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隨著化學除草劑的廣泛應(yīng)用以及人們對其使用后果的深入了解,雜草的無公害防治逐步受到重視,其中開發(fā)天然無毒副作用的植物源除草劑被認為是雜草無公害防治的一條有效途徑。近年來,關(guān)于天然蛋白及其水解多肽作為新型的萌前除草劑的研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 本文以玉米蛋白粉(CGM)、魚粉(FM)及其水解多肽作為萌前除草活性物質(zhì),對5種雜草5草坪草種子萌發(fā)時幼苗成活率、幼苗根長、幼苗芽長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分析了除草活性物質(zhì)對植物幼苗生理特性的影
2、響;用玉米蛋白粉、魚粉撒施處理當年建植的細葉結(jié)縷草 (Zoysia tenuifoia)草坪,觀察天然除草活性物質(zhì)做為草坪天然的N肥源對草坪草生長的影響,對應(yīng)用天然蛋白粉延長暖季型草坪綠期進行了試驗。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 1.玉米蛋白粉、魚粉以及它們的水解多肽對供試植物的成活率、幼苗根長、幼苗芽長均有影響,其中敏感的程度為幼苗根長>幼苗芽長>幼苗成活率。 2.魚粉、魚粉多肽比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粉多肽對雜草種子萌發(fā)及其幼苗
3、生長表現(xiàn)出了更強的抑制能力。在溫室盆栽實驗試驗中,魚粉水解物與玉米蛋白粉水解物對供試的多年生黑麥草 (Lolium perrnne)、高羊茅 (Festuca arundinaceaa)、馬蹄金(Dichondra repens)、三葉鬼針 (Bidens pilosa)、勝紅薊 (Ageratum conyzoides)等5種植物幼苗根長的抑制率均有顯著性差異。 3.溫室盆栽試驗表明,除一點紅 (Emilia sonchifo
4、lia)、三葉鬼針外,300 g/m<'2>魚粉處理對其它供試草種根系生長的抑制率均高于90%;除勝紅薊外,200 g/m<'2>魚粉多肽處理對其它供試草種幼苗根長的抑制率均高達80%。因此盆栽實驗中,魚粉粉適宜的用量為300g/m<'2>,而魚粉水解物適宜的用量為200 g/m<'2>。 4.隨著魚粉水解物濃度的增加,多年生黑麥草幼苗根系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幼苗的葉綠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米蛋白粉水解及應(yīng)用研究.pdf
- 酸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粉的研究.pdf
- 異育銀鯽飼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魚粉的研究.pdf
- 玉米蛋白粉的摻假鑒定
- 牛骨水解蛋白粉制備工藝研究.pdf
- 羅氏沼蝦飼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魚粉的應(yīng)用研究.pdf
- 軍曹魚蛋白質(zhì)需要量及菜籽粕、玉米蛋白粉替代魚粉的研究.pdf
- 玉米蛋白粉崗位操作記錄表
- 擠壓玉米蛋白粉酶法生物活性肽制備及特性.pdf
- 玉米蛋白粉中葉黃素的提取工藝研究.pdf
- 玉米蛋白粉中提取葉黃素的工藝研究.pdf
- 玉米蛋白粉和豌豆分離蛋白及其混合物替代魚粉對黑鯛幼魚生長性能影響的研究.pdf
- 微波輔助泡沫干燥玉米浸泡液生產(chǎn)酵母蛋白粉研究.pdf
- 豆粕的萌前除草活性及其對土壤微生物的生態(tài)效應(yīng).pdf
- 功能性營養(yǎng)蛋白粉的研究.pdf
- 鳙魚蛋白粉加工工藝研究.pdf
- 酶法水解豬血球蛋白粉生產(chǎn)富含亞鐵的小肽的研究.pdf
- 棉籽蛋白粉營養(yǎng)價值的研究.pdf
- 血漿蛋白粉的脫腥與改性研究.pdf
- 豬皮蛋白粉的理化、功能特性及其應(yīng)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