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及磁敏感加權成像在顱腦神經上皮腫瘤術前分級評估中的應用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分析顱腦神經上皮腫瘤在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磁敏感加權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上的影像表現(xiàn),評價DWI及SWI序列在顱腦神經上皮腫瘤術前分級中的診斷價值,為術前對腫瘤級別的合理判斷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可靠的影像學依據(jù)。
   [材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
   71

2、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腦神經上皮腫瘤患者,其中男46例,女25例,年齡2-80歲,平均32.0歲,按照WHO神經系統(tǒng)腫瘤分類(2007)標準:WHOI級7例、Ⅱ級26例、Ⅲ級8例、Ⅳ級30例。按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將Ⅰ、Ⅱ級神經上皮腫瘤視為低級別組,33例;Ⅲ、Ⅳ級神經上皮腫瘤視為高級別組,38例。
   2.儀器設備與掃描方法
   采用美國GE公司Signa EXCITE HD3.0T超導磁共振掃描儀,頭顱八通道相控陣線圈

3、,常規(guī)掃描序列包括橫斷位T1WI、T2WI、T2-FLAIR及橫斷位、冠狀位、矢狀位T1WI增強掃描。
   彌散加權成像序列:采用單次激發(fā)SE-EPI序列,TR6200ms,TE86.8ms,F(xiàn)OV240mm×240mm,矩陣192×192,層厚5.0mm,間隔1.5mm,彌散敏感系數(shù)(b值)為0s/mm2和1000s/mm2。
   磁敏感加權成像序列:TR43ms,TE26ms,F(xiàn)A20°,F(xiàn)OV220mm×220

4、mm,矩陣448×384,層厚2.0mm,間隔0mm。
   3.圖像處理及分析
   (1)將DWI數(shù)據(jù)傳入ADW4.3工作站,利用functool軟件自動建立表觀彌散系數(shù)圖(ADCmap)。選取通過腫瘤中心并且包含腫瘤實質最多的ADC圖層面作為主要測量層面,分別測量腫瘤實質、瘤周水腫區(qū)、瘤周白質區(qū)及瘤體鏡面對側正常白質區(qū)的表觀擴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指數(shù)擴散

5、系數(shù)(expon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DC)值,每個區(qū)域測量三次,取平均值,ROI約30-50mm2,得出各測量區(qū)域的ADC值、EDC值和相對表觀擴散系數(shù)值(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及相對指數(shù)擴散系數(shù)值(relative expon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EDC)。
   (2)將SWI圖像導入GE A

6、DW4.3工作站,通過SWI后處理軟件自動得到校正的相位圖和幅度圖,再對幅度圖進行最小強度投影(minimum intense project,MinP)得到MinP圖。分析SWI序列所有圖像(幅度圖、相位圖和MinP圖),將各掃描序列上逐層對腫瘤內血管進行計數(shù),分析SWI序列對于常規(guī)MRI序列在腫瘤內血管顯示方面的價值。在SWI序列上對各腫瘤內部情況進行分析,包括腫瘤實質的信號(高信號、等信號或稍低信號)、腫瘤靜脈分布情況(稀疏或密集

7、)、腫瘤內的出血情況(有出血或無出血)及腫瘤內部靜脈血管數(shù)量;利用手工逐層勾勒出腫瘤顯示的出血成分面積,計算每位患者SWI序列所顯示的腫瘤內出血的總體積(單位cm3)。
   4.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統(tǒng)計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檢驗水準a=0.05,以P<0.05判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DWI檢查結果: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用兩個獨立樣本的t檢驗法分別對高、低級別腫瘤組患

8、者內各測量區(qū)的ADC值、EDC值、rADC值、rEDC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運用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對不同測量區(qū)域之間的ADC值、EDC值、rADC值及rEDC值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多重比較(Post hoc Multiple comparisons)采用LSD法。
   SWI檢查結果: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SWI序列與常規(guī)MRI序列(T1WI、T2WI、FLAIR、CE-T1

