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探討不同紅細胞壓積水平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預后影響。
   方法:
   入選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入院的經臨床確診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4小時內進行急診PCI的病例158例(男性91例,女性67例)。入選患者均符合ACC/AHA2007關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胸痛>30分鐘,含服硝酸甘油無明顯緩解;心電圖2個或2個以上相鄰連續(xù)導聯(lián)ST段

2、抬高,胸前導聯(lián)≥2mm,肢體導聯(lián)≥1mm或新發(fā)的左束支傳導阻滯;血清酶學峰值升高至少為正常上限的2倍。排除標準:近期(3個月)內有重大手術、外傷及出血史;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療禁忌癥;出血性腦血管意外或半年內有缺血性腦血管意外發(fā)生;存在出血性疾病或血小板減少;阿司匹林及造影劑過敏;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惡性腫瘤等?;颊呷朐汉?h內抽取外周靜脈血,測定紅細胞壓積(Hct),根據(jù)Vaglio法分組:A組28例,Hct≤0.33(中重度貧血);B

3、組68例,0.33<Hct≤0.39(輕度貧血);C組62例,0.39<Hct≤0.55(無貧血)。所有入選患者均于入院后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通過定量冠狀動脈造影分析(quantitativecoronaryanalysis,QCA)判斷梗死相關動脈(infarctionrelatedartery,IRA)的狹窄程度,QCA判定的IRA管腔直徑狹窄≥75%作為支架植入的標準,支架植入后行造影檢查。記錄患者手術過程中情況:冠狀動脈

4、病變支數(shù),冠狀動脈病變類型,病變血管支架植入術前及術后的TIMI分級。詳細記錄患者入院24h之內的基本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體重、身高、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數(shù)值及合并癥等指標,然后進行三組比較;在患者PCI術后第7天應用SIEMENSsc2000超聲心動儀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測量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volume,LVEDV),計算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ven

5、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應用目測法對室壁運動進行定性分析,并同時采用室壁運動計分指數(shù)(wallmotionscoreindex,WMSI)進行半定量分析;隨訪患者PCI術后30天和1年的MACE(心因性死亡、非致命性急性心肌再梗死、靶血管重建)發(fā)生率。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ACEI類、β受體阻滯劑、他汀等藥物。所有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以P<

6、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果:
   1、基礎臨床資料的比較:三組患者在入院基本情況方面比較: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血肌酐、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左室射血分數(shù)、白細胞計數(shù)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B組較C組年齡大、肌酐水平高、白細胞計數(shù)低,A組較B、C組女性比例較大,體重指數(shù)隨紅細胞壓積增加而增大,A組較B、C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左室射血分數(shù)低,A組較C組甘油三酯低。入院收縮壓、舒張壓、血糖、高密度脂

7、蛋白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既往病史方面比較:高血壓病史、陳舊心梗病史、血運重建史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糖尿病史、陳舊腦梗塞病史、慢性腎功能不全病史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組較B、C組更多合并糖尿病、陳舊腦梗塞、慢性腎功能不全病史。住院期間用藥情況比較:三組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他汀類藥物應用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及

8、PCI的比較
   三組比較冠狀動脈病變支數(shù)無統(tǒng)計學差異,冠狀動脈病變類型無統(tǒng)計學差異,植入支架個數(shù)無統(tǒng)計學差異。PCI術前和術后TIMI血流分級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梗死相關血管無統(tǒng)計學差異。
   3、三組左室功能指標的比較
   比較三組患者入院第7天時的超聲心動圖,A組較C組LVEF(49.5%vs.53.5%,P=0.0083)低,A較B組WMSI(2.6vs.2.2,P<0.01)高,A組較C組WMSI(2

9、.6vs.2.1,P<0.01)高,A組較B組LVEDV(164.4mlvs.138.5ml,P=0.0011)大,A組較C組LVEDV(164.4mlvs.127.6ml,P<0.0001)大;
   4、PCI術后30天和1年的MACE發(fā)生率
   術后30天:三組之間心因死亡率、非致命性急性心肌再梗死率、靶血管重建率無顯著性差異。
   術后1年:三組之間心因死亡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9),A組與C

10、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14.3%vs.1.6%,P=0.031)。三組之間非致命性急性心肌再梗死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25),A組與C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21.4%vs.3.2%,P=0.010)。三組之間靶血管重建率未發(fā)現(xià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隨訪1年MACE發(fā)生率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8),A組與B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46.4%vs.23.5%,P=0.026),A組與C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46.4%vs.16.1

11、%,P=0.003)。
   5、MACE發(fā)生與紅細胞壓積關系
   經過Logistic回歸分析,校正了年齡、左室射血分數(shù)、血肌酐、糖尿病病史等因素后,隨訪30天,未發(fā)現(xiàn)紅細胞壓積是MACE發(fā)生的預測因素。Log-Rank檢驗三組術后30天MACE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645)。隨訪1年,紅細胞壓積是PCI術后1年MACE發(fā)生率的獨立預測因素(OR0.002,95%CI0.000~0.822)。Log-Rank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