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認知方式與心理健康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大學生的認知方式與心理健康,生活就象一面鏡子,你對他哭,他就對你哭;你對他笑,他就對你笑。 ——卡耐基,,,埃利斯的觀念測驗,通俗地說,這些都叫“認知過程”。,溫故而知新,什么是認知? 認知過程包括那些?——感覺、知覺、記憶、注意、思維、想象,,一、認知及健康認知模式的特征,二、不合理認知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三、認知失調與歸因不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第一節(jié) 認知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一、

2、認知及健康認知模式的特征,什么是“認知”: 人的認識過程;人們對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并構成想法和觀念的過程。 認知是刺激和反應的中介 刺激----認知----反應認知風格,個體在認知過程中所經常采用的、習慣化的態(tài)度和方式,(一)認知和認知相關概念,積極、不消極:,客觀,不自欺:,獨立,不依賴:,正面的評價自己和他人;,現實感強,能正確把握現狀、判斷現實,自我判斷和決斷能力,場獨立、場依存型,(二)健康認知模式

3、的特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斷遷移,運用可靠的方法進行反思,理性決策,二、不可理認知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人們的認識能力局限性的表現具有無意識性的自動性有不安全感的人易產生不合理認知對感情關系密切的人易產生不合理認知,(一)不合理認知的特征,(二)貝克的情緒障礙認知模型,淺層的負性自動想法 人們從童年開始就通過生活經驗建立一種認知的結構或圖式,這是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人們對自己和世界的假設,并用于對信息的過濾、

4、區(qū)分、評估和編碼。深層的功能失調性假設 圖式形成后相當穩(wěn)固,通常我們儀式不到,但是我們都能夠根據圖式指引新信息的加工,預測事件的發(fā)展,給客觀現實賦予某種意義。,(三)埃利斯的ABC理論,1.事件或情境本身不足以引起人們的心理問題;2.非理性的信念、評論、解釋才是心理問題的根源;3. 面對同一件事情(A)不同的(B)可以影響人們對該時間的情緒和行為反映; 4.通過改變認知,可以改變消極的情緒,誘發(fā)性事件,信念,行為后果,你

5、這個人真好呀!,他欣賞我,真好!,他是在安慰我吧!,這人為什么要夸我?,哼,討好我,想利用我!,高興,傷心,厭煩,疑惑,認知(B),情緒(C),事件(A),埃利斯的觀念測驗,你的總分是多少?以上是埃利斯列覺的11類不合理觀念,得分越低越好,(四)大學生常見的非理性信念,,,,自我意識,把一次挫折的發(fā)生想象得非常可怕,糟糕透頂。放大的挫折感,表現為對他人、對于群體的不合理評價。如別人犯了一點錯,就認為這個人哪里都不好,把生

6、活中的各種不順利、不愉快、各種挫折、失敗看做不該發(fā)生,不應發(fā)生(絕對化),以偏概全,夸大后果,三、認知失調與歸因不當,(一)認知失調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認知失調指:如果由一個認知可以推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則這兩個認知就是不協(xié)調的。例:當你在一次考試中只考了60分時,你可能認為自己一點也沒有用,一次考試都沒法通過;但其實你能夠考上大學,能夠交朋友,這些事實都能證明你是有用的;當你對自己的能力出現兩個相反的認知時,這就出現了認知失調。認

7、知失調會引起個體心理上不愉快和不舒服的體驗,造成心理上的緊張感,有些人甚至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失調。,(二)大學生常見的認知失調,3、不合理的自我認識和內心不合理觀念的重復喚起,2、在情感上的認知失調,1、在學習上的認知失調,劉某,男,某重點大學大二學生,性格內向,靦腆害羞,不喜歡主動說話。在剛上大學的時候,他喜歡上了班上一個女孩子,但是一直沒有勇氣告訴她,每天都是默默的關注她。最近在宿舍同學的鼓勵下,終于鼓起勇氣向她提出約會的請求,但是

8、被那個姑娘婉言謝絕了。于是他心情沮喪,情緒低落。并且覺得“沒有人會喜歡我,我以后再也不和女生約會了”。于是成天郁郁寡歡,悶悶不樂。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對未來的道路很迷茫。學習成績也逐漸下降。,,,5、對個人角色變化的認知失調,4、對環(huán)境變化的認知失調,(三)歸因偏差,歸因: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外在行為表現的因果關系作出解釋和推論的過程。 不同的歸因將引起不同的期望和情緒,并具有不同的動機作用。,賽格利曼的悲觀歸因模式,具有悲觀歸因模式

