙古櫟橡子粉凝膠特性及面團流變學特性的研究.pdf
- 燕麥─小麥混粉流變學特性研究.pdf
- 磁流變液流變學特性檢測儀器研究.pdf
- 毛竹材流變學特性變化規(guī)律研究.pdf
- 抗性淀粉對面團流變學特性及加工品質的影響.pdf
- 卡拉膠和褐藻膠流變學特性及凝膠特性的研究.pdf
- 磁流變膠泥流變學特性測試裝置研究.pdf
- 乳清粉面團流變學特性及面包工藝研究.pdf
- 嗜酸乳桿菌復合菌種發(fā)酵稀奶油工藝優(yōu)化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