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為一種晚期惡性腫瘤的常見并發(fā)癥,骨轉移的發(fā)生率約占全身轉移性腫瘤的15%.20%,僅次于肺轉移和肝轉移,居第三位。而在某些惡性腫瘤中,骨轉移的發(fā)生率要遠遠高于其他腫瘤,如多發(fā)性骨髓瘤(95%-100%),乳腺癌和前列腺癌(65%-75%),肺癌(30%-40%)。臨床上骨轉移常導致局部劇烈疼痛、病理性骨折、威脅生命的高鈣血癥、脊髓壓迫等神經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且通常難以治愈。 骨轉移的發(fā)生機制在于腫瘤細胞本身的特性
2、、骨骼局部適宜腫瘤生長的微環(huán)境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骨轉移的發(fā)生過程中,由于骨組織微環(huán)境與腫瘤細胞的相互作用,使得腫瘤細胞具有特定的基因型,這種基因型在惡性腫瘤骨轉移的診斷與療效評估上正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亦可成為臨床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的理論依據。根據對乳腺癌、前列腺癌、多發(fā)性骨髓瘤、肺癌的研究以及MILANO軟件分析,篩選出CXCR4、CTGF、MMP-1、IL-11、MST1R、ETV-1、COX2、OPN、ITGB3(CD61)
3、、EZH2、Tiaml、PTHrP、SALP、PLAU、CD44、OPG、Pleiotrophin、ADAMTS1、Erizin、TGF-β等二十個基因作為與鼻咽癌骨轉移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基因,它們通過不同的作用如:化學趨向作用、增強腫瘤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的粘附性、降解局部基質、促進血管生成等作用促進惡性腫瘤骨轉移的發(fā)生。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我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qū)常見腫瘤之一,尤以廣
4、東省珠江三角洲一帶多見,故有“廣東瘤”之稱。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廣東省鼻咽癌發(fā)病率可達男性30/10萬人口,女性13/10萬人口,足見其危害性之大。鼻咽癌遠處轉移最常見的部位是骨,據報道骨轉移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檢出率約為75%,中位生存期為5-9個月。因此,深入研究鼻咽癌骨轉移的分子機制,對于診斷并綜合各種手段有效控制骨痛和減少骨相關事件的發(fā)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采用SYBRGreenIQRT-PCR(quantitatiere
5、altimePCR)技術對靶基因進行實時熒光定量分析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SYBRGreenI是一種能與雙鏈DNA結合發(fā)光的熒光染料,因此,它的熒光信號強度與雙鏈DNA的數量相關,可以根據熒光信號檢測出PCR體系中存在的雙鏈DNA數量,對靶基因進行定量分析,準確性和靈敏性都比普通RT-PCR高,并且通過熔解曲線的分析,排除非特異性擴增的干擾。通過2-△△CT方法利用SYBRGreenIQRT-PCR技術能夠很好的分析基因表達相對
6、差異。用2-△△CT方法分析基因表達相對定量的方法在很多文獻中有報道,由于這種方法無需做標準曲線,因此比絕對定量方法更加簡便可行。 目前國內外關于鼻咽癌骨轉移的研究并不多見,加上建立鼻咽癌骨轉移的動物模型較難實現,我們通過腫瘤細胞與組織共培養(yǎng)的模型來模擬器官微環(huán)境對腫瘤細胞的影響:組織器官分泌的因子釋放至培基中,從而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而腫瘤細胞所釋放的某些因子也將直接作用與組織器官,通過組織器官與腫瘤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影
7、響腫瘤轉移的發(fā)生發(fā)展。本研究通過檢測候選鼻咽癌骨轉移相關基因在鼻咽癌細胞株5-8F與骨組織共培養(yǎng)前后的表達差異,篩選出5-8F與骨轉移相關的基因;再通過5-8F與其他組織(肝、肺、腦)的共培養(yǎng)實驗確定其組織特異性。檢測方法采用準確性和靈敏性較高的QRT-PCR技術,從而從候選基因中篩選出鼻咽癌骨轉移相關基因;進一步通過流式細胞儀、WesternBlot以及其他鼻咽癌細胞(C666-1、CNE1、CNE2、6-10B)與骨共培養(yǎng)對篩選出的
8、基因進行驗證,初步探討鼻咽癌骨轉移的分子機制,為診斷鼻咽癌骨轉移、判斷預后以及探索新的治療策略提供靶標。 通過2-△△CT方法和t檢驗分析熒光實時定量PCR的實驗結果,表明在鼻咽癌細胞株中5.8F細胞中,CXCR4、CTGF、MST1R、ETV-1、COX2在與骨組織共培養(yǎng)后的表達上調(P<0.05),TGF-β表達下調(P<0.05),MMP-1、IL-11、OPN,ITGB3、EZH2,Tiaml,PTHrP、SALP,PL
9、AU,CD44,OPG,Pleiotrophin,ADAMTS1、Erizin表達無差別(P>0.05),說明CXCR4、CTGF、MST1R、ETV-1、COX2這五個基因促進5-8F細胞骨轉移的發(fā)生。為了確定CXCR4、CTGF、MST1R、ETV-1、COX2這五個基因表達上調的骨組織特異性,我們檢測了該五種基因在5-8F細胞與不同的鼠組織(肝、肺、腦)共培養(yǎng)前后的表達情況。結果表明:CXCR4、MST1R、COX2三者僅在與骨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鼻咽癌患者血漿EBV-DNA與鼻咽癌細胞凋亡的相關性探討.pdf
- 鼻咽癌候選轉移相關基因caveolin-1的初步研究.pdf
- EBV與人鼻咽癌的基因表達譜并初步探討鼻咽癌轉移分子機制.pdf
- 鼻咽癌轉移相關基因表達譜的研究.pdf
- 鼻咽癌顱底骨質破壞與骨轉移的相關性.pdf
- HPA、bFGF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與鼻咽癌侵襲轉移的相關性.pdf
- 鼻咽癌
- 鼻咽癌治療后遠處轉移的相關因素探討.pdf
- 鼻咽癌骨轉移的發(fā)生及預后因素分析.pdf
- 鼻咽癌中β-catenin的表達與鼻咽癌細胞增殖、凋亡及侵襲的關系.pdf
- 簡易鼻咽癌遠處轉移風險分層模型.pdf
- 鼻咽癌整理
- ARC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達及與鼻咽癌細胞放化療敏感性的研究.pdf
- 鼻咽癌可溶性抗原負載DC誘導CTL殺傷鼻咽癌細胞的體外研究.pdf
- 鼻咽癌相關基因ID2與EMT關系的初步探討.pdf
- 鼻咽癌影像診斷
- 鼻咽癌隨訪病例
- 鼻咽癌常規(guī)放療
- 鼻咽癌的癥狀
- 鼻咽癌健康宣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