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6/23/796f505c-e139-459b-8e68-f3c20f42b4f9/796f505c-e139-459b-8e68-f3c20f42b4f9pic.jpg)
![玉米淀粉包合小分子風味成分復合物制備及釋放動力學.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6/23/796f505c-e139-459b-8e68-f3c20f42b4f9/796f505c-e139-459b-8e68-f3c20f42b4f9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米淀粉低廉易得,其中直鏈淀粉分子的螺旋內腔呈疏水性,外腔因羥基而呈親水性。這種“內疏水、外親水”的特殊結構,使直鏈淀粉可作為一種主體分子,與不同極性小分子風味物質相互作用形成淀粉復合物,從而提高風味物質的穩(wěn)定性,拓展了其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本研究選擇高直鏈玉米淀粉,采取共沉淀法對非極性小分子(香芹酮)、弱極性小分子(庚內酯、薄荷酮)及極性小分子(芳樟醇、庚醇、薄荷醇)風味物質進行復合,并對其復合率、結構及在不同濕度、溫度條件下的貯藏穩(wěn)
2、定性和釋放特性進行分析和比較,其主要結果如下:
1.以復合率為指標,通過單因素試驗研究玉米淀粉復合小分子風味物質投料比、復合反應溫度、復合反應提取溫度,結果顯示:玉米淀粉-香芹酮復合物在10:0.8、50℃、60℃時復合率為38.5%;玉米淀粉-庚內酯復合物在10:0.7、60℃、40℃時復合率為63.3%;玉米淀粉-薄荷酮復合物在10:0.7、40℃、60℃時復合率為43.3%;玉米淀粉-芳樟醇復合物在10:0.8、50℃、
3、60℃時復合率為86.9%;玉米淀粉-庚醇復合物在10:0.7、40℃、50℃時復合率為61.5%;玉米淀粉-薄荷醇復合物在10:0.7、50℃、40℃時復合率為51.6%。
2.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通過L9(34)正交試驗研究6種玉米淀粉復合物制備的最佳參數(shù),結果顯示:玉米淀粉-香芹酮復合物最佳參數(shù)為10:0.8、50℃、70℃,得率36.9%;玉米淀粉-庚內酯復合物最佳參數(shù)為10:0.6、70℃、50℃,得率為75.6%;
4、玉米淀粉-薄荷酮復合物最佳參數(shù)為10:0.6、50℃、70℃,得率為43.8%;玉米淀粉-芳樟醇復合物最佳參數(shù)為10:0.7、60℃、70℃,得率為91.9%;玉米淀粉-庚醇復合物最佳參數(shù)為10:0.8、40℃、40℃,得率為67.2%;玉米淀粉-薄荷醇復合物最佳參數(shù)為10:0.6、60℃、50℃,得率為54.7%。
3.6種玉米淀粉復合物的貯藏釋放結果顯示:濕度和溫度對釋放過程影響很大,濕度一定時,釋放隨著溫度的上升而加快;
5、同溫度時,釋放隨著濕度的增大而加快;低溫更利于其保藏。濕度、溫度越低,釋放速率常數(shù)(k值)越小,反之越大;溫度比濕度對釋放的影響要大;玉米淀粉-香芹酮、玉米淀粉-庚內酯、玉米淀粉-薄荷酮、玉米淀粉-芳樟醇、玉米淀粉-庚醇、玉米淀粉-薄荷醇復合物的 k值范圍分別為0.0412~0.0683d-1、0.0300~0.0551d-1、0.0437~0.0902d-1、0.0736~0.1939d-1、0.0743~0.2054d-1、0.07
6、62~0.1574d-1,表明玉米淀粉-極性小分子風味物質(芳樟醇、庚醇、薄荷醇)復合物的貯藏穩(wěn)定性高于玉米淀粉-弱極性或非極性小分子風味物質(香芹酮、庚內酯、薄荷酮)復合物的貯藏穩(wěn)定性。
4.玉米淀粉復合物的結構分析表明:
?。?)掃描電鏡分析(SEM)顯示,與光滑的呈片層網狀結構的糊化玉米淀粉相比,復合物為片層網狀結構,表面除了產生部分未穿透的小孔,還出現(xiàn)了許多通透的小孔。
?。?)差示掃描量熱分析(DSC
7、)顯示,與糊化玉米淀粉相比,玉米淀粉與小分子風味物質發(fā)生復合作用后相變溫度、峰溫及熱焓均發(fā)生較大的變化,且6種復合物穩(wěn)定性(熱焓值)由大到小依次為玉米淀粉-庚醇(144.63J/g)、玉米淀粉-芳樟醇(96.27J/g)、玉米淀粉-薄荷醇(73.97J/g)、玉米淀粉-薄荷酮(65.04J/g)、玉米淀粉-庚內酯(57.48J/g)、玉米淀粉-香芹酮(33.63J/g);
(3)紅外光譜分析(FT-IR)顯示,與糊化玉米淀粉相
8、比,復合物除了在1771 cm-1左右出現(xiàn)C=O雙鍵特征峰外,其余小分子風味物質的吸收峰被糊化淀粉的吸收峰所掩蓋,沒有新的化學鍵產生;
(4)X-衍射(XRD)分析顯示,與糊化玉米淀粉(結晶度16.3%)相比,玉米淀粉復合物的結晶度均發(fā)生變化,且玉米淀粉-香芹酮、玉米淀粉-庚內酯、玉米淀粉-薄荷酮、玉米淀粉-芳樟醇、玉米淀粉-庚醇、玉米淀粉-薄荷醇的結晶度分別為13.7%、19.1%、21.3%、25.3%、29.0%、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秈米淀粉包合小分子風味物質物的制備、結構表征及其釋放動力學研究.pdf
- α-、β-環(huán)湖精包合丙酸乙酯和戊酸復合物的制備、表征及其釋放動力學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淀粉復合物的制備及性質研究.pdf
- 小分子藥物結腸釋放的體外動力學研究.pdf
- 捕光天線蛋白復合物Ⅱ橢圓畸變的分子動力學模擬.pdf
- 糯米淀粉復合物的制備及性質研究.pdf
- 淀粉基微膠囊緩釋殺菌劑的制備及釋放動力學研究.pdf
- β-、γ-環(huán)湖精與丁酸乙酯、乙醛、乙醇包合物的制備、表征及釋放動力學的研究.pdf
- 小分子黃酮包合物的制備及活性研究.pdf
- 20102617王淼姜黃素磷脂復合物的制備、藥效學評價及代謝動力學研究
- 淀粉接枝共聚物內養(yǎng)護材料的制備及反應動力學研究.pdf
- 氨苯砜包合物凝膠的制備和初步動力學研究.pdf
- 玉米淀粉粉塵火焰?zhèn)鞑ゼ盁岱治鰟恿W特性實驗研究.pdf
- 葛藤總黃酮分散片與磷脂復合物的制備及大鼠藥代動力學研究.pdf
- 淀粉接枝共聚物內養(yǎng)護材料的制備及反應動力學研究
- 高壓均質法制備玉米淀粉-脂質復合物及其結構性質研究.pdf
- 生料玉米淀粉同步糖化發(fā)酵乙醇動力學的研究.pdf
- 淀粉-蛋白-膠復合物的制備和性質研究.pdf
- PDE9A-抑制劑復合物晶體結構及酶動力學研究.pdf
- 納米銀與其復合物的制備及在小分子檢測中的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