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34ddf961-2f38-4e41-b7fb-fd1bdfab0962/34ddf961-2f38-4e41-b7fb-fd1bdfab0962pic.jpg)
![水蛭素融合蛋白的表達及其與纖維蛋白適配子的偶聯(lián).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34ddf961-2f38-4e41-b7fb-fd1bdfab0962/34ddf961-2f38-4e41-b7fb-fd1bdfab0962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威脅之一,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是其最大特征,不但對人類的健康有影響,還更嚴重的降低了生活質(zhì)量。在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持續(xù)改變的背景下,心腦血管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高居不下,同時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跡象,因此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醫(y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同樣是藥物研發(fā)的新切入點。
血栓形成是心腦血管疾病最核心的病理過程,決定著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展和預后,血栓形成是眾多因子共同參與的復雜過程。因此做到對血栓的有效
2、預防,就相當于防治了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同時改善其預后。然而用于臨床的此類藥物卻很有限,常用的有肝素和華法林,雖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卻存在著起效延遲、給藥不方便、易出血、需要監(jiān)測、易與食物藥物相互作用等不足。所以努力研發(fā)一種方便、安全的抗凝藥物是很有必要的。
水蛭(Leech)是中藥中活血化瘀的的代表藥,具有破血、逐瘀、通經(jīng)的功效,臨床上常用于各種瘀滯不通所引起的疾病。水蛭素(hirudin, H)是水蛭的唾液腺提取物之一,是
3、很強的天然凝血酶抑制劑,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分子量小、半衰期短;功能單一;易出血等,因此本研究組對其進行基因重組,首先在其基因中插入具有抗血小板功能的RGD序列,同時在其N端連接SA(鏈霉親和素)序列,如此增大其分子量,延長其半衰期。本實驗首先對pET-44b-SA-H-RGD質(zhì)粒進行擴增并測序,在確定質(zhì)粒序列與理論序列完全正確后, IPTG誘導融合蛋白并純化, SDS-PAGE和Western-blot結果表明:成功誘導SA-H-R
4、GD融合蛋白并純化,進一步使用BCA法檢測純化蛋白濃度,并對SA-H-RGD的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活性進行驗證;另一方面對已經(jīng)篩選出來的纖維蛋白適配子G81-2進行修飾,在其5'端連接生物素(biotin)。在SA與biotin間存在特異性結合的原理上,使得SA-H-RGD與生物素標記的G81-2適配子可成功偶聯(lián),如此新型、靶向、多功能的抗凝分子將推進血栓性疾病防治的進程,有望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率,改善其預后。
目的:由血栓引
5、起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在心腦血管病中占有越來越高的比例,因此防止血栓的形成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所在。因此本研究選擇天然凝血酶抑制劑水蛭素為研究目標,在確定質(zhì)粒序列與理論序列完全一致后, IPTG優(yōu)化誘導SA-H-RGD融合蛋白并純化,并對其功能進行驗證。同時對纖維蛋白適配子G81-2進行biotin標記,成功將其與SA-H-RGD偶聯(lián),為靶向于血栓的抗凝新藥物研發(fā)奠定基礎。
方法:
1.將含pET-4
6、4b-SA-H-RGD質(zhì)粒的甘油菌先加入在無抗的LB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繼而加入在氨芐青霉素(ampicillin, Amp)和氯霉素的LB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
2.使用SSCS法制備Rosetta-gami感受態(tài)細胞。
