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質聯(lián)用技術的大小薊多組分分析與黃酮類成分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薊為菊科薊屬植物薊CirsiumjoponicumDC.的干燥地上部分,小薊為菊科薊屬植物刺兒菜Cirsium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兩種藥材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具有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的功能,是《中國藥典》2010版收載的常用中藥?,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大小薊具有止血、抗菌、抗腫瘤和抗微生物等作用。大小薊化學成分復雜,現(xiàn)有研究報道的化學成分主要可分為黃酮及黃酮苷類、酚酸、甾醇、長鏈烯炔醇、生物堿及一些其他類

2、化合物。目前的化學成分研究和藥理學研究揭示了黃酮和酚酸類成分為其止血、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
   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對大小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學成分鑒定與分離,而對于其質量評價與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涉及較少。本文采用LC-ESI-MS/MS技術對大小薊中的黃酮和酚酸類成分同時進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為中藥材大薊和小薊的質量控制提供新的分析手段。且研究了小薊中7種活性成分在動物體內的動力學過程和排泄規(guī)律,對中藥材小薊的臨床應用提供依據(jù)。

3、
   第一部分:液質聯(lián)用法同時測定小薊中11種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化學計量學分析
   目的:建立一種快速、準確的LC-ESI-MS/MS定量分析方法,可同時分離、測定小薊中11種活性成分(10種黃酮,包括蒙花苷、刺槐素、蘆丁、香葉木素、高車前素、芹菜素、柚皮素、橙皮苷、木犀草素和槲皮素;1種酚酸,原兒茶酸),并用于小薊藥材的質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類分析的統(tǒng)計方法分類和區(qū)分25批不同產地的小薊藥材。
   方

4、法:液相色譜柱為DiamonsilC18柱(150×4.6mm,5μm),流動相為甲醇:水(含有0.1‰乙酸),流速為0.8mL/min,分析時間為19min,梯度洗脫。質譜采用電噴霧離子源(ESI源),TurboV離子源,采用多反應離子監(jiān)測(MRM),進行正負離子同時檢測。源噴射電壓(IS)為5500V和-4500V,霧化溫度為650℃,霧化氣(GS1,N2)為60psi,輔助氣(GS2,N2)為65psi,氣簾氣(N2)為25psi

5、。實驗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11種活性成分的線性關系良好(r2≥0.9941),檢測限和定量限分別小于3.96ng/mL和9.90ng/mL,日內日間精密度分別小于3.30%和3.57%。平均回收率范圍在96.4%~104.2%,48h內的穩(wěn)定性良好。主成分分析及聚類分析對25批小薊藥材成功分類區(qū)分,證明河北產藥材質量最佳。
   結論:本法簡便、快速、靈敏度高、專屬性好,可用于小薊藥材中

6、蒙花苷、刺槐素、蘆丁、香葉木素、高車前素、芹菜素、柚皮素、橙皮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原兒茶酸的含量測定,為小薊藥材的質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第二部分:液質聯(lián)用法同時測定大鼠口服小薊提取物后血漿中7種成分及藥代動力學研究
   目的:建立一種同時測定大鼠血漿中蒙花苷、刺槐素、蘆丁、橙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和原兒茶酸含量的LC-ESI-MS/MS方法,并成功的用于大鼠灌胃給予小薊提取物后血漿中7種成分的藥代動力

7、學研究,并建立其藥-時曲線,闡明藥動學參數(shù)與特征。
   方法:大鼠灌胃給與小薊提取物(8mL/kg)后,分別于給藥后0.17,0.5,1,1.5,2,3,4,6,8,12,24和36h眼內眥靜脈叢取血0.3mL,制備血漿樣品,采用乙酸乙酯液-液提取方法進行樣品預處理,磺胺甲噁唑為內標。反相DiamonsilC18柱(150×4.6mm,5μm),流動相為A(甲醇)-B(0.1‰乙酸水),梯度洗脫:0.0-1.5min,35%-

