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8/0782af2e-0968-4fb8-b843-380e5e19e070/0782af2e-0968-4fb8-b843-380e5e19e070pic.jpg)
![利伐沙斑在小血管及顯微血管吻合術后抗凝方面的療效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8/0782af2e-0968-4fb8-b843-380e5e19e070/0782af2e-0968-4fb8-b843-380e5e19e070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斷指(肢)再植,手指再造,游離皮瓣、骨瓣手術均需吻合小血管或顯微血管才能使組織成活,但術后由于受到外界或機體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可使機體產生高凝狀態(tài),常導致這些血管的吻合口處形成血栓而致手術失敗,故術后須常規(guī)使用抗凝藥物來預防吻合的血管形成血栓。目前關于小血管或顯微血管吻合術后抗凝的藥物種類繁多,對于抗凝方法的研究亦多種多樣,然而多數(shù)抗凝藥物、抗凝方法或是療效欠佳,或是副反應較多,其效果常常不能令人滿意。本研究通過新型口服抗凝藥物
2、利伐沙班和傳統(tǒng)抗凝藥物低分子肝素鈉在小血管及顯微血管吻合術后常規(guī)應用,并對其抗凝療效及副作用進行分析對比。我們對符合條件的,如行斷指(肢)再植、手指再造、游離皮瓣、骨瓣手術的患者,術后分別應用利伐沙班及低分子肝素鈉抗凝,并且監(jiān)測其血凝指標,觀察記錄組織壞死例數(shù),血管危象及明顯出血傾向發(fā)生情況,并對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這些指標研究此兩種藥物在小血管及顯微血管吻合術后抗凝方面的療效及副作用,為小血管及顯微血管吻合術后應用新型藥物利伐沙班抗
3、凝提供臨床依據(jù)。
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們對符合條件的患者100例,按照吻合血管的管徑大小,將本研究分成小血管部分(小血管組:1.5mm<管徑<10mm)和顯微血管部分(微血管組:管徑<1.5mm),各50例,每部分又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5例。
病例選擇:具備下列條件的患者(1)小血管組:①年齡在20-55周歲,②上臂中段以遠單平面完全離斷;四肢皮膚缺損(缺損面積<15cm×10cm,對于較大
4、面積的游離皮瓣為防止傷口廣泛滲血,我們常規(guī)不應用抗凝藥物。)需行游離皮瓣、骨瓣手術修復創(chuàng)面;拇指完全缺損需行拇甲瓣或第二足趾游離移植術再造拇指,③無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其他影響組織愈合的系統(tǒng)性疾病,④術前各項化驗檢查均無異常;(2)微血管組:①年齡在20-55周歲,②單指單平面完全離斷(2-4指近、中節(jié),拇指近節(jié)),③無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其他影響組織愈合的系統(tǒng)性疾病,④術前各項化驗檢查均無異常。
小血管組50例,其中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5
5、例,患者術后分別口服利伐沙班及電腦輸注泵輸注低分子肝素鈉預防術后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連續(xù)10天,觀察記錄移植組織的成活情況,血管危象及明顯出血傾向發(fā)生情況,并監(jiān)測血凝指標PT及APTT值,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在小血管組的研究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對微血管組50例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5例,患者術后分別口服利伐沙班及電腦輸注泵輸注低分子肝素鈉預防術后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連續(xù)10天,觀察記錄再植手指的成活情況,血管危象及明
6、顯出血傾向發(fā)生情況,并監(jiān)測血凝指標PT及APTT值,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
1小血管組:研究組術后0便壞死,2例發(fā)生血管危象,1例發(fā)生明顯出血傾向;對照組2例壞死,8例發(fā)生血管危象,9例發(fā)生明顯出血傾向。兩組術后壞死率比較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X2=2.083,P>0.05),血管危象及明顯出血傾向發(fā)生率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為(X2=4.500,P<0.05),(X2=8.000,P<0.05)。此外,我們通過術后第
7、1、5、9天的PT、APTT值與其術前值之比來研究兩組血凝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設定T1:術后第1天/術前,T2:術后第5天/術前,T3:術后第9天/術前):兩組PT值的T1,T2,T3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分別為(t=1.407,P>0.05),(t=1.825,P>0.05),(t=1.637,P>0.05);兩組APTT值的T1,T2,T3比較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分別為(t=1.947,P>0.05),(t=1.566,P>0.05),(t=