9、的人,通常對不利事件做內部的、穩(wěn)定的和不可控歸因對有利事件進行外部的、不穩(wěn)定的和特殊的歸因悲觀歸因模式的人,在挫折的應激下常表現為激動、挫折、抑郁,甚至生病,1.中性事件:出現基本歸因偏向 行動者——觀察者歸因偏向2.成功或失敗的事件: 對他人的成功,常歸于外因,對自己的成功,常歸于內因;對他人的失敗,傾向于歸為內因,而對自己的失敗,傾向于歸為外因。3.在歸因中,表現出明顯的自我服務偏向和防衛(wèi)性歸因,其目的在

10、于維護自尊,減少不利事件對自己的威脅。,(四)常見的歸因偏差的類型,對自己的成功,常歸于內因;表現出明顯的自我服務偏向;,對自己的失敗,傾向于歸為外因;屬于防衛(wèi)性歸因,其目的在于維護自尊,減少不利事件對自己的威脅。,,一、理性情緒療法,二、貝克認知轉變法,三、正確歸因和積極比較,第二節(jié) 非理性認知方式的調整,,一、理性—情緒療法,(一)埃利斯的理性情緒療法 A誘發(fā)性事件;B 信念;C 情緒與行為的結果;D 辯論;E

11、有效的理性信念:以合宜的思考,代替不和宜的思考F 新的感受;不再感到有嚴重的焦慮和消沉,再感到沮喪和自我責備,在不同的情境中會有適當的感受。,(二)與不合理信念辯論,最難的是與自己辯論,即反駁 4種方法:證據:這種想法的依據在哪里?其他可能性:會出現其他情況嗎?潛在的含義:即使我想得對,意味著什么?用處:現在這么想,對我有利嗎?!,(三)合理的自我分析;(練習P158),不愉快事件:念頭:

12、 后果: 辯論: 效果:,,二、貝克的認知轉變法,(一)識別認知性錯誤(二)識別自動性思想(三)做真實性檢驗(四)去注意,,三、正確歸因和積極比較,談談你的感受?你擁有?你缺少? 和別人相比,你有什更好的?,(一)進行歸因訓練,通過

13、重新歸因,可以改變個體的情緒和行為。一個人將消極事件歸因于內因還是外因,決定了自尊是否會被傷害。,情境:我的男朋友沒有遵守諾言在這個周末給我打電話;1.這意味著他并不在乎我2.這意味著他不是真心愛我3.這意味著我不是一個可愛的姑娘4.這意味著我這個人不行,毫無價值5.這意味著我最終將被拋棄6.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以后我還怎么見人7、還不如死了的好。,(二)學會比較,欣賞自己所擁有的,一個青年總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生活不

14、幸福,終日愁眉不展。有一天,他遇到一位長著,問他”年輕人,怎么悶悶不樂的呀?”,“我不明白我為什么老是這么窮?!薄案F?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說。這從何說起?年輕人問。老人反問道,“假如今天我折斷你的一根手指頭,給你1000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讓你馬上變成80歲的老翁,給你100萬,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1000萬,你干不干?”“不干!”“這就對了,你身上的錢已經超過1000萬了呀!”老人笑吟

15、吟的地走了。,,思考: 從這則故事了我們看到了什么? 你自己身上有什么你沒有發(fā)現的珍貴的東西? 要如何進行積極的比較?,,合理情緒理論認為,對事件正確的認識一般會導致適當的行為和情緒反應,而錯誤的認知往往是導致一個人產生不良情緒的直接原因。,比如,,(事件A)小明向異性同學表白被拒絕了。,(情緒C)很憂郁、沮喪,,(想法B2): “我怎么那么沒用?沒有人會喜歡我。”,(想法B1)“我覺得在同學面前沒

16、有面子,他們一定會嘲笑我。,,,,,事 件,合理情緒理論模型,情緒改善,新認識,辯 駁,不良情緒,舊認識,舊認識,,,,,,×,∥,,(事件A)小明向異性同學表白被拒絕了。,(情緒C)… … … …,(新想法B2): “我不喜歡被拒絕,但這不代表我沒有用,不值得喜歡。”,(新想法B1)“同學們不一定會嘲笑我,也許會跟我聊聊他們的經驗?!?,,,,,一、正確認識心理防御機制,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防御機制,三、大學生心理防御機制的

17、積極調整,第三節(jié) 心理防御機制與心理健康,一、正確認識心理防御機制,人所具有的一種擺脫痛苦、減輕不安、回復情緒、平衡心理的自我保護機制,就成為心理防御機制。,(一)什么是心理防御機制,(二)心理防御機制的作用,1、減低情緒沖突,2、從具有危險性的沖動中保護自己,3、緩和傷感經驗和情緒感受,4、減輕失望或失望的感受,5、消除個人內在態(tài)度與外在現實之間的沖突,6、協(xié)助個體保持其充實感和價值感,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防御機制,(一)積極的心理

