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e20bda17-8ab3-497d-9217-87d2a68ebd90/e20bda17-8ab3-497d-9217-87d2a68ebd90pic.jpg)
![毛烏素沙地黑沙蒿根系分布及其生境適應性的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e20bda17-8ab3-497d-9217-87d2a68ebd90/e20bda17-8ab3-497d-9217-87d2a68ebd90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毛烏素沙漠是我國的大沙區(qū)之一,降雨稀少、土壤干旱環(huán)境對多數沙漠植物生長造成嚴重威脅,也是形成沙區(qū)植被稀疏、種類單純的根本原因。掌握不同沙地類型土壤水分空間、時間分異規(guī)律、植物根系空間分布特征、土壤水分含量與植物根系生長的關系,對制定沙質困難立地植被恢復與重建技術路線,選定適宜樹種,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效益,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埋置網狀沙袋土芯、分層挖掘、根系分析系統(tǒng)等方法對毛烏素沙地主要優(yōu)勢植物黑沙蒿的根系生長和分布特
2、征進行了測定,利用中子儀和烘干法對沙地土壤水分變化進行了長期的定點觀測,結果如下: (1)不同年齡的黑沙蒿根系生物量變化范圍及其在各土層中的分布規(guī)律各不相同。黑沙蒿根系生物量隨著樹齡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時期達到最大值,然后逐漸下降并趨于穩(wěn)定;其根系分布也隨年齡的增加向深層土壤延伸,在垂直方向上,根生物量隨深度增加成指數遞減。1~5年生黑沙蒿根系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60cm土層,占總根系生物量百分比分別為98.06%、97.71%
3、、94.31%、93.82%、84.35%。0~20cm土層根系生物量占根總生物量百分比隨著樹齡的增加逐漸減小,20~60cm土層的根系生物量百分比則隨著樹齡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少。 (2)黑沙蒿根長的變化特征與其根生物量的分布規(guī)律較為相似,隨著年齡的增加不同土層間根長的變幅增大,但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沙蒿根長呈指數函數模式遞減。 (3)比根長反映了植物對不同生境的適應特征,研究表明1~5年生黑沙蒿比根長變化特征,在0~200
4、cm土層平均比根長隨著樹齡的增加而減小, 1年生黑沙蒿的比根長最大,5年生黑沙蒿用以構建根系的碳投入最多,比根長最小。黑沙蒿用以構建根長的生物量投入效率也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小。同齡黑沙蒿在不同土層的比根長也各不相同,不僅說明了植物對其生存環(huán)境具有較高的可塑性,也反映了土壤環(huán)境條件存在差異。 (4)流動、半固定、固定等不同類型沙丘之間其含水量的差異,隨土層深度的增加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在0~60cm土層,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
5、土壤水分含量分別為8.08%、8.00%和8.03%,差異不顯著;在60-200cm土層,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含量分別為8.65%、8.57%和8.53%,差異顯著(p>0.05),其中60~140cm層,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含量分別為8.76%、8.62%和8.54%,差異極顯著(p>0.01)。在干旱沙漠區(qū)由于蒸發(fā)量遠遠大于降水量以及沙地土壤特性的綜合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騰作用,在土壤水分分布上表
6、現(xiàn)出為流動沙丘含水量>半固定沙匠>固定沙丘。 (5)不同的坡面和坡位對土壤水分有明顯的影響。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大部分背風面的含水量比迎風面的含水量高,而流動沙丘卻恰恰相反。土壤含水量隨著坡位的升高而減小,在沙丘下部的丘間土壤含水量明顯高于沙丘頂部。與固定半固定沙丘相比,流動沙地丘間低地土壤各層水分處于高含水量狀態(tài),說明固定沙地的植物蒸騰和土壤蒸發(fā)耗水量大于流動沙地丘間低地。由于沙層的變薄,在沙丘底部的140cm左右深土層出現(xiàn)了腐
7、質化的泥土,土壤水分出現(xiàn)了急劇變大的現(xiàn)象,而流動沙丘背風面下部的測點由于沙層較厚并未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 (6)隨著氣候的變化,沙地土壤水分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異性。在三種不同的沙地類型中,土壤含水量流動沙地最大,其次為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最小。不同季節(jié)土壤水分含量固定沙地變化最大,流動沙地最小,說明固定沙地的植物蒸騰和土壤蒸發(fā)耗水大于流動沙地。由于該地區(qū)降雨多集中于春秋季節(jié),5月、9月~10月沙地土壤含水量較大,這也說明降雨是沙地土壤水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毛烏素沙地南緣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土壤動物群落多樣性研究.pdf
- 毛烏素沙地油蒿種群格局研究.pdf
- 43527.克隆整合與植物對沙地生境的適應——毛烏素沙地的案例
- 內蒙古毛烏素沙地不同生境油蒿(artemisiaordosicakrasch.)灌叢地碳動態(tài)研究
- 毛烏素沙地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分布與動態(tài).pdf
- 17585.科爾沁沙地飛播白沙蒿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
- 毛烏素沙地油蒿群叢配置與防風效果研究.pdf
- 桑樹對干旱生境的響應及其適應性.pdf
- 36625.毛烏素沙地沙柳根際am真菌時空分布研究
- 麥冬營養(yǎng)器官形態(tài)解剖結構與其生境適應性研究.pdf
- 蒺藜馴化栽培及其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pdf
- 毛烏素沙地油蒿群落細根分布動態(tài)及與土壤水分的關系.pdf
- 毛烏素沙地油蒿植冠下生物結皮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 伊犁絹蒿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的研究.pdf
- 毛烏素沙地臭柏、油蒿細根的生產與周轉.pdf
- 毛烏素不同類型沙地油蒿種群無性擴散模式的研究.pdf
- 14053.烏丹蒿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
- 油茶長林系列良種在不同分布生境下適應性的研究.pdf
- 圍欄封育下蒿類草地群落的變化及其適應性的研究.pdf
- 華清池園林植物生境適應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