8、1.056,P>0.05)。我們對同組內血凝指標的變化采用配對t檢驗:研究組PT:T2與T1比較:(t=9.435,P<0.05),T3與T2比較:(t=5.082,P<0.05);APTT:T2與T1比較:(t=19.591,P<0.05),T3與T2比較:(t=6.209,P<0.05)。對照組PT:T2與T1比較:(t=9.925,P<0.05),T3與T2比較:(t=4.330,P<0.05);APTT:T2與T1比較:(t=2
9、2.577,P<0.05),T3與T2比較:(t=7.960,P<0.05)。同組內不同天數(shù)的血凝指標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微血管組:研究組術后2例壞死,3例發(fā)生血管危象,4例發(fā)生明顯出血傾向;對照組4例壞死,10例發(fā)生血管危象,11例發(fā)生明顯出血傾向。兩組術后壞死率比較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X2=0.758,P>0.05),血管危象及明顯出血傾向發(fā)生率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為(X2=5.094,P<0.05),(X2=4.66
10、7,P<0.05)。同樣,我們通過術后第1、5、9天的PT、APTT值與其術前值之比來研究兩組血凝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設定T1:術后第1天/術前,T2:術后第5天/術前,T3:術后第9天/術前):兩組PT值的T1,T2,T3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分別為(t=1.663,P>0.05),(t=1.381,P>0.05),(t=1.498,P>0.05);兩組APTT值的T1,T2,T3比較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分別為(t=1.252,P>0.05),
11、(t=0.114,P>0.05),(t=1.511,P>0.05)。我們對同組內血凝指標的變化采用配對t檢驗:研究組PT:T2與T1比較:(t=6.042,P<0.05),T3與T2比較:(t=4.219,P<0.05);APTT:T2與T1比較:(t=17.128,P<0.05),T3與T2比較:(t=12.810,P<0.05)。對照組PT:T2與T1比較:(t=7.289,P<0.05),T3與T2比較:(t=3.992,P<0.
12、05);APTT:T2與T1比較:(t=16.803,P<0.05),T3與T2比較:(t=11.528,P<0.05)。同組內不同天數(shù)的血凝指標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1無論是小血管組還是微血管組,研究組的組織成活率與對照組相比并無明顯差異。說明應用利伐沙班抗凝并不能明顯提高組織的成活率;
2無論是小血管組還是微血管組,研究組的血管危象及明顯出血傾向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說明利伐沙班用于小血管及顯
13、微血管吻合術后抗凝時,其效果強于肝素鈉,且副作用少;
3無論是小血管組還是微血管組,同組內患者PT及APTT的升高值隨著服藥天數(shù)而明顯升高。說明服用抗凝藥物之后,內、外源性凝血途徑受到抑制,阻礙了血栓形成;
4無論是小血管組還是微血管組,研究組PT及APTT的升高值與對照組相比并無明顯差異,說明與肝素鈉相比,應用利伐沙班抗凝并不能明顯提高凝血指標的數(shù)值;
5新型抗凝藥物利伐沙班經口服給藥,無需監(jiān)測血凝,抗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血管吻合術后護理
- 黃芪水蛭湯對血管吻合術后抗凝作用的臨床實驗研究.pdf
- 內皮祖細胞在血管吻合術后血栓預防及血管修復中的作用.pdf
- 格列美脲對血管吻合術后血管通暢率的影響.pdf
- 幾丁聚糖對顯微血管吻合后血管壁愈合過程的影響研究.pdf
- 面肌痙攣顯微血管減壓術后延遲治愈.pdf
- 一種新的顯微血管吻合方法的實驗研究.pdf
- 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在全膝關節(jié)表面置換術后抗凝效果的對比.pdf
- 吻合方法、抗凝治療與犬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相關性研究.pdf
- 腹腔鏡下血管修補吻合術
- 探討利伐沙班在下肢深靜脈血栓溶栓術后的抗凝療效與安全性分析.pdf
- 抗血管生成治療在預防肝癌術后復發(fā)的療效
- TGF-β1、MMP-2在顯微血管吻合后血管平滑肌細胞中的表達變化.pdf
- 顯微血管減壓術中責任血管的測定.pdf
- 局部應用尿激酶對血管吻合術后內皮細胞愈合的影響.pdf
- 不同胰管引流方式在胰腸吻合術后的療效比較.pdf
- 圖解部分小血管吻合手技
- 小、微血管的顯微褥式縫合的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pdf
- 沙利度胺在胃腸道血管畸形中的療效和機理研究.pdf
- 兔頸總動脈吻合術后重組雙功能水蛭素抗凝防栓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