9、WI)對腫瘤內血管數(shù)顯示的比較采用兩個相關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用卡方檢驗對不同級別神經上皮腫瘤的腫瘤信號特點、瘤內靜脈血管分布特點(稀疏或密集)及瘤內出血情況(有出血或無出血)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兩個獨立樣本的Mann-WhitneyU檢驗法分別對高、低級別組腫瘤在SWI序列顯示腫瘤內血管數(shù)量及瘤內出血體積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Spearman相關分析對神經上皮腫瘤瘤內血管數(shù)目和出血量的關系及它們與神經上皮腫瘤分級之間的關系進行相關性分析。

10、>   [結果]
   (1)高、低級別組腫瘤瘤體實質的ADC值及rADC值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低級別組腫瘤瘤體實質的EDC值及rEDC值亦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高、低級別組腫瘤瘤周水腫區(qū)及瘤周白質區(qū)的ADC值、EDC值、rADC值及rEDC值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低級別組腫瘤瘤體實質與瘤周水腫區(qū)的ADC值、EDC值、rADC值、rEDC值

11、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高級別組腫瘤瘤體實質與瘤周水腫區(qū)的ADC值、EDC值、rADC值、rEDC值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在腫瘤內血管數(shù)目的顯示方面,SWI序列(7.59±4.41)與常規(guī)MRI序列(1.59±1.86)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Z=-6.857,P<0.05),SWI序列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MRI序列;
   (5)在SWI序列上,低級別組腫瘤實質以高信號為主,高級別組腫瘤的實質

12、以等信號和稍低信號為主;高、低級別組腫瘤實質信號的總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0.784,P<0.05);
   (6)在SWI序列上,低級別組腫瘤瘤內靜脈分布較稀疏,高級別組腫瘤瘤內靜脈分布較密集;低級別與高級別組腫瘤靜脈分布之間總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35.440,P<0.05);
   (7)本研究中46例腫瘤內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低級別級神經上皮腫瘤16例,高級別神經上皮腫瘤30例。SWI序列顯示高級組腫

13、瘤的出血率為78.9%(16例/33例),低級別組腫瘤組的出血率為48.5%(30例/38例),兩者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7.184,P<0.05);
   (8)SWI序列顯示高級別組腫瘤出血量及瘤內血管數(shù)量大于低級別神經上皮腫瘤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9)經Spearman相關分析表明神經上皮腫瘤瘤內小血管數(shù)及出血量之間呈正相關(r=0.802,P<0.001);瘤內小血管數(shù)目與神經上皮腫

14、瘤的級別呈正相關(r=0.818,P<0.001);瘤內出血量與神經上皮腫瘤的級別亦呈正相關(r=0.702,P<0.001)。
   [結論]
   1、DWI和SWI能作為常規(guī)MR平掃+增強掃描對顱腦神經上皮腫瘤術前分級的有益補充。
   2、高級別組腫瘤瘤體實質的ADC值及rADC值顯著低于低級別組腫瘤;高級別組腫瘤瘤體實質的EDC值及rEDC值顯著高于低級別組腫瘤,即隨著腫瘤惡性程度的增加,其ADC值、r

15、ADC值呈下降趨勢,EDC值及rEDC值呈上升趨勢。表明DWI有助于對神經上皮腫瘤術前分級的評估。
   3、高、低級別組腫瘤瘤周水腫區(qū)及瘤周白質區(qū)的ADC值、rADC值、EDC值及rEDC值無統(tǒng)計學差異,DWI在神經上皮腫瘤瘤周水腫區(qū)及瘤周白質區(qū)的表現(xiàn)與神經上皮腫瘤級別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
   4、高級別神經上皮腫瘤的瘤體實質與瘤周水腫區(qū)的ADC值、EDC值、rADC值及rEDC值有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DWI有助于確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