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甾醇存在于植物細胞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價值,被廣泛應用在醫(yī)學、食品、化工、植物基因工程等領域。自從發(fā)現(xiàn)植物甾醇至今,其定量分析一直處于完善改進之中,各種分析手段有利有弊,目前尚無測定植物油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國標檢測方法。
本研究借鑒現(xiàn)有的檢測食品和食用油中甾醇含量的紫外比色分析方法,以酯交換技術獲得的富含甾醇的大豆油為研究體系,分別采用紫外比色法、氣相色譜法對甾醇進行了定量及定性分析,旨在建立一種快捷、簡單、準確且低成
2、本的甾醇測定方法,為添加植物甾醇的功能性植物油中甾醇的測定提供快速和簡單的分析方法。初步建立測定酯交換大豆油中植物甾醇含量的紫外比色法,并探討了測定條件對顯色反應的影響,確定了最佳測定參數(shù)和條件。通過測定結果的對比分析,紫外比色法測定植物甾醇總含量接近氣相色譜法測定值,可方便、快捷、準確地測定酯交換大豆油中植物甾醇的含量,為植物甾醇酯交換反應過程研究提供分析的理論依據(jù)和技術參數(shù),填補了我國添加植物甾醇的功能性植物油的日常生產監(jiān)控方法的空
3、白。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1)氣相色譜法的建立
應用氣相色譜法對酯交換大豆油中甾醇進行了分析測定,試驗采用HP-5毛細管柱(30m×0.32mm×0.25μ m)為色譜分析柱,實驗結果表明,采用該法可對酯交換大豆油中甾醇進行定量及定性分析,克服了氣相色譜法測定植物甾醇樣品時需要衍生化預處理的缺點,該法測定植物甾醇的響應時間小于16min,且各種甾醇的分離效果較好。
(2)紫外比色
4、法的建立及評價
紫外比色法測定條件的確定:利用甾醇與鐵礬試劑發(fā)生顯色反應,產生紫外吸收的原理,測定酯交換大豆油中甾醇的紫外光譜,經前處理后的植物甾醇通過紫外光譜掃描確定最大吸收波長為564nm,測定植物甾醇的標準曲線。探討了顯色劑用量、顯色劑組成比例、顯色時間和顯色溫度對紫外吸收光譜的影響,確定了最優(yōu)測定參數(shù)為:顯色劑用量2mL,顯色劑組成比例2:8,顯色時間30 min,顯色溫度20℃,確定紫外比色法的測定條件。酯交換大
5、豆油的前處理: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對皂化法提取植物甾醇的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得到了最優(yōu)提取參數(shù)為:皂化時間30 min,皂化溫度80℃,堿濃度1.5 mol/L,料液比0.05g/mL。
紫外比色法測定結果略高于氣相色譜法,紫外比色法測定絕對值平均高0.14%,絕對誤差最大為0.21%,平均偏高0.14%,相對誤差最大為3.7%,平均偏高2.95%。差別幅度與甾醇含量不存在關聯(lián),紫外比色法測定植物甾醇總含量接近氣相色譜法測定
6、值。紫外比色法的測定結果的精密度較高,平均回收率為98.61%,相對標準偏差為0.57%,測定結果準確可靠。
(3)高含量甾醇的酯交換大豆油的制備
采用紫外比色法監(jiān)測酯交換大豆油中甾醇的含量,通過響應面試驗設計確定了最優(yōu)加工工藝,甾醇添加量5%,反應溫度70℃,酶用量1.02%,反應時間3h,在此條件下,酯化率的預測值為88.16%,而實際測得的酯化率為87.81%,實際值與預測值之間的相對誤差為0.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豆油腳提取甾醇及廢水處理方法優(yōu)化研究.pdf
- 離子液體-堿催化體系催化大豆油酯交換制備生物柴油的研究.pdf
- 固體堿催化大豆油和甲醇酯交換反應制備生物柴油的研究.pdf
- 環(huán)氧大豆油快速固化及其共聚研究.pdf
- 轉基因大豆油和非轉基因大豆油有什么區(qū)別
- 大豆油和極度氫化棕櫚油酯交換制備人造奶油油基料的研究.pdf
- 大豆油廠操作流程
- 轉基因大豆油和非轉基因大豆油有什么區(qū)別
- 大豆油苯并(a)芘檢測與調控研究.pdf
- 轉基因大豆油的危害
- 影響大豆油脂脫色效果技術研究.pdf
- 大豆油多元醇的合成及聚氨酯慢回彈泡沫性能的研究.pdf
- 環(huán)保大豆油墨的研究.pdf
- 煎炸轉基因大豆油動力學特性及品質的快速鑒別方法研究.pdf
- 大豆油脂質量常規(guī)指標監(jiān)控
- 大豆油催化裂解制備烴類燃料.pdf
- 大豆油腳的綜合利用.pdf
- 基于THz光譜檢測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建模方法研究.pdf
- 大豆油進口報關手續(xù)及流程介紹【進口知識】
- 磷脂對大豆油品質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