3.使用質(zhì)粒提取盒提取pET-44b-SA-H-RGD質(zhì)粒,進一步測序確定SA-H-RGD序列。用BioEdit軟件對比所測SA-H-RGD序列與理論序列。
4.將pET-44b-SA-H-RGD質(zhì)粒
7、轉(zhuǎn)化入Rosetta-gami感受態(tài)細胞,第二天挑取單個菌落,過夜培養(yǎng),次日,將菌液按1:50的比例接種于雙抗LB培養(yǎng)液,待OD值在0.4~0.6之間時,加入IPTG誘導,設計不同的濃度梯度和時間梯度,濃度梯度分別為0.1、0.3、0.5、0.7、0.9、1.0 mmol/L,時間梯度分別為0、1、2、3、4、5、6h,從而選擇最佳的誘導條件。
5.超聲裂解菌液,冰上操作,超5s停10s,總時間60min。
6.Hi
8、s GraviTrap柱純化蛋白,在Binding buffer清洗柱子,再將超聲后的上清加入His GraviTrap柱子進行純化,繼續(xù)加入Binding buffer,最后用Elution buffer洗脫蛋白。
7.SDS-PAGE電泳,先配好膠,上樣,濃縮膠電壓90V,分離膠電壓120V。完成后考馬斯藍染色,Odddesy紅外熒光掃結果。
8.Western-blot,先將凝膠轉(zhuǎn)膜,轉(zhuǎn)膜后用麗春紅染液染色,再
9、用封閉液blocking buffer封閉1h,加入一抗(anti-H)4℃過夜,第二天,繼續(xù)加入二抗放置搖床1h,完成后用Odyssey紅外熒光掃膜。
9.BCA法檢測純化蛋白的濃度,先計算工作液體積,再制備標準品,將待測樣品蛋白按一定濃度稀釋,最后將標準品和待測蛋白樣品依次加入96孔板,用酶標儀檢測。
10.通過檢測不同濃度SA-H-RGD加入血漿后的APTT、PT、TT值,驗證融合蛋白的抗凝血酶活性。
10、 11.通過電阻法測定加入不同濃度SA-H-RGD后血小板的聚集率,驗證融合蛋白的抗血小板活性。
12.對纖維蛋白適配子G81-2進行biotin標記,并將其與SA-H-RGD進行偶聯(lián),用EMSA進行檢測。
結果:
1.通過SSCS法成功獲得Rosetta-gami感受態(tài)細胞。
2.獲得了大量pET-44b-SA-H-RGD質(zhì)粒。
3.測序結果經(jīng)BioEdit軟件比對與理論序列相一致。<
11、br> 4.反復優(yōu)化表達條件,摸索出誘導蛋白表達的最佳誘導條件為IPTG終濃度0.9mmol/L,誘導5h。
5.可溶性分析結果表明表達蛋白主要存在于上清中,提示誘導的SA-H-RGD為可溶性蛋白。
6.SDS-PAGE電泳發(fā)現(xiàn)純化的蛋白在72KD附近有蛋白條帶,Western-blot檢測蛋白能和特異的一抗結合,表明融合蛋白表達成功。
7.BCA法定量結果顯示,純化的融合蛋白濃度為7.8mg/mL。
12、r> 8.在抗凝血實驗中,加入SA-H-RGD,APTT、TT和PT值均有延長,且存在量效關系,隨著SA-H-RGD濃度增大,APTT、TT和PT值延長越明顯。
9.在抗血小板實驗中,加入SA-H-RGD,血小板聚集明顯被抑制,且隨著SA-H-RGD濃度的增大,血小板聚集抑制越明顯,存在量效關系。
10.EMSA結果表明,本實驗所表達的蛋白與前期所篩選的纖維蛋白適配子G81-2有結合功能。
結論:本研究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蛭素載體——纖維蛋白適配子的篩選與鑒定.pdf
- 高爾基體蛋白73的原核表達及其適配子的篩選與鑒定.pdf
- 54983.綠色熒光蛋白—前纖維蛋白融合蛋白的表達純化及生化分析
- 泡沫細胞靶標蛋白的適配子篩選.pdf
- 重組水蛭素-葡激酶融合蛋白、長效水蛭素的藥效學研究和水蛭素拮抗藥的發(fā)現(xiàn).pdf
- 家蠶前纖維蛋白的亞細胞定位及其表達分析.pdf
- 血液蛋白的凝膠性質(zhì)及其對肌原纖維蛋白凝膠的影響.pdf
- 人纖維蛋白凝膠及其復合支架的制備與性能.pdf
- 纖維蛋白止血粉的研究.pdf
- 濃縮生長因子纖維蛋白與富血小板纖維蛋白體外降解的對比研究.pdf
- 雞血漿蛋白與肌原纖維蛋白乳化及加工特性的研究.pdf
- 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及其降解產(chǎn)物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分子機制研究.pdf
- 大豆分離蛋白對肌原纖維蛋白凝膠性質(zhì)的影響.pdf
- 絲素蛋白管狀支架制備及其水蛭素改性研究.pdf
- 適度氧化改善大豆分離蛋白功能特性及其與肌原纖維蛋白互作的研究.pdf
- 抗甲胎蛋白單鏈抗體基因與鏈親和素融合基因的拼接及其融合蛋白的表達與活性初步鑒定.pdf
- 鯉魚肌原纖維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pdf
- 大豆蛋白改善鰱魚肌原纖維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pdf
- 聚乳酸的合成及其納米纖維蛋白緩釋性能的研究.pdf
- 人載脂蛋白O融合蛋白的構建與表達.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