8、60%A;1.5-10.0min,60%-63%A;10.0-10.1min,63%-95%A;10.1-15.0min,95%A等度洗脫。進樣前預平衡6min,柱溫為30℃,流速為0.8mL/min。質譜條件:ESI源,源電壓(IS)5500V和-4500V,源溫度(TEM)650℃,霧化氣(GS1,N2)60psi,輔助氣(GS2,N2)65psi,氣簾氣(N2)25psi。采用電噴霧離子源(ESI),多周期正負離子同時掃描,多反應

9、監(jiān)測(MRM)模式進行定量。7種被測成分和內標物的監(jiān)測離子對分別為蒙花苷m/z593.3/285.3、刺槐素m/z283.1/267.9、蘆丁m/z609.1/299.9、橙皮苷m/z609.3/300.9、木犀草素m/z284.9/133.1、芹菜素m/z269.0/117.0、原兒茶酸m/z153.0/108.9和磺胺甲噁唑m/z252.0/156.0。
   結果:血漿中蒙花苷、刺槐素、蘆丁、橙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和原兒

10、茶酸分別在1.87~935、2.63~1315、7.80~3900、2.68~1340、1.99~995、1.53~765和2.84~1420n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2≥0.9954),最低定量限(LLOQ)≤7.80ng/mL。日內、日間精密度的相對標準偏差(RSD)均小于9.4%,相對誤差(RE)為-4.8%~9.8%。平均提取回收率為71.0%~89.7%。大鼠口服灌胃給予小薊提取物后,血漿中7種待測成分蒙花苷、刺槐素、蘆

11、丁、橙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和原兒茶酸在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藥-時曲線的有所差異。其中,蒙花苷和原兒茶酸吸收最快,達峰時間為給藥后2h左右;蘆丁、橙皮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吸收稍慢,達峰時間為給藥后3h左右;刺槐素吸收最慢,于給藥后6h達到血漿峰濃度。總體來說,大鼠灌胃給予小薊提取物后,7種待測成分在體內吸收均較迅速,10min均可檢測到,并且具有相近的消除速率。
   結論:本研究建立了LC-ESI-MS/MS法同時測定大鼠血漿

12、中蒙花苷、刺槐素、蘆丁、橙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和原兒茶酸的含量,可用于小薊中7種活性成分在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該方法簡便、快速、靈敏度高、專屬性好,對小薊藥材的體內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義,有益于傳統(tǒng)中藥小薊的臨床應用。
   第三部分:液質聯(lián)用法同時測定大鼠口服小薊提取物后膽汁和尿液中7種成分及排泄動力學研究
   目的:建立LC-ESI-MS/MS同時測定大鼠膽汁和尿液中7種成分(蒙花苷、刺槐素、蘆丁、橙皮苷、木

13、犀草素、芹菜素和原兒茶酸)含量的方法,并用于大鼠灌胃給予小薊提取物后該7種成分的膽汁和尿液排泄動力學研究。
   方法:大鼠灌胃給予小薊提取物8mL/kg,膽汁按照0-2,2-4,4-6,6-8,8-12,12-24,24-30,30-36h收集,尿液按照0-4,4-8,8-12,12-24,24-36,36-48,48-60,60-72,72-84h時間段收集。采用乙酸乙酯液-液提取方法進行樣品前處理,磺胺甲噁唑為內標。反相D

14、iamonsilC18柱(150×4.6mm,5μm),流動相為A(甲醇)-B(0.1‰乙酸水),梯度洗脫:0.0-1.5min,35%-60%A;1.5-10.0min,60%-63%A;10.0-10.1min,63%-95%A;10.1-15.0min,95%A等度洗脫。進樣前預平衡6min,柱溫為30℃,流速為0.8mL/min。質譜條件:ESI源,源電壓(IS)5500V和-4500V,源溫度(TEM)650℃,霧化氣(GS1

