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2/5946cd84-75de-44c9-9bdd-9ba3dffb153f/5946cd84-75de-44c9-9bdd-9ba3dffb153fpic.jpg)
![明末西方傳教士跨文化傳播策略研究——以利瑪竇為例.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6/22/5946cd84-75de-44c9-9bdd-9ba3dffb153f/5946cd84-75de-44c9-9bdd-9ba3dffb153f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明末時期,以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為切入點,從傳播學的眼光,跨文化傳播的視角,通過對明朝末年以利瑪竇(Matteo Ricci)為代表的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的背景和歷史經(jīng)驗進行梳理,系統(tǒng)地解析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在深受儒家倫理影響的中國如何運用跨文化傳播的原理進行具有創(chuàng)造性意義的傳教活動,傳教士們高超的跨文化傳播理念,以及化解文化沖突,促進文化融通的技巧,從而研究總結如何在異質文化背景下實現(xiàn)有效的跨文化傳播。
從明末的社會情
2、況來看,雖說傳教士們的直接目的是傳播宗教,但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東方大國,也考慮到起源于古亞述國并于中國唐朝時期傳入的基督教聶斯脫里派(景教)在華傳教遭受挫折的前車之鑒,利瑪竇等明末來華的基督教耶穌會傳教士運用獨特的傳教理念,充分認識到東西方文化的根本差異,采取的是文化傳教、文化適應的手段,走的是上層路線并奉行靈活傳教的策略,遵循的是主動融入本土文化的范式,成功地獲得明代奉儒尊孔的士大夫的認同,并與徐光啟等結為好友,
3、翻譯中國著作,成為明末中西方交流的第一人。利瑪竇傳教士來華的傳教活動,在十七、十八世紀的中國逐漸掀起一股以西方天主教傳教士為主要媒介的“西學東漸”的熱潮,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本文還進一步運用跨文化傳播理論深入剖析其內(nèi)在的跨文化傳播策略和方法,并揭示了其對于當今全球化背景下,以及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條件下,如何進行跨文化交流的啟示意義和參考價值,此研究在跨文化傳播日益頻繁,中西文化交流日漸頻繁的今天,對中西文化傳播的這段
4、歷史加以研究無疑會為當前的中西跨文化傳播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本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為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本文研究的意義、方法、創(chuàng)新點。
第二部分為文獻綜述部分,從傳播學的角度詮釋了本文所涉及到的傳播學理論,即國內(nèi)國外的文獻綜述。
第三部分通過介紹明末中西方背景和傳教面臨的困難,總結出利瑪竇的傳教策略,并概括為四個方面:生活方式的儒化,包括著儒服、行儒禮等;天主教義和語言文化
5、的儒化,包括學漢語,發(fā)明漢語拼音規(guī)則;道德倫理和意識形態(tài)的儒化,包括游儒林,講仁愛,利用西方自然科技等,通過“合儒”、“補儒”使天主教義儒學化,達到有效傳播。進而從傳播學的角度研究利瑪竇所運用的傳播策略,揭示如何在一定時代條件下達到傳播者和接受者的有效傳播。
第四部分是結論部分,通過馬萊茨特的有效傳播模式來驗證利瑪竇等傳教士傳播的效果,理論指導實踐。同時提出跨文化傳播中應注意“文化適應性”、及“本土化”問題,進而總結出了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明末西方傳教士跨文化傳播策略研究——以利瑪竇為例.pdf
- 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的中國文化觀.pdf
- 明末來華傳教士艾儒略研究.pdf
- 明末來華傳教士艾儒略研究
- 明末三朝對傳教士政策的演變研究.pdf
- 傳教士與西方近代教育的導入.pdf
- 明末三朝對傳教士政策的演變研究
- 西方傳教士與近代貴州(1861-1949).pdf
- 論近世西方來華傳教士的儒學觀.pdf
- 兩度跨文化傳播概念的提出——以韓國著名傳教士李東輝為個案的研究.pdf
- 西方傳教士對貴州近代教育的影響.pdf
- 試論來華傳教士對西方民主制度的傳播(1807-1860).pdf
- 明末清初(1582-1724)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研究.pdf
- 明末清初意大利傳教士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影響研究.pdf
- 1618世紀西方傳教士的貴州地理認識
- 做皮艇的傳教士
- 近代西方傳教士與中美教育文化交流@林樂知研究_9182.pdf
- 廣西人看洋教士:西方來桂傳教士的形象學解讀.pdf
- 廣西人看洋教士:西方來桂傳教士的形象學解讀
- 晚清來華傳教士德貞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