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堿降糖調(diào)脂作用與PPARs-P-TEFb信號轉導通路的關系.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觀察小檗堿對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和肝臟、骨骼肌中糖脂代謝,以及脂肪組織中PPARs和P-FEFb的mRNA和蛋白表達的影響。篩選最佳小干擾RNA(SmallinterferenceRNA,siRNA)序列,在最佳干擾濃度和時間下沉默CDK9mRNA表達,3T3-L1細胞中PPARα、PPARδ、:PPARγ、CDK9、cyclinT1mRNA和蛋白的改變及小檗堿的干預作用。旨在探討小檗堿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作用及其改善糖

2、脂代謝作用與PPARs/P-TEFb表達的關系,闡明小檗堿治療糖尿病的作用機制。 方法: 1.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大鼠禁食12h后用于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根據(jù)文獻及預實驗確定鏈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劑量為35mg/kg,正常對照組大鼠腹腔注射等體積的檸檬酸緩沖液。標準飼料喂養(yǎng)2周,挑選空腹血糖值≥16.7mmol/L的糖尿病大鼠改用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14周以誘導高脂血癥,正常對照組大鼠一直用標

3、準飼料喂養(yǎng)。 2.實驗分組及給藥:于16周將空腹血糖值≥16.7mmol/L的糖尿病大鼠按血糖值隨機分為糖尿病模型組、小檗堿低、中、高劑量組(75、150、300mg/kg)、非諾貝特組(100mg/kg)和羅格列酮組(4mg/kg)6組,非諾貝特和羅格列酮作為陽性對照藥。實驗共分7組,其中正常對照組由同批次正常大鼠組成,每組10只動物。大鼠單籠飼養(yǎng),每天拌食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16周,每4周測1次空腹血糖,每2周稱1次體重,并根

4、據(jù)體重調(diào)整給藥劑量。 3.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清胰島素等血液指標的檢測:處死大鼠前禁食12h,麻醉后心臟取血,每組5只大鼠用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組織稱重再固定,進行后續(xù)處理;另5只大鼠直接快速取組織稱重后液氮凍存或固定后石蠟包埋。按相應方法進行血中血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

5、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載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I、ApoB、游離脂肪酸(Freefattyacid,F(xiàn)FA)、血清胰島素、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A1c,HbA1c)、總脂酶、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和脂聯(lián)素等指標的檢測。 4.觀察

6、胰島普通、超微病理結構和胰島素的表達:HE染色法觀察胰島的普通病理結構改變,運用透射電鏡技術觀察胰島的超微病理結構變化。采用免疫組化技術檢測胰島內(nèi)胰島素的表達,使用相應試劑盒檢測胰腺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 5.肝臟和骨骼肌中糖脂代謝的檢測:油紅O染色法觀察肝臟冰凍切片中脂質(zhì)分布情況,過碘酸-希夫(氏)(PAS)染色法觀察肝臟中糖

7、原的分布情況。用糖原、FFA、TG檢測試劑盒分別測定肝臟和骨骼肌中糖原、FFA、TG含量。 6.脂肪組織中PPARs、P-TEFbmRNA和蛋白表達等的測定:分別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ting檢測脂肪組織中PPARα、PPARδ、PPARγCDK9、cyclinT1mRNA和蛋白的表達。按相應方法檢測脂肪組織中的TNF-α、脂聯(lián)素、FFA、總脂酶、SOD和MDA等指標。采用HE染色觀察脂肪組織細胞的大

8、小和數(shù)量。 7.3T3-L1脂肪細胞的增殖、分化和脂質(zhì)集聚:培養(yǎng)3T3-L1脂肪細胞,運用MTT法和油紅O染色法觀察小檗堿對3T3-L1細胞增殖、脂肪細胞分化情況及采用westernblotting檢測脂肪細胞分化標記物aP2蛋白的表達。 8.3T3-L1脂肪細胞中PPARs、P-TEFb表達的檢測:3T3-L1脂肪細胞中PPARα、PPARδ、PPARγ、CDK9、cyclinT1mRNA、蛋白表達、TNF-α、脂聯(lián)素

9、含量、細胞分化和細胞內(nèi)脂質(zhì)集聚的測定,以及在小檗堿、非諾貝特和羅格列酮作用下上述指標的變化。 9.最佳RNA干擾(RNAi)條件的確定:采用熒光標記的FAM-siRNA優(yōu)化轉染條件,運用realtimePCR技術篩選最佳CDK9的siRNA序列,確定最有效siRNA沉默基因的最佳干擾濃度和時間,并觀察siRNA轉染后CDK9蛋白表達隨時間的變化。 10.RNAi下3T3-L1脂肪細胞中PPARs、P-TEFb表達的檢測:

10、應用最有效siRNA序列的最佳干擾濃度轉染,在沉默CDK9基因情況下,PPARα、PPARδ、PPARγ、CDK9、cyclinT1表達、TNF-α、脂聯(lián)素含量、細胞分化和細胞內(nèi)脂質(zhì)集聚的改變,以及在小檗堿、非諾貝特和羅格列酮作用下這些指標的變化。 結果: 1.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HbAlc較正常對照大鼠升高,TG、TC、LDL-C、ApoB和FFA與正常對照大鼠比較明顯增高,HDL-C、ApoAI則降低,血清胰島

11、素較正常對照大鼠升高,表明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2.小檗堿能明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HbAlc水平,降低TG、TC、LDL-C、ApoB、FFA含量和增加HDL-C、ApoAI含量。小檗堿還可增加糖尿病大鼠肝臟和骨骼肌中糖原含量并降低FFA、TG含量。 3.小檗堿明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島素含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和增加β細胞內(nèi)胰島素含量;增加胰腺重體重比值,HE染色顯示小檗堿增加胰島面積和β細胞數(shù)量,透射

12、電鏡結果表明小檗堿使胰島β細胞中分泌顆粒數(shù)量上升,改善病變的超微結構;小檗堿增強胰腺中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 4.小檗堿明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脂肪組織中FFA、MDA、TNF-α含量,增加脂聯(lián)素含量,增強總脂酶和SOD活性,具有促進脂質(zhì)代謝、抗氧化和調(diào)節(jié)脂肪因子分泌的功能。 5.小檗堿明顯增強糖尿病大鼠脂肪組織中PPARα、PPARδ、PPARγ、CDK9和cyclinT1mRNA、蛋白的表達,降低內(nèi)臟脂肪重比重

13、比值和脂肪細胞大小,增加脂肪細胞數(shù)量。 6.小檗堿在低濃度時促進3T3-L1細胞增殖和在高濃度時抑制其增殖,能濃度依賴性地促進脂肪細胞分化和降低脂質(zhì)積聚。小檗堿可促進3T3-L1脂肪細胞中PPARα、PPARδ、PPARγ、CDK9和cyclinT1mRNA、蛋白的表達,抑制TNF-α分泌而增加脂聯(lián)素分泌。 7.siRNAa為最佳沉默CDK9基因表達序列,最佳干擾濃度和時間分別為50nmol/L和48h。轉染后48hCD

14、K9蛋白表達明顯減弱,96h恢復至正常水平。 8.在最有效siRNA序列最佳干擾濃度和時間條件下沉默CDK9基因表達,3T3-L1脂肪細胞中PPARα、PPARδ、PPARγ、CDK9和cyclinT1mRNA、蛋白表達均受到抑制,TNF-α分泌增加而脂聯(lián)素分泌受到抑制。小檗堿對干擾效應具有翻轉作用,能促進PPARs和P-TEFb表達,降低TNF-α分泌和促進脂聯(lián)素分泌,促進細胞分化和降低脂質(zhì)集聚。 結論: 本研

15、究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劑量鏈脲菌素,造成部分胰島β細胞破壞,使其發(fā)生糖尿病,接著采用高糖高脂飼料喂飼以誘發(fā)糖尿病大鼠的高脂血癥。該模型不僅表現(xiàn)胰島素抵抗,而且部分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糖脂代謝紊亂明顯,與人類2型糖尿病病理機制相似,因此用來評價降糖調(diào)脂藥物的療效,結果可信。小檗堿對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明顯的降糖調(diào)脂作用,除降低血糖、HbAlc水平和改善血脂代謝異常,還增加骨骼肌和肝糖原含量和降低脂質(zhì)在肝臟、骨骼肌組織中的堆積。小檗堿能促進胰島β

16、細胞再生和增加β細胞內(nèi)胰島素含量。小檗堿通過調(diào)節(jié)糖脂代謝的平衡和恢復胰島β細胞功能來改善胰島素抵抗,引起血清胰島素水平的降低。小檗堿通過使糖尿病大鼠脂肪組織中降低了的PPARα、PPARδ、PPARγCDK9、cyclinT1表達恢復至接近正常大鼠水平,從而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謝。小檗堿能促進3T3-L1細胞分化和降低脂質(zhì)積聚,其作用與通過促進3T3-L1脂肪細胞中PPARα、PPARδ、PPARγ、CDK9、cyclinT1表達相關

17、,與糖尿病大鼠實驗結果相一致。RNAi下沉默CDK9基因,3T3-L1細胞中PPARα、PPARδ、PPARγ、CDK9、cyclinT1表達受到抑制,小檗堿具有翻轉并促進表達的作用。因此CDK9參與PPARs的表達調(diào)控,在PPARs與P-TEFb共同參與脂肪細胞分化和脂質(zhì)集聚中有著重要作用,小檗堿可部分地通過影響CDK9參與脂肪細胞的分化功能,進而影響PPARs活性,使組織中糖脂代謝活動及相關酶、脂肪因子等恢復至接近常態(tài),最終使2型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