18、防御機制,人原有的行動或欲望,如果直接表現出來,可能會受到處罰或產生不良后果,因而將這些行動或欲望導向比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建設性,有利于社會和本人。 例如,一位具有強烈嫉妒心的人,理智又不允許他表現出嫉妒別人的成就,于是他發(fā)奮學習,成績超過別人。這對于社會和他本人均有積極意義。,,,把自己所欽佩或崇拜的人的特點當作是自己的特點,用以掩護自己的短處。認同有兩種,一種近似模仿。例如,在不知不覺中,男孩模仿父親,女孩模仿母親。另

19、一種是利用別人的長處,滿足自己的愿望、欲望。例如,一個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歡和一個漂亮的女孩子作朋友,她可以因為別人夸獎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一)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當一個人遇到挫折時,??梢杂哪瑏砘饫Ь?,維持自己的心理平穩(wěn)。例如,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不幸有位脾氣暴躁的夫人。有一次,當他和夫人吵架完,離開家時,夫人從樓上往他身上一潑,弄得人全身都濕透了,周圍的人都很尷尬。但蘇格拉底只是一笑,說:“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會下雨?!北緛砗?/p>

20、難為情的場合,用幽默把事情化解了。,,即一個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適時,企圖用種種方法來彌補這些缺陷,以減輕不適感。例如,一個一向淘氣的十歲男孩,由于突然同時失去了母親和妹妹,他的父親就把全部愛和希望給予了他,使他感到自己應該懂事了,不能再淘氣了,于是一下變?yōu)楹脤W生。,,把不能被意識所接受的念頭、情感和行動在不知不覺中抑制到潛意識里去的作用。,個人遭受挫折、或無法達到所追求的目標以及行為表現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時,給自己找一些有利

21、的理由來解釋。,將自己所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態(tài)度、意念,“投射”到別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斷言別人是這樣的現象。例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屬于這種作用。,,(二)消極的心理防御機制,,,又稱“矯枉過正”現象,為處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及沖動所采用的方法。,指一個人遇到現實困難時,因為無力實際處理這些問題,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應如何處理心理上的困難,以達到內心的滿足。 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現實社會里倍受

22、欺凌的少女,堅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幫助她脫離困境。,,(二)消極的心理防御機制,關于心理防御機制的幽默解釋,,,1、有一天,你在自動取款機錢排長隊準備取錢,好容易終于輪到你,你剛要動作,一個年輕姑娘矯健地一閃,捷足先登了。 你站在原地,無動于衷--這是“壓抑”;,2、,2、姑娘出來了,你剛要動作,一個小女孩像離弦的箭一樣搶先到你面前,你在外面心平氣和地繼續(xù)等待,心里還是什么感覺也沒有--這是“隔離”;,,3、小女孩

23、出來了,你剛要動作,一位老太太奪門而入,你想:“年輕人讓老人,應該、應該。”--這是“合理化”;,4、老人出來了,你剛要動作,一個孕婦高喊著“對不起讓讓我”一頭扎了進去,你咬咬牙對自己暗暗地說:“要是換了別人,早上去把她們臭罵一頓了--可是,我可不是這樣沒有涵養(yǎng)的人。”這是“否認”;,心理防御機制的幽默解釋,,,,5、孕婦出來了,你剛要動作,一個外國女人打著手勢正要往里擠,你突然沖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兩耳光,并縱身騎到她身上一邊暴打一邊

24、咆哮著“你還得寸進尺了?!老娘對你們這種卑劣行徑早已經忍無可忍了!”--這是“移情”;,,6、警察接到群眾舉報說你毆打外賓,于是前來干預:他們救走了外國女人,并把你帶上了警車,你想:“他們只是礙于中外邦交的‘面子’而走走過場、騙騙老外而已。其實,他們心里是站在我這邊的?!?---這是“投射”;,,7、你被帶進了派出所,出乎你預料的是,警察居然要對你來真格的!于是,你對問題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開始又哭又鬧撒潑打滾--這是“退行”;,,

25、8、你被家人從派出所交罰金領了回來,從此閉門思過,于一年后出版一本五萬言暢銷書《排隊引發(fā)的人生思考》--這是“升華”。,(一)靈活使用各種防御機制,三、大學生心理防御機制的積極調整,1、平時要檢查自己平時習慣使用的是那一種或哪幾種防御機制,明確它的局限性和會給自己帶來的消極影響。,2、使用防御機制,要時間短、數量少,僅用于緩沖作用,不要養(yǎng)成習慣;,3、隨機應變,根據不同情況使用不同的防御機制,,(二)調整認知,實現“積極平衡”,回避可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