15、,N2)60psi,輔助氣(GS2,N2)65psi,氣簾氣(N2)25psi。采用電噴霧離子源(ESI),多周期正負離子同時掃描,多反應監(jiān)測(MRM)模式進行定量。7種被測成分和內標物的監(jiān)測離子對分別為蒙花菅m/z593.3/285.3、刺槐素m/z283.1/267.9、蘆丁m/z609.1/299.9、橙皮苷m/z609.3/300.9、木犀草素m/z284.9/133.1、芹菜素m/z269.0/117.0、原兒茶酸m/z153

16、.0/108.9和磺胺甲噁唑m/z252.0/156.0。測定大鼠灌胃給予小薊提取物后膽汁和尿液中7種成分的累積排泄率。
   結果:膽汁和尿液中7種活性成分在測定濃度范圍內均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r2≥0.9930),日內日間精密度均小于9.6%,相對誤差RE均在±15%內。在膽汁樣品中提取回收率為65.0%~81.2%,基質效應為85.4%~104.6%。尿液樣品中提取回收率為71.0%~83.6%,基質效應為92.0%~10

17、4.7%。膽汁及尿液樣品穩(wěn)定性良好。試驗結果表明,大鼠的膽汁中檢測到蒙花苷、刺槐素、蘆丁、橙皮苷、芹菜素和原兒茶酸6個分析物,它們的累計排泄率分別為0.499,0.088,0.163,0.283,0.146和0.338%,6個分析物36h基本排泄完全;大鼠的尿液中檢測到蒙花苷、刺槐素、橙皮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5個分析物,其累積排泄率分別為0.015,1.164,0.329,0.201和2.182%,5個分析物84h基本排泄完全。

18、   結論:本研究首次采用LC-ESI-MS/MS法測定了大鼠膽汁和尿液中小薊中7種活性成分,并研究了其排泄動力學。方法準確,結果可靠,可滿足中藥材在生物基質中的排泄研究。該法對小薊藥材的進一步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部分:液質聯(lián)用技術同時測定大薊中13種成分及黃酮類成分的裂解規(guī)律分析
   目的:建立一種快速、準確的LC-ESI-MS/MS定量分析方法,可同時分離、測定大薊中13種成分(12種黃酮,包括柳穿

19、魚葉苷、柳穿魚黃素、蒙花苷、刺槐素、蘆丁、香葉木素、高車前素、芹菜素、柚皮素、橙皮苷、木犀草素和槲皮素;1種酚酸,原兒茶酸),并用于大薊藥材分析。采用ESI-MS/MS法推斷大薊藥材中12種黃酮類化合物的裂解規(guī)律。
   方法:液相色譜柱為DiamonsilC18柱(150×4.6mm,5μm),流動相為甲醇:水(含有0.1‰乙酸),流速為0.8mL/min,分析時間為19min,梯度洗脫。質譜采用電噴霧離子源(ESI源),Tu

20、rboV離子源,采用多反應離子監(jiān)測(MRM),進行正負離子同時檢測。源噴射電壓(IS)為5500V和-4500V,霧化溫度為650℃,霧化氣(GS1,N2)為60psi,輔助氣(GS2,N2)為65psi,氣簾氣(N2)為25psi。
   結果:13種活性成分的線性關系良好(r2≥0.9941),檢測限和定量限分別小于3.96ng/mL和9.90ng/mL,日內日間精密度分別小于2.86%和3.67%。平均回收率的范圍為95.

21、0%~104.4%,48h內的穩(wěn)定性良好。并且采用ESI-MS/MS分析技術,對大薊中12個黃酮類成分對照品的質譜裂解碎片進行分析,總結了黃酮類化合物的質譜裂解規(guī)律。
   結論:本法簡便、快速、靈敏度高、專屬性好,可用于大薊藥材中柳穿魚葉苷、柳穿魚黃素、蒙花苷、刺槐素、蘆丁、香葉木素、高車前素、芹菜素、柚皮素、橙皮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原兒茶酸的含量測定,為大薊藥材的質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首次總結了大薊中黃酮類成分E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